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鴻門宴
字數:9506 加入書籤
武田家和德川家的領地相鄰,邊境此起彼伏,犬牙交錯,若不是因為德川家康忙著梳理財政,囤積兵糧人馬,武田勝賴忙著收拾老臣,重振甲信的民心,兩家絕對不會停止交戰,不說父死之仇,就說兩個年輕人的盛氣,也是誰都不允許自己被欺負的,德川家康雖然一生好忍,可那是麵對織田信長這個亂世梟雄,武田信玄這個用兵奇才,今川義元這個東海霸主,現在這三個人已經死去兩位,家康真的就再沒有服過別人,除了織田信長,再沒有對任何人低過頭(豐臣,德川兩家媾和,竟然是秀吉向家康低頭,送上了自己的母親作為人質,後話後續),至於武田勝賴,此人用雷霆手段去除家裏的反對勢力,全權掌握軍政之後,百姓雖然不喜歡他的無情鐵腕,可也佩服他的效率,都稱其為“幼虎”(其父信玄成為甲斐之虎),一頭幼虎一條潛龍,怎麽能甘心對方安全的在臥榻之側安睡,而不有所動作呢。
織田信長開完會議之後,就密信通知了家康,讓他早做準備,隨時攻打武田家,然後忙於安撫民眾,整頓內務,籌集軍糧和資金,附近大名不知道織田信長要收拾誰,都很緊張,一時間風雨欲來人人自危,本願寺顯如離著信長的居城行進一日可到,最為害怕,苦思之下隻能讓各地加緊反對信長,出兵攻打,一時間跳梁小醜盡數出來,比如三好餘孽(橫跨京都,四國,若狹等地的大國滅亡後,遺老遺少就是死不絕),朝倉家餘孽,齋藤家餘孽等,信長對這些人不甚懼怕,可唯一擔心的還是自己妹夫的後代,自己的妹夫驍勇無比,他是知道的,妹子生的三個女兒都在身邊,自己看著長大,別的不說,天生的一股英雄氣,或者說狂妄氣,就絕對不是能沉於流逝的主,比如大女兒茶茶,在城破之時竟然不哭不鬧,嚷嚷著要看燒了自己家的人長什麽樣子,後來信長真的接見了她,她竟然覺得信長虧欠了她什麽一樣,對信長指手畫腳,甚至不用敬語的喊出“給我拿碗水我渴了”這種話,信長深感憂患,所以聞知天下騷動之後,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搜索淺井長政留下的兩個兒子,當初在比?山沒有搜到二人,信長就已經徹夜難眠,後來更聽說了長政的大兒子的傳說,更是寢食難安,原來長政長子號稱“孔雀明王”轉世,長政夫人生產的時候夢見一隻孔雀飛入肚子,一名高僧站在天空上指著她說很好很好,信長雖然從不理睬這些流言蜚語(信長罕見的對科學有興趣,在歐洲還為了地球是圓的還是平的爭執不休的時候,信長就曾在界港見過地球儀的雛形,經過洋商講解說地球是圓的,他竟然點點頭說有道理),可對於別人告訴他的這個大兒子的武勇是相信的,於是下令必須找到,殺掉!
