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回離開吧!豐臣秀賴
字數:14442 加入書籤
(‘
為了幕府建立後,尚未填滿的官吏架構,為了準備征討關東,尚未備齊的糧草軍械,為了安撫天下,尚未成文的幕府法度,孟昭德每日忙的焦頭爛額,手下佐政山下政文,阿倍秀明,增田長盛等人更是創造了十五日不曾離開官邸,未曾洗漱的最高紀錄,近千份奏章等著批閱,數百萬石糧草等著調度,最後孟昭德隻能把孟憲文和孟憲傑調入官邸,讓兩個兒子同時進入權力最中心,將近三十歲的三子孟憲平一直無所事事,且文才武略都不出眾,讓他做事孟昭德很不放心,可各地人手不夠,孟昭德一紙調令,孟憲平隻能戀戀不舍的離開溫暖的家,告別夫人阿初,又在生母阿若墳前上香,然後趕到了父親指派給他的上任地去,接替剛剛病逝的白石宗實擔任東北防務巡檢,好在孟昭德知道此子沒什麽能耐,關照他去了東北一定要多聽直江兼續的意見,不要擅自做主,孟憲平全答應下來,哪知道一去那裏就是二十九年,這二十九年的時間,讓孟憲平躲過了日後孟氏奪嫡最殘酷的鬥爭,讓他結識了一直陪伴自己,不離不棄於東北苦寒之地的側室玉姬,讓他十二年後出生的孩子在冰雪中鍛煉出了強壯的體魄,和堅毅的性格,並和他日輔佐自己開創中興盛世的五功臣其中兩位,成為了朋友,不過這是後話,暫過不表。
此時的孟昭德不會預見到他人生即將結束的時候,上天會賜給他孟家一個英主,也不會預見到孟氏幕府將來會遇到多少風風雨雨,此時的他隻有煩惱,因為一件事,就是人才,孟氏幕府起源於貧民,所以孟昭德選才的標準也是唯才是舉,可惜東流狹窄民寡,人民普遍教育水平極低,雖然孟昭德在各地開辦學府,可是學習文化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像大明那樣每三年一次科舉,無數人參加的景象,孟昭德最少還要幾年才能見到,所以現在孟昭德身邊文人極度匱乏,他深深的感覺到了沒有旗本血脈的壞處,看看師兄,一個能手死了,在那人族中隨便選拔,至少還有幾十個同樣受過良好教育的,不耽誤辦差,可自家呢,一個人去世,就要把工作量分擔到另一個人身上,尤其是慶長八年的四月,好似這年的開春更加嚴酷,孟家政務能手去世了三人,首先是江之島友成,自京都聯絡平叛事宜回來後,就身體疲乏,熬了一兩年後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三歲。
全麵發展,有奇謀又能施政的本家忍者眾首領果心居士,號稱半人半鬼,可終歸還有一半是人啊,他倒沒像百地宇久郎那樣不辭而別,是給孟昭德最後上了一封有關忍者使用方麵的建議書之後,在家裏病逝了,享年八十歲(活得夠長的)。最後還有竹中重矩,遊佐續光,溫井景隆三人,孟昭德在金森長近死後,一直想吞並飛驒國,占據飛驒高山這個製高點,俯瞰南信濃,可是這裏民風彪悍,豪族不服孟昭德一個唐人統治,而且還有一點最要命,這裏自古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和大明的遼東,雷州,嶺南一樣,三教九流什麽人物都有,且此國無有農地,卻有森林連綿起伏,木材產量豐富,軍隊所需最巨,知道孟昭德要來,肯定是要奪走賴以生存的木材資源,這裏的犯人和百姓竟然擰成一股繩,一同對抗孟昭德,孟昭德自平定東西軍之叛後,沒有一刻間歇的鎮壓著這裏的抵抗勢力,可惜一無所獲,還搭上了主帥竹中重矩,副帥遊佐續光和溫井景隆的性命。
好在虎父無犬子,知道叔叔死於荒野之中後,竹中重治之子竹中重門主動請纓,要求從東北去往飛驒國征討,並上書剿匪五策,最後孟昭德顧念此人乃是義弟半兵衛唯一血脈,駁回不允,才算作罷,將這一任務交給阿部定秀,阿部定秀采取連寨分割,把本就不大的飛驒國分割成十餘個小地區,然後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驅趕豪族,流民,罪犯,最後終於將一萬多人趕出大山,分批遷往別處屯居,用一個月征服了飛驒國,5月4日,阿部定秀班師回京,其聲望達到頂峰,至此名列孟昭德麾下一流將領的行列。
