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南京突圍①
字數:5011 加入書籤
南京保衛戰以悲劇收場。
真正的悲劇是從南京突圍時開始。
或者準確些說,是從唐生智下達從南京城突圍的命令時開始。
12月12日下午5時,唐生智在匆忙中,召集南京守軍各軍長、師長,開了個僅僅20分鍾的短會,在會上宣讀了蔣介石關於“可相機撤退”的來電,並下達全軍撤退的書麵命令——“衛戍作命特字第一號”,指令各部隊進行突圍。
按照這個指令,撤退可按照“大部突圍、一部渡江”的方案;但是,唐生智在宣讀完撤退命令後,又加了一個口頭命令:若中央軍能渡江,都可以渡江。
這便形成了“一部突圍,大部渡江”的局麵。
這個局麵一旦形成,南京保衛戰的悲劇就開始了。
粵軍葉肇、鄧龍光和各師師長參加了這個撤退會。知道了這個撤退會的基本內容。
但是僅僅隔了一天,不,僅僅隔了幾個小時,葉肇和鄧龍光接到的命令就不一樣了。
唐生智命令葉肇的六十六軍和鄧龍光的八十三軍渡江突圍。
1937年12月13日,第83軍軍長鄧龍光接到了南京會戰總指揮唐生智的命令,讓他即刻率部突圍。
此時的鄧龍光正在光華門、麒麟門和日軍最為凶悍的甲種師團第6師團殘酷血戰,始終未能讓日軍前進半步。
這時卻接到突圍的命令,這讓鄧龍光感到南京城已經岌岌可危,更知道日軍已經從四麵八方把南京城包圍起來。
怎樣才能突圍出去呢?在如此艱難時刻,他想起了臨出征前,總司令餘漢謀的話,立即派人聯係葉肇。
他迅速向同是粵軍序列的第66軍軍長葉肇進行問詢,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必須全力突圍。
而突圍方向,唐生智給的也是位於長江邊挹江門外的渡口,等待從江北過來的渡船接應後,到江北安徽的滁州方向集結。
接到命令後,葉肇即派封天宇前去挹江門外的渡口聯係船隻。
兩個小時後,封天宇從江邊回來了。
封天宇向他報告了聯係情況:江邊並沒有人指揮渡江撤退,大量部隊麇集在江邊,秩序相當混亂。更為主要的是,江邊根本沒有船!
封天宇還向他報告:通往江邊的路很不好走。三十六師的部隊把守住通往江邊的唯一通道一一挹江門,三十六師甚至與撤退部隊發生了火並。
鄧龍光也接到部下報告,說現在的挹江門外渡口聚集了十幾萬潰退的守城大軍;麵對數不清的要過江的部隊,又因為沒有人組織,混亂不堪,都想乘船過江,為此還發生了不少流血事件。
怎麽辦?如果硬要從挹江門外渡口渡過長江,也不知道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實現。
倆人一合計,決定采取向日軍正麵發起衝鋒的辦法,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殺開一條血路,從正麵突圍。
於是,倆人當機立斷,由第66軍開路,第83軍殿後,向安徽當塗一線突圍。
葉肇決定由上官若雲的九五八團做先鋒,在前開路。
決心已定,馬上付諸行動。第66軍的戰士們端起槍,以迅猛的姿勢衝出戰壕向日軍撲去。
中國軍隊的這一舉動,完全出乎了日軍的意料。因為日軍一直處於進攻狀態,根本沒有想過要構築工事這一招。
結果,正麵的日軍被中國軍隊一衝,就亂了陣腳。中國軍隊趁隙衝出敵人的包圍圈。
敵我雙方都完全以暴露的方式進行戰鬥,第66軍和第83軍越打越猛,使得突破口越來越大,這兩個軍的殘部竟然成功的從重兵圍堵的光華門突圍出來了。
當然,兩軍從南京能夠突出重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僅僅是將級軍官就陣亡了三名。
他們分別是第159師少將師長羅策群,第160師少將參謀長司徒非、第156師少將參謀長姚中英。
其中,最為壯烈的是第159師師長羅策群,在突破日軍封鎖線時一直帶頭衝在最前的位置,極大的鼓勵了部下們誓死突圍的決心。
不僅如此,他還用家鄉話對部下高呼:“弟兄們,跟我來,勿要做衰仔①呀!”那意思決不能做膽小鬼。
他說出這句話沒多久,就被日軍的子彈擊中,壯烈殉國。
突出南京城之後,葉肇和鄧龍光堅持了己經製定的撤退計劃,向安徽的皖南山區撤退。
因為,他們知道,日軍的目的主要是占領重要的城市和交通線。而對於山區,日軍暫時還沒有能力控製。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路之上潰散下來的士兵,紛紛加入到粵軍的行列。
雖然,當時的粵軍麵臨著缺醫少藥,更無法保證能夠吃得飽,但是,在國難之際,又是友軍,怎麽可能見死不救。更何況他們都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與日軍血拚,部隊打散後才淪落至此。
為此,粵軍一路行軍一路收容,不斷壯大了他們的隊伍。從鄧龍光、葉肇率部撤出南京城時,僅第83軍不足3000人,到了蕪湖外圍已經超過5000人的部隊。
一天,鄧龍光正在休息時,派出去偵察的一名參謀向他報告,說駐防在蕪湖的大批日軍正沿寧蕪鐵路線北上。
這讓鄧龍光心頭一震,日軍部隊北上,那防守蕪湖城的日軍肯定不多,要不要把部隊拉出去把蕪湖城拿下來?
