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能登騷動

字數:7648   加入書籤

A+A-




    孟昭德麾下家臣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步行來到九十九間泉,他們的大人若是一聲不吭就不見了,十有八九是到這裏來了,這裏的泉水有點淡淡的鹹味,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是水脈通了海岸的緣故,反正孟昭德自第一次嚐到這裏的泉水後,就對這裏癡迷不已,若是喝茶一定要來這裏,在禦館是一口都不喝了。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本來是不打算打擾孟昭德的,因為前幾日秋山信友被處死的消息傳到了越後,孟昭德聽後心情就一直不好,甚至在處理禦館的一些兵卒違紀的時候,下手都比往常要凶狠許多,半兵衛的原話“好像拿這些欺壓百姓的亂兵當信長了”,可是今天早上從直江津傳來了消息,能登水軍前哨已經出現,在海平線可視範圍內待了三個時辰還沒有退去的意思,上杉謙信懷疑這是田山家的進兵信號,不過因為越中和飛?國的阻隔,謙信不確定他們是要從陸路還是水路進軍,所以打算親自去最上家和安東眾求援,請他們支持自家的水上防務,卻拿不準誰來看護春日山城,所以派人來求教孟昭德。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安頓好使臣後,這才急急忙忙的來見孟昭德。

    兩人一路走,走到了九十九間泉的高山亭上,才看到孟昭德正捧著一本書悠然自得的搖頭晃腦,邊上坐著上杉顯景正在為師父烹茶,兩人對視一笑,趕緊上前去,竹中重治大聲說道,“大人好清閑,不知道謙信公急召麽?”孟昭德見是半兵衛和天空丸,忙將書放下,笑著答道,“我將家事都交給你們倆負責,什麽大事還不能自己裁決。”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走入涼亭,先和少主見了個禮方才坐下,然後對孟昭德說道,“謙信公遣使來問,說他因為本家沒有水軍,所以想親自去奧州和最上家談判,或取最上水軍,或取南部的安東水軍,來相助上杉家,現在他走了,誰能看護春日山城。”孟昭德想了想後答道,“當然是柿崎景家,他是上杉軍中砥柱,”竹中重治搖搖頭道,“柿崎景家病重在床,已經三日沒有進水米了,”孟昭德聽罷歎了口氣,又想了想,然後說道,“直江景綱大人和宇佐美定滿大人或擇其一,都足以鎮守居城。”竹中重治又否決道,“直江大人此番作為副使要一同出去,宇佐美大人麽...”說到這竹中重治看了看上杉顯景,然後道,“他年紀大了,謙信公已經命他擇日回家歸養,頤養天年。”孟昭德聽罷嗯了一聲,慢慢閉上了眼睛,良久之後方才睜開,緩緩地說道,“顯景,你說說你的想法。”

    上杉顯景對自己的大師父所說的一切其實都暗暗聽到心裏了,隻是手上沒停,還在研磨茶葉,現在孟昭德問了,自己才放下茶杵說道,“我以為父上留誰鎮守春日山城都不好,因為此時本家尚有不少異動,一向宗一揆眾賊心不死,若是留守本城者必然涉及調兵遣將,父上此番東去,乃生死未卜之地,若是有所不測,或者耽擱些時日,難免家中掌權者不會另有想法,父上其實已經明言,四位家老紛紛排除在外,就是料到若是家中有所異動,年輕一派見無人看管會躁動。”孟昭德聽罷笑了笑,突然問道,“為何直江大人要作為副使出席?”上杉顯景晃晃腦袋說道,“直江大人最懂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父上頗為信任,他的想法是把直江大人摘幹淨,在關鍵時候出來,並有擁他為托孤重臣的意思。”孟昭德聽罷哈哈大笑,讚許的看著上杉顯景點了點頭,然後問道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懂了麽?謙信公去奧州,開玩笑,那是十天半個月能往返的麽?騙得了別人,總算騙不了二公子啊!”竹中重治和山下政文此時也懂了,都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上杉顯景得到大師父讚揚,忙施了一禮,小孩子天性,總想顯示自己能的很,所以三位師父都明白了,自己還是把想的都說完了,“父上在平定本家內亂之後,一定有了重整家臣的意思,田山水軍正是一個契機,其實真正水軍能有何作為,多了不過三五千人,他們就算把持住越後的港口,我們的一切生產也不會耽誤,緊俏物資也可以通過飛?國源源不斷從京都運來,所以所謂的父上親赴奧州談判水軍之事隻是個幌子,父上要的是家臣的態度,看看他們在父上準備交權的時候打算怎麽做,是擁護大哥還是我,或者都不支持,反而擁護某個家臣,父上年紀日漸老邁了,他此番一定會對大哥和我之外最得人心的家臣痛下殺手,不會姑息。所以顯景鬥膽猜測,柿崎大人一定看出來了,是裝病,至於宇佐美大人,他平日裏韜晦慣了,所以自動置身事外,父上率先把這二位摘開,就是想知道在他的估計之外還會有誰威脅到大哥或者我。”

