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章 清河崔氏百年風骨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擬詔,擢升長安令崔逞為洛陽令,桓肅之升兩級入門下省,為門下侍郎。黜趙倫之工部侍郎一職,貶為長安令。”
“諾!”
門下侍郎正四品上,京都洛陽令比上縣縣令高兩級為正五品上。
桓肅之出使一次魏國升兩級,朝野也不會有議論。
崔逞一個正六品長安令連升兩級為洛陽令也是得了實實在在的便宜。
如此一來,更不會有人有異議。
徐宗文揮了揮手趕走了華福子“都出去,朕一個人就夠了。”
“諾!”華福子朝四周招了招手“行了,都走吧!”
“對了陛下,龐白、聶蓁兒還在殿外奉命侯召。”
“朕知道了。先讓吏部將梁州這幾年的官員卷宗呈上來。”
“奴婢遵旨!”華福子恭敬地朝皇帝拱了拱,退到殿門檻時他轉身小心翼翼地掩蔽上了殿門。
崔逞何方神聖?
徐宗文為何要特意簡拔擢?
當年徐宗文還是征北將軍時曾輕身前往臨淄欲勸降青州,後來引來五太守攻打臨淄,時任秦國齊郡太守的崔逞主動投誠,徐宗文正是靠著崔逞手下區區數千人死守臨淄後來轉敗為勝。
正是崔逞的識時務讓他後來能夠接替到彥之成為了長安令。
除了長安令和清河崔氏的出身,崔逞還有一個身份——樞密副使、驃騎將軍、宋國公田洛的外舅(嶽父)。
根據錦衣衛的調查,當年田洛還在梁州擔任漢中太守時,由長史趙倫之作中間人清河崔氏主動找到了田洛,並將崔氏女嫁給了田洛,後來崔氏便給田洛生了一個兒子。
田洛從太元十年擔任漢中太守到後來成為涼州刺史在梁州待了有近十四年!
這一段時間士族有沒有利用清河崔氏的女婿田洛的職權之便為自己安插要職,謀私利看一看梁州地方官員卷宗裏有多少士族名額就一目了然了!
這也是徐宗文為什麽越級提拔一個江夷為工部尚書卻將擔任過尚書的工部侍郎趙倫之貶黜的緣由。
趙倫之是劉裕舅父,他自己和士族走得近就算了,還想方設法讓武勳之中的田洛去聯姻清河崔氏,這無形之中打破了徐宗文平衡朝局的策略,讓徐宗文很難不對其深惡痛絕!
勳貴、宗室、外戚、士族、寒門,這是徐宗文苦心維持且一直想要平衡的局麵,他由不得任何一家獨大,否則他便要動用皇權介入親自進行強製幹預!
至於影響漢朝的宦官,徐宗文已經立下外戚、宦官、內廷不得幹政的三大禁令,並下令內廷所收的所有內侍尤其是伺候皇帝之人必須是文化水平極低的人才行!
此外,禦史台可以彈劾違法亂紀逾越規矩的宦官,錦衣衛也可以密奏皇城司皇城使的形跡和言行,杜絕掌控皇城司的高級宦官仗著皇帝寵幸一家獨大涉及朝政。
由此杜絕宦官幹政的可能性。
田洛此人相比於沈玉、諸葛侃謀略雖然差強人意,但比張軌、鄭略要謹慎小心,就是城府深淺徐宗文尚沒有摸清楚。
在錦衣衛密報沒有呈上來之前,徐宗文還不確定勳貴將士之中是否還有介入奪嫡者。
尤其是在眼下大寧正在和燕、魏兩國交戰的情況下,沒有實質性證據絕不能輕舉妄動,打草驚蛇。
“傳龐白、聶蓁兒。”
“陛下有旨,召見龐白,聶蓁兒。”
徐宗文濾清了思路接下來開始繼續布局,他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龐白和錦衣衛諜報司從事聶蓁兒。
“臣龐白。”
“臣聶蓁兒。”
“拜見陛下!”二人異口同聲朝著徐宗文跪了下來。
徐宗文堆起笑容,抬了抬手“啊呀,蓁兒姑娘快快請起。”
“謝陛下!”
“你才惠夙成,機警幹練,朕聽聞你在錦衣衛這多年來破獲了不少案情,培養了不少密諜送到燕國和魏國,你對我大寧有功啊!做一個小小的諜報司從事屈才了!”徐宗文走了下來。
聶蓁兒低著頭,隻是靜靜地聽著。
徐宗文繞著二人繼續道“這麽多年了,朕也沒有見你幾麵,你還是當年模樣,可曾有婚配啊?”
徐宗文突如其來的轉折不隻是讓聶蓁兒一怔,也讓一旁的龐白不得不緊張了起來!
難道陛下要納蓁兒入宮?
龐白的思緒早已經飛到了九霄雲外。
徐宗文停下腳步雙手背著麵對著有些不知所以的聶蓁兒,嘴角噙著笑“隻要你看得上,滿朝文武家的公子你看上誰朕為你做主!”
徐宗文當然不會納聶蓁兒為妃嬪,當年他沒有那麽做,如今更不會。
聞言,龐白悄悄鬆了一口氣。
聶蓁兒臉色緩了緩,她拱了拱“多謝陛下,臣目前還沒有成親的打算。”
“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今年你已經三十了吧?”
在當今亂世,女子二八年華便出嫁,四十作阿媼的比比皆是,放眼天下,三十歲的老姑娘別說見了,聽也沒聽過幾個。
寧朝,男子作祖父被喚作阿翁,翁翁,祖母即是阿媼。
“這樣吧,朕今日將你賜婚給龐白,命你二人擇日完婚。”
“如何?”
大寧朝,徐宗文口銜天憲,言出法隨,聶蓁兒沒有抗拒,她也不反對嫁給龐白,當下便麵無表情應道“臣一切聽陛下安排。”
龐白倒是高興壞了,他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謝陛下賜婚!”
徐宗文看了半天怎麽可能不知道龐白、聶蓁兒兩個人郎情妾意?
他肯定樂得成人之美。
“好了,該說正事了。”徐宗文回到禦座,龐白、聶蓁兒也重新站定,準備接受新的任務。
“關於太子流言一案先擱置,朕要你們在洛陽演一場大戲……”
一個時辰後,龐白、聶蓁兒拜別徐宗文離開宣室殿。
“清河崔氏,百年風骨!朕倒要看看士族底蘊到底在何處?”
“陛下,城門校尉來報天師到了京都,現已在銅駝街的大相國觀下榻,不知陛下是否要宣詔?”華福子送走了聶蓁兒回來稟報道。
徐宗文收了收玄色常服,從禦座上起身,“不必了,今夜朕親自前去大相國觀見天師。”
去歲,徐宗文為了分佛教之勢,特意下詔在京都洛陽附近營造多所道觀,並宣布立天師道為國教,奉天師道杜子恭為國師,其大弟子雲峴觀主致寧真人為掌教真人,同時冊封三司使郭裳為天使道大祭司。
當年郭裳孤身前往荊州桓石民的西府兵大帳獻策,後來以天師教名義收了巴郡太守任權為義子,尋而收複益州,徐宗文也算是替他圓了這個謊。
任權如今可是益州刺史,寧朝建立之後地方上第一個宣布歸附的實力派。
至於徐宗文為何如此厚待杜明師杜子恭,追根溯源要到當年杜子恭助徐宗文平定孫恩之亂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