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褪色

字數:8292   加入書籤

A+A-


    見趙鵬過來,武清笑著起來站起來打招呼。

    “你昨晚不會沒休息吧?”

    “眯了會,也睡不著。想著先把門衛這邊趕緊做起來,要不公司的門也沒辦法關,裏麵東西不好管控。”

    “那也要休息吧,這門衛室也不是一兩天可以建好。你不要事情沒做好,人先累倒了。”

    “不會, 堅持幾天沒什麽問題。我和施工隊伍討論過,他們優先搭建門衛室,你看現在地基已經打好,下午就能砌牆。按照你的要求,三麵都是玻璃,那做起來也快。估計三天就能上頂。”

    “確實很快。不過你還是太累了, 這樣吧, 我另外找個人和你換著看”

    “不需要,過了今天,晚上就不施工,我就可以睡覺。其他人不知道你的想法,要是做出來不滿意,又白白浪費時間。”

    趙鵬苦笑下,“老武,你真的太負責了。綸老爺子把你推薦給我,是做e的人,可不是盯著現場施工。你真沒有意見啊?”

    武清拿下眼鏡,扯起衣角邊擦邊說:“老爺子是我來做事,又沒說做什麽事。這些事情現在總要有人做。”

    趙鵬點點頭:“客套的話我也不多說。如果你身體能支撐住,那就多辛苦辛苦。你應該能理解一個服裝企業外部形象的重要性。我們的目標不是做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而是將來要走出省市,麵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品牌”

    趙鵬說道全世界,突然有些尷尬,“是不是牛吹得有些大?”

    武清笑著搖頭:“首先要敢想, 如果想都不敢想,那肯定走不遠。有了這個目標,然後再腳踏實地落實,最後定有很好的收獲。”

    “嗯,說的很對。”

    趙鵬就喜歡武清這點,很理智,也很聰明。

    做事情認真負責,講道理一點就通。

    在這個時代,有這種思維,他才是真正有經商天賦的選手。

    不像趙鵬,隻是有後世附加的重生bg。

    趙鵬交代兩個門衛,要老老實實看好門,最近不允許任何人帶任何公司的東西出門,尤其是在門衛室被推到重建的時候。

    門衛現在知道誰才是公司的老大,自然是言聽計從。

    保證好好看好公司的大門,不讓公司一個蒼蠅飛到公司外。

    離開大門,趙鵬直接來到西北角的技術部。

    遠遠就聽到軸流風機轟轟的聲音,他很欣慰,有這麽強烈的吸力,房間裏的味道幾乎就殘留無幾,隻要再戴上口罩,員工應該就聞不到什麽難聞的氣味。

    賺錢多少是一回事, 員工的身體健康必須保證。

    否則就失去了他最根本的目的。

    趙鵬直接來到洗浴室,果然發現宋平和兩個員工正在裏麵圍著一個桌子正看著什麽?看他進來,急忙讓開位置,將手中的布片借給他。。

    他注意到宋平和兩個員工的表情都不是很開心,接過來部片一看果然情況不是很好,染成的顏色經過洗滌之後變得模糊起來,表麵好像被什麽刮過一樣。

    “還是不行,對吧”

    “是的,趙總。效果不是很好,這次我已經盡可能小心的去染色了,但還是這個樣子,我懷疑是我們的染色比例或者說染色方法有問題。”

    “走,我們一起去研究研究。”

    “好的。”

    “您這邊走。”

    趙鵬隨著宋平來到印染房,趙鵬看看通風罩,將手放在下麵試了試,吸力很大。

    他很滿意。

    宋平看他這樣,笑道:“謝謝趙總幫我們安裝這個抽風機,裏麵幾乎沒有什麽味道了。我在這個廠子裏工作了六年多,一直就在很難聞的環境下幹活,以前的老板可想不到給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應該的,你們以後在工作環境裏有什麽想法和意見,可以隨時給武總或者我來提。我們會盡可能給你們整改,保證大家都有一個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

    “謝謝趙總,我們肯定好好幹。”