奉命行事的各國國代和兵團長紛紛灑出人去,四下搜索,當初負責護送兩位少主出城的家臣遠藤喜右衛門尉直經(淺井家第一勇將)堂弟遠藤齋哲不堪重負,也不願意看到少主在自己手中喪命,他苦思冥想,最後對著佛祖祈禱,終於狠下心來,乘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掏出佩刀殺掉了自己的夫人,然後讓自己的兩個兒子穿上少主的衣服,鄭重其事的對著少主們拜了三拜,含淚分別。藏匿於越前的遠藤齋哲帶著兩個兒子直奔近江的羽柴秀吉居城長濱城,自己先去見了秀吉,陳述這些年逃亡的經曆,並說出對主公的思念,最後在送上兩位小少主之前,先把淺井長政的族侄淺井喜八郎井賴獻上,秀吉出於對阿市的愧疚竟然收留了這個小娃娃,讓他到自己的弟弟家去隱居,從此都稱他喜八郎,直到信長去世。至於兩個假少主就沒有這樣幸運了,秀吉連夜將他們送到了觀音寺城上呈信長裁斷,將背叛自己的淺井長政頭骨做成酒盞拿來飲酒的信長自然不會放過兩個後患,宣布處以磔刑(串刺之刑),大兒子死時隻有十歲,得知這一判決後,遠藤齋哲沒有偷活,而是對著老家督的居城方向公公正正的磕了三個響頭,自殺身亡。如此,信長才堅信淺井後患已除,可以放心的做準備,好消滅武田了。就在兩位假少主被處以極刑的當日,兩位衣著破落的少年互相攙扶著離開了越前的邊境,走進了茫茫的深山,奔著越後而去,他們的故事在五年後方才重現於曆史的舞台。
織田信長,武田勝賴,德川家康在卯足了勁搞軍備競賽四個月後,都有些坐不住了,武田勝賴琢磨著怎麽拆散清州同盟,織田信長琢磨著怎麽開打武田才能調動軍民的積極性(這次不為了占領人口和土地,事後就很可能拿不出封賞),家康則最實際,橫在東海道頭上的連綿山脈,不去掉這個緊箍咒,他是無論如何不能順利進軍的,為了解除這個緊箍咒,或者說在上麵鑽一個孔,德川家康看中了信玄死後,重歸武田家的長?山豪族奧平貞能,奧平信昌父子,當初武田信玄進軍,是從飯田城南下,經過二股城,包圍濱鬆城,然後往西進入三河,孟昭德的援兵則是從飯田山西口直接進入長?山,南下三河,路上幫著家康收服了許多造反的豪族,其中最有人氣最會見風使舵的就是奧平氏了,奧平原來是山戶出身,在今川義元席卷東海道的時候出了許多力,穩定了北三河的民心,是當年織田氏難以將勢力擴展進三河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川義元很欣賞當時的族長奧平貞能,讓他統領北三河一切防務,後來家康宣布獨立,奧平氏因為被困在長?山無法和遠江取得聯係,隻能投降家康,雖然麵上稱臣,可一直不很配合,比如家康和信玄合力攻滅今川的一戰,奧平氏就表示反對,不過比起甲斐之虎,奧平貞能更恨德川家康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所以在武田信玄進攻三河之後,他終於和外界取得了聯係,並投降了這個自己能接觸到的第一位大名(長?山北麵是飯田山東西走廊,岩村城一直在織田手中,他可是德川的忠實同盟,南麵便是長?山出口,正對著岡崎城,被困在這裏,難怪奧平貞能想造反家康都沒出路),家中對此事本來持無所謂的態度,直到孟昭德率軍抵達。