阿部定秀班師後,以心崇伝也從關東潛逃回了名古屋,他自說服德川家康處決本多正信後,就沒有一日不想著怎麽逃跑,德川家康什麽時候醒悟殺錯人不管,就是本多正純和本多忠勝二人知道本多正信死後,也肯定會回來報仇,自己和柳生宗矩並無恩情,柳生宗矩一定不會為自己隱瞞,一個才侍奉主君兩年多的和尚,和本家騎兵主帥,德川家康自然會順從後者,所以以心崇伝借著去北信濃為忠輝少爺講解治國之道的機會,腳底抹油,跑了。回到名古屋後,孟昭德對於本多正信之死唏噓不已,可戰爭殘酷,絕不能夾雜個人感情,孟昭德還是獎賞了以心崇伝,並把他列入佐政之一,共同處置政務,本家用人之際,阿倍秀明等人也不反對,可惜這和尚滿腹全是亂謀,人性又比本家第一亂謀高手尼子長秀差之千裏,讓他老老實實處理政務,他是一定不會幹的,所以日子久後,他便開始躁動,最後竟然調轉槍頭,開始和阿倍秀明等人角力,不過這都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以心崇伝自三月處置本多正信後,為了窺測德川家康的反應,雖然早早溜走,可並沒有離開關東,直到五月,各地大將返回江戶城,各國兵馬開始往小田原調動,他這才斷定,德川家康已經等不得了,他要出手了,於是興衝衝的返回了名古屋,把這個消息同時匯報給了孟昭德,知道德川家康就要動手了,而且聯絡了身邊兩個附屬佐竹義宣,蒲生秀行,且和淡路立花宗茂互通有無(大阪城獻金),孟昭德決定,先除掉此人和大阪城,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1603年(慶長八年)6月3日,孟昭德指示五雄大名聯名上書,請求豐臣秀賴對孟昭德稱臣,理由是幕府已經建立,征夷大將軍已經為孟昭德,沒理由天存二日,若大阪城拒絕,孟昭德將被迫攻打豐臣氏領土,而所謂的豐臣氏領土,就是現在僅存的大阪城了,且五雄大名上書的同一日,細川忠興和藤堂高虎兩位大名分別帶兵兩萬開入京都,尼子長忠則帶孟氏水軍從四國起兵,孟氏水軍此時已經擁有原東海道水軍眾,原熊野水軍眾(九鬼嘉隆病逝,史實),原能島水軍眾三支人馬,聲勢浩大,名為包圍大阪城海域,實際是敲打試探立花宗茂,讓他不要輕舉妄動。
可惜孟昭德還是估錯了立花宗茂,和當年背水一戰,獨守孤城一樣,立花宗茂這個四十不到的大名並非孬種,他這一生秉持的,不是安穩度日,不是忠義廉潔,隻有一點,權力,從一國國主晉升為兩國大名後,他並不感激孟昭德,而是在大阪城,關東,東海道三方遊走,繼續選擇著自己的主家,要把立花氏接著做大做強,可惜孟家是不會給他提供這樣的空間的,和五雄大名相比,立花宗茂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若非九州之戰,他抵擋住了加藤清正的進攻,讓此人無法自西進攻京都,隻怕今日的立花氏還在九州受苦,連隔海相望大阪城的權力都沒有,所以許諾將東海道給自己的德川家康,和許諾將西國給自己的豐臣秀賴都太親切了,比孟昭德親切太多了,立花宗茂站在淡路水軍旗艦之上,手握刀柄看著汪洋大海,心裏若有所思,是啊,若是孟昭德能把阿倍秀明,真田昌幸中的任何一人安置在四國島上,我就不反了,可惜,你讓一個憑借父殷上位的商人來監視我,確實太小瞧我了,孟昭德啊,我不管你是什麽樣的無雙名帥,今日就讓我這個小字輩挑戰一下你吧,讓你明白,把尼子長忠這個無名之輩放在此監視我,是一個多麽愚蠢的錯誤!
