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忠案》_第349章 免死鐵券難題
字數:3722 加入書籤
胡惟庸坐在書房內,正在批閱中書省的公文。管家走了進來:“老爺,德慶侯廖永忠求見。他帶了一口箱子,裏麵淨是稀罕的珠寶。”
若在十日之前,胡惟庸一定會迫不及待的見廖永忠。周德興說得對,胡惟庸這幾年一直處心積慮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勢力。他巴不得廖永忠這樣的淮西老將找上門主動投靠。且胡惟庸又是個貪財好貨之徒,有一箱珠寶做敲門磚他怎麽可能給人吃閉門羹?
今日胡惟庸卻絕對不會見廖永忠。東宮鬧劇發生後,他從洪武帝的話音裏聽出了清洗淮西老將的意圖。若真要清洗淮西老將,恐怕第一個先清洗帶頭鬧事的廖永忠!
胡惟庸對管家說:“告訴德慶侯,就說我身體有恙,不便相見。”
管家回到了客廳,朝著廖永忠拱手道:“廖帥,我們相爺身體有恙,不便相見。”
廖永忠一愣:“啊。我這趟來是找丞相有要事相商。還請你再通稟一次。”
說完廖永忠從袖中掏出一枚五兩的金錁子,雙手奉給管家。
管家跟他的主人胡惟庸一樣,都是愛財之人。他接了金子眉開眼笑:“那德慶侯稍等片刻,我再進去通稟。”
管家離開客廳,回到書房:“老爺,德慶侯說這趟找您來是有要事相商。”
胡惟庸很了解自己的管家,他頭也不抬的問:“他給了你多少好處?”
管家如實相告:“老爺,他給我幾兩金子。”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求見官員,自然要給官員的仆人們好處,此謂之“門包”。這位胡府管家月銀隻有一兩,卻在城西買了三所宅院,養了十二個如花似玉的小妾。靠的就是前來拜見之人的門包孝敬。這在胡惟庸這裏不算什麽秘密,早就得到了他的默許。
胡惟庸抬起頭,吩咐管家:“你把那五兩金子退還給廖永忠。有些錢你拿得,有些錢你拿不得!這金子上帶著禍呢!另外你告訴廖永忠,他說找我有要事相商。若是公事,明日到中書省找我商議。若是私事,我跟他並無私交!”
管家領命,來到客廳將胡惟庸的話轉告給了廖永忠。
廖永忠聽後心中暗罵:真是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我敬心敬意捧著珠寶來找胡惟庸,卻熱臉貼上了冷屁股!
廖永忠吃了閉門羹,垂頭喪氣的坐上轎子準備回府。他心道:看來大都督府都督同知的位子是沒有指望了。
他哪裏知道,沒有指望的除了都督同知的職位,還有他的命。
乾清宮。
常歌屁股上的傷已經好了,他來到乾清宮麵見洪武帝。
洪武帝直截了當的問:“在東宮挑頭鬧事,當著太子的麵互毆是什麽罪?”
常歌答道:“稟聖上,大不敬之罪。”
洪武帝又道:“該如何處置犯了大不敬之罪的人?”
常歌又答:“按律當斬。”
洪武帝道:“那你就依律處置吧!退下。”
常歌不知道洪武帝是什麽意思。他下差回了家,將洪武帝的話講給了常四聽。隨後常歌問:“四叔,你說聖上是讓我處置誰?”
常四反問常歌:“你覺得是誰?”
常歌道:“聖上的原話中,最關鍵的兩個字是‘挑頭’。在東宮挑頭鬧事的是廖永忠。”
常四點點頭:“沒錯,就是他。”
常歌道:“聖上讓我依律處置廖永忠,難道是讓我殺了他?不能吧。廖永忠身上有三件大功——鄱陽湖死戰、平定兩廣、征蜀。憑這三件大功勞,怎麽可能因為酒後鬧事聖上就要殺他?還有,他是大明的開國侯爵,有聖上欽賜的免死鐵券!”
常四笑了笑:“你漏了廖永忠最大的一件功勞。”
常歌道:“四叔你是說,溺斃小明王?”
常四掏出錫酒壺,喝了口酒:“沒錯。如果當初廖永忠不溺斃小明王,聖上登基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順。可惜啊,如今大明開國已經八年,廖永忠的這件大功勞倒成了聖上的心病。我猜聖上想殺廖永忠,原因有二。其一,他當著太子的麵鬧事,明擺著太子鎮不住他。聖上百年之後,廖永忠如果生出貳心,太子又束手無策,那這天下恐怕要改姓。其二,廖永忠這兩年不得重用,頗多怨言。且他又好酒,萬一哪天喝多了,將小明王之死的真相說了出來,聖上豈不成了弑主篡位?”
常歌道:“明白了,聖上怕廖永忠保守不住秘密。那就讓秘密跟著廖永忠進棺材。”
常四卻道:“你是聖上袖中的匕首,幹的就是殺人的髒活。殺廖永忠的活計你躲是躲不過去的。不過這差事難就難在廖永忠手裏有一張免死鐵券。”
常歌眉頭緊蹙:“唉,看來我手上又要沾上一輩子洗不幹淨的髒血了。不過廖永忠有免死鐵券,可以免除一切死罪,這倒難辦了。我若以大不敬的罪名殺了廖永忠,豈不是在跟天下人說,免死鐵券是廢鐵一塊,聖上說話不算數麽?”
常四道:“你說錯了,免死鐵券也不是能免一切死罪。上回咱們去徐府喝酒,徐輝祖喝多了酒拿出他爹的免死鐵券跟咱爺倆顯擺。那鐵券下麵刻著四個蠅頭小字。”
常歌脫口而出:“謀逆除外!”
常四道:“對,就是這四個字。”
常歌搖頭:“可大不敬並不是謀逆啊!廖永忠又沒帶著兵將進皇宮謀朝篡位。”
常四歎了聲:“你忘了吳王府時期拱衛司的本行了?”
常歌道:“四叔,你是說暗殺和......栽贓?”
常四站起身,拍了拍常歌的肩膀:“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沒幾年活頭了。我不能一直教你做事。廖永忠的事到底怎麽辦,你還是自己拿個主意吧。”
吃完晚飯,常歌回到臥房,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
宋盼兒問:“又遇到棘手的差事了?”
常歌沒有說話。他心中暗道:聖上要殺廖永忠。廖永忠手裏有免死鐵券。那就隻能以謀逆罪殺他。可廖永忠並未謀逆,那就要拿出親軍都尉府的本行——栽贓了。栽贓廖永忠帶兵進宮謀反麽?顯然不現實。
常歌忽然起身,他問宋盼兒:“書房裏是不是有一本《大誥》?”
宋盼兒道:“有的,在南麵書架上呢。大晚上的你怎麽想起來問這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