    說完之後,上杉顯景便端正的坐直身子,等候孟昭德點評,孟昭德對上杉顯景說的這些很是滿意,已經滴水不漏了,便沒有再補充,而是接著問道,“說的非常好,和為師想的一樣,那你認為我們當如何回複使者呢?”上杉顯景想了想後答道,“甘糟景持大人可以擔當重任,我以為應該假裝沒有識破父上的企圖,然後推舉甘糟景持大人,首先,他是本家軍中砥柱之一,排除了其他三位大人,也隻剩下甘糟景持大人了,其次,甘糟大人乃是大哥的槍術教師,我這樣推薦,正好名正言順,我支持大哥的老師擔當輔國,總不會有錯吧?大哥畢竟是未來的本家家督麽。”孟昭德聽罷嘿嘿幹笑了兩聲,然後看了看竹中重治,問道他,“你覺得妥當麽?”竹中重治搖了搖頭道,“如果真如少主猜測,謙信公此番並非要走,而是試探群臣,那麽少主這樣推薦就太急了,第一,謙信公並沒有真正明言是景虎接替家督,二公子這樣大力舉薦大公子的師父,那麽就等於變相臣服於大公子,謙信公或者說曆代的君主對於子嗣坐大都是反感的,一定會略加掣肘,可大公子既然深受喜愛,謙信公必然不會直接懲罰他,可是會轉而懲罰二公子來達到敲山震虎,可咱們明明和大公子不是一路,何必擔這個委屈呢。第二,甘糟大人雖然是大公子的槍術教師,可據我所知,他在教導大公子之前就是家老,乃上杉四天王之一,備受信賴,所以半兵衛推測,他隻是規規矩矩的教導大公子,並沒有攀龍附鳳之心,可山本寺不同,他不過區區侍大將,因為和大公子朝夕相伴,所以累及升任部將,他才是大公子信任和依賴的重臣,大公子的智囊羽翼,若是二公子打算削弱大公子的力量,那麽可真的選錯人了,謙信公不發怒的話還好,若是真發怒了,甘糟大人會無辜受累,不但傷不到大公子的根本,還會讓他記恨推舉他的二公子你,而最可怕的,若是本來高枕無憂的甘糟大人因此投入大公子的陣營,那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偏偏就是這位甘糟大人二公子不可急著推薦啊!”

    上杉顯景聽罷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好容易和直江家有了一點點關係,都不敢說得到了他的支持,現在險些把另一家推到大哥的身邊去,權力鬥爭真是殘酷啊,很可能一個字說錯一個人名提錯就萬劫不複了,想到這,上杉顯景打了個激靈,顫抖著嗓音對孟昭德說道,“大師父,徒兒的性命就在您手中了,父上明擺著要試探家中的人心所向,咱們如何在這關鍵一役中存活下來啊?”孟昭德拉住上杉顯景的手,安慰他別著急,然後慢慢答道,“其實很簡單,謙信公乃豪傑英雄,一生秉持的就是一個義字,他最恨的就是背信棄義的小人和禍亂家國的權臣,最喜歡的就是忠義之士,你隻要這樣,在我回答了使臣的話之後寫一封親筆秘密送給謙信公,就說田山家乃動蕩不安之局,必然不會有心攻伐越後,此番海軍出遊必是長家的爭功之舉,不在真正的動武,所以請父上出於安全考慮不必親赴險地,若是一定要出使最上家,你就說我有辯才,具膽識,可當大任,你願意代父出使,並舉薦我隨行!”

