第461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字數:6367   加入書籤

A+A-


    

    冀州的使者到達鄄城,  並且出發已在路上的消息傳到成陽時,引起了軍中一陣騷動。

    不需要城中豪強有什麽態度,  軍中有許多兗州士人,  他們在得到曹操的允許後,自發地開始安排人手清掃縣府到城門口的這條路。

    這座城是很破敗的,畢竟它從未得到過這樣的殊榮,  接待過這許多大人物。土城的城牆確實修補過,但所用泥土的顏色並不一致,那不到兩丈高的城牆遠看就像打了許多補丁似的。

    城外有田,  但已經荒了許多,但那些搭在田邊的窩棚並未被廢棄,  還有不知道從哪裏來,  往哪裏去的流民住在裏麵。

    當兗州軍出城清掃土路,  順便將城下也修整一番時,那些流民立刻神情倉惶地從窩棚裏逃了出來。他們奮力地從裏麵拖拽出一樣樣稱不上家當的家當,比如一條席子,  比如兩個陶罐,比如裝了些蘿卜的藤筐,  比如一個病重的孩子。

    還沒有下雪,  天氣也不算非常冷,但當那些衣衫襤褸的人哭泣著,離開最後一個可以容身的居所,來到這片荒野上時,萬物仿佛都已經死去。

    但兵卒無暇多看他們一眼,  他們得趕緊將那些破舊的、殘缺的、不體麵的東西拆掉,  裝在車上,  再扔進烈火裏,  焚燒殆盡。

    他們整修這條土路的行動是很利落的,燒光那些破爛就更加利落。

    火光映著一張張臉,那上麵多半有疤,有些還有傷,其中倒黴的幾個不僅有傷,還破了相,火光跳動的映照下,看起來就更嚇人了些。

    但他們胸腔裏的心還在蓬勃地跳動,他們還有一個美夢即將實現——比起過去,得勝歸來的那些日子,這個未來算不上美好,但對現在的他們而言,那已經稱得上美夢。

    他們已經很久沒打過勝仗,他們的妻兒也很久沒得到過豐足的犒賞,他們又累又餓,疲憊不堪,打順風仗時的雄心壯誌已經不在了,保衛家園的豪情也消耗光了。

    現在的兗州兵心裏隻想著一件事,就是等他們到了東郡,主公分給他們的田地能不能離黃河近一點啊?

    離家近一點,家裏的老人孩子也能走得動,隻要兩輛板車,到了河邊再花百十個錢租一條船,就能將妻兒老小接過來團聚。

    聽說袁公家大業大,很是豪富哇!咱們主公與他關係那樣親厚,必定也不會薄待了咱們……

    士兵們就這樣一邊注視著火焰,一邊暢想他們美好的未來。

    那些哭泣的流民漸漸走遠了,消失在了荒野的邊緣,誰也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裏,能去哪裏,除了城樓上居高臨下注視著這一幕的曹操之外,似乎沒人在意他們。

    有士兵鏟了一鍬土,將那些燒盡的渣滓埋了起來。

    於是他們最後一絲痕跡也消失了,就像從未來過這裏一樣。

    “你可曾聽說過嗎?陸廉當初到平原城時,便是那幅模樣。”

    劉曄有些困惑地皺起眉,看向他的明公。

    他好像心思並不在鄄城上,他的目光也不在鄄城的方向上。

    這個中年人扶著劍,將目光向西,越過了那片水澤密布的土地,繼續向西而望。

    劉曄便悟了,“明公是在望向陳留?據說陸廉被困在那裏,不得寸進……”

    “嗯,許子遠還是有些本事的。”

    “全仗袁本初家大業大,”劉曄嗤之以鼻,“算什麽本事?”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要這麽說,劉備一個織席販履的田舍翁,能到今天的地步,算不算本事呢?”

    這位劉氏宗親還是很不服氣,“全賴麾下有幾員猛將罷了!”

    這樣的話沒什麽意義,而且也不是劉曄平時的水平,但落魄至今,這位心高氣傲的文士自然也就憋不住牢騷話了。曹操聽了,又將目光移回來。

    “我與陸廉相識,遠比他早。”

    他的記憶力特別好,尤其是年輕時的事,總是不容易忘記的。

    因此那個少年雖然容貌有點模糊,但那身破衣服,手裏牢牢抓著的幾條牽豬繩,還有那個上下打量他身高的眼神,曹操都還是有印象的。

    ……尤其是那個眼神,說不上怎麽回事,反正回憶起來討厭得緊。

    曹操還沒有老,因此一路上經曆許多波折困苦,也從來沒有為什麽事後悔過,更不曾幻想“如果能回到那一天,我是不是能將陸廉收入麾下”之類。

    那是已經對命運無能為力,因此隻能靠回憶和幻想來度日的老人才會有的想法,他的目光筆直,與他的心誌一樣堅定,隻會看著前方。

    但在這個姿態恭謙地等待奪他的家業,逼死他的子房的使者到來的短暫空暇裏,曹操的確這樣恍惚地出了一會兒神。

    雖與他自小相識,但比起會向世家退讓的本初,他在內心倒是更讚賞劉備這班人多一些。

    田舍翁又如何?殺豬販肉的黔首又如何?這樣的人能幹出這番事業,豈不更有一股英雄氣!