6月9日,大阪城豐臣秀賴拒絕了去名古屋城向孟昭德稱臣的要求,豐臣氏和孟氏正式開戰,淡路和土佐國大名立花宗茂樹旗響應,淡路水軍對伊予國軍港發動了突然襲擊,雖然有心和孟昭德開戰,但是尚未準備好軍械物資的德川家康(孟昭德也未準備好)被迫宣戰,十萬人馬向關東相模開始集結,德川家康估計,一個月內就能全軍動員,一個半月,先鋒軍就可以出駿河進攻東海道,此戰的核心就在孟昭德一人,隻要大阪城撐住半年,自己便可以攻破名古屋,和豐臣秀賴東西夾擊剩下的五大名,沒有孟昭德的指揮,這五人平起平坐難以調度協調,早晚必亡!屆時自己再和豐臣秀賴平分天下,或者幹脆取而代之,德川氏即將君臨天下,可惜德川家康沒有想到的是,擁有三年存糧,帶甲三萬人的大阪城隻堅守了二十天,就宣告落城,孟昭德終於推翻了豐臣氏的統治,成為了東流唯一的掌權者(實際上和名義上都是了)。
6月11日,為了對抗大阪城,孟昭德決定先聲奪人,首先他以征夷大將軍的身份免除了豐臣秀賴右大臣的名號,其次他收回了立花宗茂的封國,雖然兩人一個依舊擁有大阪城,一個還有兩國在(傻子才交出去),可是印信被宣布作廢後,已經控製了京都周邊所有商鋪的孟昭德,讓他們失去了用信譽購置糧草和軍械的機會,隻能用黃金收買,而善於伏擊的孟軍則借機俘獲了大阪城向外流出的將近七成黃金,6月15日,探知德川家康已經開始做全軍動員,並隨時可能出兵東海道,孟昭德馬上做出了相應部署,東北大名直江兼續,竹中重門,出兵進攻關東佐竹義宣,越後大名上杉景勝從北往南進攻信濃鬆平忠輝,安東隆盛和田中續繼由九州出兵,渡海進攻淡路水軍,支援尼子長忠,而他自己則率領孟氏王牌天龍軍和北寧軍,聯合藤堂高虎,真田昌幸,細川忠興,加藤嘉明五支人馬共十二萬人進攻大阪城。
麵對孟氏大軍的浩蕩聲勢,大阪城的豐臣秀賴做出了相應部署,他將守城重任交給片桐且元,並命毛利勝永,後藤基次,木村重成,明石全登,大野治長,大野治房等六人率兵馬兩萬出城列陣,沿著大阪城護城河擺開陣勢,等候孟昭德。應該說,依靠大阪城巨城布下陣勢,身後又有虎將立花宗茂率領的淡路水軍支持,豐臣秀賴莫說守住二十天,就是像德川家康期待的那樣,守住半年也應該沒有問題,可惜天不佑護豐臣氏,這場看似走勢悲壯,即將成為戰國史上巔峰一戰的大型合戰,因為兩個意外,轉瞬即逝,遭遇瓦解。
第一個意外來自於豐臣氏一方,孟昭德親封的新貴大名之一,長宗我部盛親造反了,他印證了當年吉川廣家的預言,“孟昭德必會因為前田玄以之死記恨長宗我部,待他明白這一點後,他自然要鐵了心的反抗孟氏”,長宗我部盛親確實想通這一點了,而且是在孟昭德就任征夷大將軍之前,不過那時候的他沒有造反,並非他不想,而是他不敢,因為他的身邊還有自己沒把握戰勝的毛利氏和加藤氏在,直到加藤嘉明為了孟昭德連豐臣氏都不惜得罪,鐵了心跟著孟昭德的召喚,起兵離開封國圍剿大阪城時,他才終於撕破了偽裝,宣布和孟昭德勢不兩立,加入了豐臣氏一方。
這本來是個好事,可惜讓長宗我部盛親給辦砸了,因為他忽略了一點,打仗不是人多就行,不是支持這一方的人多就一定能贏,有時候瞎摻乎進來之前應該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個打仗的材料,在關原合戰,被吉川廣家嚇得動都不敢動的長宗我部盛親很顯然不是個將才,和其父長宗我部元親簡直無任何可比性。這一點孟昭德清楚,加藤嘉明清楚,五雄大名清楚,負責指揮整個戰事的阿倍秀明清楚,隻有長宗我部盛親自己和大阪城的豐臣秀賴不清楚。
所以孟昭德在得知長宗我部盛親造反後,隻憤怒了一刻鍾,就開心的笑了,他命令細川忠興,加藤嘉明放開通道,讓長宗我部盛親的部隊過去,進入大阪城,進入大阪城的長宗我部盛親立刻受到了豐臣秀賴的嘉獎,並把他的一萬援軍安置在了今福和鴫野兩砦,此兩地乃是大阪護城河外圍的最突出部,本來鎮守此地的毛利勝永隻有三千人馬,於是移防大阪城南方,唯一沒有河流的一片平原沃野上,並在此建立了山之丸,最具攻擊力的部隊去守最薄弱的地方,最廢物的統帥鎮守大阪城最堅固的防線,豐臣秀賴的衝動造就了大阪城的覆滅,此言真實不假!
