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_第469章 六合會
字數:3729 加入書籤
這樣的話,恐怕隻有朱標敢跟洪武帝說。
洪武帝思忖片刻:“是該對他網開一麵。隻是對一個造反的賊首網開一麵,天下人恐怕會有非議。罷了,這事容朕再深思熟慮一番。”
與此同時,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問案房。
戶部郎中薛城貴被綁在鐵椅上。
常歌問:“薛郎中,據我所知是你指使鎮江官員們將官糧賣給了八大糧行,得來的銀子有七成都交給了你。另外你還指使鎮江官員們私分了府庫的存銀。”
薛城貴道:“據你所知?簡直是一派胡言!我身為朝廷命官,忠於聖上,忠於朝廷。怎麽會幹出如此不遵法度的事?且我隻是正五品的戶部郎中,鎮江知府孫維坪乃正四品官員。他又怎麽會聽我的?”
常歌笑道:“薛郎中不打自招啊。我隻說你指使鎮江官員,卻未名言你指使過孫維坪。”
薛城貴反應很快:“邸報上說,孫維坪已經自盡而亡了。你們錦衣衛不是最擅長用死人栽贓麽。我料定你們會拿孫維坪栽贓我。”
常歌道:“嗬,你錯了,我手頭有活著的人證。能夠證明鎮江官糧、官銀不翼而飛的罪魁禍首就是你。你剛才說的對,你隻是個正五品郎中,哪裏有這麽大的本事?如果我猜得沒錯,你身後應該站著一個位高權重的靠山。說吧,那人是誰。你久在京城為官,應該聽說過詔獄裏的種種酷刑有多厲害。你又何苦受那痛不欲生的大刑呢?”
薛城貴閉上了眼睛:“那就給我上刑吧!”
幾名行刑校尉聞言開始準備刑具。
常歌卻道:“薛郎中是文人,不要拿那些對付亡命之徒的刑具招待他。柳千戶最近不是鑽研出了一種文雅的刑罰嘛?叫笑刑對吧?能讓人招供,同時不傷人性命。就用笑刑伺候薛郎中!”
行刑校尉們聽命,打開一個刑具匣子,從裏麵拿出了兩根鵝毛。
其中一名校尉提醒常歌:“鎮撫使,這笑刑可很費工夫。”
常歌坐到椅子上:“我今日有的是工夫。你們隻管上刑便是。”
校尉們將薛城貴綁在了一張木床上,脫去了他的官靴。兩名校尉各持一根鵝毛搔著薛城貴的腳底板。
薛城貴狂笑道:“哈哈哈,這,這就是你們錦衣衛的酷刑?哈哈,是對付,對付孩子的吧?哈哈哈。”
常歌道:“薛郎中不要著急。笑刑的厲害之處需要半個時辰才能顯出來。”
問案房中開始傳出薛城貴持續不斷的笑聲。前一刻時辰薛城貴還隻是感到腳底板瘙癢,再往後,他感到身體的五髒六腑都跟著自己的狂笑在抽搐。瘙癢感變成了剖心蝕骨的劇痛。每一聲笑都讓他痛不欲生。
薛城貴心知肚明,如果供出他身後的人,他必死無疑。他是一個極有忍耐力的人——堅持了整整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他的每一聲笑仿佛都伴隨著深入骨髓的痛——笑聲中竟帶著哭腔。他終於忍受不住了:“哈哈哈,我,我招。哈哈哈。”
常歌命人停手:“薛郎中,早跟你說了,進了詔獄的人隻要受刑遲早都會說真話。你這又是何苦呢?說吧,你背後的人是誰。”
薛城貴氣息微弱的說:“能否給我一碗茶喝。”
常歌命道:“來啊,去沏一壺茶。正好我也渴了。”
一個姓白的行刑校尉出了問案房。不多時他提著一壺茶,兩個茶盅返回。
白校尉先給常歌倒上了一盅茶,隨後又倒了一盅遞給薛城貴。
薛城貴沒有伸手去接:“我,我已經沒氣力了。勞煩你們喂給我喝。”
白校尉將茶盅遞到薛城貴嘴邊,喂他喝了兩口茶。
常歌亦舉起了茶盅又放下。他這人骨子裏是個急性子,不怎麽喜歡喝熱茶。在家時喝茶通常都是等熱茶變涼再下嘴。
常歌問:“薛郎中,說吧,你身後站的是誰?”
薛城貴低聲道:“是六合會的元老。”
常歌第一次聽說“六合會”。他連忙追問:“六合會?是做什麽的?元老是誰?”
薛城貴道:“元老是.......”
薛城貴話音未落,他忽然噴出一口鮮血!
常歌見狀大吼一聲:“有人下毒!”說完常歌衝到了薛城貴麵前。他用手一探薛城貴的鼻息——已然見了閻王。
常歌暴怒不已,轉頭望向白校尉。茶是白校尉端進來的,他下毒的嫌疑自然最大。
常歌的目光像刀子一般落在白校尉臉上。白校尉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決心。他猛然拿起常歌沒喝的那盅茶,“咕咚咚”咽下了肚。
幾名校尉見狀連忙將他按住。常歌走過來,拽住他的衣領:“你是受了誰的指使?”
白校尉朝著常歌一笑。隨後他跟薛城貴一樣,口吐鮮血而死!
片刻之後,北鎮撫司的幾位千戶都來到了問案房。
高慈給薛城貴、白校尉二人驗了屍。高慈收起銀針,對常歌說:“鎮撫使,是九品紅。九品紅匯集了世間九種劇毒,研磨成粉。投入水中無色無味。沾唇即死。”
常歌怒道:“內鬼,又是內鬼!”
紀綱提醒常歌:“鎮撫使,現在薛城貴死了,線索斷了。似乎應該好好查一查校尉白福田是被誰安插進咱們北鎮撫司的。或許能夠順藤摸瓜,查出幕後主使。”
常歌道:“這是自然。去檔房調白校尉的底檔來。”
賀升忽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鎮撫使!我該死!白福田是我引薦進北鎮撫司的。”
戶部衙門,後堂。
郭桓和刑部尚書王惠迪、禮數尚書趙瑁、兵部侍郎王誌、工部侍郎麥至德神色凝重的坐著。
郭桓神色凝重的說:“錦衣衛的手段毒辣。恐怕薛城貴此刻已經招供。他是我的親信,知道咱們太多事。”
兵部侍郎王誌憤憤然:“鎮江一出事我就說了,應該把薛城貴處置掉!這廝本就是該死之人!為了在咱們麵前邀功,竟然將浙西今年的部貢提高了三倍!弄得老百姓食不果腹,釀成民變!”
刑部尚書王惠迪道:“老兄,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咱們現在趕緊想對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