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曲阜孔家

字數:8816   加入書籤

A+A-


    時間過得真快,又三年過去了,曲阜。

    林天祥奉秦羽命令踏入縣中,一開始心情頗為激蕩。

    這個縣,是大周文化發祥地之一,孔子出生此地。

    林天祥帶著朝聖心裏步入縣裏。

    縣城繁華昌盛,來往許多白頭巾走在街上。

    或青衫玉帶,或成群結隊,臉上都洋溢著幾分敬仰。

    林天祥仔細探查後,發現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

    他並沒有急著下結論,而是找了一家客棧走了進去。

    小二見林天祥進來,熱情地迎了上來。

    林天祥道:“來個好位置,本少爺不差錢。”

    店小二立刻應道:“得嘞。”

    “帶路!”林天祥淡淡道。

    來到二樓,林天祥隨意點了幾個小菜,一個人吃著飯菜,聽著旁人的話語。

    “趙兄,祭祀可是曲阜數一數二的大事,若是想去至聖先師孔墓前祭祀,得每月朔望之日才行。先賢後裔會組織,孔府每旬也會舉行一次文會,任意之人,皆可參加。”

    “王兄,可需要繳納錢物?”

    “不用,除了香火錢,一切費用皆由孔府承擔,趙兄盡管放心便是。這孔家無愧是先賢之後,對待我輩讀書人,極為友善……”

    林天祥用了午膳,聽到不少消息,下午在曲阜大街小巷的轉悠,路邊攤販,街邊茶館都細細觀察,不動聲色地記錄下來。

    果不其然,孔家在曲阜名聲奇佳,店家、攤販,莫不對孔家讚不絕口。

    遇到的讀書人也是一般,縣中有許多孔家旁支後人,幹著向導的事情,熱情親切地介紹曲阜的一切。

    走到鄉間看見一老農,林天祥上前搭話。

    老農道:“連續幾年都是大豐收,越來越有盼頭了,孔老爺子真乃聖人啊。”

    林天祥問道:“聖人?”

    要知道,聖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孔家不怕犯了忌諱,林天祥心中疑惑。

    老膿道:“當然是聖人,孔老爺子,讓我們衣食無憂。能有今日的好日子,都是孔老爺子仁義啊。”

    林天祥笑道:“原來如此。不過前些日子朝廷減免賦稅,你們的日子應當更好過了吧。”

    老農不滿道:“如果指的是那個殘暴不仁的昏君,大周不滅,那是老天不長眼。”

    好嘛,秦羽給大周減免賦稅,反而被曲阜百姓罵做昏君。

    林天祥心中微怒,在經過一係列事情後,皇帝在他眼中已是大周千古難遇的聖君啦。

    林天祥乃是去年剛中的進士,不是那些直會八股文的窮酸腐儒,而是允文允武,天文地理皆有涉及的全才。

    林天祥因高中一甲第三名,即為探花,本該走文官的路線的他,毅然放棄光明前程,加入錦衣衛。

    現為錦衣衛百戶。

    老農理直氣壯地罵起了秦羽。

    林天祥也不接話,又問了兩句自己想知道的,折返回城,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林天祥總結了今日的收獲,臉色凝重。

    曲阜十幾萬百姓,林天祥沒有聽到一個說孔家壞話的。

    這種現象多恐怖,難以想象。

    尤其是農民罵秦羽的話,簡直毫無道理。

    秦羽經過接連不斷的大戰,近幾年都在休養生息,那怕鐵帖兒可汗多次挑釁,都忍了下來,真可謂愛民如子,百姓民生尤其重視。

    這幾年一而再,再而三地頒布仁政,天下百姓應該感恩戴德才是,怎到這曲阜,卻得到了“暴君”的稱呼,這裏麵必有蹊蹺。

    林天祥並沒被眼前情況嚇到,反而更加深入細致的打探緣由。

    隨著時間流逝,林天祥打探消息越來越多,漸漸摸清了曲阜的利益關係。

    簡直是觸目驚心,大開眼界!

    秦羽的長子也是嫡子,名秦光鈺。

    林天祥快馬加鞭回到了京城,立刻入宮麵見了秦羽,匯報了調查結果。

    林天祥的匯報極為詳細,曲阜上上下下,方方麵麵,足足進行兩個多時辰,包含了曲阜一切。

    秦羽認認真真聽著匯報,眉頭一直緊皺,越聽越是驚歎,越聽越是佩服,忍不住笑道:“好一個孔家,所有名聲好處都讓他賺去了。讓朕背了罵名,不當治國宰相,簡直是屈才了,他們敢跟朕祈求免稅?”

