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集議

字數:3551   加入書籤

A+A-


    對於河西隴右的事,秦亮沒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態度。畢竟事情還不緊迫。
    他雖然重視德行,卻也沒必要窮兵黷武。
    並州之事,他就處理得不錯!代價很低,阻力極小,最後依然完全達成了征治目的,可見方式也很重要。
    果然羊祜等人覲見,另有事言。很快他們就提到了天下田地的問題。
    目前主要有兩種選擇,一是授田製,二是占田製。
    二者乍看差不多,隻有一字之差,甚至過程也有相似之處,都是給臣民分田。
    它們的根本區別在於,授田是公有,占田是私有。
    秦亮估計,朝中官員大多應該更支持占田。
    但實際上授田也可以操作,就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實施公有田完全不是印象中那麽回事。
    在場羊祜、鍾會、賈充三人的主張,大概也傾向於占田。畢竟是名田製的進化版,考慮到實際執行層麵,官府更有經驗。
    但因他們有食邑封侯,加上秦亮對於中外軍將士退出軍籍時、許諾是授田,所以他們並沒有極力勸說。
    “先集議吧。”秦亮終於說道。
    畢竟是大政方略,影響極廣,不可能就這麽直接下詔令,還是要大家都有些參與感。
    或因今日幾個人說了太多隴右之事,時間耽擱了,羊祜等人對於田製,便沒有說得太深入。
    這樣也好,先來個集議,讓大家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秦亮再和心腹重臣商議,之後繼續集議,最後進行決策!
    雖然最終還是要看秦亮自己的決定,但過程顯得十分慎重,很符合大政大略該有的待遇。
    三人遂在筵席上頓首告退。走出裏屋時,小廳中還有平章政事堂的當值官吏,羊祜便說道:“朝廷將確立新的田製,陛下詔令集議,記錄在案。”
    剛才裏屋中沒有負責記錄的官吏,故而羊祜有此一說。
    不過他作為九卿,出麵吩咐平章政事堂的官吏,讓賈充這個門下省的侍中不禁側目。
    鍾會笑了笑,立刻與二人分別說笑閑談,一起走出西堂。
    羊祜與賈充不太合得來,但鍾會一向是跟什麽人都能談笑風生。
    一時間氣氛倒也緩和了,畢竟隻是小事。羊祜應該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近年太得信任,意氣風發,整個人都變得從容自信起來!人一自信就比較隨意,不太拘於小節。
    賈充其實心裏也不太服氣,他雖然曾站在了司馬家那邊,但不是還有擁立之功嗎?
    但他確實比羊祜缺了點東西,在洛陽宮的後宮裏沒人!
    沒辦法,不見剛才羊祜的姐姐就在陛下身邊嗎?後妃平日裏還能煮雞湯端過來,照顧皇帝起居,在西堂旁聽君臣商議軍國大事;羊祜的姐姐看起來,好像也很得寵愛。
    大敵司馬師的妻子,居然能有今日的境遇!
    賈充和鍾會都搞不明白,究竟是皇帝看在羊祜的才能名氣上,寵愛羊夫人;還是因羊夫人貌美,也對羊祜親近。不過大概應該是前者,畢竟皇帝登基前就不好女銫,如今後宮也很少。羊徽瑜再怎麽貌美,也嫁過人,而且年齡不小了。
    很快集議就在朝堂進行,參與的官員非常多!
    朝堂並非上朝的殿堂,其位於太極殿宮院東側,雲龍門外麵。集議便是大臣官員聚集議事,皇帝不參與,否則就叫廷議。
    大家趕緊開始集議,可以盡快把討論出的內容、呈報給皇帝過目。畢竟快到初五了,東堂有一次朝會。
    隻是秦亮根本沒打算,在初五就表明態度。他與羊祜賈充鍾會的那一次商議,討論的東西太少,還需要進一步與其他人見麵談談。
    不過集議這種參與眾多的會議,消息擴散很快,影響還是很大。
    連陸抗這種封了個將軍名頭,作用幾乎隻是領俸祿的人,也聽到了消息!
    據說無論是占田製、還是授田製,各家莊園的田地大小,都要根據爵位、官位等身份劃定。
    東吳曾經最顯赫的四大家族,張、朱在內閗中損失慘重,莊園被侵奪,有才能的人也幾乎死完了(張昭那個張,張布不屬於四大族)。現在還剩下陸、顧二家。
    陸家其實還好,陸抗的將軍名頭就是大晉的官位。現在最著急的,應該是吳郡顧家,在晉朝還沒找到靠山。
    洛陽君臣可不管顧家怎麽樣,本身就是用武力強行覆滅了吳國,在江南又拉攏了步家、張布、沈瑩等勢力,根本不缺一個顧家!
    顧家得到消息,肯定會著急派人來洛陽,懇求陸抗在朝中想辦法。
    之前東吳各家的家丁部曲,當然全被解散了。照這樣下去,顧家的莊園也全部保不住!
    在權力中心沒有人,還敢違法超額占據田地,那純粹是在找死!也不看看建鄴現在哪家掌權。
    什麽百年世族,那是因為每一代都在朝中做官,或者與有權勢的家族關係緊密,比如當朝的羊家,早在漢朝就幹到兩千石了。不然官府可不管你那麽多,到處都是王土,跑沒地方跑,藏也藏不住。
    陸抗也不可能不管顧家,不是因為顧家在江東的名聲家風算好的,素有厚道之名,而是陸、顧兩家一直有聯姻,關係很好。
    這麽多年世交,一到關鍵時候就靠不住,陸抗還不是那種人!
    陸抗在廳堂中來回踱步,走來走去,步履越來越快。
    在某個聚會場合,陸抗也認識了羊祜,彼此間認可了風度與品行,互有好感。但交情還是太淺!陸抗琢磨了一下,自己拿不出有效的交換價值,隻能作罷。
    至於同為東吳舊臣的步闡,他哥在江東做官,自己也在洛陽做武官;但陸抗在荊州時,與步家產生了嚴重的矛盾!
    吳國覆滅之後,陸抗與步協明麵上言和,都大度地說了,不再計較以前的事。但這種事,哪能說幾句話就真的了事?步家還沒有報復,已經不算睚眥必報之人,還找別人支持?
    還有幾個東吳舊臣被洛陽拉攏的,比如沈瑩。但陸抗與之不熟,沈瑩還被皇帝派去搞什麽棉花了。
    最後陸抗忽然想起來,自己的前妻張氏,好像反而有點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