而第二個意外就更加玄妙了,默默無聞的尼子長忠和立花宗茂爭奪大阪城海防線的戰鬥,竟然以孟氏的勝利告終!立花宗茂作為優良血統的後代,戰國後期超級名帥之一,偷襲孟氏海軍的先手主動,麾下還有水戰名將,生駒親正舊臣,勇猛善戰的鳴門喜八郎,這樣的壓倒性優勢,立花宗茂竟然輸了,這一輸直接就切斷了大阪城的所有海防線,讓本來打算依靠大海源源不斷補給本城,並聯絡毛利氏的片桐且元方寸大亂。
至於為什麽會輸,其實很簡單,因為兩個人,第一個人叫做桑多羅.迪亞戈,他是亞曆桑.迪亞戈的兒子,孟氏第二代禦用商人,為了對付德川家康的江戶城,孟昭德早在一年前就從葡國和大明訂購了五十門最新式的火炮,雖然是通過海盜渠道,周期不定,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在大阪之戰開打之前,一批火炮被從台州等地“買來”,由海盜集團交付桑多羅.迪亞戈,並護送返回東流。
這支船隊在經過四國島的時候,巧遇了正在廝殺的兩支海軍,看到本家部隊出現敗績,桑多羅.迪亞戈並未膽怯逃脫,反而用自己商船上的財寶收買了隨行海盜,請他們襄助自己,已經把命豁出去,靠搶劫過日子的海盜集團第一不想得罪這位老主顧,第二見錢眼開,誰知道那兩支海軍誰是誰啊,反正給錢的就是大爺,自己人照樣打,於是五十門嶄新的火炮卸去炮衣,對著緊追孟氏水軍的淡路水軍齊齊開火,這五十門火炮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紅夷大炮,因為明朝人覺得夷字不好聽,所以後更名為紅衣大炮,而它的學術名稱則是長管加農炮。
這種火器的威力不言而喻,在一刻鍾就擊沉了立花宗茂的旗艦和周圍三艘護衛艦,另有幾十艘快船被海盜船分割包圍,各自為戰,此時孟氏水軍也反應過來,立刻加入戰局,呼應海賊眾,兩麵包抄淡路水軍,可惜戰局並未因此而立刻轉變,因為立花宗茂實在太厲害了,他從旗艦逃生後,馬上抵達另一艘安宅船上,並命令部下豎起大棗,繼續指揮戰鬥,淡路水軍一直負責保護大阪城的安全,自秀吉時代就待遇優厚,選取的全是天下精銳水手,雖然多年未經戰爭,可提高速度還有適應能力確實非同一般,在劣勢下,淡路水軍竟然越戰越勇,沒有配備遠程火力的迪亞戈商船迅速起火,沉入大海。
立花宗茂率領淡路水軍眾且戰且退,打算從伊予國撤回土佐附近,在那裏依靠熟悉水域地形的優勢,反撲兩支水軍,然而就在這時,第二個關鍵人物現身了,他就是淡路水軍的先鋒大將,水軍眾副帥鳴門喜八郎,此人見大將的旗艦慢慢脫離陣勢,向後撤離,突然發難,刀劈身邊艦長,隨行親兵火速控製了全艦,並開始向水軍傳遞錯誤旗語,命其左右兩翼堵塞海路,把一個好好地陣型指揮的七零八落,好容易形成的堅固防守瞬間蕩然無存,這之後,喜八郎立刻改易旗幟,從貼身軟甲內取出一麵折疊的很好的大旗,掛上了船頭主桅杆,正是孟家的赤日黑龍旗!
遭遇屬下背叛的立花宗茂又急又氣,隻能用旗語再次布陣,可惜戰國水軍多是人力驅動的木製大船,一次調動就需要耗時甚久,這樣接二連三的變陣,不說水手,就是船頭武士和兵丁都要筋疲力倦,而且緊追不舍的兩支水軍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尼子長忠和迪亞戈各自指揮一軍,通過了改易旗幟的安宅船身邊,對著慌不擇路的淡路水軍就是一陣猛攻,此時的淡路水軍已經三戰而竭,立花宗茂看到抵抗無望,慘笑一聲,立於船頭對著九州祖墳方向拜了三拜,而後跳入汪洋大海,葬身魚腹,失去主帥後,淡路水軍遭遇全殲,被迪亞戈率領的海賊眾搶奪一空,甚至許多保存完好的大船被海賊眾直接開走,要不是迪亞戈和海賊常年有生意來往,這支貪狼部隊說不定還要席卷四國島。
戰後尼子長忠派船接回了五十門紅夷大炮和桑多羅.迪亞戈,並包圍了投降的安宅船,鳴門喜八郎和親兵押送船上淡路水軍返回四國島,在伊予國居城,尼子長忠詢問此人為何為臣不忠,戰時叛變,此人於是倒出原委,原來此人還有一個真名,叫做淺井井賴,乃是戰國錦馬超淺井長政的三子,當時尚在繈褓之中,被豐臣秀吉收留,一直追隨豐臣秀長,雖然他和孟昭德有過數麵之緣,但是深知孟昭德飽受猜疑的他,並未立刻出走,而是隱忍不發,暗中保護孟氏還有兩位哥哥,多年後,他身居部將之職,被派去輔佐豐臣秀次,豐臣秀次被殺後,他不想受到牽連,殺害一相似男子替死,自己隱姓埋名,投靠四國生駒親正,生駒親正死後,又讓接替其國主位置的立花宗茂登庸,一直蟄伏至今日,方才建立奇功,可以和兩位兄長相認了!尼子長忠聽罷唏噓不已,都說戰國錦馬超之後,長子武勇無雙,二子沉穩能謀,沒想到今日見到三子,其城府毅力更勝兩位兄長,淺井長政啊,虎父果然皆虎子也(淺井井賴的真實身份,曆史上眾說紛紜,筆者不願發表個人意見,隻取其中一個猜測好了)!