    隨著大周越來越強盛,境內各方勢力紛紛歸附,曲阜孔家亦是如此。

    三月來,孔家家主孔仲儒以曲阜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艱難,祈求朝廷撥付賑濟錢糧。

    秦羽收到了,沒有立刻做決定,而是讓林天祥去曲阜調查。

    這一查,還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根據林天祥的匯報,整個曲阜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是孔家,說是土皇帝毫不為過。

    孔子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相當的高,甚至在許多讀書人心中皇帝都不如。

    孔子當然值得欽佩,其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開了曆史先河,七十二先賢,桃李三千可不是說說而已。

    那麽曲阜自然而然地成為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

    孔家人以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舉辦各種活動,比如文會,祭祀。

    而且不收任何費用,讓每一位讀書人,興致而來,興盡而歸。

    咋一看,孔家人偉大無比,實際上呢?

    先從孔家在一係列活動中得到的好處吧。

    首先,無數讀書人前來曲阜,吃穿用度,所有花費都被孔家人間接或直接賺去。

    這一筆財富有多龐大,不言而喻。

    其次,豪紳商賈也從中源源不斷得到利益,並以孔家馬首是瞻,其中隱性福利有多大可想而知。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土地方麵。

    孔家在田地方麵的所作所為就是極為惡毒。

    借著身份上優勢鑽大周法律的空子,肆意趴在大周身上吸血,而且還是持續性……

    大周曆代皇帝極為尊重孔子,故給了孔家許多特權,比如免稅。

    這本是大周皇帝對於孔子的敬慕。

    但是孔家卻利用免稅的優勢,在曲阜縣城獲得了大量的土地。

    根據林天祥所說,曲阜縣農田七成都在孔家名下。

    雖然有很大部分是當地百姓自願將田地投獻孔家,但有沒有強買強賣不好說。

    孔家享有免稅的權力,田地在孔家名下,無須向朝廷交稅。

    孔家收取的租子僅是朝廷的一半。

    這也就意味著投獻在孔家名下,百姓每年隻需要向孔家上交錢糧即可。

    至於朝廷,一粒錢糧得不到,還背了罵名。

    值得一提的是,秦羽給天下人減免賦稅是有一定條件的。

    每戶土地不超過五畝全免,超過五畝不到十畝超過部分交一半,超過十畝不到一百畝正常交稅。

    超過一百畝收取重稅,具體情況看你家土地有多少。

    可以說,秦羽每一個舉動都是針對那些大地主和豪紳。

    這也是豪紳地主痛恨秦羽的原因,因為皇帝完全是在他們身上割肉。

    這也造成大周近幾年反叛者前仆後繼,似乎根本殺不完。

    還有秦羽製定的商稅也是這樣,分階收稅,根據收入來征收,收入越多,交稅越多,最高達收稅百分之五十。

    孔家這種行徑,就是鑽了大周法律的空子,以損失朝廷的利益換取他們的利益並且收買人心。

    秦羽冷笑道:“曲阜七成田地歸孔家,餘下三成應該是豪紳的吧!”

    待林天祥將的孔家情況匯報完,秦羽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幹得很不錯,朕記你一功。”

    林天祥滿臉激動,高聲道:“臣得陛下知遇之恩,不求封賞,隻願替陛下排憂解難。”

    秦羽笑道:“非常好。朕向來賞罰分明,待會自有賞賜。”

    林天祥心花怒放地退了下去。

    秦羽皺眉思考林天祥的話,看來自朕必須要好好整治孔家一下了。

    孔家以各種手段沽名釣譽,收買人心,嚴重損害朝廷的利益。鑽取法律的空子,自己得到好處之後,還向他潑髒水。

    不是秦羽自負,連朕都不算是好皇帝,大周還有幾個能夠稱得上好皇帝的?

    但在曲阜的百姓,竟然給秦羽弄了個昏君罵名。

    難道沒有滿足孔家的利益,都不算是好皇帝?

    對此秦羽可不願慣著。

    翌日!

