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_第385章 兩樁祥瑞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A+A-


    常歌說出“倭寇”二字,一旁的賀升眉頭緊蹙:“應天附近怎麽會出現倭寇的?”

    常歌問於斯陽:“你知不知道那些倭寇為何要殺你全家?”

    於斯陽微微搖頭。

    常歌看從於斯陽嘴裏問不出什麽,正準備下令眾人回應天城去。於斯陽卻開口道:“有一件事。三天前的夜裏,一個身罩黑袍的人進了我祖父的書房。我恰好路過書房,聽到那黑袍人跟我祖父求藥。祖父說他已經金盆洗手,不再碰那些藥了。黑袍人卻威脅他,說親軍都尉府就是當年的拱衛司。拱衛司如何對待不合作的人他應該知道。”

    常歌聞言大駭。他將賀升叫到一邊,交談道:“我怎麽感覺田豹子、趙四六身後的那個人是咱們的毛都督?”

    賀升道:“常大使,剛才我就想說,隻不過沒有實證沒敢說出口。跟於七索要七日飛升散的看來是吳王府時期拱衛司的老人兒。行凶的又是倭寇。咱們親軍都尉府中跟倭寇打過交道的隻有毛都督!還有,應天官場的人都知道魏國公跟胡丞相不對付。毛都督又是胡丞相的親信......”

    常歌歎了聲:“看來指使黃福壽毒殺魏國公,嫌疑最大的人就是毛都督和胡丞相。”

    賀升犯起了難:“常大使,查案子查到了咱們頂頭上司身上,這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常歌道:“這事情太大了,我要稟明聖上。”

    眾人回得應天城。手下稟報常歌,在應天城內搜尋了一天也沒找到田豹子、趙四六的蹤影。這倒是沒有出乎常歌的預料,想來那兩人早就遠走高飛了。

    常歌無奈,隻得先進了宮,將有人指使黃福壽暗殺徐達的事稟明了洪武帝。

    洪武帝聽後微微一笑:“聽你所言,你是在懷疑毛驤和胡惟庸嘍?”

    常歌拱手道:“啟稟聖上,是。”

    洪武帝問:“你有任何實證麽?”

    常歌答道:“暫無任何實證。”

    洪武帝命道:“所幸朕的二弟洪福齊天,沒出什麽事。這案子你就不要再追查下去了。”

    常歌一愣:“聖上,有人想要暗殺我大明的開國公爵,此案若停止追查,恐怕魏國公不服啊!幕後主使者更會逍遙法外。”

    洪武帝卻道:“怎麽,你要抗旨麽?”

    常歌連忙跪地叩首:“微臣不敢。”

    洪武帝又道:“胡惟庸是大明的丞相。大明的丞相怎麽可能做出如此下三濫的事,指使人去謀害大明的開國元勳?你的懷疑太過了!罷了,下去吧!”

    常歌剛走,洪武帝心中暗道:嗬,胡惟庸啊胡惟庸,你真是狗膽包天。連徐達都敢害。可惜啊,還沒到除掉你的時機!

    且說常歌垂頭喪氣的離開了乾清宮,徑直來到了徐達府上。

    徐達焦急的問:“查出結果了麽?”

    常歌將所查到的線索告訴了徐達,隨後歎了聲:“聖上真是太寵信胡惟庸了!直接讓我停止追查此事。義父,您今後也隻能多加小心了。”

    徐達道:“放心。我身經百戰而不死,又怎會喪命於宵小之手?”

    徐達府上的刺殺案就這樣不了了之。沒辦法,常歌是洪武帝的家奴。主子下旨讓他停止追查,他隻能從命。

    一個月後,胡惟庸府邸。

    胡惟庸正在書房跟毛驤密談。

    毛驤道:“丞相,徐達如今像是一隻驚弓之鳥,整個魏國公府都加強了戒備。我們的人很難下手。要不然讓林賢手下的那五十名倭人動手?”

    林賢本來是明州衛指揮使,管著浙東的五千衛所軍。他經過陳寧的引薦,早就投靠了胡惟庸。毛驤掛帥出征浙東平倭時,指揮的兵馬就是林賢所部。那場平倭之戰表麵上看明軍大獲全勝,斬倭寇兩千,俘獲三百。背地裏林賢卻在胡惟庸的授意下,從三百名倭寇俘虜中挑選了五十名亡命之徒為他所用。這五十名倭寇平日裏聽從林賢的命令,為胡惟庸、毛驤辦事。屠滅於七全家的就是這五十名倭寇。

    胡惟庸搖頭:“不成,那樣做動靜太大了,很難掩人耳目。我看就暫且繞過徐達那廝一命吧。”

    就在此時,左禦史大夫陳寧風風火火的走進了書房:“丞相大喜啊!”

    胡惟庸問:“喜從何來?”

    陳寧滿臉堆笑著說道:“前一陣下官不是派人到丞相老家,幫丞相修葺祖墳麽?派去的人剛剛回京,他們告訴我丞相的老家有兩樁神奇的祥瑞!這第一樁祥瑞,是您老宅的井裏長出了石筍!出水數尺深!石筍乃是集天地之精華的靈物,隻在有龍氣的地方生長!這說明您的老宅裏有龍氣!”

    胡惟庸疑惑道:“龍氣?”

    陳寧忙不迭的點頭:“沒錯!就是龍氣!”

    胡惟庸問:“第二樁祥瑞呢?”

    陳寧道:“您的祖墳上空,晚上有火光照亮夜空!這或許是您的祖先顯靈給您以預兆——成大事的預兆。”

    胡惟庸嘴裏喃喃著:“難道真的是天意?”

    其實這兩樁祥瑞都是陳寧編出來的。陳寧的目的在於慫恿胡惟庸謀朝篡位!陳寧是個有野心的人,早就覬覦左丞相的位子。這裏有一個問題,左丞相的位子坐在胡惟庸的屁股底下呢!讓胡惟庸離開這個位子隻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除掉他。陳寧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沒那個能力。再說就算除掉了胡惟庸,洪武帝也不一定讓他做繼任者。那就隻剩下第二個辦法了——胡惟庸篡位登基稱帝,坐上龍椅。他陳寧做一個從龍之臣,憑著擁戴大功順理成章的當上左丞相!

    正如當年劉伯溫對洪武帝所講的“陳橋兵變”的故事——周世宗柴榮病死,趙匡胤掌握著後周禁軍。他手下的將領們想讓他登基稱帝,直接把黃袍披在了他身上。其實趙匡胤不一定就想謀權篡位。可當時的狀況就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果他不應允,他手下的將領們會殺掉他,再推個李匡胤、王匡胤出來。故而趙匡胤隻能順水推舟,做了大宋開國皇帝。

    陳寧口中的“兩樁祥瑞”,就像是披在胡惟庸身上的黃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