平定四國後,尼子長忠馬上任命淺井井賴為孟氏水軍副帥,代替自己出兵援助聯軍,6月18日,淺井井賴走馬上任,率安宅船三十艘,鐵甲船十艘,快船三百一十艘,出發木津川,此時的大阪城下,聯軍和豐臣軍已經開始交戰,率先出動的是直接麵對長宗我部盛親的細川忠興部隊,細川氏大將鬆井康之和山田匡德率步兵五千發起衝鋒,長宗我部盛親手下中島重房,吉田康俊,桑名吉成,吉田政重率軍抵禦,兩軍正在交戰激烈時刻,藤堂高虎突然引兵殺到,此時早有反叛之心的桑名吉成向老友投降,本部親兵放下武器,身處桑名吉成左翼的中島重房立刻被孤立,讓藤堂高虎部下佐伯惟定俘虜,另外兩軍遭遇藤堂高虎大將關滕章和越智龍雨迎頭痛擊,在失去側翼保護的情況下,隻能且戰且退,細川忠興乘勢壓上,長宗我部盛親本陣潰散,混亂中本人亦遭俘虜,長宗我部兵團覆滅,戰後長宗我部盛親被罷黜為民,流放高野山,桑名吉成改仕藤堂家,中島重房,吉田康俊下野,吉田政重以一武將之身移居界港,從西洋醫師學習醫術,後又從本國醫師深造,竟然成為一代名醫。
今福和鴫野兩砦到手後,孟氏聯軍開始渡河,眼見大阪城要被包圍,城下布陣的所有豐臣氏大將皆被震動,軍陣撤去,大軍往北麵抵禦強敵,此時一直靜觀局勢變化的孟家本軍和真田昌幸軍發動了進攻,真田六文錢在真田信繁的率領下突前進攻小鬆山,天龍軍則在山下政虎,惠隱院,淺井輝政的率領下進攻道明寺,大將阿部定秀和瀨戶長治率領北寧軍進攻南部平原。
在壓倒性的優勢麵前,豐臣軍迅速潰敗,小鬆山上的後藤基次本是黑田長政部下,他自如水被戮後就有心歸隱,後來為了感激老主的恩德,在少主起兵反抗孟氏時,複出統兵,其武勇和古怪的個性一直被人所傳頌(可看前麵有關他的內容),是大阪城下七將星中武力最讓人恐懼的大將,麵對六文錢的猛攻,他步行立於山頭,手中槍連殺真田氏十一名武士,而自己隻是左腕被劃傷一處,他一邊鼓舞士氣,一邊指揮大軍反攻真田軍,最後同樣彪悍的真田信繁隻能改變策略,親自率領五百鐵炮手,避開大道,從隱蔽處登山,抵達後藤基次附近百米時,下令齊射,後藤基次腰間中彈,趔趄倒地,雖然他數次努力,但卻始終不能再站起身,最後後藤基次大呼可惜,在真田軍包圍自己之前自盡身亡,享年四十三歲!
小鬆山被拿下後,孟氏聯軍就占據了大阪城下的製高點,奪得此地後,真田昌幸馬上命令部下搬運火炮搭建炮台,雖然此時孟家火炮尚無新式紅夷大炮的那種威力,可小鬆山與大阪城的距離不遠,舊炮也足以應付。深通兵法的毛利勝永和木村重成意識到這一點,分別撇下當前敵人,向小鬆山殺去,打算奪回這個製高點,可惜此時天降大霧,突然而來的彌漫霧氣阻擋了兩人的視線,在大霧中慌不擇路的木村重成帶兵又跑回了道明寺一帶,正好紮進了天龍軍的懷裏,正在四處搜索敵人的山下政虎眼見敵方大將,提著斧子就上來劈砍,木村重成見狀招架,兩人戰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的木村重成把他的人生引向了最高潮,心知無望突圍的他,將部下中的弓弩手一百餘人全部集結於一處,依靠險要強射天龍軍,不但讓孟家騎兵損失慘重(考慮到對方人馬隻有一百多,殺幾十個騎兵已經算輝煌戰果),還射傷了山下政虎,讓這個莽漢第一次不得不退出戰陣。
眼瞅就要擊退騎兵衝鋒,有機會突圍的木村重成卻迎來了比山下政虎更可怕的對手,在大霧中找不到敵人蹤跡的惠隱院遇到了受傷的政虎,他得知這裏還有敵軍後,快馬殺奔而來,手中朱槍一挺,身後百餘名騎兵,天下無人能敵,木村重成被迫撤退,全軍潰敗,他也被追上來的惠隱院一槍刺穿胸腹,斃命當場,享年二十三歲。戰後孟昭德聞訊趕來,對阿倍秀明說道,“後世之將能和幸村(信繁)並駕齊驅的隻有此人,如果他能夠很好的成長,能夠歸順本家,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的,可惜如今年紀輕輕就戰死了,實在令人扼腕呀!(原話是德川家康說的)”於是孟昭德命令部下搜尋此人的家眷,並命好生照顧,日後終於在大阪城內發現了他的妻子,名為青柳,孟昭德得知她已有身孕,便將她安排到近江居住,由真田信繁親自照料,後其產下一子,但青柳覺生無可戀,一年後在木村重成的祭日當天自殺,他們的兒子則跟隨親戚改名為馬渕源左衛門,隨真田信繁學習兵法,後得知父親死亡真相,離開真田氏,遊走四方,在九州信奉基督教,改名馬源平信,結識了天草時貞,擔當了九州叛軍的軍師,世人因他瘦小多須,和天草時貞形影不離,稱其為“主仆之狐”。
