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回關東諸雄起烽煙

字數:9046   加入書籤

A+A-




    各家大名返回封地後,便相安無事,孟昭德遠征軍一萬人也於八月上旬抵達躑躅崎館城,洗去一身疲憊後,孟昭德收到了秀吉的禮物,算是瓦解兩川的謝禮也好,還是表彰孟昭德一貫的忠誠也好,秀吉對天下大名宣稱他府中金子太多,花不完,於是每人按照級別送去一盒或者一甕,孟昭德則收到了三甕,滿滿的都是金幣,流通最好的黃金小判,大致估計也有一萬兩左右,孟昭德不由對下屬說道,“秀吉今後時不時就會來這一手,宣揚他的財富,讓各地大名不敢再起妄念,有這些錢,百姓的日子好過多了。”

    左右無事之後,孟昭德便親自教導幾個兒子讀書,接觸了半年之後,孟昭德對兒子們總算有了些許了解,其中嫡長子孟憲文為人寬厚老實,有一說一,且容易原諒下屬的過錯,隻是不喜歡打打殺殺,對勾心鬥角也沒興趣,平日最喜歡茶道和書法還有和歌。次子孟憲傑卻不同,雖然年方十四,可好習武藝,且頗通兵法,每日纏著真田昌幸教書,真田昌幸隨孟昭德遠征的半年,他便纏著藤堂高虎和阿倍秀明,據說為了了解騎兵,還曾在軍中住了一個多月,心疼的年年每日都要到軍中去抓這個小子,好讓他回家吃飯和洗澡。三子孟憲平(原名孟憲華,賜封平氏的平字,始改)隻有十歲,一日到頭就喜歡跟著兩個哥哥,大哥要有空,就隨大哥寫字,二哥來叫了,就隨二哥去騎馬射箭,看似無甚主見,不過腦子好使,往往三人同屋學習,一篇文章老二沒興趣,老大還在揣摩之際,憲平已經背誦出來,蹦蹦跳跳的出去玩耍了,不過比之戰國亂世十歲(正史中諸多武士初陣都是十歲或者十一歲,不詳述)小子就有心上陣殺敵不同,孟憲平好似與世無爭,長不大一樣,孟昭德所以對此子無甚期望,隻盼他平安就好。四子孟憲勇,乃替上杉景勝作為養子來到孟家的,他亦是十四歲年紀,父親乃是越中上杉氏豪族,可惜少年喪父,母親後改嫁加賀,上杉景勝靜心挑選,就屬此子聰慧,且外貌俊朗,所以送來孟家(景勝自己的養子,即上條政繁之子龜千代送往秀吉處為人質),孟昭德無事和他對喝,或者考究兵法學問,也是有板有眼,戰國養子輔佐嫡子振興家業的實例大把的有,所以孟昭德頗喜愛此子,打算著力培養,日後輔佐孟家。

    1585年(天正十三年)春,因為上杉景勝未曾生育女子,眼看長子孟憲文已經二十五歲了,豐臣秀吉於是做主,將前田利家的四女,自己的養女豪姬嫁與孟憲文為妻(此女子是戰國第一女豪傑,生性正義感極強,有男子一般的視野,有菩薩一樣的慈悲,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部東流電影叫做豪姬),本來前田利家三女麻阿更合適,可兩個養女中秀吉還是選擇了這一個給孟昭德之子,眾人皆感不解,為何姐妹之間,偏偏年紀輕的去跟一個大齡青年。直到年底大家才得到答案,秀吉不顧阿鬆和彌彌的反對,強收了麻阿作為側室,而且據說在之前,一次洗澡中洗的不慎,還是秀吉養女身份的麻阿就被強上,這才生米煮成熟飯,做了秀吉的夫人,估計也正是這個原因,秀吉不敢再造次,若一口氣娶了兩個利家的女兒,那天下僅存的幾個百萬石級大名之一的槍之又左也不是好對付的,所以才乘出事之前先把豪姬送走,如此竟然成就了一個女子的神話,成就了一位偉大的女性的誕生。

