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_第426章 西行查案
字數:3590 加入書籤
常歌笑道:“是啊,我沒有蔣鎮撫使你心狠手辣。”
蔣瓛道:“心狠手辣?你是在罵我。但這四個字在我這兒卻是誇讚之言。作為聖上的家奴如果不心狠手辣,聖上還養咱們這些人做什麽?我說句不好聽的,你但凡手黑一點,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就是你,而非毛指揮使!聖上給了你多少次機會?你不中用啊!胡惟庸事敗後,毛指揮使身上背著胡黨的嫌疑。隻要你不跑回家丁憂守孝,追查胡黨的差事就是你的,能夠獨攬這份。錦衣衛的第一任指揮使亦會是你!可你呢?到了為聖上大開殺戒的時候,卻當起了縮頭烏龜。現而今隻落得跟我這個資曆淺薄的人平起平坐。”
常歌朝著蔣瓛拱了拱手:“蔣鎮撫使教訓的對啊!我是個蠢才,又胸無大誌,活該坐不上高位。”
蔣瓛示威似的對常歌說:“今後在衛裏,你不要跟我對著幹!你不是我的對手!”
常歌瞪了蔣瓛一眼:“你今日來是嚇唬我的?你覺得錦衣衛的北鎮撫使是嚇大的麽?”
蔣瓛起身:“嗬,聽你的話音,你還是要與我為敵嘍?那就走著瞧吧!”
說完蔣瓛起身離去。
乾清宮大殿。
洪武帝正在跟太子朱標議事。
洪武帝道:“這一兩年來,朕深感朝政繁雜,忙不過來。朕打算找幾個幫手。”
朱標問:“父皇是想重設丞相?”
洪武帝否認:“不,丞相權力太大,會成為皇帝獨攬大權的絆腳石。朕是想在宮中設立幾個殿閣大學士的位子。”
朱標道:“兒臣讀《資治通鑒》,殿閣大學士之職宋時即有之。”
洪武帝點頭:“沒錯。朕打算將殿閣大學士的品級設為正五品。隻在朕身邊負責文墨事宜,不參與政事。最多遇到疑難之事備以顧問也就罷了。我這裏有幾個人選,任用禮部尚書劉仲質兼任華蓋殿大學士;翰林學士宋呐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典籍吳沉為東閣大學士。”
朱標讚同道:“劉仲質、宋呐、吳沉都是官品、人品、學問俱佳的人。父皇英明。”
洪武帝道:“那好,你替朕擬一道旨意,下晌就發出去吧。”
其實在廢除丞相後,洪武帝將丞相的很大一部分職權全都交給了太子朱標。馬皇後死了,朱標如今是洪武帝在人世間惟一完全信任的人。
至於設立殿閣大學士,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洪武帝事太多忙不過來,打算找幾個秘書。洪武帝絕不會想到,後來殿閣大學士演變成了內閣。內閣首輔的權力甚至一度超過洪武朝的丞相!自然,這些都是後話。
朱標欲言又止,知子莫若父,洪武帝道:“你還有什麽事,說吧。”
朱標道:“兒臣想說的這件事,恐怕會惹父皇不悅。”
洪武帝笑道:“你是朕的兒子,盡可直言。”
朱標拱手:“是,父皇。李仕魯狂言犯上,他畏罪自盡可謂是咎由自取。然而李仕魯所言,並非全錯。兒臣相信普天下的大部分僧侶都是好的。可民間有句俗話,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天下僧侶何止百萬?免不了有那麽一兩顆老鼠屎。絕不能讓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據兒臣所知,的確有些藩王府的主錄僧在藩地橫行不法、聚斂錢財、魚肉百姓。父皇似乎應該下旨查一查,殺他一兩個以震懾不法僧侶。”
洪武帝若有所思:“是啊。其實朕當時也沒想讓李仕魯死。現在朕的火消了一大半,冷靜想想他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主錄僧是藩王的身邊人,他們中若有不法之徒,勢必會讓藩王失去藩地的民心。”
想到此,洪武帝道:“傳旨,詔錦衣衛北鎮撫使常歌入宮見駕。”
不多時,常歌來到了洪武帝麵前。
洪武帝道:“李仕魯生前所言‘鷓鴣米’、‘胡瓜條’、‘美人盂’真是聳人聽聞。有些主錄僧之窮奢極欲令人發指。蜀王朱椿才十一歲,今年剛剛就藩成都。他年齡小,若是身邊的主錄僧橫行不法、包藏禍心,輕易就能蒙騙他。你去一趟成都,查一查他身邊那個主錄僧釋空。若釋空守法盡職也便罷了,若他敢欺蜀王年少,在藩地魚肉百姓,則依律懲之!”
常歌叩首:“微臣遵旨。”
出得大殿,常歌心中暗道:聖上啊聖上,怪不得朝臣們都覺得您喜怒無常呢!李仕魯剛死,您就讓我去查他參劾的藩王主錄僧!李寺卿泉下有知,定會又好笑又好氣。
常歌回到了北鎮撫司,找來了賀升、李千麵。
常歌交待二人:“我要去成都查蜀王府主錄僧釋空。北鎮撫司剛剛成立不久,南司的蔣瓛正烏眼雞一樣盯著咱們這邊,尋咱們的短處呢。我出京辦差,得留兩個信得過又有能力的人主持北司大局。這一趟你們二人就不必隨我前去了,留在北司坐鎮。挑五十名精幹力士,再讓我的貼身校尉紀綱隨行也就罷了。”
賀升道:“常鎮撫使放心,我們一定替您守好家。”
常歌點點頭:“遇事你們可以去找朱久商議。他是拱衛司時期的老人兒,又是聖上的遠親。如今他雖跟你們一樣都是千戶,卻在聖上那邊說得上話。”
李千麵道:“是,常鎮撫使。”
安排好了司裏的事,常歌回了家。
常世勳已經去了鍾山書院讀書,隔七日才回一趟家。宋盼兒正在院中帶著幾個侍女晾曬被褥。
常歌道:“盼兒,給我收拾幾件衣服。我要去趟成都辦差。”
宋盼兒一愣:“自從隨軍征蜀之後,聖上就再也沒讓你出京辦過差了。這回怎麽又想起你來了?”
常歌苦笑一聲:“身披錦衣不自由啊。我是聖上的家奴,聖上讓我去哪兒我就得去哪兒。”
宋盼兒屏退左右侍女,壓低聲音問常歌:“這回去巴蜀辦什麽差事?危險麽?”
常歌寬慰妻子:“聖上讓我去對付一個和尚。嗬,方國珍、陳友定、明升那些心狠手辣的梟雄都不是我的對手,對付一個和尚又能有什麽危險?”
常歌太自信了。他絕對不會想到,這趟去蜀地是他為洪武帝辦差以來離死亡最近的一次。他的命差點交待在成都!
常歌帶著紀綱還有五十名力士租了一條船,朔江而上一路西行。這一趟他定下的策略是微服私訪,不驚動藩王府和當地官衙。故而眾人皆穿著便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