另一邊去支援小鬆山的毛利勝永此時也遭遇大霧,和木村重成不同,他失去方向感之後,第一件事便命令部隊駐紮,圍成圓形五角陣,靜候敵軍光臨,此時的他和小鬆山近在咫尺,濃霧中真田軍也不敢發射火炮,兩相僵持之下,附近死一般的寂靜。片刻後,馬蹄聲噠噠噠的響起,一支人馬逐漸接近,待到兩軍幾乎可互相看見之時,毛利勝永突然發動了進攻,這支部隊立時慌亂,前軍被打得大敗,毛利勝永乘機派出鐵炮隊掩殺,統製大將乃是加藤嘉明舊部塙團右衛門直之,他和主君在關原大戰之前反目,以浪人身份加入大阪城,此時成為毛利勝永的副手,而讓他意外的是,大霧散去後,他才發現,自己帶兵追擊的正是舊主加藤嘉明所部。
眼見加藤嘉明不敵自己,毛利勝永隨即散開軍陣,命全軍一起撲上,自己則帶騎兵在中央展開衝鋒,就這樣,總兵力不到五千人的毛利勝永隊,竟連破加藤清正軍三陣,十六支小隊,兩萬餘大軍,這其中並無計謀和戰術,完全是采用了一鼓作氣正麵突擊的戰法,好不痛快,讓人不得不讚歎毛利勝永的勇猛和指揮才華,其中加藤氏主要家臣武士,佃十成,足立重信陣亡,親族加藤嘉政亦戰死,加藤軍元氣大傷。
戰至最後,加藤嘉明不得不親自披掛上陣,和毛利勝永廝殺,塙直之見狀提兵來戰,舊日主仆相見,二話不說就招呼上,加藤嘉明身邊旗本不多,被塙直之手下鐵炮手一陣怒射,倒地無數,加藤嘉明本人亦中彈,堪堪危命。正此時,擔綱救火隊員的孟氏軍團主力之一,淺井輝政帶一支天龍軍殺到,隻見他銀盔銀甲爛銀槍,座下玉白馬,好似一道銀光閃電,瞬間穿過人群,直取塙直之,塙直之舉刀就砍,可哪是淺井輝政對手,被他長槍一架,一挑,反手一刺,喉嚨上登時多了一個透明窟窿,整個人栽下馬去,氣絕身亡。討取塙直之後,淺井輝政命天龍騎兵分開驅逐毛利氏鐵炮隊,又命加藤清正的旗本護衛加藤清正撤出戰陣休息,自己則率五十騎兵來戰毛利勝永。
毛利勝永實話講,在城下七支人馬中,是武勇,指揮,布陣等各個方麵綜合實力最高的將領,和其他被俘,被殺,或者自盡的武士相比,按說毛利勝永應該表現的更加剛毅,或者和淺井輝政拚殺一下,被幹掉,或者雄起一下,繞過淺井輝政,把別的什麽兵團驅散,讓他人生盡頭的履曆上多添一筆事跡,反正他有很多選擇,可是這個武士,這個戰國時代最後一位名將(再次重申,按照出生日期算)選擇了需要付出更加多的勇氣才能邁上的一條道路,他跑了,並非潰散,而是且戰且退,放棄了城下陣地,率軍退回了大阪城。
至於他為什麽這樣做,其實道理很簡單,作為大阪城一方判斷力最出色的將帥,看著漫山遍野逼近的孟氏聯軍,他明白,豐臣氏終於走到了盡頭,和自欺欺人不同,他勇敢的接受了這個事實,並認識到,真正的盡忠,應該是在城破的最後一刻,陪伴在自己的主君身邊,所以毛利勝永帶著尚未被打散的鐵炮隊退回了大阪城,不顧片桐且元驚訝的目光,毛利勝永卸下盔甲,換上素白和服,步行走進了號稱可以俯瞰東流全境的大阪城天守閣內。
同一時間,大野治長和大野治房兄弟在城下遇難,掌握大阪城權柄多年,操縱豐臣氏澱殿,進而成為豐臣秀賴代言人的一代弄臣,被史書和當世之人所不齒的白臉小兒,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並沒有辜負他頭頂的武士之名,目視大野治房被亂槍打死之後,大野治長高呼太閣我不愧你,而後揮刀自盡。城下七大營全軍覆沒,孟氏聯軍從三個方向包圍了大阪城。
城內的毛利勝永向豐臣秀賴和澱殿詳細的介紹了城下的情況,眼含熱淚的對豐臣秀賴說道,“少主尚未元服,遭逢天變,實非主君無能之過,乃世人私欲過重,舍棄主君而去,日後必遭天譴,今日少主當拿出勇氣來,請盡武士最後義道,勝永願不離不棄,陪伴左右,直到最後一刻。”說罷從懷中取出肋差,端端正正的放到豐臣秀賴麵前,讓一個小娃娃自盡,這是多麽殘酷的一件事情啊!豐臣秀賴愣愣的看著那把沾滿鮮血的肋差,臉色慘白,苦笑著問道毛利勝永,“內府何在?各地勤王之師何在?真無退路了麽?”毛利勝永搖搖頭道,“內府和孟昭德一丘之貉,大阪城雖為天下中心,可鞭長莫及,內府此時必然乘機用兵越後和東北,若能取下越後,信濃群山自南向北便可連成一線,天塹可抵十萬雄兵,隻怕...隻怕少主在內府心中,遠沒有那幾座山重要,懇請少主早做決定,莫要在抱有幻想,內府他...不會來的!”