孟昭德抵達飯田山後,立刻選取長?山作為出口,一路上豪族聞風而降,奧平貞能的意思還要拚一下,又是誓師大會,又是加築城砦,可真的等孟昭德到了,家裏的各個分支立刻改換旗幟,歡迎三河人的驕傲,天下聞名的智將,唐人(東流百姓對大明人的稱謂)孟昭德,手中一點兵力都沒有的奧平貞能發揮他不要臉的精神,立刻出城投降,昨晚上還高舉佩刀說和孟昭德不共戴天,今天就左一個孟公右一個孟大人,叫的旁人都臉紅得很。孟昭德嚇退武田信玄之後,家康派兵接受了三河所有防務,順道還有長?山,這個關鍵時刻反水的奧平氏家康是不會放過的,派兵立刻將貞能父子押往濱鬆城處斬,多虧家康移居了,若是還在三河岡崎居住,這倆人早死了,可偏偏家康住到濱鬆城了,這樣短短的兩三日差別,武田氏的信使就到了,說願意用菅沼定盈換回奧平氏父子,家康一聽自然樂意,菅沼定盈此戰獨立支撐,守護三河大門,居功至偉,而且用兵調度非常有心得,才華和忠誠都讓家康無法舍棄他,而那邊的武田,因為此時武田信玄已經秘密死亡了,所以勝賴必須這麽做,若是不換回奧平氏,一是缺了一個熟悉三河情況的向導,二是容易讓屬下更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無能,兩相都有需要,又都能受益,奧平貞能,奧平信昌父子這才重回武田氏。
家康放了奧平氏之後,忙的就是整頓家務,重新訓練士卒和調整將帥,三方原之戰他已經看出來了,德川家的將領素質比武田差太多,而且最要命的,一個個還衝動的很,鶴翼陣在人數比對方少的情況下,已經是輸多勝少,再加上屬下不停調令,全部擅自出擊,最後導致大軍潰敗,家康幾乎身死,為了讓這種情況在未來的日子裏不會再發生,德川家康算是狠了心了,他忍了三個月後,在永祿十二年的11月,正式召回了所有城主,所有供職的直臣,譜代,陪臣,隨事(家臣的家臣),免除一切職務,重新統一思想,對於那些以往家康不敢動的,他此番全數要求出席,並將本多正信和酒井忠次為他募集的一萬人馬陳兵三河遠江的交界處,要是誰不來,不等你造反,家康先來問罪。在這種決心和威脅之下,掛在德川家康名下的所有大小人物真的都到齊了,家康立刻頒布了德川氏法令,其中政令,軍令,行為令總數十九條,全部抄寫頒發,所有人從此拋棄舊習俗,依照法令行事,頓時家中上下煥然一新,家康收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有得必有失,在家康得到了本家的團結一心,紀律嚴明之後,也迎來了各地空虛,無臣無將的局麵,奧平貞能再次發揮他善於投機的本事,占領了長?山的長?城,急於試試身手的本多忠勝等一眾武將得知此事後紛紛請戰,要奪回長?山,可家康不許,多年來的曆練,他的眼光已經遠勝從前,他知道,這樣大的動作是武田勝賴做不出的,現在的甲斐內憂外患,武田勝賴絕不會在長?山用兵,所以此乃奧平氏的私心。事實也正是如此,作為長?山的老居民,奧平氏被武田勝賴救回去之後非但不感激,反而挑三揀四,覺得自己堂堂豪族,城主出身,現在淪為閑職,多次找武田勝賴要城池要土地,武田勝賴不給,後來奧平貞能幹脆不要了,心說你不給老子自己去爭取,思來想去,還是回家辦事順手,就這樣重歸長?城,不過還是掛著武田家的家徽和軍旗。德川家康壓住眾將的情願,暫不發兵,他知道,時機還未成熟,要等著奧平氏和武田勝賴徹底不是一條心了再說。