    上杉顯景聽罷大喜,拍手叫好道,“這可比柿崎大人的置身事外更妙啊,大師父果然厲害,放心,徒兒這就寫信!”上杉顯景這些日子在半兵衛和政文的調教下文筆大有長進,比孟昭德早強出百倍(原諒一個善寫八股的明朝人吧),所以一封書信洋洋灑灑,片刻可得,孟昭德讓半兵衛將書信裝好連帶自己的回答一起交付使臣“為師者誌在教學,二公子之意為師者當輔之”,使臣也不留下吃飯接受招待,便抓緊返回春日山城去了。

    此時的上杉謙信比任何時候都要火大,他召集了直江景綱,直江信綱,?口重光三人,在小茶室翻開各城城主和各位直臣的回信,看到一半的上杉謙信氣的手直發抖,最後幹脆將麵前的回信全都往外一扔,大罵道,“都是不堪入目的,都扔了,都拿去給火爐燒掉,燒火還算有些作用!”直江景綱見了,忙命女婿將回信都抱走,自己則勸道,“主上不要為此動肝火,小心傷了身子。”上杉謙信歎了口氣,端起茶碗猛的喝了一口,然後答道景綱,“若是生氣就好了,將罪人拿來殺掉,便解氣了,謙信是失望啊,這大火是衝著自己發的,哎...可歎我長尾家自命仁德寬厚,數代積攢恩德,結果呢,造反的比哪家都多,年年在一揆眾身上耗費錢糧精力,若隻是這樣謙信還隻能感歎時運不濟,結果你看看,直江守你說,三十九封回信,一封阻止謙信涉險的都沒有,二十七封推舉景虎監國,剩下的都是推舉山本寺的,景綱啊,他這幾年是不是升的太快了!”直江景綱一聽這個,心裏咯噔一下,掂量著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主公年事已高,且酷愛飲酒,身體早不如從前,這時候正是不敢瞎說的時候啊,萬一自己說山本寺狂妄攬權,主公隻要不處置,將來山本寺和景虎就要反過頭來對付自己,若是為山本寺辯解,自己多年來韜光養晦,就是為了讓上杉謙信明白,自己和大公子不是一夥,一句話說出豈不前功盡棄,多年心血付之東流!

    正猶豫著無法可辦的時候,?口重光笑著解圍道,“主上,其實此事和山本寺大人還有大公子本無關,試問,多年來家中陸續有賊子造反,剩下的家臣為了向主上表明忠心,當然對主上更加尊崇,萬事皆不敢悖逆,所以重光相信,就是有人想勸阻主上,也不敢。至於監國麽,主上一旦離開,眾臣當然推舉大公子,因為大公子深受主上喜愛,賜名景虎乃眾臣皆知,他們這樣回信是表明自己將一如既往的臣服於本家,就算主上遠行,他們也會謹遵大公子的旨令,不會有人起二心。至於山本寺大人,他是主上欽點的大公子佐師,有些家臣推舉他,重光以為是考慮到大公子尚小,且主上出行不過個把月可回,不宜讓大公子匆匆挑起重擔,所以當由大公子的師父暫代,他們跳過甘糟景持大人而選擇大公子的師父,這正說明家中並沒有軍中元勳坐大的隱患,眾人的忠誠還是圍繞在主上和繼承人身邊的。”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不乏搪塞歪曲之理,可偏偏卻是此時最緊要的,聽罷?口重光所說,直江景綱方才暗暗鬆了口氣,偷瞧上杉謙信,臉色果然漸漸遲緩下來,好看多了,於是他大著膽子說道,“主上,景綱以為,家中雖然沒有敢直言勸諫之臣,可也沒有悖逆興風之臣,乃是好事,家無能臣雖然對外多有不利,但家有忠臣總可保一方無憂,現在家中臣子一心一意,總算是件幸事啊!”上杉謙信聽罷不知該說什麽,嘴裏嘟囔了幾句,突然大聲問道,“禦館的使臣還沒回來麽?”