    賜婚之後,孟昭德自然帶兒子和新兒媳婦去大阪城覲見秀吉,也不知兩個連襟坐在一起的感覺如何,可戰國時候本就不在乎這個,秀吉一時間也是高興,賜婚好像賜上癮一樣,又把淺井長政和阿市夫人當初生的三位女兒請出來,大姐淺井茶茶,二妹淺井初,三妹淺井江,二妹淺井初因為孟昭德早和部下山下氏有約,二子孟憲傑要娶山下政文的女兒督桃,於是賜給了孟昭德的三子孟憲平,這位夫人倒大了夫君五歲(正史嫁給京極高次),另外三妹淺井江賜給了德川家康的嫡子德川秀忠,竟然比夫君大六歲,一時間孟昭德和德川家康都感到荒唐,尤其是這次又跳過大姐直接送走二妹三妹,兩個同門師兄弟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也不便明言,於是結伴上京謝恩了事,並把兒媳婦領回了家,隻待兩個子嗣各自十五歲時候方才行房。

    天下無事多時後,九州一地再次鬧起紛爭,不過不是島津氏,而是肥後國的佐佐成政,這個被賜封五十四萬石的大名並非秀吉嫡係,相反還是秀吉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去往九州不過是為秀吉做兩件事,第一就是打破九州外地人不能涉足的陋習,第二就是給秀吉一個親自駐軍的借口,果然在佐佐成政抵達九州後,秀吉馬上宣布肥後國為試點,開始實行自己的全國檢地運動,所謂檢地運動,就是把織田信長和之前所有幕府實行的指出製改為測量製,原來各個藩國的石高有兩種組成,一部分是豪族和地主自己的留地,屬於自產地,另外的則歸大名或者國主開發征用,多是荒地,後變成農耕地,能開出多少都看國主的本事,兩種地的耕作者都是農民,不過一個是給地主打工,一個是給國家納稅,最早的檢地因為人手匱乏和政令不統一,都是國主先詢問當地豪族和地主,由他們“指出”哪一塊地是自己的,然後其餘的收歸國有,這就造成了地主的私占地越來越多,且合法的侵吞了國家財產,於是秀吉展開了測量製檢地運動,就是按照古籍記載,或者各藩國以往記錄,上溯多少年為限,登記在冊的土地便是豪族和地主的,這之後產生的都歸於國家開發,所以國家征收稅賦,這樣做當然極大的增長了中央的財政賦稅,可嚴重侵害了當地豪族還有地主的權益,那些蒙騙侵吞國家的不說,一些看著荒地無人理睬的地主自己花錢開荒,後得到的土地,也因為戶籍沒有登記,而收歸國家,一時間多少人血本無歸,佐佐成政推行此政舉步維艱。

    如此撐到四月上旬,果然出事了,隈府城主隈部但馬守親永因對檢地不滿,舉兵起事,叛亂蔓延到周邊諸國。雖然成政出色地打敗了叛軍,但絲毫不能改變秀吉置之於死地的決心,佐佐成政最終被認定在這一事件中負主要責任,並被秀吉要求切腹。聞訊的前田利家大驚,他連夜前往大阪城麵見秀吉,希望秀吉能夠寬恕佐佐成政,可秀吉已經鐵了心了,不見利家,前田利家無奈之下,隻能灑淚離去,心中又想起秀吉強征他女兒侍寢,一時間新仇舊恨,對秀吉再無往日的恩情,滿是憤怒留下了。

    一代名將佐佐成政最終迎來了他的大限之期,5月14日,他在攝津尼崎的法園寺平靜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臨終之前還留下了最後一首辭世詩“この頃の、厄妄想を、入れ置きし、?缽袋、今破るなり”,意思是一生妄想皆空置,鐵缽沉淪今破也,從始至終忠於織田氏的唯一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忠臣離開了人世,不知道為他奔走求情,卻為了保存家業幾次變節投靠,甚至自己的女兒被秀吉強占也不能吭聲的前田利家(不論別人怎麽評論前田利家,就說他為人簡樸,散盡家財,在世時候家臣因為收得賞賜太多,過的甚至比他這個主君都寬鬆也好,他始終有兩個汙點是抹不掉的,一個是看著女兒侍寢一個老頭,一個就是在日後對於德川家康擅自聯姻,無視秀吉遺命的情況下,選擇了妥協,甚至偏幫)作何感想,不過值得寬慰的是,明明一個被秀吉處決的犯人,天下人人敬而遠之的悲壯英雄,卻還是有人為他在遙遠的東國豎起了一炷香,為他禱告,祝他在那個世界走後,這人便是天下第一遊俠,第一傾奇者前田慶次郎。