如果沒有參加南京保衛戰,如果還能保持完整的建製,如果武器裝備還是像剛出廣東奔赴淞滬會戰時,那還用說,馬上就可以投入戰鬥。
可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第83軍雖然還保持了軍級番號,但是全部的兵力也隻有5000人。
而且這5000人很多還不是第83軍的,武器裝備就更不用說了,特別是沿途收攏的士兵,很多都沒有武器,怎麽打。
但是不打,那還叫抗日嗎。不過鄧龍光沒有倉促上陣,他要打聽到虛實方可製定作戰計劃。
他想到作為廣東人為主的部隊是不能深入蕪湖城區進行偵察的,因為他們口音不同。如果進蕪湖,馬上就會被日軍抓起來殺掉。
他讓參謀人員請來當地的老百姓,請他們幫忙去蕪湖城去打探情況。
當地老百姓非常高興,說願意為第83軍去一趟蕪湖城。
當老鄉回來告訴鄧龍光,眼下蕪湖城的日軍不多的消息時,鄧龍光決定,別看我們是殘兵,但是士氣還是非常高昂的,隻要一息尚存,也要和日軍戰鬥到底。
於是鄧龍光把部下召集到一起,說出自己要打蕪湖城的想法後,幾乎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他們都驚愕的看著自已的軍長,那意思: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鄧龍光開始向部下們說道,你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現在我們隻有這點人馬,根本不具備和日軍戰鬥的資本。
但是這次去打蕪湖城,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目前蕪湖城隻有少量的日軍部隊駐防,隻要我們運用得法,指揮有力,將士用命,光複蕪湖應該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現在部隊早己沒了後勤保障。隻有打下蕪湖城,部隊才能得到充足的補充。
部下見鄧軍長抱定了要打蕪湖城的決心,自然沒有話說,因為作為軍人為國效命,死在戰場上無疑是最大的光榮。
鄧龍光隨即下達作戰命令,各部按照計劃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利用夜色掩護悄悄逼向蕪湖城。
當接近日軍陣地前,第83軍立即向日軍發起進攻,駐守在蕪湖城的日軍,根本沒有想到此時會有中國軍隊敢來和他們打仗,毫無防備,倉促的進行還擊。
鄧龍光知道此時激勵部隊士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臨一線,讓戰士們看到他鄧龍光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第83軍官兵,包括那些臨時編入第83軍的散兵們,把在南京城失守後的悲痛,當做向日軍報仇的動力,越打越猛,逐漸讓日軍招架不住,狼狽撤出了蕪湖城。
當第83軍在中國軍隊自南京保衛戰之後,特別是一路由上海敗退下來,士氣處於萎靡不振,到處充滿著悲觀氛圍的狀態下,竟然能夠收複江南重鎮蕪湖。
當這個捷報傳至陪都武漢,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得知後,極為振奮,不僅勉勵第83軍全體官兵打出了中國軍人不屈的意誌,更讓始終堅守在全國正麵戰場抗戰的中國軍隊看到,隻要有信心,有信念,積極尋找機會,就一定能出其不意的消滅驕狂的日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衰仔:廣東話,膽小鬼的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