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造點地雷與手榴彈吧

字數:3026   加入書籤

A+A-


    二炮局,火炮司。

    四門黑色的火炮蹲坐在炮車之上,隨教匠武初九一聲令下,火炮的引線被點燃,轟地一聲,大炮猛地一震,四顆炮石從黑色的炮筒裏飛了出去,砸向湖水中央設置的靶船。

    兩顆落在水中,炸起人高水花,兩顆擊中了靶船,轟然崩開,整個靶船瞬間糜爛。

    “皇上,此乃火藥司研製的新型炮石,配合新製火炮,威力不凡。”

    火炮司掌印李壽稟告道。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火藥司終究還是出了一些成果的,以前的火藥炮石,多以石頭、鐵為材料製成球形實心彈,或製造為鏈彈、霰彈,在殺傷上,主要是以撞擊式的物理損傷為主,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炮彈。

    在自己給二炮局了新的思路之後,空心鑄鐵彈終製造了出來,這種炮彈的殺傷,不再是單純的撞擊,而是可以借助內部的炸藥,炸開鑄鐵彈外殼,借崩碎的鑄鐵殺傷敵人。

    空心鑄鐵彈的出現,減輕了炮彈的重量,讓火炮的有效射程提升到了四百步,雖然這東西也能打到五百步去,但控製起來太難了,估計還沒到五百步距離,就會在半空中炸開。

    眼下這門工藝還不成熟,批量製造存在問題,聽說還炸過膛,傷了好幾個人。

    “誰是封善?”

    朱允炆詢問道。

    封善連忙上前,跪拜道:“匠人封善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炆抬手,示意封善起身,打量著封善,道:“新製火炮你為首功,按二炮局獎懲規矩,當賞你千兩白銀。來啊,抬銀子來!”

    顧三審揮了揮手,安全局之人便抬來四個木箱,至封善麵前,刷刷打開,裏麵露出了白花花的銀子,而這一幕,也落入了其他匠人眼中。

    渴望,羨慕,毫無遮掩。

    朱允炆走向封善,顧三審親自取來一個木質托盤,跟在一旁。

    “封善,改進火炮,立有大功,朕賞千金不足以表其功業,特恩賜,準其佩大明國徽,以彰功勞!”

    朱允炆揭開木質托盤上的黃布,取出了大明國徽。

    大明國徽,以銅鑄造,形如朝陽,近似圓形。

    底部設計為文廟圖案,以示大明建立正統儒家之上,大明子民共同認可與尊崇聖賢之道。

    上部中央設計為英烈碑,以彰顯大明英烈之功,英烈碑左右,鋪就花紋。英烈碑之上設計有三顆五角星,星辰處在一條線上,寓意褔星、祿星、壽星。

    這是大明最為珍貴的國徽,律法規定,無功者不得公開佩戴。

    朱允炆親自給封善佩上國徽,這不僅僅是封善一人的榮耀,還是整個二炮局的榮耀。

    這是大明朝廷的第一枚功勳國徽!

    朱允炆將它給予了封善,給予了二炮局,也給予了新時代!

    熱武器時代!

    朱允炆的理念與很多武將不同,他們極看重的是騎兵與步兵,至於神機營,這是一個新的兵種,還沒有經過真正的大戰場檢驗。

    神機營想要贏得地位,需要一場大戰,以勝利的姿態!

    封善痛哭流涕,感動至極,如此榮光,足以讓他一個尋常的匠人留名曆史,永載史冊!哪怕是他死了,他的兒子、孫子,也可以驕傲地告訴所有人,他們的祖輩,曾經以功勞贏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過大明國徽!

    一枚國徽,遠比千兩白銀重得多。

    很多人認為榮耀不能當飯吃,但在大明,榮耀確實是可以當飯吃的。

    哪怕是封善身無分文,隻要身上佩戴著大明國徽,他走到哪裏,都不會餓死。大明百姓與文官、武勳,都有著對榮譽的推崇。

    相信讓很多匠人選擇,寧舍千兩白銀,也要選大明國徽!

    古代人的邏輯與後世人的邏輯是不同的,就像是曆史上的一些文官,以身受廷杖為榮,你說,你能不能理解?

    在利己主義與金錢至上衝擊之前,大部分人是以榮耀為骨肉。

    朱允炆拿出了最珍貴的榮譽,是為了樹立一個典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有一個封善在這裏,那其他匠人必會用心,早點捯飭出紅夷大炮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處理完這些事之後,朱允炆前往了火銃司。

    事實證明,隻要給匠人創造的條件,他們會迸發出無盡的智慧。

    已經有匠人在琢磨用火鐮石以取代火繩問題了,雖然他們還沒有研製出火遂槍,但確確實實有了思路,朱允炆肯定地告訴了他們,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至於後續如何解決彈簧、火鐮、鋼鐵、火室……一係列的技術問題,這些匠人定不會讓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