    處決了佐佐成政之後,秀吉立刻派遣大將加藤清正率軍一萬五千駐防肥後國,正式把本軍嵌入了九州之內,和黑田孝高遙相呼應,也許是為了試探毛利氏和九州諸大名對此事的態度,駐軍之後秀吉消停了幾個月,見各地皆無反應,才又做了另一件事,這件事主要是為了向天下宣揚他的威嚴,9月24日,通過石田三成攥寫,關白豐臣秀吉,左大臣孟昭德,近衛府蒲生氏鄉聯名簽署的“?無事令”正令頒行天下,這比之前頒布的無事令更加嚴格,且更加規範,規定天下大名不許用武力解決問題,需要上呈秀吉調解,規定天下大名不得擅自增築城池,除非秀吉批準,規定天下大名不得擅自通婚,除非秀吉賜婚,而最要命的一條就是,各大名所屬凡是在七道範圍之內的,需要用一年時間擴建官道,移除障礙和卡砦,造成天下暢通,行動無阻之象。如此就等於把各地大名變成了秀吉的家臣,再無人事和外交自由,等於把天下變成了秀吉的後花園,任他發兵想去哪就能去哪。

    “?無事令”一頒布後,各地無奈隻好實行,可隻有陸奧和關東拒不實行,這也在秀吉預料之內,但老謀深算的秀吉隱忍不發,就要等兩地自己作亂,秀吉有了借口才出手整治,也算給天下大名一個榜樣看看。陸奧關東兩地,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伊達政宗(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守舊愛幻想的北條氏政,果然在不久之後就給了秀吉機會,不過並非眾人所料的是北條氏政高舉護皇大旗,而是伊達政宗先擅自起兵,破壞了“?無事令”。

    原來陸奧伊達氏多年都是外交和聯姻相合各地大名,可到了伊達晴宗這一代,他雖然還是耍起伊達氏天生遺傳的外交手腕(伊達政宗也是外交本事高強),骨子裏卻成了一個武鬥派,時刻都不忘囤積財富,搜羅人才,如此數年後,老邁的伊達晴宗和伊達輝宗再次鬧不和,說來還是為了伊達氏日後的發展道路,伊達輝宗建議和孟昭德聯合,從他那裏收購大批火器(參看前文),利用陸奧最先進的軍備先平奧州而後進取中原,可伊達晴宗認為陸奧地廣人稀,鏖戰並非京畿諸大名對手,還是自強於一隅的好,當時年輕的輝宗不解父親的意思,就多次公開頂撞,為了避免再起父子相殘的慘劇,伊達晴宗便主動讓位給伊達輝宗,是為第16代家督。伊達輝宗在位,除了娶最上義光(陸奧另一位大大名,頗通兵法,甚至勝過伊達政宗,乃是真正的陸奧第一兵法家和權謀家)的妹妹,號稱“智勇雙全之鬼姬”的最上義姬之外,還著力提拔人才,打破東北陳舊的支家出臣本家出君的人才製度,大膽挖掘了一批貧民,其中有東北聞名的“布衣宰相”遠藤基信,大將鬼庭良直,還有一位就是最上義姬生產之後,為了家業中興,伊達輝宗特地從京都請來的“天下二甘露”之一(另一位是大蟲禪師)的名僧虎哉禪師,號虎哉宗乙,來擔任小公子“梵天丸”的老師。

    這三件事當時做的看似無甚奇效,可十餘年過去,到了天正十三年,便看出不凡了,首先是破格用人才的製度,使得“天下兩大陪臣”之一的片倉小十郎景綱,原田宗時,伊達成實(伊達實元之子)等人可以脫穎而出,站到了曆史的舞台上,其次,虎哉禪師對“梵天丸”也就是六年前就元服的伊達政宗的教導徹底完成,已經十八歲的伊達政宗在父親的嗬護和母親鬼姬的敵視下,匆匆宣布繼承家督,雖然母親鬼姬在家中勢力很大,支持弟弟次郎的人也不少,但通過兩代人,晴宗和輝宗的努力,有才華而且忠於伊達政宗的人更多,且兵庫飽滿,政局穩定,在一片大好形勢下,鬼姬雖然繼承了哥哥的權謀之術,也無可奈何。