    趙鵬笑笑。

    得到員工的認可,他也很滿意。

    錢能賺多少呢,讓員工在背後戳脊梁骨,他覺得劃不來。

    “趙總您在旁邊看著,我來操作一遍,若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您可以隨時指出來。”

    “好。”

    趙鵬在旁邊看著宋平親自調製燃料。

    她將成桶的各種顏料用量杯按照比例量好,然後加入固定配比的香蕉水溶解,再加進去一些膠水,然後攪拌均勻。

    將顏料抹在做好的版上,開始印染布片。

    印染機器是半自動,將布片放進去之後,機器會合攏三次,通過不同的模塊,染出不同的顏色。

    這是很傳統古老的染色模式,後世有更先進的機器,而且更多都是熱轉印或者激光刻印。

    主要還是後期環保壓力很大,這種傳統的工藝不僅危險,而且還有環保汙染。

    不過這是90年代年代,國家正在大力發展經濟,還沒有提出嚴格的環保管理理念。

    要不然廠子也不會先前一點點防患意識都沒有,就讓員工待在味道大,汙染嚴重的房間裏工作。

    所以,早期因為這種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出現很多職業病,後來才真正開始重視職業病防範使用勞動保護用品,並且國家開始保護工人的正常工作權利。

    印染機印染完畢後,宋平將布片拿出來放在烘幹機上開始烘幹。烘幹機一直是運轉的,就像一個傳送皮帶一樣,中間有一個烘幹爐。

    烘幹樓中間是電熱絲,可以升溫,需要烘幹的布片通過傳送帶經過烘幹爐就可以快速烘幹。

    從調配顏色一直到烘幹,說起來快,實際上要一兩個小時,趙鵬站的腳都發麻了,小布片才被烘幹好。

    趙鵬拿過來,發現這個時候印染的圖案很好看,黃的的亮麗,藍的深沉,沒有任何模糊的跡象。

    他拿著布片親自來到洗衣機旁,確認了洗衣機的轉速以及用水都沒有問題,這才將布片放進去。

    每一次洗滌5分鍾,連續運轉10次,拿出來看了看,暫時還沒有問題。

    又洗滌10次,發現表麵的顏色已經不是很有光澤,看起來像是一層霧覆蓋在上麵。

    等到第30次拿出來,布片就重新恢複到宋平先前給的樣子,模糊不清,顏色開始互染。

    宋平和兩個員工有些沮喪。

    他們以前都是染純色,而且都是相對暗的色。即使模糊一些也沒關係,可這次圖案精致度要求很高,完全顛覆她們的經驗。

    已經非常小心翼翼操作,但似乎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

    趙鵬讓宋平大致給他講了各種機器如何使用,便讓她和員工回去。

    他要親自實驗。

    等宋平走後,趙鵬先調製好顏色,然後坐在操作台前思考。

    為什麽顏色會退呢?

    說明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顏色根本就沒染好,顏料和布的親和力不夠,導致顏色附著度差。

    還有種可能就是這種顏料不能見水,長期泡在水裏顏色就會溶解,從而褪色。

    從目前情況看,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所以要逐個考慮。

    但說回來,如果真是第二種情況,那就相當麻煩,所有人買回去衣服都不可能不水洗,這個時候還不流行幹洗,如果衣服易水洗就會褪色,那根本就沒法穿,因為人不可能不水洗。

    若真是那種情況,可能就要考慮更換顏色染料試劑了,但是以目前的工藝,這種實際已經是最好的時機,不可能至少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新的時機更換,那這條路算是走到頭了。

    想來想去,趙鵬覺得還是第1種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染色劑根本沒有很好的染在布料上麵。

    拿了一批還沒有經過染色的布,發現這是一片100純棉的布,他突然想到,如果說布料裏麵含有氨綸比較多,布料就容易染色,所以如果說將這個布料進行更換,可能效果就會變好一些。

