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廢棄的軍事重地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陛下聖明!”
“臣等,定會謹遵陛下的教誨!”
正襟端坐於皇帝麵前的王驥、王翱還有於謙這仨人,拱拱手,恭恭敬敬應答道。
說實在的,即便皇帝不主動明說,王驥等人,也萬萬不會犯下這種低級錯誤。
甚至是說,他們三人,在先前的時候,反倒還有點擔心皇帝娶回瓦剌公主以後,別再聽信了枕邊風,胡亂瞎改現如今已經定好的邊境政策。
畢竟英雄難過美人關的例子,古往今來,可謂是數不勝數。
縱使像唐太宗、唐玄宗這種聲名赫赫有著豐功偉績的一代聖君,不也沒逃過這難斷的桃花劫嘛。
更何況,眼前的皇帝,目前他是如此得年輕!
火氣,也正值旺盛之際。
雖說王驥與王翱兩人沒有見過瓦剌部的公主吧,但於謙當初送返其木格時,可是有過一睹的。
在他看來,這小姑娘被稱之為草原上的明珠,屬實沒有半點虛言。
是以,王驥仨人心中有所顧慮,也是由不得他們的。
再加上此女千裏見情郎的事跡,滿朝文武也早就知道此事了。
俱是過來人的他們,心裏都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溫順的家花…不如撒嬌的野花香。
因此,像這種迥異於中原大家閨秀的奔放性格,不少人,還真有點擔心皇帝會被此女迷得暈頭轉向。
若非也先隻有這麽一個水靈靈的大妹子,那麽毋庸置疑,朝中肯定有人上梳諫言,為了後宮安寧,請求皇帝換個和親媳婦。
不過現在好了,皇帝他本人能有這種清醒認知,還是讓王驥三人鬆了一大口氣。
“寇虜似群狼,你若怕他們一分,他們便強橫凶狠十分!若非具備那不可匹敵的碾壓之力,吾想…很難將其徹底馴服。”
“好在是,有著奄遏下水大捷的威懾,再加上也先他也得消化掉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
“如此這般的話,兩三年之內,應該不會發生大的衝突。”
“隻是…相較於物資豐饒的中原大地而言,長城以北的草原大漠,終究是個苦寒之地,物資很是稀少。”
“即便也先能夠掌控草原上的所有部落,三五年過後,他拿什麽去養活這麽多的族人?”
“溫飽問題解決不了,他這位新晉大汗,如果不想被人從大汗金帳趕走的話,那他也隻能再度躍馬南下,寇我大明邊境。”
“再加上,馬逐水草,人仰湩酪。寇虜到了秋季收好了牧草,駐屯於冬季營地,這就算徹底閑了下來…諸位愛卿,關於這一點,朕應該沒有說錯吧。”
話語至此,王迪端起香茗抿上一口潤潤嗓子的同時,細細打量著眼前這仨朝廷骨幹。
坐在右邊的於謙,對於這名五零後嘛,那自不用說,已經算是老相識了。禦駕親征期間,也已證明了他的忠心與能力。
端坐於中間的,是王驥這名七零後,此人雙鬢已白。
若非他有著一雙目光銳利到可以能洞徹一切的金剛眼睛,王迪還真有點拿不準…三邊總督的職位,這麽老頭子,是否真像孫太後說得那樣,可以承擔得起?
現在嘛,單從此人的精神麵貌來看,問題應該是不大。
最左邊的,便是王翱這名六零後了。
此人從正統七年開始,兼著右都禦史的他,便受命提督遼東軍務。至今,成效已是頗豐。
甚至可以說,此次禦駕親征期間,兀良哈三衛之所以能夠如此老實,恐怕也有擔心王翱領兵主動出擊,端了他們老窩的顧慮。
不過嘛,今日的君臣奏對,相較於王驥和於謙這兩位總督,對於王翱,王迪還有另外的任務要與其交代一番。
也正是因為這樣,王迪才讓此人繼續負責薊遼軍務,甚至還一視同仁,將最初定下來的不能兼理糧餉的薊遼總督,改為可以兼理糧餉。
促成他改變想法的,便是重新恢複大寧都指揮使司。
然而,想要恢複這個管轄著長城以北,滿河以南的都指揮使司,那麽其治所所在之地,便成了重中之重的核心問題。
大寧都指揮使司的治所,是為第一代寧王的封地,大寧衛。
此地,四周多大山深穀,阻險足以自固。其左為七老圖山,右為努魯虎兒山,北有老哈母林河穿境而過,土地異常肥沃,水草極其豐美,自古以來,便是絕佳的牧場。
最為重要的是,此重鎮的位置,東連遼左,西接宣府,向北直通一望無際的科爾沁大草原,東麵又是現如今已經歸屬於泰寧衛的營州地界,往南又直抵喜峰口,西南又接古北口。
其戰略位置有多麽重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況且,隻要扼住這個有著“宣、遼之肘腋;燕、薊之屏翰”美稱的戰略軍事要地,那麽…女真人生活的東北地區,往後便可徐徐圖之。
然而很不幸的是,靖難當年,算是因為太宗文皇帝的背信棄義吧,此地遭了兵燹之厄。好好的一座邊關重鎮,現如今,已是徹底廢棄了下來。
不過廢棄歸廢棄,並非沒有人想過將其重新恢複。
當年第五次北征蒙古時,太宗文皇帝就不止一次提及道“今滅此殘虜,惟守開、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可惜的是,這位有著雄才大略的帝王,還不待恢複大寧衛的誌願得以實現,便黯然病逝於榆木川。
再加上後麵仁宣二帝實行了休養生息的縮邊政策,如此重要的一處軍事重地,竟特麽荒廢了小三十年的時間!
而且不光如此,兀良哈三衛這幫牆頭草,還曾有人上書奏明朝廷願意附塞居住。自此以後,世世代代作為大明朝的藩籬,防備外敵的侵襲。
這尼瑪…這是啥?
這不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把戲嘛!
幸好朝廷眾臣及孫太後都不傻,還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麽個道理。
也幸好兀良哈三衛,手頭找不出能工巧匠,無法在明廷不知曉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將大寧衛重新修繕入駐進去。
更萬幸的是,現如今的王迪,已經知道此地的重要性,也有足夠的本錢將其重新恢複。
“陛下聖明!”
“正如陛下所言,蘭秋一過,打好過冬用的牧草以後,不事生產的寇虜,尤其是那些精壯之輩,除去入山打獵以外,基本上…便再無他事了。”
皇帝瞅著自己,王驥仨人,也是一臉平靜地瞅回去。
越看,他們越是喜歡。
眼前的皇帝,他是如此年輕,還如此聰慧。
隻要撐過十年,王驥他仨,很想看看新政實施後的大明聖朝,究竟會走到哪一步?
而想要順利實現自己的願望,他們心裏清楚得很,一定不能有負皇帝所托,必須將提督管轄的邊境諸鎮打理得萬無一失。
biu
biu。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