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陸之爭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談完了海軍的事宜之後,鄭經又說到陸軍,陸軍現在的五軍都督府已經擴軍到十萬人馬,四十個鎮。
這還不算鄭經手裏的侍衛親軍,以及各地屯墾的屯田兵,其中承天府組建了二十個鎮,瓊州府組建了十五個鎮, 舊港-滿剌加組建了三個鎮,呂宋並未組建新的人馬,還是謝永常手裏的兩個鎮。
這些人馬分屬不同的都督府,交叉管轄,為了更好的掌握各個軍隊,中軍都督黃廷與右軍副都督楊富調任瓊州府,執掌瓊州府所有軍隊。
前軍都督王秀奇與後軍副都督陳莽調任舊港-滿剌加分別執掌兩地軍事,在今年年底前必須完成五個鎮的組建與訓練。
前軍副都督何義與後軍副都督陳莽調回承天府, 同時中軍副都督劉俊調任調任呂宋三寶顏負責三寶顏的練兵訓練事宜。
老將翁天佑也退居二線進入陸軍學堂任教, 左軍都督府副都督的人選由比較年輕的胡靖接任。整個永曆二十四年,不光是文官層麵進行了不小的調整,就是武將方麵也進行了大的調整。
鄭經講完陸軍的調整與調動之後,對何斌問道:“工官衙門與各個工廠對接,如今我鄭氏除了外銷的武器之外,用於自身的裝備與儲備夠用嗎?”
“回王上!陸軍的輕武器還有一些缺口,不過所差不多,如今槍炮廠每月能夠生產五千無膛線杆火銃。
若是都生產新式有膛線的火銃,則每月能夠生產四千杆,現在槍炮廠采用的是每月生產三千杆有膛線的火銃自用,一千五白杆無膛線的火銃用於外銷。
如今我們的軍火買家主要有三家,最大的買家是吳軍,今年一年就采購了兩萬杆火銃,其次是北鄭,北鄭沒錢, 一年也就兩千杆左右的量,其次爪哇的二殿下,現在每年都向我們采購一千杆火銃和十門陸軍炮。”
鄭經知道這已經是兵工廠最大的產能了, 不過下一年吳軍肯定會加大火銃的采購,老狐狸吳三桂肯定已經嗅到了戰爭的味道。
“何先生,與兵工廠協調一下,明年我們將外銷的火銃產量提起來,明年前半年全部生產外銷火銃,下半年再按照既定的方針生產我們自用的火銃。”
“王上!那軍隊裝備不夠用怎麽辦?”周全斌一聽要把產能全部給外貿,頓時有些著急。
“邦憲不要著急,我們現在必須要多儲備原材料,一旦戰爭打起來,如銅、鉛這樣的軍事物資,吳軍自己都不夠用,還怎麽給我們。
我們必須要利用戰前的機會多儲備這些戰略物資,不但要與吳軍交易,還要加大與西夷各國的交易,隻要不涉及核心機密的東西都可以賣出去。
而我們自用的武器,完全不用擔心,隻要原材料足夠, 我們隨時都能切換成全部生產我們自己的武器的模式。
如今全軍四十個鎮需要八萬杆火銃, 留出夯餘的數量替換損耗, 需要保證十萬杆火銃, 現在我們還有多少缺口?”
“新組建的新兵,目前還在使用無膛線火銃聯係裝填,至少還差兩萬杆。”
“一個月我們全部產能用於生產自用火銃,五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任務。就算是開戰之後隻要保證工廠正常運轉,每個月都能裝備兩個鎮,完全不必擔心。”
周全斌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鑒於延平王一直以來帶給大家的都是正確的抉擇,這讓周全斌不知該如何反駁延平王的觀點。
武器裝備可是越多越好,怎麽到了延平王這裏成了隻要剛好夠用就行,萬一需要大擴軍的時候,怎麽辦,總不能讓士卒拿著木棒上戰場吧!
