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宋朝才開啟了老百姓的三餐製

字數:1741   加入書籤

A+A-




    

    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三餐》有了新的認識。“一日三餐”對今人是平常事,對古人來說,到了宋代才普遍起來,原先是一日兩餐製,上午下午各一餐。在此之前,隻有大戶人家才一日三餐。

    三餐是再普遍不過的了。三餐在街巷,在居家,三餐有小吃有特色,有手工和技術,有心有意有感情,在當下回家吃飯賦予了三餐新的內涵。

    先來看宋人對飲食的講究,“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對飲食的精致追求,促使宋朝社會誕生了花樣繁多的美食,《東京夢華錄》“飲食果條”,《夢梁錄》“分茶酒店”條、“麵食店條”、“葷素從食店”條、《武林舊事》“市食”條,都羅列了長長美食、小吃、點心名單,數也數不過來,堪比當今的五星級大酒店的食譜。

    宋朝糧食產量的劇增,使得“中國碩大的沙漏倒轉了”。宋代人口出現急速增長的趨勢,開國初年,全國人口約萬人,到年後的公元年已經超過億,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億級人口的龐大帝國。

    發生在世紀的這場“糧食”,對中國曆史演進的意義非同小可。從此之後,統治者失去了對外進行土地和人口掠奪的“剛性需求”,與漢唐相比,宋人的“血性”明顯不足,“弱宋”之論由此而生。

    水稻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五代及宋代初期,香巴王國(今越南北部)的占城稻被廣泛引入長江流域,它一年可有兩熟,甚至三熟,而且產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麥要高一倍,從而引發了一場“糧食”。

    據《宋代經濟史》作者漆俠的計算,宋代墾田麵積達到了億畝,南方水稻畝產約市斤,北方小麥畝產約市斤,無論是麵積還是畝產都遠遠超過前代。自水稻被廣泛引進之後,適合種植的江南地區終於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食物的腳步從來都不是孤立的,食物的變遷始終伴隨著人的腳步,一部食物史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史的縮影。宋朝(——年)農業產量激增,商業急速發展,地區間貿易擴大,飲食和飲食文化成為宋朝中國城市生活的根本特征。

    北宋首都開封以其南係餐館而著稱,這些餐館能提供原生態的淡水魚和海鮮,大米也從南方運來,此外還提供紅肉、家禽、和小麥麵條等常見的北方菜,都城遷至杭州後,餐館具有區域特色,從遠方采購食材的潮流越演越烈,能滿足當地和外來商人的需求。

    如著名的宋嫂魚羹、羊飯、慈壽宮前熟肉、雜貨場前甘豆湯,這隻是幾個例子。宋朝公共餐飲場所之多、飲食種類之繁多、口味之精致。蘇東坡有詩雲“酸鹹雜眾好,中有至味永。”

    飲食,是日常生活,更演化為一種文化,吃什麽,像什麽,怎麽吃,怎樣的人。河南人至今偏愛羊肉湯,正是源於千年以前宋朝飲食文化中偏愛羊肉的風俗。“東坡肉”也是浙菜、川菜、鄂菜等各大菜係的傳統菜,據說是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閑來無事,瞎琢磨出來的,這又說明了什麽?

    (孫曉明)

    作者係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食經濟學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