    話音剛落,一個小侍就哆哆嗦嗦的探了半拉腦袋進來,怯生生的答道,“剛剛回來,大人就讓把信件都扔到火裏去,小的因為大人還沒看過,所以不敢扔,可也不敢進來,就隻能等著了。”上杉謙信聽罷大喜,命趕緊送上來,小侍忙快步跑進茶室,遞上上杉顯景的回信和孟昭德的口信,上杉謙信一眼掃過了孟昭德的口信後就打開了二公子的信函,一口氣讀罷之後哈哈大笑,用手連拍大腿道,“果然天佑我上杉家,我之後家事亦無憂也!”直江景綱和?口重光皆感驚奇,上杉謙信忙將書信遞給二人看,兩人讀罷之後就明白了,都沉默不語,?口重光琢磨了一陣後,略帶苛刻的說道,“雖然是為了忠心不惜衝撞主上的決策,可背後始作俑者必是孟昭德,他教導二公子隻看對錯而不顧主上的命令,可是有些狂妄啊!”區區數語,好像是在批評孟昭德,其實是自己賣個破綻,讓上杉謙信往裏跳,果然上杉謙信興奮之餘不及細想,就指正?口重光道,“你這話可不對啊,謙信為顯景擇師,看重的就是昭德的眼光卓絕和為人正派,他能夠讓顯景不顧忌得罪我而直言對家事最有利之做法,實屬難得,比那些隻會逢迎的人強多了,顯景在他的教導下,不負我之所望,謙信高興的很啊。”?口重光這時對謙信給予自己的批評已經不在乎了,幹脆又挖了一坑道,“可他慫恿二公子身赴險地總是不妥,勸諫主上不去即可,偏要推二公子替代入火坑,難道父子非又一人赴險麽,我看他還是太狠。”謙信一聽滿不高興了,語氣略重的說道,“替父分憂有何不可,直指謙信趕赴奧州是涉險,此乃直言諫君,是為臣正道,替父赴險,此乃不敢悖逆父意,隻好以身代之的為子正道,昭德來家不滿一年,顯景就讓他調教成了忠臣孝子,如何能說他狠,我看很好才對!顯景之前途真的不可限量啊...”上杉謙信越說越興奮,終於說出這一句刹不住車的話來,可到這會他也漸漸冷靜下來了,立刻意識到此言不妥,忙閉口不說了,但心中對上杉顯景這個二兒子的印象卻再難抹掉,已經大大提高了。

    上杉謙信明白眾臣的心意後,此事便可告結束了,他讓?口重光想個借口說自己不去了就算把這件事情收尾,兩位家臣得令後便起身告別主上離開了天守閣。直江景綱方才話不多,可是一直憋著想問問?口呢,現在四下無人了,他終於能說了,於是一把拉住重光,低聲問道,“你小子,不是和二公子他們一夥了吧,你膽子可真大,不怕主上一會反應過來責罰你麽,自古子嗣相爭外臣是不便介入的,你可不要得不償失啊!”重光和信綱自來交好,兩家關係也是水**融常有姻親,所以直江家和?口家的人私下交談是毫不講究禮數的,重光對直江景綱父親訓斥兒子一樣的口吻也早習慣了,所以毫不介意,隻是笑了笑,低聲答道,“大公子和二公子明爭暗鬥由來已久,你我雖然明哲保身,可真正能夠旁觀幾時,不過自欺欺人而已,直江大人,你的韜光養晦不過一層紙而已,糊住了讓你看不到外麵,可你以為真的天下就是一層紙了麽,若是大公子一天去找你,戳破了這層紙,明擺著要你幫他,請問你的明哲保身還有用麽,你若是不答應幫他,他自然把你看做二公子的羽翼,到時候你再如何?直江大人,你聽我一句勸,這樣的事情隻有成王敗寇,極少有能坐山觀虎鬥的,大公子確實弓馬嫻熟,可惜晚生了二十年,若是給他二十年時間在軍旅中摸爬則他能穩操勝券,偏偏現在兩位公子都是弱冠,文無名氣武無軍功,自然比較的就是師父的本事了,那個山本寺除了狂妄寡恩,還有什麽本事,他能及得上孟大人的萬分之一麽,所以重光以為,子嗣相爭外臣不是不參與,而是要站對位置,重光剛才和主上所言,就是為了二公子,就算將來主上明白了,他也不會怪責我,因為我說的是事實,隻是提醒而已,並非搬弄是非,主上會因為這個治我的死罪麽?隻要重光不死,二公子得勢的一天,重光無憂矣!”

