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敲打臣下
字數:5854 加入書籤
信件寄出去十日之後,各地的家臣陸續趕到了觀音寺城,最先到的是美濃守織田信忠和佐政瀧川一益,其次是長濱城主羽柴秀吉,北之莊城城主,北陸兵團長柴田勝家,京都奉行,京畿兵團長明智光秀,副兵團長二條禦所城主細川藤孝,他們接到信長的書信,都知道這次要討論的內容,自然在家時候就和手下的親信重臣商量過了,待見到了信長,個個臉上洋溢著奮進的表情,躍躍欲試,想要搶先說出自己的想法。信長對屬下這種態度很是滿意,立刻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和京都名廚烹調的食物來,在觀音寺城北,琵琶湖盼擺下宴席,眾人一邊觀賞雪景,一邊商量大計。幾杯酒下肚之後,頗想博得父親好感的織田信忠首先發言道,“父上,孩兒以為,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咱們還怕什麽,現在咱家擁兵不下十萬,誰和咱家作對,不都是必死無疑,不過孩兒想來想去,還是本願寺那個老禿驢最可惡,竟然說父上是什麽佛敵,第六天魔王(佛教的觀點,整個世界分成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位於欲界的頂部,據說人如果超越第六天,就能擺脫飲食男女的欲念束縛走向成佛之路,但是住在這裏的魔王會阻礙人們脫離欲界,在佛祖釋迦牟尼將要成佛時,就受到煩惱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的阻礙,這他化自在天魔就是第六天魔王)...簡直是敗壞父上的名聲,孩兒覺得,打誰都不如先打本願寺來的名正言順,請父上裁斷!”
眾人一聽,皆捂嘴暗笑,織田信忠始終窩在美濃國,從來不關心天下大勢,現在竟然能說出這麽衝動的話來,肯定是瀧川一益教的,瀧川倒算的上是家中老一輩的武將,可惜在信長平衡家裏青老武將的數目時成了犧牲品,苦守多年總算當了織田信忠的佐政,正是要爭表現的時候,所以他教信忠,一定是先打本願寺,因為美濃離著加賀最近,又有柴田勝家的北陸兵團幫忙,最容易建功,屬於十拿九穩的算計,不過這副猴急的私欲讓眾人嘲笑,就連信長都看不過去了,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說出口的,信長不好大聲斥責,隻能委婉的說道,“本願寺的問題在於地盤鬆散,這裏一片那裏一片,而且號召力太廣泛,和他打,如果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勢必手忙腳亂,家督的心是好的,可是還稚嫩,太衝動,一益你平時要多教導,看事情要看大局,咱們東有武田,西有毛利,北有上杉,若是先打最能耗的本願寺,會不會把別的家都拖入戰爭啊,你們說說。”話音一落,作為年輕武士代表的前田利家就發話了,他和佐佐成政在獨自統兵一段時間後又歸了柴田勝家,並入了北陸兵團,可勝家經過之前的教訓,對兩個小字輩很是照顧,再沒有以前的輕視和排斥,兩人也很感激,背地裏都叫勝家“假父”,勝家樂得接受,將二人樹立為兵團重臣,地位僅在自己之下,所以利家說話就等於北陸兵團的態度,他大聲說道,“大人,家督,屬下以為,本願寺難成氣候,可一時又無法消滅,所以當慢慢虛耗他,本願寺家就好像一棵大樹,看著老態龍鍾,其實根基甚深,所以隻能慢慢的砍伐,不能指望一斧子見效,屬下以為,對付本願寺最好的方法,就是由柴田大人的北陸兵團牽製加賀軍,大人再派一位大將牽製石山城,讓他不得不隨時保持軍備,隨時處於作戰狀態,拖垮他的鬥誌,消耗他的錢糧,此為上策。乘著這個時候應該先剪除其他造反勢力,比如毛利家,毛利家遠在西國,沒經曆過什麽大仗(假話,比如嚴島之戰,比如吞並尼子),可以說天下造反的大名都以他為馬首,以為毛利水軍一出,我軍必敗,所以屬下以為不該拖遝,若是等毛利家真的安撫完新歸降的領土,集結了水陸大軍再打,就會被動,應該在此時突然發難,挺進西國,一旦打敗毛利,肯定讓天下對咱家還心存反意的大名膽寒,說不定就沒人敢造反了!”