    本來應該以40歲年紀安享晚年的伊達輝宗在親眼目睹兒子的英姿颯爽後,卻失去了這個幸福的機會,就在佐佐成政被勒令自殺的同一個月,被伊達輝宗和政宗兩代人打的焦頭爛額,無法抵禦的大內氏家督大內定綱親自來往米澤城向伊達氏宣布臣服,眼看十年的宿敵終於投降,本來隱居的伊達輝宗也出來湊熱鬧,打算見一見定綱,也有人說是伊達政宗恨大內氏輕視自己,死戰不降,所以打算命定綱切腹,伊達輝宗是來調解的,不論怎樣,反正伊達輝宗是來的,可就在三日的會麵結束後,伊達政宗也答應不殺定綱了,隨之而來的二本鬆城二本鬆義繼卻突然發難。

    原來在1585年(天正十三年)10月7日黃昏,伊達輝宗送走大內定綱打算回返居城時,從屬伊達氏的?山(二本鬆)義繼恰巧來到米澤城(也有說是等在伊達輝宗的居城小浜城),要當麵感謝伊達輝宗的救命之恩,那是在前一年伊達政宗出兵攻打?山義繼,差點把?山氏滅國的故事,後來幸得忠厚仁慈的伊達輝宗求情,伊達政宗才放了?山義繼一把,沒有殺掉義繼,伊達輝宗回想起此事,也為給兒子多積攢一份人緣,於是熱情地接待了?山義繼,並在送客的時候親自送其至大門口,可是就在兩人在大門口相互道別的時候劇變陡生!?山義繼和其隨從們忽然拔出暗藏的武器,製住伊達輝宗,一百名護衛逐散了虎口的伊達軍,以伊達輝宗來強迫伊達政宗當場答應交出已經占領的二本鬆城,並承認二本鬆家的獨立大名地位,伊達政宗聞訊後,調來隨身護衛火槍隊包圍了二本鬆一行人,可父親在手,他也無可奈何。

    眼見兒子有心軟動搖的意思,伊達輝宗急的直跺腳,作為米澤的豪強,伊達氏久來頗受四麵圍攻之苦,現在三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好容易南麵聯合了最上義光,北麵和議了南部氏,左右兩翼的威脅,十家豪強的二本鬆和大內都降伏了,正是要大展拳腳之際,怎麽能就如此功敗垂成,伊達氏再次陷入合圍之中!為了本家的大業,伊達輝宗扯著嗓子命令兒子開槍,毫無其他辦法的伊達政宗含淚命令部下鐵炮手開火射擊,霎時間百槍齊鳴,伊達輝宗率先慘死在亂槍之下,享年40歲,?山義繼喪失人質自知不免,當即拔刀自刎,帶來的部下也全部被伊達軍斬殺殆盡。

    父親的死亡使得年輕的伊達政宗喪失了理智,他為了泄憤,下令將?山義繼的屍體梟首肢解,分成數塊分別放在小浜城和米澤城的七個城門(小濱城三個門米澤城四個)外示眾!隨即,伊達政宗顧不得嚴冬季節的紛飛大雪,執意要出兵夷平戶丸城,將?山氏最後的血脈也殺個雞犬不留,?山氏聞得家督慘死,屍首還被侮辱,也悲憤莫名,誓死抵抗。新立的11歲家督?山義綱在重臣新國彈正的輔佐下向周圍各路大名發出求援信,鑒於伊達氏的過於強大,各地豪強也決心聯手製衡,免得最後被各個擊破,到了當年11月,佐竹氏,蘆名氏,相馬氏,白川氏,石川氏,岩城氏和?山氏共聯軍三萬先發製人,一齊攻入伊達氏的領地,伊達政宗聞訊大怒,點起八千人馬迎擊。

    此事傳到秀吉耳中後,秀吉冷靜的思考了當前的局勢,最後考慮到一麵是八個大名一麵是一個大名,當然是法不責眾,而且雖然八大名集體殺入伊達氏領土,伊達氏隻是自衛,但對方來襲的主要原因還是伊達氏先動刀兵,進攻了?山氏,所以秀吉站到了佐竹氏等八家聯軍的一邊,下達了停火令,並要求伊達政宗立即前來京都麵見秀吉請罪,不然將來踏平陸奧,定斬不饒!