    說罷?口重光鞠了一躬,自己踱步離開了。直江景綱眼見他離去的背影長長歎了口氣,躲在一邊偷聽了半天的女婿信綱這時才閃了出來,問道嶽父,“嶽父大人為何歎氣,”直江景綱看了信綱一眼,指著遠去的?口重光說道,“此人心性太大了,頗有賭徒風範,成也在此敗也在此,你和他務必遠離,不然將來必受牽連啊!”直江信綱聽罷卻不以為然,低聲勸道,“重光乃是女婿見過的越後第一能臣,將來是一定有大作為的,甚至還會在咱家之上,嶽父何出此言,難道不相信二公子和孟大人能夠得勢麽?”直江景綱搖了搖頭道,“恰恰正是我相信啊,有孟昭德在,上杉景虎一百個也不是對手,將來的家督必是二公子啊,可孟昭德煞費苦心,你以為是白來的麽,他乃是池中蛟龍,必有騰飛淩雲的一日,上杉家太小了,困不住他的,將來他走了,上杉的家事一定落入?口這個小子的手裏,亂世中一個賭徒掌握家事命脈是很危險的啊,我看二十年後上杉家敗運必在此人手裏!隻盼到時候孟昭德還能記得上杉對他的恩情扶持一把吧,不然覆巢之下無完卵,我辛苦積攢的本家基業也就毀於一旦了!”說罷這位老大人竟然動情落淚,直江信綱見了也很難受,可不知當從何勸阻,隻能緩緩說道,“嶽父大人言重了,我想不至於此!”直江景綱聽罷突然抬頭,怒視信綱說道,“不至於此!你也好不到哪去!你入城隨侍時候我教導你什麽來著,你都忘得一幹二淨,我讓你小心做人,小心做人,你就是不聽,我問你,源口三左衛門是怎麽回事!”

    直江信綱聽罷一愣,可立刻就反應過來了,原來上杉謙信前年從佐竹義重手下挖來了東國大儒山崎秀仙,讓他為自己專門傳授四書五經,老莊諸子之說,他雖然號稱漢學大儒,可直江信綱一直瞧不起他投靠二主,所以平日裏都在春日山城居住卻少有走動,尤其是山崎秀仙仗著自己得寵,經常不把別的家臣放在眼裏,平日裏缺少禮數(一個讀書人,文人相輕也就罷了,還和武士較勁幹什麽,這樣也配稱為大儒?),直江信綱就更加生氣,終於有一日讓他抓住機會,逮到了山崎秀仙的陪臣源口三左衛門在城下縱馬踩壞農田,他本來打算當眾責打十鞭子,可那源口大聲嚷嚷說自己是山崎秀仙的小舅子,誰也動不得自己,氣的直江信綱忘了數數,一直打,最後竟然把他活活打死了。這件事情曾一度鬧到上杉謙信那裏,謙信痛恨源口縱馬踩壞農田,可也責怪直江信綱下手太狠,兩相抵消,又正好涉及的都是自己的寵臣,結果沒有責罰,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可兩位家臣從此勢如水火,再也不說一句話,直江景綱問的就是這件事。直江信綱一想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笑著說道,“信綱知道了,日後注意便是。”直江景綱見他完全不當回事,氣的火冒三丈,可一想,自己已經太老了,管不得這些了,就算再說多少,信綱隻會以為自己是老糊塗了瞎管閑事,隻好不說了,可心裏卻默默祈禱道,“信綱不拘小節,為人剛直不阿,非權術鬥爭之才,久在中樞其實不利,希望佛祖保佑他平平安安,我直江家不要毀在此人手上!”

    一場轟轟烈烈的上杉家內“選舉”就此結束,上杉謙信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就是家中除了大公子和他的佐政山本寺定長之外,再無人有站到權力中心的資格,另外二公子成長的很好,孟昭德很盡責,上杉謙信雖然把諸位家臣各自的想法都按下沒說,可他自己心中卻明白了,家中敢說真話,或者還能為自己的安危著想的隻有上杉顯景一人,比起那些對大公子簇擁追捧的人,他更恨在此事上自作聰明,裝病躲開的大臣,按照上杉謙信的原話“能說出自己生病了這個理由,竟然沒力氣說出四個字的人名麽”,他要大力整頓這些人,讓他們明白,對於家事漠不關心就不配吃上杉家的祿米,一時間人心惶惶,之前表現不佳的家臣們紛紛急的跳腳,而就在上杉謙信準備找幾個人下手,起到標榜作用的時候,上杉四天王之一的柿崎景家不好好的裝病,突然跳了出來,撞到了槍口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