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夫唯不爭】
字數:2931 加入書籤
“所以說,陛下猜到我參與了弑君之局,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將這件事拆穿,反而叮囑劉賢在登基之後,擢我為左軍機。”
穀梁略顯艱難地說道。
他很清楚開平帝這樣做不是要以德報怨,而是從大梁的安穩考慮。隻要新君繼位之後的朝堂能夠按照他的預想成型,大梁便依舊是世間最強大的王朝,而且將會一直強大下去。
處死穀梁就會逼反裴越,他苦心謀劃的大好局麵將會付諸東流,故而個人的恩怨情仇便顯得無關緊要。
即便遭遇最信任臣子的背叛,即便無法親眼看到天下一統成就千古一帝的威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開平帝依然極其克製地謀算所有事,其堅毅與冷靜令人難以置信。
一念及此,穀梁幽幽道:“陛下便是陛下,想必我們的算計在他看來便如小兒玩鬧一般。”
裴越也是在遇見被打發到皇陵做事的劉保之後,才想明白這場叛亂之中的細枝末節,所以誠懇地說道:“嶽丈,你為我做了太多的事情,可是我不希望你再冒險。陛下臨終前肯定對劉賢說過,讓嶽丈再做兩年軍機然後便頤養天年,這也是陛下在遇刺時任命一眾輔政大臣,卻將襄城侯蕭瑾的名字放在嶽丈之前的緣故。”
穀梁平複心情,似笑非笑地道:“越哥兒,久不登門,今日特地過來竟然是為了奪權。”
裴越頗為罕見地靦腆一笑。
大梁的部分禮製遵循前魏傳統,國喪之期三年,但是開平帝特地在遺詔中說明,新君及朝臣守孝二十七日,禁婚喪嫁娶百日,天下臣民亦如是。
換而言之,在十餘天過後,朝廷便需要完全恢複正常運轉,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新君臨朝,很多事情將會走上正軌。
裴越希望在那之前,能夠將自己這邊的情況捋順,身邊哪些人到了出頭之時,哪些人又該隱於幕後,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首先要說服的便是麵前這位泰山大人,倒不是說他要穀梁就此辭官歸鄉,而是不再插手將來的朝爭大局。因為沈默雲的離去,裴越不想再看到當年那些老人為了自己疲於奔命,因為他現在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獨自麵對。
想到這兒,裴越便坦誠地道:“嶽丈,等國喪結束之後,我打算多要幾個孩子,到時候還得勞煩你和嶽母大人幫幫忙,畢竟我在教育孩子這方麵沒有經驗。”
穀梁剛剛飲下的一口烈酒差點噴出來。
他好氣又好笑地抬手指著裴越,搖頭道:“這就是伱的理由?”
裴越一本正經地道:“我跟蓁兒姐姐說過,她也同意了。”
穀梁連連擺手,無奈地道:“罷了,這些事你不必同我說,你嶽母肯定喜歡聽。”
這個時代終究還沒有那麽開放,縱然大梁禮教不算嚴苛,也沒有發展到公然談論生孩子的地步,更何況這還是翁婿之間的談話,自然要講究一些分寸。
穀梁一生大開大合,在麵對裴越這等厚臉皮的時候也有些吃不消。
裴越微笑道:“左右不過這一兩年時間,嶽丈可以將精力放在幾位兄長身上。大哥如今是漢陽守將,伐周之戰必然有用武之地。二哥和三哥的軍職也可以提一提,至於四哥,等他從北疆返京之後,我再探探他的心思。無論他想做什麽,我這個妹夫都會全力支持。”
“他們的前途不用你費心,讓他們自己去拚命,你隻要在後麵幫忙看著一些,不要讓人算計到他們就行。”
穀梁雖未直接答應,但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卻已經很明顯,裴越連忙點頭道:“小婿謹遵嶽丈的吩咐。”
聽到他激動得連稱呼都換了,表情又如此溫順乖巧,穀梁忍俊不禁道:“真拿你沒辦法。話說回來,你究竟打算怎樣做?”
裴越起身為穀梁斟酒,思忖片刻之後,不疾不徐地說道:“嶽丈,你認為從古到今的諸多王朝,為何鮮有國祚超過三百年的例子?”
穀梁沉吟道:“如果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王朝覆滅大抵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君上任性妄為以至於民怨沸騰,野心之輩趁勢而起。其二便是外強中幹軍力失衡,藩鎮割據導致朝廷漸失權柄。”
裴越不置可否,又問道:“或者換一個說法,那些人為何要造反?不論是軍閥崛起還是匪患叢生,如果一個人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生活安定不缺吃穿,他還會選擇造反嗎?”
穀梁點點頭道:“不會。”
裴越盡可能用直白的語言解釋道:“當然,我不排除嶽丈所說的那些野心家存在,可是造反總需要人,如果大家都能好好地活著,願意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人又有多少?因此我覺得,如果能讓百姓吃飽穿暖生活富足,那麽再多的野心家都無法成事,縱有一時之患也不會動搖根基。”
他輕歎道:“王朝的根基不是朝堂上的官老爺們,而是芸芸眾生販夫走卒。”
穀梁凝眸道:“經世濟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裴越正色道:“這是一件極難的事。”
穀梁問道:“如何做?”
裴越答道:“士、農、工、商。簡而言之,士者,讀書人也,隻可惜從古到今讀書人隻看經史子集,對於俗世的常識和道理缺乏了解,像洛執政這樣熟知民生的官吏太少。想要改變這一點,必須對科舉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暫時不動讀書人賴以生存的根本,逐漸加入更實用的門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