織田信長想了想,端起了酒盞,可又放下了,這席話說到他心縫了,毛利是個棘手的問題,若是現在不打,將來毛利三雄齊心來犯,還真的很難辦,可現在要打的話,別人不知道,信長自己可清楚得很,財力不夠,家中多年征戰,耽誤了許多耕種的時節,看著發展越來越大,可所擁有的八國土地(尾張,美濃,越前,近江,伊勢,伊賀,山城,河內)竟然有一半是近幾年才得到的,人心還不穩定,財政收入也不高,好多田地荒蕪,正在恢複之中,家中所有的不到八萬軍隊,除了分給眾臣的數萬,都作為守城兵卒分派四方,實在沒有富餘,自己苦心經營,讓柴田勝家領北之莊城城主,安撫越前,讓羽柴秀吉領長濱城城主,安撫近江,明智光秀領阪本城城主,安撫京都,織田信雄領多芸山城城主,安撫伊賀,自己則倉促搬家,坐鎮觀音寺城,安撫伊勢,都才數月不到,怎麽能見成效,這時候和新的敵人開戰,信長實在無法預料結果,最後隻能重重的將酒盞放到小幾上,決定不打毛利,“我看毛利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利家說的對,這個敵人是在養精蓄銳,他若是準備好了,咱們再打會被動,會吃力,可是準備的事情不是一家的事情啊,他們在準備,咱們也要準備的,毛利的水軍麽,信長不說大話,我承認打不過,所以我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來集中家裏的財力物力,打造一支水軍出來,才能和毛利決戰,你們說是不是啊?”
眾家臣忙說是,羽柴秀吉本來也很同意前田利家的打毛利計劃,差點就要跟著利家開口,把自己醞釀多時的請賞九鬼嘉隆任誌摩國,伊勢國兩國五萬石國主的計謀說出來,誌摩國因海產品豐富,一直作為宮廷禦用海鮮的出產國,糧產少但地位極高,信長雖然名義上宣布對它的控製,可其實一直很慎重,沒有幹擾內政,誌摩國的劃分,是沿著伊勢灣而起,有著通往東海,熊野,大明,四國的諸多航線,海運非常發達,從鐮倉時代開始便是海賊們的根據地,這裏的政權關係錯綜複雜,也是信長一直沒有貿然進入的原因之一,誌摩國內的海權大戰,到永祿十一年才有了結果,得到羽柴秀吉大力支持,信長的錢糧補助的九鬼氏宣布了對誌摩的支配權,並名義上從屬於織田信長,九鬼嘉隆迫使誌摩十三地頭屈服,又陸續收繳合並了誌摩,伊勢,熊野等水軍眾,一躍成為天下三大水軍之一。至此之後,他就不斷向秀吉透露自己想要當個國主的心願,可誌摩國太小,隻有三郡一萬五千石,城池也就鳥羽城一座,他這個自封的國主其實和城主沒有區別,所以同樣水域發達,適合養船的糧產三萬五千石的伊勢國被九鬼嘉隆看中,他多次和秀吉提議,若是封他為這兩個國的國主,就一定徹底降伏,讓信長派軍進駐鳥羽,自己的水軍並入織田家。秀吉一想,這是很合算的,兩個國加起來甚至還沒有清州城一個城的糧產高(清州城石高十七萬五千石),何樂而不為,可偏偏就要說出口的時候,看到了信長的猶豫不決,秀吉這輩子都沒有說過一句頂撞信長的話,他立刻猶豫了,在信長表態之後,幹脆把話咽了回去不說了,這樣索性喝酒,不參與討論。