豐臣秀賴身邊的澱殿聽罷,嚎叫一聲暈了過去,豐臣秀賴見狀,忙抱住母親,大聲痛哭起來,半晌後,他才有氣無力的止住哭聲,對毛利勝永說道,“請允許我盡兒子的最後一分孝道,你可用心守城,我自有定奪。”毛利勝永隻好起身告辭,和片桐且元一起離開居室,門外兩人交談,片桐且元問道毛利勝永,“當今之計隻有這條路走了麽?”毛利勝永歎口氣道,“少主必會傳喚你,瞞著我和孟昭德媾和,可惜當日孟昭德命少主稱臣,少主不允,今日一戰已經試探出大阪城失盡了天下民心,孟昭德心中,少主已經毫無威脅,再去和談,除了自取其辱不會有第二個結果了,三日內,大阪城必破,不過請你放心,勝永在此,一定殫盡竭力,不會有一絲鬆懈,不管他三日五日,隻要少主還在,我便殺身成仁,不退一步!”
片桐且元聽罷心戚戚然,隻好說一些鼓勵的話,命毛利勝永返回崗位,自己則在居室外等候澱殿蘇醒。城外,孟昭德率軍包圍了大阪城三麵,空出西部海岸線不管,因為大阪城乃是天下第一堅城,若是強攻必遭受損失,對於已經起兵的德川家康來說,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所以孟昭德絕不能如他所願,和阿倍秀明商議後,暫時按住陣腳,等候時變。
城裏城外,一方想要求和卻怕對方拒絕,一方早想好了不允求和卻還是希望另一方能出來談談,就這樣各自思量,僵持了三日後,一個人幫助城裏城外將近二十萬大軍做出了決定,不必和談,直接打就是了!此人正是淺井井賴,三日間,他已經通過淡路國和鳴門海峽,抵達了大阪城西側,在海上他率軍一戰擊潰了豐臣氏水軍眾,擊斃了水軍大將明石全登,並把孟家購買的新式武器架上了船頭,三日來已經接受孟氏火炮洗禮過的大阪城,迎來了舊式火炮的升級版,紅夷大炮的親切問候,而且在這五十門大炮中,還有五門長相奇特的遠房兄弟,讓淺井井賴整整琢磨了三日才琢磨清楚用法,隻能固定一處,拿來攻城的專門破城炮,大明官方給它起的名字叫做子母連環銃!
這五十門火炮一經鎖定目標,馬上發揮出了極大的火力,第一排二十門火炮發射後,立刻轟掉了屹立十餘年不倒的大阪城城標,純黃金打造的金色太陽,並把天守閣的閣頂轟掉了一半多,如此威力果然當世罕見(不過這已經是過時貨,是李如鬆朝鮮戰爭時候對付征朝軍用的,現在大明主要防備的是機動性極強的女真人,所以已經發明了更加先進的火器),不過這些攻城炮還有一個弱點,就是技術尚不合格,沒有完備的降溫,維護,修理後勤保障,許多大炮在一炮或者兩炮後就容易炸膛,所以雖然紅夷大炮的名號響亮的很,整個冷兵器時代也隻被使用過三次,第一次就是李如鬆進攻平壤,第二次就是孫承宗轟努爾哈赤,第三次就是袁崇煥轟皇太極,平日裏在宣大,薊遼各城擺著,真沒怎麽用過。
有這樣低劣的質量坐鎮,第一次轟擊後,馬上就有三門炮爆炸,牽連了十幾個負責伺候大炮的士卒,一時間大家視其為惡物而不敢近,淺井井賴做了半天動員,甚至開了許多空頭支票,最後才有一組人大著膽子去摸大炮,畢竟命要是都沒了,要錢就什麽用呢!好在這批人不需要付出生命了,因為方才打出的第一排炮彈已經起到了效果,並不是殺傷力,而是震懾力,強大的震懾力嚇破了一個人的膽,準確的說是一個女人,澱殿,看著頭頂上莫名其妙出現的大坑,孟昭德幫她修建的露天頂棚,澱殿這個一直堅強的女人終於忍受不住了,她知道,多年來自己和兒子對孟昭德這個唐人就不待見,防範大於信任,利用大於理解,有這麽良好的基礎在,孟昭德是一定不會同意自己的投降的,這個一生傳奇不斷的女人在領悟了這一點後,人生最後一次做出了隻有男子才能做出的決定,親自勸說自己的兒子,保存武士的尊嚴,請在大阪城內自盡,不要把被俘的屈辱送到敵人麵前!