    這是一個思路。

    但問題是這個年代,布料主要是以純棉和滌綸為主,氨綸的材料加入還比較少,更換布料有點不現實。

    另外一種可以思考的方式是在染色劑裏麵加入某種可以提高染色性能的東西,比如說明礬。讓染色效果更加持久,變得更加簡單一些,也可以嚐試一下。

    但這種情況一般用於布料原始染色,而且更偏向於植物天然色,不太適用於公司目前使用的還原型燃料。

    趙鵬陷入苦思。

    他明白問題的原因是現在染色工藝和布料工藝還沒有發展到好的地步。

    這種褪色問題,後世隻要是像點樣子的工廠都基本做到有效杜絕。

    而且針對褪色,後世更是發展到幾個細分領域,例如因光褪色,因汗水塗色,因物理磨擦脫色等等。

    不同的問題適合不同的客戶需求。

    例如內衣,就要防止因汗脫色,而牛仔褲之類,就要防止磨擦脫色等等。

    但在這個時代,人們並沒有那麽多要求,隻要水洗不脫色就基本滿足要求。

    人的需求都是逐步提升,低等的需求滿足後才能想著獲取高等的需求。

    他拿著刷子,無目的地在版上慢騰騰刷著,一道一道。

    突然!

    他眼神一亮,是不是這樣?!

    他先前一直在思考顏色和布料的融合性,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不同色的色光不同,如果不是同個色光係,那可能會導致附屬性好的色快速占據布料,影響後麵的著色。

    他從地上跳起來,抓過各種顏料桶,果然發現這些顏料根本不是同個色係。

    怪不得色與色之間容易竄色,是因為各色係的隱形體附著力不同,

    看起來,之所以宋平沒注意到這點,是因為她壓根沒這個意識。

    這個時候衣服主要是暗色係混色為主,而且人們對褪色已經見怪不怪。

    衣服買回去,都會用鹽加熱水燙下,基本就能除去褪色的情況。

    不用懂原理,反正有用就可以。

    客戶這種低要求的需求自然促使生產商降低染色的研究,他們的目標隻是將顏色染好,能在客戶買的時候沒有掉就可以。

    至於後期效果並不關注。

    一件十幾元,甚至幾元錢的衣服,能有多少要求呢。

    而幾十元的外套,色係就很單一,基本是以黑色,藍色,綠色為主。

    這些顏色褪色是整體褪,而且是慢慢,長年累月褪。

    穿衣服的人一般很難注意到。

    即使某日突然發現衣服顏色由黑色褪成灰色,也會覺得這是衣服變舊的緣故,不會想到衣服染色的方法本來就有問題。

    當然,如果說衣服褪色屬於服裝廠的鍋也不全對。

    因為服裝廠需要染色的地方很少,大部分情況下都屬於撞色,就是說,利用布料本來的花紋或者紋路,設計出剛好適中的衣服。

    真正要追溯染色的原因,更多是要追溯布料供貨商。

    那這個問題就是無底洞,供貨商不可能因為某一家企業改變自己的染色方法。

    除了嚴重的色差,他們一般是不會向服裝廠妥協。

    趙鵬圖案是要印染的白色的t恤上,自然不可能讓布料廠印好後給他們。

    他要保證這個圖案的單一性。

    不可能簡單將東西隨意交到別人手裏,隻能自己印染。

    以我們國人的模仿能力,這種東西如果真受歡迎,其實很快就會出現無數個模仿者衝擊市場,到時候他就失去了獨一性。

    趙鵬是行動派。

    既然猜測可能是色光不同,那便盡量在同一種顏色裏尋找色光接近或者同級的顏料,然後分別調節幾個比例,製作了幾個不同的布片。

    然後烘幹。

    出來後,趙鵬發現不同的比例,染出來的顏色亮度不同,其他基本沒什麽區別。

    他將布片做好標記,丟進洗衣機裏開始洗滌。

    10次,沒有問題。

    20次,依然沒問題。

    30次,還是沒問題!

    不同比例的試驗品都沒有脫色,印色的情況,就好像才放進去一樣。

    他又實驗了20次。

    停下洗衣機,拿出經過50次洗滌的布片,沒有絲毫褪色的跡象。

    他欣喜若狂。

    這就是知識和經驗帶給他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