這樣到了1570年的六月,炎炎夏季,正是人人懶散的時節,觀音寺城的織田信長突然宣布,廢除現有年號,改今年為元龜一年,此舉的用意是要徹底切斷那些遺老遺少對將軍的思念,不過效果不理想,反而越發刺激了一些尚在看風向的人加入反對織田的行列,於是三年後信長被迫再次改變年號,不過這是後話。這月的一號,武田家的攝政武田勝賴閑的沒事了,覺得軍權,財政權都抓到自己的手裏,老臣也罷黜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該是教訓教訓那些從來都不拿正眼看自己的豪族了,信濃的政務一直是由馬場信房在管理,他雖然不喜歡勝賴,可對武田二字還是忠貞無比的,所以一直很用心,這裏的豪族也很規矩,並沒有鬧事的,可甲斐就不同了,除了信玄真的沒人拿得住他們,這裏的豪族要麽靠著金山生活,財大氣粗慣了,要麽靠著牧場生活,武田的駿馬都是他們提供,惹急了把馬殺了放血也不給你,看你怎麽辦,所以曆來這裏的豪族都是武田心腹大患,信玄死後,勝賴快刀斬亂麻的將真田幸隆,高阪昌信等人都排斥出去了,用的跡部勝資和長阪長閑這兩個近臣,一個武藝確實不錯,可惜沒腦子還是個暴脾氣,動輒打罵下屬,一個算賬厲害,著實在財政上幫勝賴收拾了不少爛攤子,可偏偏不會待人接物,錢也是隻進不出,接受信玄大手大腳的賞賜慣了的豪族們,當然受不了,一時間甲斐人心浮動,比之信濃的安穩,勝賴更覺得沒有麵子,這時候又發生了奧平氏不滿現在處境,擅自招惹德川家,占領了長?山的意外,勝賴的忍受終於到了極致,他徹底明白這些豪族都是什麽東西了,於是就要出手整治。
其實比起奧平貞能,無禮的豪族太多了,畢竟貞能還為武田家帶回來了一條山道,一個萬石糧產的城池,可惜他做這個事情的節骨眼不對,正好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勝賴隻能拿他開刀了,他首先派遣使者去通知自封城主的奧平貞能,讓他在除了嫡子信昌之外的兒子中選一個做人質送往本家,戰國大名每家都有選拔下屬城主的子弟作為近侍的習慣,奧平貞能也不以為意,就答應了,還以為這是勝賴公開承認他為城主的手法,沒想到前腳使者和小兒子剛走,後腳另一名使者就來了,說要兒子,貞能好言相告,說剛給了,使者說,攝政的意思是還要,奧平貞能無法,以為都是這樣,隻好再給了一個,如此半個月間竟然來了三撥使者,最後奧平貞能反應過來了,隻怕自己在武田家的日子到頭了,可惜前麵的兩個兒子了。在和嫡子信昌商量之後,奧平貞能決定再次顯示自己善於投機的本事,要投降德川家康,就在書信寫好了要派人送去遠江的時候,甲斐巡檢使到了,是勝賴的堂弟信豐,本家來人,奧平貞能不得不好好接待,可準備好了酒宴還有洗澡水後,武田信豐卻派人傳書,說此番巡檢因為飯田山安全不好,帶的人多,有一千人,所以無法進城,隻能請奧平貞能到軍中相見,武田信豐已經備下美酒佳肴,恭候大駕。
做賊的心虛,奧平家內的大小人物都勸貞能別去,可貞能自從遭遇孟昭德事件之後,對這些看著激昂慷慨的老油子們早就失望了,排除他們能夠提供的戰力,自己和信昌隻有三百人馬,肯定不是久經沙場的武田軍對手,無奈之下,奧平貞能隻好命四子攜帶信件去知會德川家康,自己帶著嫡子奧平信昌趕奔城外武田軍營。武田信豐乃是信繁之子,勝賴最倚重的堂弟,他繼承了其父的軍事才能,深得下屬信任,所以統帥的兵馬都是武田一流的,他本來以為奧平貞能如何也不敢出來,自己正好有借口收複長?城,可偏偏這個滑頭大喇喇的來了。這讓信豐對於攝政給他的關於奧平貞能造反的情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從戰略上講,奧平貞能奪得了長?山,並沒有吸引德川家前來報複,這是天大的好事,可攝政認為這是謀逆,信豐隻能來處罰他,貞能到了軍營之外後,信豐便想出了幾個測試他忠心的把戲,首先將全軍將士集結,從營門口一直排列到大帳門口,衣甲鮮明,刀槍林立,觀察奧平父子的麵色。
