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忠案》_第348章 忍一時變本加厲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A+A-


    傍晚,常歌正撅著屁股躺在臥房的床上。宋盼兒給他的傷口敷著金瘡藥。六歲的小世勳好奇的問常歌:“爹,你犯錯了啊?”

    常歌強擠出一絲笑容:“爹沒犯錯。”

    小世勳有些奇怪:“我犯了錯娘才會打我的屁股。爹沒犯錯,怎麽屁股開花啦?”

    宋盼兒吩咐小世勳:“去,出去找你四爺爺玩去。”

    小世勳走後,宋盼兒抱怨道:“老將們在東宮互毆,讓太子下不來台,聖上有火幹嘛偏找你撒?你又不是他朱家的出氣筒。”

    常歌卻道:“忘了四叔說的了嘛?聖上拿我撒氣,說明聖上拿我當心腹。尋常人想做出氣筒還做不成呢。這又不是我第一次自領軍棍,隻不過是皮外傷,養個三五天也就好了。”

    二人正說這話,門口傳來雲奇的聲音:“方便讓咱家進去麽?”

    常歌連忙道:“是雲公公麽?稍等片刻。”

    常歌讓宋盼兒給他穿上了褲子。隨後又朝門外喊:“雲公公請進!”

    雲奇進得臥房,常歌想要起身迎接。雲奇卻道:“好好躺著吧。聖上有一道口諭給你——等常歌屁股上的傷好了,立馬到宮中見朕。朕有一件要緊的差事給他辦。”

    常歌躺在床上拱手道:“請恕微臣有傷在身,不能跪地接旨。”

    雲奇點點頭:“好了,旨意傳到了,咱家該走了。”

    常歌跟雲奇關係不錯。他試探性的問:“雲公公,聖上打算讓我辦什麽要緊差事。”

    雲奇笑道:“咱家可不敢妄自揣度聖意。”

    城西,德慶侯府。

    廖永忠正在跟周德興喝酒。

    周德興道:“你在東宮鬧那一場,可算給咱們淮西老弟兄出了一口惡氣。嗬,聖上也沒見降旨處罰你。可見聖上對咱們淮西老弟兄還是寬容的。”

    廖永忠喝了口酒:“隻恨那天我沒多踹傅友德幾腳!哼,他算什麽東西!當年陳友諒養的一條狗而已!如今竟統領了應天六衛的兵馬,騎到了咱們這些人的頭上。”

    周德興抱怨道:“唉,我前天剛去宮裏見了聖上,稟報了廣西軍情。聖上立馬讓我六日內啟程,回南寧料理軍務。我的這位義兄是鐵了心要將我發配到那煙瘴之地啊!”

    其實洪武帝讓周德興戍守南寧是在保護他。周德興畢竟是洪武帝兒時的玩伴,濠州起事時又結義為兄弟。洪武帝對他尚存著幾分情義,想讓他遠離應天這個是非之地。隻可惜周德興沒有領會聖意,心裏對洪武帝存著八分的恨意。

    廖永忠驚訝道:“六日內啟程?這麽急麽?”

    周德興苦笑一聲:“可不是。我後日就出發,省得呆在應天城裏惹人嫌。嗬,臨走前我跟你說句交心的話——飛鳥盡,良弓藏啊!大都督府的職位你就別指望了。老老實實待在應天做個安樂侯爺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廖永忠怒道:“我是不甘心。憑什麽咱們這些跟著聖上起家的老弟兄現在全成了沒兵沒權的空頭勳貴?現如今別說傅友德了,就連藍玉、沐英那樣丸子輩兒的年輕人都爬到了咱們的頭上。”

    周德興道:“不甘心你又能怎樣?天下是聖上的。想用誰,不想用誰是聖上說了算。咱們徐大將軍怎麽樣?你我的戰功不及他的十分之一。他還不是蹲在北平城喝涼風?說是戍守邊關,其實就是貶謫!”

    廖永忠問:“你說我要不要去走走胡惟庸的門路?讓胡惟庸在聖上麵前給我美言幾句?陸仲亨和費聚走了胡惟庸的門路,現而今一個是大都督府的都督僉事,一個是直隸都司。”

    周德興壓低聲音:“我看行!胡惟庸現在處心積慮想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勢力。他樂得幫你這樣的淮西老將。”

    廖永忠打定了主意:“好!明日我就去求見胡惟庸。娘了個蛋的,我做吳王府水師副帥的時候,他才是一個小小的太常寺卿。而今我倒要去求他了。”

    周德興勸廖永忠:“老廖,我再送你兩句話,一句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句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東宮。

    洪武帝正跟馬皇後探望皇長孫朱雄英。太子朱棣娶了常遇春的長女常碧蘭為正妃。去年常碧蘭剛剛為大明誕下皇長孫朱雄英。洪武帝對這個不滿一歲的皇長孫頗為疼愛。隔三差五就跟馬皇後來東宮看孫子享受天倫之樂。

    洪武帝拿自己的胡子紮朱雄英,朱雄英被紮的哇哇大哭,伸出自己的小手薅住了洪武帝的胡子。

    朱標在一旁道:“父皇請饒恕雄英的不敬之罪。”

    洪武帝笑道:“胡說八道!孫子薅爺爺的胡子是天經地義,哪有什麽敬不敬的?朕看你兒子比你強,人家受了氣敢還手。不像你隻會忍氣吞聲。”

    說完洪武帝將朱雄英交給了馬皇後:“你抱他去後殿找碧蘭去吧。”

    馬皇後抱著孫子走後,洪武帝對朱標說:“在你看來忍氣吞聲是寬仁。在下麵的人看來,忍氣吞聲是軟弱。江南諸侯爭霸時,劉伯溫跟朕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屁話。應該改成忍一時變本加厲,退一步得寸進尺才對!廖永忠領著頭在東宮鬧事,事後你這個太子連訓斥的話都不說一句。他和那些老將會覺得你這個太子軟弱可欺!”

    朱標道:“父皇,兒臣是念及他們都是兒臣的叔輩,且都是開國功臣。故而不忍訓斥。”

    洪武帝道:“記住了,在朝廷裏沒有什麽叔叔、侄子,隻有君臣!你是大明未來的君主,他們都是你的臣子。臣子不聽君主的話,隻有一個字——‘殺’!”

    朱標唯唯諾諾:“是,父皇,兒臣記住了。”

    片刻後朱標回想洪武帝剛才說的話感覺到有些不對:“父皇,您剛才說要殺......”

    洪武帝打斷了朱標:“朕什麽也沒有說。”

    數日之後,廖永忠帶著一箱珠寶來到了丞相胡惟庸府上。他在客廳枯坐著,打算用這一箱珠寶當作敲門磚,乘上胡惟庸的大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