    陸奧和京都相隔上百裏之遠(一裏是大明八裏,等於相隔近千裏地),個人步行都要兩個月左右才能抵達,更何況大軍了,所以伊達政宗並不擔心秀吉,也不指望秀吉,還是要解決眼前的麻煩,他擱置秀吉的書信不理,聞聽八大名聯軍中蘆名義廣和常陸的佐竹義重這兩個奧羽南陲大名兵出二本鬆城,奧羽北部大名岩城常隆,石川昭光,白川義親,相馬盛胤和二階堂盛義等出人取橋直奔米澤城,伊達政宗於是決定,先避過鬼才佐竹義重的部隊,打擊旗號最多指揮最混亂,且離得最近的北部六國聯軍,伊達政宗的一千騎兵和七千步兵很快就和六國軍在高倉城下相遇了。

    首先投入戰鬥的是伊達氏騎兵,倭國地勢,是越往北去越適合牧畜,越往南來越適合農務,所以奧羽的畜牧業頗為發達,奧羽一帶人煙稀少,糧產奇缺,可偏偏牛馬生的各個高大(看看神戶牛,北海道可在東流的最最北邊啊),本來倭國矮馬,一個騎兵在平原撕鬥一個步兵隻是能險勝,但配上奧羽的高頭大馬,則能發揮中原明朝那般騎兵即如坦克一樣的威力,帶隊一千騎兵的武士就是伊達政宗手下陪臣片倉景綱,他按照伊達政宗的指示,一路殺敵一路後撤,把敵人的注意力從防禦薄弱的高倉城吸引到了南方三十町外的人取橋,在這裏,伊達氏七千步兵以逸待勞,對六國軍發動了總攻。

    一邊是殺父之仇,另一邊也是“殺”父之仇,兩家相見自然分外眼紅,這一仗殺的可以說是戰國史上少有的慘烈,雖然投入兵力不多,一方隻有二萬左右,一方隻有八千,卻無一人後退,和以往那種一方略勝另一方必潰散不同,每一個人都緊守腳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讓出,這樣廝殺了半個時辰,伊達氏人少的劣勢就顯現出來,最後逼得作為主帥的伊達政宗都要抽刀在手,衝進亂陣參加白刃戰。這樣殺殺停停,累了一撥再上一撥,兩軍軍營相互隻有五町距離的情況下,惡戰持續了一天一夜,到了17日,蘆名義廣和佐竹義重也紛紛帶兵趕到,三路聯軍開始分割包圍伊達軍,最危險的時候,伊達政宗和護衛火槍隊十餘人被上百人包圍,幾乎身死,眼見本家要壞,臨陣前身染重病,已經不能騎馬的伊達氏第一猛將鬼庭良直戰了出來,他手持太刀,因為虛弱無力,所以幹脆不披戰甲,就赤身帶鬼庭氏一百八十名子弟殺入敵陣,有了猛將的支援,伊達政宗才得以暫時撤退。

    此時的鬼庭良直已73歲高齡,牙齒都快掉光了,可就是這樣一個老頭,還是雙臂展開,一手槍一手刀,將追兵殺退18次之多,最後鬼庭良直身上中矢如刺蝟一般,大小刀槍創傷數十處,流血不止無法醫治,才被敵將?田十郎刺中壯烈戰死,麾下一百八十子弟兵,都是鬼庭氏本族,他們見族長戰死,也紛紛亡命搏殺,全部玉碎。

    鬼庭良直的死激發了伊達氏的鬥誌,伊達政宗回營包紮好傷口後,上馬出營再戰,片倉景綱也率五千多人戰到營前據守,關鍵時刻,負責監視南路軍動向的伊達成實率一千精銳騎兵終於趕至戰場,從人取橋以北方向突擊殺入蘆名軍本陣,蘆名軍不料有此突襲,頓時潰散逃亡,聯軍其他部隊見戰線被撕開一個口子,怕被兩支騎兵合圍,隻好紛紛後撤。驅散了人取橋的“八國聯軍”後,伊達政宗馬上回營整備,預防下一次突擊,曆時兩日夜的人取橋大戰宣告結束,伊達氏一方戰死步卒一千八百人(沒有傷,都是死),而聯軍則死亡不在三千以下。

