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樂豫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A+A-


        “黃口孺子,豈能謀大事?”聽了公子卬的三策,樂豫嗤之以鼻。

    公子卬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這具身體已經二十歲了,也加了冠禮,說是孺子也不嚴謹。

    不過公子卬沒有立即反駁。畢竟樂豫是曾經的大司馬,執掌舉國兵馬,為宋成公所信賴。作為軍中宿將,公子卬不斷告誡自己,休要小看了天下人,興許自己的謀劃有所紕漏。

    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信。公子卬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卬才疏學淺,還望長者賜教。”

    公子江也屏息凝神,雖然他心裏認可弟弟的計劃,但是廣納言,才能明得失。要是樂豫有更好的辦法,自然最好;要是所言有虛,也可以嘉獎他的忠貞,畢竟是自己陣營德高望重的老臣,是需要安撫和團結的重要力量。

    “某以為,當立即打造兵器,製備鎧甲,招募國人,訓練士卒。”樂豫捋著自己的胡子,得意洋洋地陳詞。

    用“某”不是很妥當,既然願意加入先太子的陣營,應當用“臣”自居;若是覺得拉不下臉麵,或者說公子江還沒有稱位,也應當用“明公”稱呼。

    “某”之一字,實在是倚老賣老,托大自矜了。

    不過除了杵臼眼皮子挑了挑,公子卬和公子江都沒有在這個節骨眼上挑刺。

    如果是尋常時候,造反用兵,自然是甲胄越堅越好,戈矛越利越好,兵多將廣更是極大提振士氣,擴充贏麵。

    但是……

    公子江養氣功夫再好,聽得這一番“高談闊論”,臉色一變。

    “草包!”公子江和公子卬心有靈犀地對視一眼,心中給樂豫的智謀下了定義。

    公子江正要出言,公子卬微微搖了搖頭,製止了他。

    為了防止兩個兄弟說錯話,公子卬跳出來道“敢問伯兄,手中可有陣戰之兵?”

    公子江道“府中有衛士一百,精於技擊,具甲。”

    “車馬如何?”公子卬又問。

    “烏有。我已被貶為尋常公子,除了代步的車架,何來戰車、駟馬?”公子江看似衝著公子卬回答,但是眼神瞟向了樂豫。

    樂豫老臉一紅,一百個人,即使武裝到牙齒,無論如何也打不過宋公軍中的六百乘、一萬八千名士卒,何況其中還有六千人是帶甲的。

    “我們可以去城中招募忠貞之國人。如今街頭巷尾人人都相信新君疑似篡位,許多的家小因為文字獄被投入囹圄,行人皆道路以目,國人的不滿已然積蓄到無以複加的地步了。隻要咱們振臂一呼,定能有人投奔。”樂豫強行辯解道。

    公子江覺得這個老匹夫講得荒誕不稽,反駁的話都到了喉嚨了,又被公子卬打斷。

    “善!”沒想到公子卬大聲盛讚樂豫的謀劃,“長者果然是老成謀國。昔日周厲王暴虐,國人道路以目,終而逐之,與今日之宋公何其相似。”又一頂高帽奉上。

    “如此,招募城中忠貞之事,就拜托長者之能了。”公子卬長揖到底,給足了樂豫麵子。

    樂豫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扯,就是錦囊妙計,沾沾自喜“某癡長年歲,為國分憂也是分內之事。”

    看著樂豫的牛比都快吹上了天,又撇了撇表演欲十足的公子卬,公子江瞪大了雙眼,也看不出公子卬演這出雙簧,肚子裏賣的什麽藥。

    “小子覺得,既然城內國人需要招攬,那城外軍營中的六百乘之兵,或許也有心懷不滿之輩。”公子卬眼角耷拉了下來,極似一個傻乎乎,需要提點的後輩晚生。

    樂豫感覺靈光乍現,撚著髯,道“孺子可教也。城外舉兵700乘,我們隻要得到其中一半以上的支持,大計可成。戴族是宋戴公之後,實力最強,華氏五十乘、樂氏五十乘、老氏三十乘、皇甫氏五十乘。”

    不愧是國防部長,大司馬,各部兵馬如數家珍,公子卬請了竹簡和筆墨,奮筆疾書。

    “某是樂氏族長,樂氏之兵自然可以臨陣倒戈。華族族長華禦事被罷官免職,心有憤懣,某有十成把握能說服華氏來投。”樂豫掰著手指算。

    “那就有一百乘了。”公子江點點頭。

    “桓族有向氏五十乘,魚氏三十乘,鱗氏五十乘,蕩氏五十乘,武族、穆族、襄族是公族中的小支,各擁三十乘。右師公子成、左師公孫友分掌五十乘,宋公領五十乘之貳廣。”這些公族,樂豫都沒有把握拉入自己的陣營,他怎麽算都還差一百七十乘的戰力方能與宋公分庭抗禮。

    “我與蕩氏、武氏有故交,但是沒有把握說服他們。”杵臼弱弱地舉起手。

    公子卬聞言,兩眼一亮。

    “是了,後世記載公子成、公孫友、蕩氏和鱗氏在先太子和宋公禦火並之後,仍然位列卿大夫,顯然此三氏要麽作壁上觀,要麽倒戈了,這是一百五十乘,而蕩氏和武族至死效忠後來的宋昭公,也就是公子杵臼,因此這兩支必定可以爭取一二。”

    “我與仲兄可以往說蕩氏、武族。”公子卬主動請纓。

    這個年代,沒有諸葛亮遊說東吳,也沒有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唯有燭之武退秦師一枝獨秀。公子卬相信自己讀過十幾年的書,兩千五百年的曆史豐富了他遊說和詭辯的各種技巧,說服兩支本就心猿意馬的家族,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善。”

    ……

    會議結束後,公子江悄悄把公子卬給拉到一邊。

    “樂大夫鍛煉兵甲、煽動國人的計策你怎麽不阻止呢?”公子江一改會上的老神在在,一臉急切地質問弟弟。

    公子卬莞爾,道“伯兄,你看城內的國人還剩哪些人?”

    公子江答道“青壯都在城外大營,城內不過老弱而已。”

    “不錯,這些老弱自然不可能披掛上陣,樂大夫估計出門沒一個時辰就能醒悟過來,你我又何必點破呢?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我兄弟三人加上樂大夫,核心骨幹了了缺人,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應該團結力量,而不是顯擺誰是聰明的,誰是傻瓜。咱們拉攏樂大夫,不是看他的計謀如何熟稔,而是看他對你的忠誠和支持。”

    公子江撇了撇嘴巴,道“他也不是很忠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