沒想到奧平貞能竟然麵不改色,一邊慢悠悠的走進營地,一邊和熟識的兵士打著招呼(頗負雄才的大人物經常在生死關頭表現的平靜如常,貞能則是厚臉皮慣了,不成再叛回來),這樣看,好像一點心事都沒有,武田信豐拿不準了,在隨軍參議真田昌幸(真田家沒落之後,信豐作為年青一代中唯一有識人之明的武將,收留了昌幸,堂堂一國副國主,民兵司令竟然成了沒品的謀士,這也是亂世委身的無奈之舉)的建議下,武田信豐讓下屬拿來棋盤,和貞能要在飯前對幾局,昌幸以為,凡心中有鬼的人一定不能冷靜思考,下棋必有錯招,一旦慌亂,則可以認定奧平必反。可惜昌幸還是太嫩,若是二十年後,區區奧平貞能豈能逃過他的雙目,可此時他還缺曆練,這個棋盤布局讓奧平貞能輕鬆破掉,三盤兩勝,殺的同樣是圍棋高手的武田信豐佩服不已。下棋看不出高低,其實已經能夠證明這些法子不靈,隻要抱著必死的心態,自然能夠平和應對,當初信豐是沒有參與圍攻濱鬆城,不然看過家康在城頭安然自得的彈琴,他一定明白要殺就乘早,越是冷靜越是有鬼的道理。昌幸見奧平貞能沒有露出破綻,建議信豐再用一計,請他吃飯,看他的飯量,一個人膽寒的時候,肯定多喝酒,少吃飯,因為擔心所以胃口不好,因為害怕所以要酒壯慫人膽,信豐以為甚妙,立刻安排宴席,沒想到宴席之上,奧平貞能杯來盞去,有人敬酒他就喝,沒有人敬酒他也不自己灌自己,大米飯一吃就是三碗,最後還說道,“武田大人太盛情了,今日招待的好啊,這麽多人敬酒,害的肚子都撐了,不然平日裏一頓飯我都是吃五碗的。”鎮定自若,武田信豐就沒有借口殺他了,旁邊的真田昌幸見了,也是連連咂舌,心想,“這個人要不就是真的沒鬼,要不就是太厚臉皮了,哪有刀架在脖子上還喊吃的不好的。”
眼瞅著奧平貞能一頓飯吃了自己一天的分量,武田信豐徹底沒脾氣了,真田昌幸意思是還要試試他兒子,沒想到信豐擺擺手道,“父執正事,子就算疏漏,能牽連全家麽,算了,奧平貞能無反心,子之事不查也罷。”最後好言安撫,就這樣將奧平貞能父子放回去了,真田昌幸在邊上看著奧平信昌煞白的小臉,暗暗悔恨,當初上來就抓他兒子的破綻就好了,保證一抓一個準,現在讓奧平貞能都扛住了,便錯過機會了,看來奧平貞能是鐵了心和本家決裂了。果然,五日後,武田信豐的巡檢隊回去甲斐交差,德川家康的回信也到了,奧平貞能立刻宣布造反,城頭上改易了三葉錦葵徽。這個消息傳到躑躅崎館後,武田勝賴勃然大怒,立刻將奧平貞能的人質用鋸子鋸死,其中最小的兒子才隻有四歲。兩邊撕破臉之後,武田勝賴便要出兵報複,正擔任考察家臣事跡工作的長阪長閑聽說了,立刻趕來勸諫,他認為此前有機會發現奧平貞能的反意,可是卻放棄了機會,若是先不追查這件事情就貿然出兵,將士們心中會疑惑,不利於進兵。武田勝賴當然知道長阪長閑說的是誰,可他很信任這個弟弟,不願意處罰,一邊是寵臣一邊是堂弟,最後勝賴隻能拉出個替死鬼,將真田昌幸貶黜出信豐的軍營,讓他掛武士籍回家賦閑,一旦有了戰事,要作為步兵衝鋒陷陣,這種不公平的待遇讓真田家感到了深深的羞辱,真田一門的心中對武田氏從此有了反意。