    今日是大朝會,文武官員齊聚金鑾殿。

    秦羽高坐殿上,看著下方的文武,問起了兵部關於吳桂山的事情。

    聽著兵部的匯報,秦羽話語一轉頭,說道:“朕記得春秋戰國,諸國紛爭,文化禁錮。是孔家周遊列國,有教無類,打破了各國貴族對知識的壟斷,將學術傳播於天下”

    孔子最偉大之處是打破了知識壟斷,給予平民上升的階梯的機會,平民貴胄也好,諸國蠻夷也罷,隻要願意學學知識,孔子都將之收入門下。

    孔子以一己之力,推動了華夏文化的蓬勃發展,讓華夏文化大幅度前進。

    “於春秋時期,先賢都能排除萬難,有教無類。我輩後人,當追尋古賢,加重文化知識的傳播。”

    秦羽慎重地囑咐著,隨後追憶先賢,感慨萬千,道:““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看著這句尊孔名言,廟堂上的文臣莫不激動萬分。

    秦羽隨即道:“朕欲請孔子之後入宮一見,諸公以為如何?”

    對此,文武百官紛紛答應下來。

    朝會結束。

    消息迅速傳到孔家,孔家知道後,全府沸騰,張燈結彩,十分誇張的吹捧秦羽是當世聖君。

    至於為什麽免稅複爵的事情石沉大海,在這一刻已經不重要了。

    能夠得到新皇如此隆重地召見,足以讓孔家的聲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有希望恢複以往榮光。

    針對皇帝的召見,孔家上下非常重視,多次連夜開家族會議。

    孔家上下核心成員半數進京,聲勢極為浩大。

    京城上下,人盡皆知。

    秦羽通過錦衣衛,將一切都看在眼裏,更讓錦衣衛偷偷加上一把火。

    令得整個京城,甚至整個直隸府,都知道了孔家後裔奉詔入京的事情。

    奉寧宮是張皇後的宮殿。

    自從兩年前,張皇後產下一子,就一直居住在這裏。

    秦羽的長子也是嫡子,名秦光鈺,小名豆豆。

    秦羽拿著撥浪鼓,陪著豆豆玩了好一會兒。

    直到張皇後的再三催促,秦羽方才將小家夥放下,換了一身莊重的衣服。

    張皇後細心地搬著打理衣擺,說道:“陛下可是要請文宣王的後裔,不能馬虎。”

    秦羽卻毫不在意的笑道:“要不是有王愛卿在,朕連衣服都懶得換。”

    今日正是孔家族長孔仲儒以及嫡長子孔瑜進宮的日子。

    為了彰顯慎重,秦羽還請了王安石、蕭何、王正楠等人作陪,給了孔仲儒、孔瑜極大的尊重。

    接見地點,在武英殿。

    武英殿主要是策試進士的地方,秦羽以此地召見孔仲儒、孔瑜,用意也是相當明顯。

    秦羽抵達武英殿的時候,應邀的幾人已經到了。

    “拜見陛下!”

    眾人先秦羽行禮問好。

    秦羽一揮手道:“免禮!”

    他目光落在中間的孔仲儒、孔瑜身上。

    孔瑜剛過而立之年,是一位瘦弱的中年,表情稍有緊張。

    孔仲儒須發灰白,已有六十高齡,頗有沉穩之態。

    “這便是孔聖人之嫡係後人吧,果然俊郎不凡,風采照人。”

    秦羽並沒有理會孔仲儒。

    孔瑜雖是孔家的掌權者,但以地位來說,遠不及嫡係的孔瑜。

    秦羽讓眾人入座,麵帶崇拜,仔細地說起了孔子的貢獻,從周遊列國,到收徒弟子,傳遍天下。

    在場的都是大儒學士,對於孔子無限敬重,少不了引起附和共鳴。

    大殿內一時間充滿歡聲笑語,連嚴肅氣氛都消散許多,秦羽覺得氣氛到位了,才仿佛不經意間問起了孔家的情況。

    孔瑜雖然是孔家嫡係,卻是一個書呆子,怎回答的上來?

    還好孔仲儒身為孔家家主,待人接物自有一番功夫,否則今日孔家顏麵損失殆盡。

    孔仲儒接話道:“仁正(孔瑜的字)年少,正在專研經學,孔家事務皆是老朽在打理。”

    秦羽露出了陽光般的微笑,道:“勞煩先生細細說來。”

    孔仲儒將這些年孔家的作為詳細言表,什麽祭祀之功,舉辦文會,說得詳詳細細,將孔家的功勞一一列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