信長連續否掉兩員大將的提議,一時間眾臣皆不敢發言,老是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的明智光秀覺得時機成熟了,得意洋洋的對信長說道,“大人,光秀以為,此時對毛利和本願寺發兵都是不智之舉,本願寺地盤分散,如您所說,一旦開戰就是泥潭,毛利則和本家相隔數國,他的水軍能朝發夕至,我軍卻無法到他的本土作戰,所以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路向東,和德川家康大人提議,共同剿滅武田,然後本家得甲斐和信濃,德川家取駿河國全部,想來家康大人一定會同意的,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能威懾越後,一旦拿下信濃,本家可以對上杉形成三麵合圍之勢,逼迫他和本家議和,臣服,解決東麵的憂患,才能一舉蕩平加賀,取石山,然後進攻西國。”這個提議讓羽柴秀吉心中咯噔一下,若是信長真的同意,那勢必本家會正式開始東國攻略,早早晚晚,自己說不定就要和孟昭德對決沙場,倒不是怕他,而是兩人友誼頗深,如何下得去手,若是別人還好說,秀吉可以勸說投降什麽的,可偏偏是得罪過信長的孟昭德,若是一旦開戰,孟昭德絕不能敗,敗了必然性命不保,自己可也不能敗,織田家就好像紙糊的大廈一樣,雖然高聳入雲,壯觀無比,可一捅就破,若是在哪一次戰役遭受重創,那周圍的大名肯定會一起發難,頗有經濟頭腦的秀吉深知本家的財政情況,若是落入四麵受敵,疲於奔命的狀態,這個帝國肯定土崩瓦解,敗一發不可收拾。
心中祈禱了千百遍信長千萬別同意光秀提議的秀吉還是失望了,信長思索了片刻後,很肯定的說道,“嗯,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拿下武田,光秀的提議不錯啊,甲信的戰馬和金礦(早就枯竭了)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啊,若是得其兩者,何愁天下不定,可是怎麽打武田,打武田該出多少兵馬,對於別家又要如何防禦,光秀啊,既然是你的提議,你就說說看吧。”明智光秀聽罷深受鼓舞,自己作為領地最小的兵團長(秀吉雖然隻是城主,可長濱城石高還多光秀一萬一千)竟然如此受到肯定,這簡直就是故意在打壓別的兵團長抬高他光秀的地位啊(純屬自己的錯覺),他立刻伏倒在地,大聲答道,“光秀以為,當引京都兵馬鎮守各處要道,讓毛利水軍和本願寺步兵無法深入,另外北陸兵團對加賀施加壓力的同時大人可以派遣一舌辯之士去往能登,田山家據守能登國已經五代,根深蒂固,現在的七人眾之首長續連大人乃久有抱負的雄才,且正掌管田中家大小事務,若是大人您能說動他投靠本家,則能對加賀形成兩麵夾擊關門打狗之勢,另外能登國力遠勝於飛?國和越中神保家,三家早有世仇,若是大人能約定長大人,平定武田之後一起進攻上杉,我們隻要春日山城以東的土地,他可領飛?國和越中,則必然可成,此一支軍隊在,上杉謙信必不敢出擊。”
說罷,光秀從懷中掏出早就寫好的折子來,大聲的念著,眾臣聽著聽著都氣不打一處來,這個光秀太狂妄了,他竟然早有準備,料定了信長會同意他的看法,把如何進兵的策略都寫在折子裏了(估計人人都有這樣的折子,不過信長采納了光秀,大家就氣光秀,這正是槍打出頭鳥),“此番進兵武田氏,應當先一戰打垮武田精銳,讓其喪失爭霸天下的本錢,然後著德川軍監視周圍,我家攜大勝之勢掃平本願寺後,再徐圖之國土,因為武田領土與上杉家比鄰,而離美濃尚有崎嶇的飯田山道,往來接應難行,我軍就算能一舉攻克,也會因為兩國的幅員遼闊,形勢錯綜複雜,而無法迅速收複民心,在西北各有強敵的情況下,又難以抽調後備力量支援此地,若是上杉謙信出擊,則無法抵擋,等於為他人做嫁衣,所以將其軍勢摧毀,而不占其領土,才是上上之策。光秀以為,可以抽調的兵馬為,大人領觀音寺城五千人,家督領岐阜城八千人,林大人領清州城八千人,信雄大人領多芸山城五千人,羽柴大人領長濱城四千人,共三萬人馬則必能取勝!”