    他確實是敗了一陣,但要不了多久,他總能討回來的!

    城下忽有騎兵跑了過來。

    “主公!使者已在五裏之外!”

    有旗幟,有甲士,有軍中從上到下的軍官,還有烏壓壓一群豪強和士人,都跑到了城門外。

    他們換上了一身幹淨嶄新的衣服,又整了整頭冠,再不自然地將穿了木屐的腳在地麵上挪動挪動。

    他們每一個人的神情和姿態都有些細小的差別,但總體來說都是一樣的緊張又期待。

    甚至在使者臨近時,連為首的曹孟德都不自然地扶了一下劍柄。

    來的不是許攸,而是一個很陌生的麵孔,下馬時被曹操上前扶了一把,那人不自然地躲了一下。

    後麵的人立刻開始互相使起了眼色。

    但這位使者言辭間又非常客氣,“在下今日為曹公,亦為眾將軍而來!”

    他從身後的隨從手裏接過了一個袋子,輕輕地晃了一下。

    裏麵發出了一陣細微的,金屬碰撞的聲音。

    “曹公精忠大義,討逆至今,我主亦有匡扶漢室,誓清中原之誌,今特為諸位表奏天子——”

    那些世家的神情一下子就變得諂媚了!

    軍中大小一下子也都放鬆下來,神情雀躍了!

    那袋子裏裝的,必定是各種郡守將軍的金印!袁公竟然連這個都準備好了!

    不錯!他們討逆這般辛苦,袁公不曾施以援手,又占了他們的鄄城!本來就該稍作彌補的!

    天子在下邳,封賜是不可能真從天子那裏下來的,但各路諸侯早就習慣了這個表奏路數,文書肯定是要送給天子一份,至於朝廷什麽反應大家就不管了,至今青州還有兩個刺史在,也沒誰不習慣的。

    曹操的臉上也露出了十分爽朗的笑容。

    “我與本初自□□好,幾十年的情誼,當初若不是本初施以援手,我如何能勝呂布?”他笑道,“今日複又欠下他這樣大的一個人情了!”

    聽起來帶點自嘲,但後麵的人又是一陣交頭接耳,這分明是炫耀哪!

    東郡太守之職,想也不用想,必定在他手裏了!

    這樣破落的小城,酒宴原本是沒什麽可準備的。

    但不僅有城內的世家,附近的豪強聽聞了,也特地跑過來殷勤地送酒送肉,竟然整治出頗為豐盛的席麵。

    誰不知道曹公去了冀州,必為袁公心腹呢?這天下看起來不是劉備就是袁紹的了,大家既然不想惹袁紹,自然也不想惹他身邊的人啊!況且這些年裏,兗州的世家豪強們都為曹公盡心盡力過,那怎麽也能套個近乎,謀點好處吧?

    他們就是這樣一盞酒接一盞酒的敬。他們敬曹公,也敬那位使者,曹公麾下的武將也是如此,敬主公,也敬那位冀州來的使者。

    杯觥交錯,烈火烹油,因此沒人注意到謀士們敬酒時的細微差別。

    他們不敬主公的酒,隻敬那位使者,殷勤舉杯,頻頻勸酒。

    尤其是在有仆役自外而入,悄悄對曹公耳語幾句後,這些人勸酒就勸得更殷勤了。

    但這沒有任何異常之處——自曹操往下,人人擔驚受怕了許久,趁著今日酒宴敞開胸懷痛飲,一抒胸中鬱氣,這真是再正常不過的。

    賓客們東倒西歪在地上,還要攙扶著去後院安置,扶遠了都能猛然聽到一聲嘔,真正是喝得醉醺醺的,因此被勸酒勸得最多的那位使者自然也人事不省,癱在席子上起了鼾聲。

    太陽落山了,外麵起了風。

    仆役將門窗都關得嚴嚴實實。

    大廳裏隻剩下了寥寥數人,神誌清明,目光炯炯。

    曹操端起手邊那隻黑漆獸紋觚,向自己的“君幸飲”裏倒了一點酒,喝了一口後,將酒盞放下。

    他看了一眼下首處的仆役,對方立刻心領神會,湊到了使者麵前,輕手輕腳地將那隻始終沒有打開的袋子摸了出來。

    一枚枚的銅印放在案幾上,於燈下熠熠生輝。

    曹操拿起一枚看了一眼,複又放下,又拿起一枚,又一次放下。

    他看得越來越快,嘴角也翹得越來越高,直至看完最後一枚,忽然將案幾上所有的銅印連帶那些杯盞都掃落在地,哈哈大笑起來!

    他笑得那樣狂放,笑聲裏甚至帶了些癲狂,絲毫不顧及身邊還躺著一個袁本初派來的使者,笑得下首處的幾人都心驚膽戰,連忙去撿那些銅印來看。

    曹操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本初當真知我啊!”他因為大笑而有些喘不上氣,“他,他,他竟還記得我想當個征西將軍!”

    荀攸沉默地撿起了幾枚銅印,湊在燈下細細地看。

    冀州送來了幾十枚銅印,官職很多,而且都在同一個地方。

    ……不在兗州的東郡,而在西涼的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