鄭經看到了周全斌糾結的表情,笑道:“邦憲也別糾結,這武器肯定是要多備一些,不過現在趁著能夠賣出高價的時候,能賣多少是多少。
吳軍的工匠不會閑著,他們肯定在不停地研究如何仿製我們的火銃,總有一天他們會成功的,當人家自己能生產的時候,還用買我們的武器嗎?”
周全斌愣了一下,反應過來,敢情延平王想的是能撈一筆是一筆,不過延平王說的也不錯,隻要自己能造出來的時候,誰還花大價錢買別人的。
不能說延平王的選擇是不對的,可是站在軍隊的角度來看,這是在侵占軍隊的利益,尤其是陸軍看到海軍的大艦一艘接一艘地下水,那一艘船的造價,比陸軍裝備四個鎮還要貴很多。
陸海軍之間這兩年因為軍費的問題已經開始了爭奪的苗頭,尤其是這幾年主要是海軍在為鄭氏謀取利益,單單一個滿剌加海峽的關稅一年就為鄭氏提供一千萬兩。
這樣的利益之下,海軍在要錢的時候口氣自然就強硬,剛剛過去的永曆二十五年軍事預算會議上,海陸兩軍的軍費共計一千萬兩,占到了鄭氏所有收入的三分之一。
其中海軍拿到了六百萬兩的軍費,陸軍隻拿到了四百萬兩。永曆二十五年,隻給了陸軍十個鎮的擴軍額度。
而海軍隻有三萬多人,卻拿到了六百萬兩的軍費開支,尤其是其雄心勃勃的造艦計劃,海軍計劃在三年內打造三個各擁有十艘大艦的強大海軍。
也就是說海軍必須每年製造六艘大艦,才能實現海軍的計劃。這樣龐大的造艦計劃,自然推高了周邊地區的木材價格,一艘大艦至少需要上千棵百年大木。
光是木材的采購花費就得超過十萬兩,更別提船上還要裝備十門大小不一的火炮,這樣一艘大艦,沒有四五十萬兩銀幣根本造不出來。
這還隻是造大船的花費,還有一些輔助的船隻也是需要不小的花費,更別說這船造出來之後還要進行訓練,彈藥的消耗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海軍本就是一個花錢的大戶,海軍本就不是窮國能夠玩得起的。麵對海軍的不斷擠壓,陸軍現在急需證明自己的機會,還有什麽比反攻大陸一統天下更加能夠證明陸軍的價值。
因此陸軍是堅定的反攻大陸,一統天下的大陸派。而海軍已經有了沒有必要跟滿清死磕的想法,隻要不斷地從滿清的領土上獲得人口,填充南洋的領地。
鄭氏完全可以在南洋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海上帝國,何必拿自己的子弟去大陸上拚命,也得不到什麽好處。
這就是海陸兩軍的利益述求不同,所追求的利益點也不相同,反攻大陸基本上用不上海軍,海軍就成了擺設。
一個軍種若是長期起不到關鍵作用,所得到的關注就會變少,在軍費的爭奪上也會落於下風。
如何平衡海陸兩軍的關係,這是非常考驗鄭經這個領袖者的智慧,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海陸並重,海軍向海洋深處擴張,陸軍向著大陸深處擴張。
鄭經在會議最後對陳永華交待道:“複莆!從明年開始,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天地會與複興會要重點布局東部各府,一旦我軍拿下的地區,你手裏的人手必須保證能夠填充到所有的基層中。
皇權不下縣的傳統必須改變,所有的士紳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無條件的按照官府製定的稅收標準進行納稅,若是不願意接受官府的安排,大可以去滿清統治的地界,或者吳三桂統治的地界。”
陳永華冷笑道:“善財難舍,這些人舍得放棄他們手裏的土地和財富嗎?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不了給佃戶多加點兒租子。”
“想得美!占領一地,我們優先將失地的百姓遷徙到海外各個領地上,首先讓各地的人口稀釋,沒有了多餘人口的競爭,漲租子誰還給他種地?
依寡人看,這些士紳不但不敢漲租子,還得主動降租子說好話,才能留住百姓,不然百姓可不是他家的奴隸,哪裏好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