奧平貞能父子反叛後,立刻抓緊操練兵卒,防備武田勝賴的進攻,武田勝賴何等聰明,他自然不會從敵人防禦緊的地方下手,他料到德川家康會懷疑自己是惱羞成怒,一定會把長?山受到的屈辱再從長?山找回來,會調集大軍去那裏防禦,在聽取了其弟武田信豐的建議後,武田勝賴開始秘密調集大軍方躑躅崎館集結,而武田信豐作為先頭部隊,突然抵達駿府城,在岡部元信還沒有琢磨過來發生了什麽的時候,信豐手下的五千騎兵(其實是配備馱馬的輕騎和負責扛武器和盔甲的兜者各一半,騎士隻負責騎馬,裝備全由兜者攜帶,減輕馬的負擔並提高機動速度)已經風馳電掣的攻克了高天神城,遠江頓時全麵告急!在拿下了高天神城之後,武田信豐立刻命令岡部元信派部隊前來駐防,自己則率隊直接北上,攻打二股城。
聽聞武田軍半個月間已經攻克東遠江並圍困二股城的消息,德川家康在岡崎城中差點沒有嚇昏過去,他真的以為武田勝賴是要攻打三河的,沒想到他和他狡猾的父親一樣,目標都是遠江,被別人算計了的德川家康惱羞成怒,不顧奧平貞能的反對,堅決的撤走了三河的八千步兵,全軍疾馳趕赴遠江救護,其實此刻的遠江有五千德川軍據險而守,而武田信豐帶來的隻有五千輕騎,是不利於攻城的,若非奇襲,高天神城不可能陷落,現在各城都知道武田開戰的消息,已經加緊了防備,信豐的部隊其實已經陷入了困境,可家康並沒有聽進去這些分析,多年來麵對武田信玄這隻大老虎,德川家康和一眾家臣或多或少的已經患上了恐武田症,隻要是武田軍來了,就一定抱著必死的信心作戰,看似好事,其實也是壞事,很多事情上家康都不敢大膽想象,隻能按部就班的來,因為武田信玄一手打造的赤備衛隊實在太厲害,太神速了,那種突如其來的感覺讓人見過一次就一生難忘(史實,在武田信玄的操練下,家康形成了穩妥的戰鬥方式,他一生都再沒有冒過險,外交永遠重於軍事,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他從不出兵主動進攻)。
到了七月,頂著烈日的德川軍終於完成了對遠江武田軍的全麵驅散,當然,這隻是家康對外的說法,不明就裏的上杉顯景也曾好奇的問過孟昭德,德川家康真的這麽厲害麽,從進軍到全麵驅散才用了十日,是不是武田騎兵已經弱不禁風了,孟昭德笑笑道,“所謂驅散,就是都跑了,可是一起跑的,那叫做拔營,隻有四下逃竄,才叫做打敗了,憑三河步卒的腳力如何能追上快馬呢,所以武田信豐隻是帶兵撤了,家康不過是就手將空城奪了回來而已,費了這麽大勁卻一點好處沒有實不可能的,武田勝賴肯定還有大動作!”武田勝賴也正是這麽想的,在涮了一圈德川軍,讓其陷入疲於奔命之後,武田勝賴正式宣布,對德川家的攻略開始!7月14日,勝賴領軍從甲府出發,7月30日,武田軍主力肅清了整個北遠江和北三河的山脈,勝賴在醫王寺山設立本陣,8月5日,武田軍的步卒率先出擊,一戰而拿下了吉田城。
隨著吉田城的陷落,武田勝賴的糧道全數暢通,他立刻下令向長?城進軍。8月11日,攻城開始,武田勝賴親率1萬5千威震天下的甲斐騎兵(同樣是輕騎),直取長?城的外圍軍陣,要捉拿背叛武田家投靠德川的奧平貞能,奧平信昌父子。這場戰役進行了一個多月,武田勝賴終於明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就是要除掉奧平父子。此時已經醒悟的家康卻陷入了困境,他的三河有駐軍八千,已經全數發往遠江,遠江本身有五千駐軍,統共不過一萬三千,可武田軍此番是傾國而出,光騎兵就是一萬五千,家康無論如何也從中看不到生機,於是他拒絕了一切請戰要求,一麵寫信給織田信長求援,一麵玩起了老法子,二股城,長?城,岡崎城,濱鬆城的四城犄角防禦,不管你在我家裏怎麽作惡,我就守著這四個要地不出來。到了15日,武田軍攻陷了長?城及其附近除吉田城外的幾乎所有城寨,並徹底肅清了周圍直到岡崎城下的所有德川家駐地和散兵。