一直無所事事,從小嬌生慣養的豐臣秀賴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就算是死,讓他自己舉刀,他實在沒有這個勇氣,可是當他的母親在他身邊陪伴他,甚至鼓勵他的時候,他就真的相信了,相信他和母親會到一個更好的地方去,在那裏可以見到父親,可以見到別的朋友,這就足夠了,不需要看著孟昭德,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輝元這些頭發花白,一臉奸佞的人,不需要防範他們,去深挖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提防其中的每一個陷阱,這對看似天下之主,其實深居大阪城,哪裏都沒有去過的豐臣秀賴來說,實在是一種解脫!
6月28日午後,豐臣秀賴拒絕了片桐且元的要求,關上了大阪城的一切出口,放棄了和孟昭德和談的希望,他穿戴整齊,在毛利勝永的陪同下,先問候了正母北政所的起居,並敘說了自己的誌向,在北政所不置可否後,他起身離去,在天守閣正廳,他對著自己的母親拜了三拜,而後踏上豐臣氏戰旗裁剪而成的墊腳布,合膝坐下,由毛利勝永擔任介錯,切腹自盡,享年十一歲。之後,毛利勝永亦橫刀自刎,享年二十六歲。其長子毛利勝家,次子毛利太郎兵衛隨父盡忠,毛利氏一門忠烈!
29日,片桐且元在大阪城內將豐臣秀賴等人的屍體裝入棺槨,另外還有服毒自盡的澱殿,一眾事宜安排妥當,他才打開城門,向孟昭德投降,孟昭德率大軍抵達城門,隻見片桐且元手捧太閣牌位,身穿白衣白褲,頭紮白布帶,已經是必死的樣子,孟昭德見狀,翻身下馬,對著太閣的牌位拜了三拜,而後眼含熱淚說道,“少主受到奸人蒙蔽,幾度殘害老臣,另有內府在關東五年內兩次生事,老臣不得不討伐之,請義兄在天之靈,寬恕則個。”此時的片桐且元已經徹底看清楚了孟昭德的真麵目,他冷笑道,“將軍又何必如此過謙?如今幕府已開,豐臣氏血脈已經斷絕,將軍大權在握,今日不才方知,內府才是天下忠義之士!”
孟昭德本來還要演演戲,可是見片桐且元一點麵子都不給他,立時止住了眼淚,眯縫著眼睛對片桐且元說道,“好啊,老夫是個奸臣,那你還投降老夫這個奸臣作甚!你不自盡盡忠麽!秀賴呢,讓他來見老夫!”片桐且元哈哈大笑道,“你這無恥小人,少主如何能夠見你!可惜,可惜,少主已經先你一步而去,你且暫待,不日你也將追隨!隻怕到了那邊,你無顏麵見太閣!”孟昭德聽罷氣的咬牙切齒,揮了揮手,讓兵丁架走了片桐且元,心中卻很高興,這秀賴小兒竟然還有勇氣自盡,真是出乎意料,這便好了,不需要自己動手,省的麻煩!
進駐大阪城後,孟昭德命本軍控製各丸,並開始搜羅大阪城財富,三日之後總結上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人都知豐臣秀吉善於聚財,卻沒想到能有如此之多,黃金將近三百萬兩,製錢一千二百萬貫,另有珍珠,瑪瑙,翡翠等寶貝無數,孟昭德於是照單全收,撥出製錢一千萬,賞賜了參戰大名部隊,並立刻分派藤堂高虎所部,加藤嘉明所部,真田昌幸所部為先鋒軍,開赴遠江,宣戰德川家康。
又休整兩日後,孟昭德本軍也決定開拔,他任命尼子長忠為四國巡檢使,統治一島五藩國之地,淺井井賴為孟家水軍總提調,在大阪城執行填平護城河,拆除副城和二之丸三之丸任務,結束後立刻返回淡路國鳴門軍港,防備九州加藤清正。等一起都布置妥當了,阿倍秀明才提醒孟昭德,你還忘了兩個人,一個是太閣遺孀,被你安置在西之所不許騷擾的北政所大人,一個是片桐且元,當日把他架走,一直鎖在牢裏,沒有處置。孟昭德聽罷皺了皺眉頭,隨口說了一句,“還在麽?”阿倍秀明剛要回答,擔當近侍的天草時秀立刻開口道,“屬下明白。”於是興衝衝的離開了。孟昭德看了一眼愣愣的阿倍秀明,對他說道,“先生,小事自有小人做,你我出發吧!”阿倍秀明無法辯解,隻能長歎一聲,隨孟昭德出城,大軍開往東海道而去。
7月5日,豐臣秀吉遺孀,淺野長政從妹,當年尾張一枝花,織田信長最喜歡的小妹妹,看盡天下紛變,一生恪守婦道的北政所,彌彌,在大阪城內暴斃身亡,享年五十四歲。片桐且元亦隨之盡忠自刎,死於大阪城囚牢之內,忠義良信,後史可表。大阪城破,彌彌暴斃十一日後,名古屋城得到消息,彌彌的閨中密友,一生伴隨在她身邊的另一位夫人,大納言前田利家正室芳春院,阿鬆,亦大病一場,從此鬱鬱寡歡,三年後病逝於名古屋城,結束了她賢良淑德,略帶傳奇的一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