    等了兩日後,大家都以為比人取橋大戰還要慘烈的惡戰又將開始,佐竹義重卻突然撤兵了,原來佐竹義重北上進攻伊達政宗的同時,甲府的孟昭德也受召前去二條禦所城履行左大臣職務,協助豐臣秀吉處理天下政務,首當其衝的就是解決各地大名進京覲見的住宿問題,第二個便是檢地政策的推行,第三個便是打通五畿七道,幫助中央政權更好的抵達各地,維護權柄政令的通行,這三個問題皆是無法一時解決的棘手問題,孟昭德隻好召來軍師阿倍秀明,政務能手山下政文,藤堂高虎,江之島友成,增田長盛,前田玄以等幾人共同應對,一時間家中隻剩下真田昌幸和尼子長秀各守一邊。

    北條氏政被諸豪雄壓製多年,現在突然孟昭德和佐竹義重兩個軍事奇才皆不在了,他似乎看到了統一東國的機會,於是地黃八幡北條綱成出上野國,北條幻庵出關東上總,偷襲關東平原,一時間兩地無法抵禦,佐竹氏是苦於無將,上野國是苦於長野長行病重去往京都醫治,人心浮躁,許多豪族聽了北條氏蠱惑,以為孟昭德多月不回關東,是被秀吉扣押,現在解救辦法就是強征百姓存糧上京贖人,百姓不想餓死,一時間奮起奪糧,襲擊了幾處官倉,尼子長秀作為軍師和山下政虎,島勝猛兩軍分開平叛,最後被北條綱成鑽了空子,上野國沼田城一代陷落,尼子長秀隻好請兩位將帥帶兵往館林城和廊橋城等地駐守,由佐竹氏,結城氏等東側大名接濟糧草,固守待援。

    這邊北條綱成拚命攻打上野,那邊北條幻庵也逐步穩進上總一帶,佐竹義重自人取橋撤兵後,日夜兼程,十日之內便返回了佐倉城,當年北條氏康臨終前曾囑咐氏政道,“綱成驍勇可為大氣,然其行猛,恐無相伴之輩,幻庵三代股肱之臣,有其在,則家事不亂,然其性柔而滑,誌不堅,當不可遠圖,”一語道破了北條綱成手下無有能配合綱成作戰的一流大將,而北條幻庵亦無鬥誌,所以北條氏政最好就是固守一方,不論誰做天下,皆可保太平,現在北條氏政盲目出兵,自然銳氣轉瞬即逝,到了1586年(天正十四年)開春,本來就意誌不夠堅定的北條幻庵在國府台城下被佐竹義重擊敗,雖隻折損步卒六七十人,可老將還是以此為借口,帶兵退回了江戶城。

    佐竹義重成功擊退北條幻庵守住國土的同時,東北的伊達政宗則乘聯軍失敗,各方心灰意冷之際大舉進兵,首當其衝的就是?山氏,小娃娃家督根本抵擋不住伊達軍的攻擊,當年3月二鬆本氏便告投降,?山義綱被迫出亡投靠蘆名氏,後又轉投佐竹氏,不幸饑寒交迫,死在路上,?山氏遂滅亡。4月初,伊達政宗聯合舅舅最上義光,揚言要清算石川氏和白川氏,這兩個地方豪族自立的大名向來沒有立場,於是紛紛投降,伊達政宗收了他們的領地,將他們全部搬遷到米澤城居住,好在沒有殺害,兩族人亦安心投降,伊達政宗就此成功的統一了陸奧。

    東北地廣人稀,除了東側的陸奧藩國之外,隻有西側的出羽國,若說伊達氏是陸奧霸主,那百年來的出羽國老大便是最上家了,擁兵圍城,逼父親退位的最上義光向來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他是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威脅自己的地位的,莫說一個伊達政宗,就是當年的親生父親也不行!眼看這個瞎了一隻眼睛的外甥野心越來越大,最上義光決定不能坐以待斃,這個東北第一權謀家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在4月底,伊達政宗還忙於安撫石川,白川兩地百姓的時候,他就秘密拉攏了佐竹氏,蘆名氏,大崎氏,形成了第二次伊達氏包圍圈,而和第一次不同的是,他竟然還秘密運動到了妹妹鬼姬,讓妹妹突然在米澤城發難,要求改立小次郎為家督,從裏外一起夾擊伊達政宗,使奧州獨眼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