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嚴峻,且家康明說了沒有援兵可派,長?城裏的奧平貞昌依然很平靜,他不是和兒子說說笑笑,談論一些收成的情況(還有收成麽),就是和族裏的幾位老者交交心,說說未來的日子怎麽過。眾人看他就好像怪物一樣,都不明白這個平日裏滑頭慣了的城主怎麽現在倒堅定起來了,若是以往,他早在三五天前,甚至敵人沒打過來的時候就投降了,怎麽今天表現的好像個義士一樣。其實奧平貞能也想投降,若不是他兩個兒子被腰斬了,他早投降了,倒不是非要為兒子報仇,而是他不想自己也被腰斬,所以就好像賭徒一樣,最後一把,輸贏都是他了,奧平貞能心裏想,這次老子無論如何也不投降了!
口氣這麽硬,自然是跟以往有了不同的底牌,這次的底牌竟然和孟昭德有關,原來孟昭德被罷黜之後,天龍軍就歸了田中旭一指揮,他不像孟昭德有許多善於理財的文士,也沒有自主專斷軍費的權利,在昂貴的火槍麵前他隻能選擇放棄(養一個槍兵等於三十個足輕一年的祿米),除了新式的五十挺火槍外,剩下的火槍他全部上繳了府庫,德川家康當時正處於加強武士團結,操練新式步兵的時候,對火槍也不重視,也不願意花錢養這麽昂貴的物件,就都一股腦扔到了長?城,賜給了獻城有功,此時已經移居長?城的原濱鬆城城下兵部田鶴之方,這位女中豪傑病死之後,火槍就一直扔在倉庫裏,現在就被奧平貞能撿了便宜。所以長?城雖然隻有500士兵,卻正兒八經的是五百火槍手,他們依靠城牆的射擊孔和武田軍周旋,竟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武田家的一般戰法是騎兵衝鋒,抵達城下後背上馱的多餘一名足輕立刻下馬,開始攀城,這樣能減少足輕從本陣抵達城下的時間,避免受到多餘的傷亡。可奧平貞能是從來不講道理的,他一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命令所有火槍手朝著武田軍的軍馬射擊,這樣連騎士帶足輕都無法靠近城下,三五天的攻城,還損失了不少珍貴的戰馬。連日攻城不利之後,武田勝賴非常鬱悶,無奈之下隻能請教一眾老臣的意見,隨武田信玄征戰多年的山縣昌景最熟悉老主公的心思,立刻提議攝政學習老主公,圍城之後不急著攻打,而是先斷水斷糧。因為長?山背後就是連山清泉,所以武田勝賴選擇斷其糧草,他親自率領五百騎兵猛攻糧倉,守備糧倉的一百足輕全數戰死,長?城糧倉失守,城內斷糧!此招一出,長?城立時岌岌可危,旦夕就可陷落。
20日,接到消息的德川家康知道再不能拖延了,他親自率領大軍折返三河,進駐岡崎城,準備和武田決一死戰,在此緊急關頭,織田信長的大軍三萬人也及時趕到,三家再現當年的場景,武田勝賴和武田家迎來了最關鍵的一戰,三家的命運即將揭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