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斯人雖逝
字數:4544 加入書籤
蘇木剛剛發出輕微的鼾聲,躺在床上的茯苓卻醒了。
黑暗之中,她張著閃亮的大眼睛,眼淚側著滴落在床上。
從蘇木揭開她被子的時候,茯苓就醒了,不過她又不想驚動蘇木,所以才裝作沉睡的模樣。
之後蘇木將她的被子換掉,則擊中了茯苓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見蘇木睡著,茯苓翻個身,透過那薄薄的破布簾子,她依稀能看到蘇木的身影。
眼中淚水雖然止不住的往外流,可她的心卻格外滾燙,身心都是暖洋洋的,臉上也掛著甜笑。
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哭著笑了吧。
“蘇木,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這輩子,你都是我唯一的男人,我會一直陪著你的,天涯海角,地老天荒,永遠…”
心中默念著,茯苓也漸漸閉上眼睛。
今夜的兩人,都睡得很香甜。
…
第二天一早,蘇木醒過來的時候,床上已經沒有茯苓的身影,想必是出去忙活了。
蘇木洗了臉,桌子上放著一碗還熱氣騰騰的稀飯和一碟炒野菜。
就在這時,茯苓走了進來,她似乎刻意打扮了一下,臉上抹上了些奇怪的東西,遮住了原本的光彩,讓她整個人都黯淡下來,除了身材比一些人要好些外,外貌上和普通女人沒什麽區別。
如果說以前是朵嬌豔的玫瑰花,那麽現在就是一個豬籠草,這前後差距太誇張了。
蘇木愕然的看著她,“你…你是茯苓?我的天,你這是去棒子國整容了?”
茯苓好奇問道:“什麽棒子國,什麽整容啊?”
蘇木搖搖頭,說道:“沒什麽。”
隨後又問道:“茯苓,你怎麽變成這樣了,一夜之間,這…”
茯苓嬌憨地白了他一眼,鼓著小嘴道:“我變醜了,你就不喜歡我了嗎?”
“沒有沒有!”
蘇木連忙抓住她的手,柔聲道:“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茯苓抿嘴笑了笑,笑容很是嫵媚,與她現在這普通的麵容很不匹配。
“這是我學的化妝術,厲害吧?”
茯苓麵露得意之色。
蘇木驚奇道:“確實很厲害,不過你是怎麽辦到的?”
茯苓吐了吐香舌,俏皮道:“以前我剛瀟湘館的時候,因為容貌太美,遭到了不少人的騷擾,還有人甚至要我當他小妾。”
“後來我不勝其煩,就去找瀟湘館的老鴇,她很會化妝,然後交我怎樣化妝。”
蘇木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也好,酒肆魚龍混雜,以你的美貌,肯定會被人惦記,化成這樣,情況應該會好很多。”
說到這,蘇木就忍不住伸手捏了一下茯苓的臉蛋。
這化妝術真的很神奇,揉起來滑滑、軟軟的,如果不是認識她,蘇木還真不敢將她和以前那個傾國傾城的茯苓想象成同一個人。
吃完早飯後,蘇木和茯苓便分道離開。
蘇木去秋水書院,而茯苓則是去酒肆開工。
秋水書院從早上七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六點鍾下課。
中間十二點到一點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總體來說和後世的課程表差不多。
其中課程分別為禮、樂、射、禦、書、詩、經,共七類。
禮為禮法,樂為樂舞,射為射箭,禦為駕車,書為書法,詩為詩詞歌賦,經為經傳。
不過,樂舞這一課這已經沒落下來,更多時候成了一種娛樂消遣。
就跟後世的音樂課差不多,就是給學生們放鬆用的,普通的考試,肯定不會考這些。
這七課每天的順序都是固定的,但是內容卻不一樣,而具體內容,就要等夫子教的時候才知道。
早上第一節課就是禮,禮其實就是思想道德和法治,講那些道德觀念或者朝廷法製。
禮後就是詩,專門剖析前人戰詩之類的,讓學生以後使用戰詩之類的時候能夠發揮出更強的威力。
前麵這兩節課,大家都很認真,包括蘇木。
但是當到了樂舞課的時候,學生就顯得不正常了。
樂舞課的老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長相十分儒雅,並且不像其他老師一樣,把頭發用簪子束著,而是直接披頭散發,身上充斥著一股狂放之氣。
樂舞的來源,甚至比三教九流還要悠久,總得來說就是娛樂行業,整天搞張羅玩兒的事。
在遠古時期,葛天氏便發明了樂舞,所以為樂舞始祖。
樂舞雖然早就存在,不過卻沒引起別人的重視,在所有人眼中,這就是不入流的玩意兒罷了。
直到一位有遠大抱負的樂人出現,就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麵!
那就是樂人高漸離!
高漸離不但是搞藝術的,連人也搞,他和刺客荊軻是朋友,荊軻去刺秦王時吟唱的《渡易水歌》,就是高漸離伴奏的。
荊軻失敗後,高漸離就決定親自去報仇。
高漸離報仇的方式很殘忍,他知道自己是荊軻的好友,嬴政肯定會有所猜忌,於是就戳瞎了自己的眼睛,然後帶著一把灌滿鉛的築前往秦國。
高漸離的刺殺水平比荊軻要低很多,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他刺殺的方法也很簡單粗暴。
那就是用灌滿鉛的築砸在嬴政腦袋上,給他腦袋開個瓢。
結果由於眼睛看不見,打歪了,最後被亂刀砍死。
斯人雖逝,千古留名。
雜家創始人呂不韋在寫《呂氏春秋》的時候,就將葛天氏和高漸離他們也收錄了進去。
於是乎,樂舞就成了雜家的分支之一。
不過,由於樂舞雖然也能引動文氣,但樂人卻很難獲得文位。
或者說,獲得文位的人,都想著如何升官發財,誰又會跑去做這種不務正業的事呢?
就因為這個原因,樂舞逐漸沒落,甚至於已經被踢出了雜家,不在三教九流之中。
但樂是以前“周禮”中的六藝之一,百家爭鳴時期,雖然諸聖學派不一樣,但每個學派都是建立在“恢複周禮”之上。
所以確定了三教九流的地位後,嬴政就隻是稍微調整了一下六藝。
將原本的禮、樂、射、禦、書、數改成了禮、樂、射、禦、書、經,為新六藝。
過了百年,因為漢朝時期詞賦興起,所以又在新六藝中加入了詩。
至此就形成了七門!
現在樂舞不被人重視,但它還在七門之中,那就必須得有相關課程。
其餘六門的作品如雪花般紛遝而至,隻有這樂,一直都是六樂,即《雲門大卷》、《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作品了,所以樂舞課十分單調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