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禍國消消樂一個接一個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朱元璋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很振奮。
他歪靠在龍椅上,對朱允炆道:“好孫兒,看到沒有,隻要敢於出手,那李韜並非難以戰勝!”
“朕已經想好了,待湯和他們將唐軍逐出齊州後,朕就禦駕親征,帶著他們攻康州,奪天啟,到時由你來監國,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朱允炆略微猶豫了一下道:“皇爺爺,孟州大捷,孫兒也很高興。而且孫兒還聽說秦漢隋宋四國兵馬,在大宋邊境也打得飛龍軍、白袍軍和李家軍一退再退,他們第一次攻入了大唐境內。”
“沒錯!”
朱元璋將一個折子遞給他道:“這是確切的消息。李韜終究是太過年輕氣盛了,妄想以一國之力同時對戰那麽多帝國,招致如今全麵潰散之兆,實乃愚不可及,咎由自取!”
“不過聽你那意思,你剛才是不是還有話沒有說完?”
朱允炆低下頭道:“孫兒覺得趙庸近來有濫殺無辜之嫌……”
“朕借他之手,幫你清除異己罷了。雖都是些小嘍囉,尚不涉及朝廷重臣,但地方不穩,你難掌大權。”
“可……”
“你休要像你父親一樣婦人之仁!”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道:“你父親若非早死,朕也會這麽做,而且會殺更多人,不然他難以駕馭。”
“不過現在大明的境遇不同了,朕沒法對那些能征善戰的武將下手,不然你將無將可用,也就無法跟李韜抗衡,更別說稱霸天下了。”
“所以你要明白朕的一片良苦用心,早點學會禦將之術,在朕死後把他們全都死死地拿捏在手裏,不給他們任何居功自傲和功高震主的機會。”
這方麵他其實一直在觀察和琢磨李韜的做法。
雖然受益良多,但還沒有完全化為己用。
待化為己用,再結合自己那麽多年以來的做法,他定要好好教授這孫兒。
見勸不動,朱允炆隻得接受道:“孫兒明白。”
焱城。
岑虎都被逼得從大明跑來了。
他欲哭無淚道:“陛下,本來形勢一片大好,您為何讓我們主動暴露行蹤,給了那吳良搗毀我們鼠盟分部的機會?”
“現在單是精鹽就損失不少,兄弟們都有些垂頭喪氣……”
李韜笑道:“你對吳良此人了解多少?”
岑虎道:“此人倒是有勇有謀,頗得朱元璋信任。不過若非我們主動暴露,臣有信心和他周旋到底。”
“那趙庸呢?”
“他就是一劊子手。雖然也有一些兄弟不慎遭遇他的毒手,但他殺的大都是他們明人,他擺明了是在趁機鏟除異己。”
李韜搖了搖頭道:“他是在奉朱元璋之命,幫助朱允炆鏟除異己。這意味著朱元璋知道他的大限快到了,忙著給他的好孫兒鋪路呢。”
岑虎兩眼圓睜道:“明帝快不行了?”
“他的身體,他自己最清楚!”
李韜勾起嘴角道:“你派人潛伏鳳南糧倉,然後裏應外合,將它燒個精光,朕心甚慰。隻是做事要看長遠,勿要急躁。你說還有什麽能比朱元璋身死,更能讓大明亂起來的?”
岑虎似懂非懂道:“可您讓販賣精鹽、火燒鳳南糧倉,還讓大明的所有東西都漲價,不也是為了禍亂大明嗎?”
李韜笑了笑道:“那既是為了氣朱元璋,也是為了讓朱允炆撿個爛攤子。你這就回去,再暴露一些分部給吳良,最好都在大明北部。”
岑虎稀裏糊塗地看向他:“莫非陛下在大明南部有布局?”
李韜笑而不語。
“那臣告退!”
岑虎自知隻需要照辦之後,等待好消息就行了,遂迅速離開。
他此番前來主要是為了吃個定心丸。
不然這麽下去,他真擔心苦心經略的鼠盟會被吳良給一鍋端了。
岑虎前腳剛離開,孫尚香後腳走了出來道:“陛下讓趙將軍、侯將軍他們退出孟州,也是為了這布局吧?”
李韜接過茶杯,喝了一口茶道:“那朱元璋也是夠狠的,竟然讓湯和、傅友德和沐英各率十萬精兵馳援常遇春和李文忠。”
“他們都是名將,大明的兵馬又占據優勢,趙雲、侯君集等人若是不暫避鋒芒,估計會損失慘重。”
孫尚香蹙眉道:“明帝這次當真是以傾國之力伐唐了。隻是明帝派出這麽多大將和兵馬,恐怕不隻是為了奪回孟州和齊州吧?”
李韜道:“他還想奪康州,拿天啟。”
“那讓他們後撤恐怕隻是權宜之計。”
“沒錯,朕必須要再祭殺招,才能破了大明的這波攻勢。”
“可除了鼠盟、精鹽和燒糧倉外,陛下在大明好像沒有其他的布局了。”
“朕是沒有,但早就有人幫朕布局了。他們真是料事於先的高人呐,若非他們,朕恐怕還要花一番周折自己布局。”
“高人?”
孫尚香櫻唇半張地看向李韜,明顯想得到答案。
李韜還是沒說。
這讓她受不了了。
她一陣碎拳拍在李韜胸口上道:“難道陛下對臣妾也諱莫如深?”
“非也。”
李韜湊到她耳畔道:“而是留著晚上躺平的時候說。”
“你……”
“不樂意?那朕找小喬躺平去。”
“誰說不樂意了?”
孫尚香趕緊把他的胳膊抱在懷裏道:“臣妾樂意之至,而且一定讓你從頭躺到尾,哼哼!”
“哈哈哈,你要言而有信,不然朕讓你從頭趴到尾。”
……
半個月後,大明。
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朝堂也因趙庸濫殺而變得人人自危。
朱元璋一臉疲憊地坐在龍椅上,先前那些時日出現的精氣神再次消散。
他不停地捏著眉心,聽著百官彈劾趙庸,暴躁異常。
吳良見狀,主動出列道:“陛下,恕臣直言,趙大人近來確實有濫殺之嫌,若是放任下去,隻怕民心惶惶的同時,百官自危。”
趙庸怒聲道:“吳大人此言差矣!趙某殺的都是該殺之人,上不負陛下,下不欺百姓,問心無愧!若是吳大人非認為趙某有罪,那麽現在就可以把趙某打入你們錦衣衛大牢,嚴刑拷問!”
“你……簡直不可理喻!”
“是吳大人遲遲沒有把那股神秘勢力一鍋端了,還來摻和趙某的差事,有些五十步笑百步了。”
“夠了!”
朱元璋嗬斥了一聲道:“朕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們隻管放心辦案,無須在意這些非議。”
聽到這話,百官差點沒噴出血來。
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許開國之初是如此。..
但現在早已變了。
若論天下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帝王,恐怕就數那李韜了……
他們剛聯想到這個竭力禍亂大明的賊帝,一個宦官急匆匆來報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南部有八州突然同時發生叛亂。”
“那些亂民到處搶掠,大量府衙受到衝擊,若是再不回調前線兵馬鎮壓,隻怕很快就會殃及北部諸州!”
朱元璋慌忙站起身,氣血翻湧道:“白……白蓮教?”
“不是白蓮教!”
宦官欲哭無淚道:“早在李韜攻打大清之時,那些白蓮教教眾便悉數去了大清,這些亂民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