讀完自己的用兵方略之後,光秀便滿懷希望的看著信長,期待他的獎勵,心中怒火萬丈的羽柴秀吉,織田信雄,織田信忠等將則咬牙切齒,恨不得活劈了這個越俎代庖的明智光秀,可信長此時心中在想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他看了看身邊的小娃娃蘭丸,想到了當年姊川會戰平定朝倉淺井兩家時候戰死的森可成,他對這位忠心耿耿的大將許諾,平定兩國之後就覲封他為佐和山城城主,可惜啊,勝家無能,害死了森可成,現在他的小娃娃就在自己身邊,由自己撫養,信長把森蘭丸帶在身邊,其實還有一個別的用意,就是刻意提醒自己,自己的妹夫都能背叛自己,還有誰值得相信呢,盯著森蘭丸小瓷娃娃一樣的粉臉看了一會,信長越想越氣,光秀的提議是一口氣抽調走了本家全部的精銳,九國領地隻留下明智光秀按兵不動,雖然北陸兵團沒有上陣,可頂著數萬加賀佛兵的壓力,也就抵消了,合著全家打仗,隻有光秀看熱鬧,而且他所在的位置又偏偏是離著本願寺最近,最敏感的京都,難道他真的有反意?信長懷疑了一陣後暗暗歎氣,心裏責怪道,若是細川藤孝和秀吉一樣就好了,硬氣一點,再狠一點,那自己就能放心的去討伐武田了,偏偏這個副兵團長和泥巴一樣,光秀把他胡到哪裏他就粘在上麵,也不吭聲也不反抗,自己若是走了,憑這個軟蛋(韜光養晦之計,藤孝絕非軟蛋)怎麽製約光秀呢!
又琢磨了一陣後,信長決定試探試探光秀,他緩緩開口問道,“這三萬大軍未必保險啊,我平定京畿北田用了六萬人,都還捉襟見肘,武田又豈是北田這樣的腐朽末路呢,還有幾支軍隊,光秀為何不做在推薦之列啊!”口氣平和中卻帶著明顯的質問,明智光秀心頭咯噔一下,對這個舉止乖張的主上要發何難深覺莫測,隻好小心問道哪幾路。信長冷笑一聲,每個字都像刀子一樣紮在光秀心口道,“你身邊的朽木元綱不能出力麽(留下兒子做人質後,信長又讓他回去守朽木穀了,不過是在琵琶湖落入信長之手,近江國平定之後),聽說他也附庸風雅起來了,知道你喜歡和歌,還沒事就去阪本城向你請教呢,還有鬆永久秀啊,他歸降的時候,我就賞賜了他大和國和信貴山城,他好像有點理所當然了,屯兵不少,可是從不孝敬本家,我看我要去除他幾個封城才好吧(忘恩負義,人家冒死替你說降朽木氏,到頭來就得到這個賞賜),哦對,還真處罰不得,聽說他和你京奉行關係不錯啊,你的兒子忠五郎(養子)是不是要和他的家臣結親啊,真是難為我們京奉行了,一個兵團長去和附庸勢力的家臣攀親,還有伊勢的筒井家,聽說早年就是京奉行的茶友啊,你最得意的六件茶器有五件是他給你弄來的(另一件是信長賞賜的),真是忠心啊,他送過信長什麽了,對啊,也不應該送,去年是你京奉行幾次上書,我才同意筒井家歸順信長的,人家當然是認你的好,把你當恩公了!”
這話說的伏倒在地的明智光秀如芒在背,冷汗淋漓,不停地哀求信長別再說了,自己知罪了,信長聽罷哼了一聲,可是也明白,若是真的調動朽木元綱,鬆永久秀,筒井順慶這些各懷鬼胎的梟雄深入自己的領地,那才麻煩呢,說不定就在背後捅你一刀,信長這樣說,不過是敲打敲打明智光秀,讓他了解,自己對手下的人一舉一動都清楚地很,別給他拉幫結派,搞什麽針紮不進的京都體製,見光秀服軟了,嚇得這個樣子,織田信長便順水推舟,罰明智光秀祿米一年,減鬆永久秀領地五萬石,立刻執行,至於宣政使則由明智光秀親自擔任,跑一趟。這樣之後,信長才算舒服了,招呼眾家臣同樂,並開始著手準備侵略武田所需的糧草和軍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