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軍報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A+A-




        曹操的主力部隊一路輕裝簡行,數日後,大軍抵達了譙郡的治所譙縣,在城外安營下寨。

    譙縣是曹操的家鄉所在,他賬下一眾曹氏親眷將領也都出身譙縣。

    早在禰衡出使鄴城時,譙郡太守就奉曹操之命,組織譙郡治下各城百姓,協助大軍搬運糧草輜重,並為大軍籌備了南渡潁水所需的渡船。

    大軍抵達時,城中百姓已將糧草輜重堆放到城外,輜重軍隨即開始忙碌起來,將士們和軍中戰馬也在此休整一番,補給糧草。

    禰衡一邊喂著馬,一邊四處張望著,隻見城中百姓正絡繹不絕地將食物、茶水送到將士們的營帳前。

    曹軍之中,無論是將領還是普通士兵,譙郡人氏不在少數。這些百姓之中,許多人都是軍中將士們的家眷親友,此刻,他們一邊給將士們送水送吃食,一邊在茫茫大軍之中找尋著自己親友的身影。

    喂完了馬,禰衡牽著赤兔往營帳走去,不經意地看見了曹昂和許褚。

    禰衡迎上前去和他們打了招呼,隨即想起許褚也是譙郡人氏,便問了一句,“你今日可有見到家中親眷?”

    “嗨,沒有!”許褚笑著搖了搖頭,“我隨先生從鄴城回到許都時,曾收到家中老母托人送來的書信,她在信中倒是說了會來,可惜今日來的百姓太多了,我還沒瞧見她。”

    “這事你怎麽不早說!”曹昂聽了眉頭一皺,“許褚,你母親既然托人給你送了書信,想必今日一定會來,你趕緊去那邊接著找找,整軍前回來便好!”

    “大公子……”

    許褚還有些遲疑,他還沒忘記自己的職責,要貼身保護曹昂的安全。

    “行了別說了,趕緊去找!這是軍令!”曹昂沉聲喝道。

    許褚抱拳道“是!多謝大公子!”

    待他走後,禰衡不禁歎道“大公子重情重義,讓人佩服。”

    曹昂看著周圍的將士和百姓,歎息道“先生言重了,今日難得回到譙縣,若不能與親眷見上一麵,也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相見了。”

    禰衡頷首附和道“是啊,在這亂世之中,能見到親人平安無恙,就是最大的福分。”

    “先生所言極是。”

    說話間,曹丕向他們走了過來,“大哥,正平先生!父親叫你們過去!”

    二人相視一眼,跟著曹丕向曹操的營帳中走了過去。

    隨後曹操在營帳中,與麾下的將領和謀士們,一同對接下來幾日的事宜商議了一番。

    譙縣再往前走數十裏就是潁水了,潁水是淮河的支流,此水係支流眾多,縱橫密布,大軍還需兩渡潁水,才能抵達汝陰。

    譙郡百姓早已在岸邊準備好了渡船,數日後,待大軍順利渡過潁水,八萬大軍像一條長龍綿延十餘裏,旌旗飄飄,浩浩蕩蕩地朝著下一條潁水河邊行進。

    由於此處仍在曹操據地,這一路行軍極為順利,不過,下一條潁水的南岸,就是袁術據地了。

    又過了數日,兩名報信官分別從兩個方向飛馳而來,一路高聲急報,直奔汝陰城下。

    “報——!曹軍來犯汝南,汝南即將告破!”

    “報——!曹操親率大軍,已到潁水北岸,向汝陰襲來!”

    兩道加急軍報如同驚雷一般,瞬間炸響在汝陰上空。

    駐守在汝陰的太史慈收到軍報後震驚不已。

    太史慈本是豫章劉繇麾下一員大將,數月前,劉繇病故時,正逢袁氏兄弟與呂布、公孫瓚結盟,聲勢最為鼎沸之時,劉繇的長子劉基年僅十三歲,豫章又緊挨著袁術據地,袁術對豫章虎視眈眈,劉基難以與他抗衡,便率部歸順了袁術。

    如此,太史慈也就跟隨劉基一起來到了袁術麾下,奉命駐守在汝陰。

    眼下同時收到兩道軍報,太史慈驚怒地看著眼前這兩位報信官,指著其中一人道“你先說!”

    “將軍,曹操親率大軍正從潁水北岸渡河!”

    說完,另一位從汝南趕來的報信官也急切地說道“將軍,曹操賬下程昱、夏侯淵二將率軍攻打汝南,城中守軍不足一千,留在城中的都是百姓,難以抵擋,還望將軍速速派兵救援!”

    太史慈快速思咐片刻,眼下汝陰屯駐了三萬人馬,而緊臨汝陰的潁上,還有袁術麾下大將張勳的十萬兵馬,就屯駐在淮河北岸。

    很快,太史慈心中已有決斷,比起汝南,汝陰顯然距壽春更近,不容有失,他隨即對身邊的一名副將說道“你速命人去潁上稟報張勳將軍,讓他派兵救援汝南,我留下鎮守汝陰,迎戰曹操!”

    那位副將並沒有立即領命,他遲疑著道“將軍三思啊,汝南乃天子家鄉,尚有親眷在,若是汝南有失,隻怕天子會遷怒將軍。”

    “你速速領命便是!不必多言!”

    “將軍歸順天子時日不長,可萬萬擔不起這樣的重罪啊!若天子怪罪下來,不僅將軍自己免不了要受軍法處置,就連將軍舊主劉基,也難免會受牽連,還望將軍三思!”

    太史慈聽他提起劉基,不禁有些猶豫,劉基此刻正在壽春,他也不能不顧及劉基的安危。

    太史慈想了想,又向那名從潁水岸邊趕來的報信官問道“曹操帶了多少兵馬?”

    “約有數萬。”

    從汝南來的傳信官當即勸道“將軍,曹軍數萬兵馬渡河,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此看來,至少還需七日才能殺到汝陰,若將軍命人快馬向張勳將軍求援,不出三日,援軍必到,汝陰定不會有失,眼下將軍還是先救汝南要緊!”

    太史慈聞言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了什麽,當即對自己的副將道“我有破敵之策,定能讓曹操有來無回!”

    “將軍有何良策?”

    太史慈若有所思道“我若假意領兵去救汝南,讓張勳將軍率軍鎮守汝陰,待曹軍渡河,到了汝陰城下,我再殺他個回馬槍,便可與張勳將軍的十萬大軍兩麵夾擊,大破曹軍!”

    “將軍英明!可汝南……”

    太史慈擺了擺手,截斷了他的話,“無妨,隻要能大破曹操,汝南之圍便可迎刃而解!我現在修書一封,你即刻命人交給張勳將軍便是!”

    “是!”

    太史慈隨後寫了一封信,信中不過寥寥數字,言簡意賅,命人快馬送去潁上。

    不多時,太史慈親率三萬人馬出城,直奔汝南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