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劉良含辛撫子侄 後輩懂事慰慈心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1
就如同大漢王朝的國運一樣,蕭縣令劉良當時的家境,也是外強中幹,日暮西山,日漸窘困。
劉良家裏,需要撫育的孩子不少不說,而且一個個都漸漸地長大成人。
家裏的日常開支,也日漸增多,生活顯得更加的艱難和拮據。
劉良的縣令官俸微薄,舂陵老家的封地佃租收入,也是越來越少,實際的收益,也僅夠維持一家的溫飽罷了。
蕭縣令劉良,與妻子陰穎,總是放下貴族,官宦人家的身份和架子,親自和奴婢們一道,操勞家務家事,時常為家裏的事情焦心,為孩子們的一切操心。
2
劉縯雖然已經長大成人,長期呆在二叔家,卻幾乎沒有多少正事可做。劉縯心裏,也越來越感覺到,很不踏實,自己的心裏,很是過意不去。
“我劉伯升已經長成了一個堂堂的漢子,卻依然要依靠叔父嬸子撫養,是不是有些問心有愧呢?”
劉縯想到這些,就內疚不已:
“我們兄弟幾個,年紀也不算太小了,卻整天無所事事,不務產業,隻是悠閑地呆在家裏讀讀書,靠二叔與二嬸,勤苦地養育著,實在有些羞愧,有負我劉伯升的平生之誌啊!”
3
想了好些日子,劉縯終於打定了主意。
於是,劉縯主動找來堂弟劉嘉以及二弟劉仲,三弟劉秀,一同商議回家之事。
“兄弟們啊,如今我們,已經漸漸長大成人,能夠自立了。
這些年來,我們四兄弟,也拖累了二叔不少。再說,二叔、二嬸家裏的負擔,也是日益加重,孩子們也很多,常常是入不敷出。
我們難道就這樣忍心,繼續拖累二叔二嬸,讓他們為我們兄弟,操心吃苦嗎?”
劉縯問弟弟們道。
“大哥說得很對。”劉嘉回答道,“既然如今,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能夠自立謀生了,怎麽能夠,吃現成飯,繼續拖累二叔二嬸他們呢?
我建議,我們還是請求二叔,讓我們回舂陵老家,去生活吧!”
“是啊,孝孫兄弟說得很對。
如果我們幾兄弟,立即回鄉,回到我們的舂陵老家去獨立謀生,一定能夠減輕二叔、二嬸家庭的不少壓力。
舂陵老家,有我們家族的封土田地,依靠經營、管理和耕種舂陵家裏的那些封土田地,一定可以維持我們,一大家人的生計的。”劉縯計劃道。
“好!大哥說得對。”二弟劉舯、三弟劉秀,也讚同道。
劉縯沒有想到,兄弟們居然不謀而合,當他說出自己回家的打算以後,四兄弟都很讚同,自己的提議。
見四兄弟稍稍一合計,很快就有了統一的意見,堂弟劉嘉以及二弟劉仲、三弟劉秀,幾兄弟都一致拍手讚成,劉縯大喜。
“大哥啊,還是你膽大心細,能說會道。我們幾兄弟,一致推舉大哥你,去做說服二叔、二嬸的工作吧!
大哥啊,你務必要讓二叔、二嬸同意,答應我們四兄弟,回到老家白水去。”
劉秀也用稚嫩的語氣,向大哥劉縯提議道。
4
那一天晚上,剛剛吃過晚飯,二叔、二嬸等大人,就與孩子們擠在了一起。
官衙後署裏濟濟一堂,大家正聚在一起,聊天說笑。
見機會很好,等大家稍稍安靜下來以後,劉縯首先清了清嗓子,就站了出來說話。
劉縯代表堂弟劉嘉以及二弟劉仲,三弟劉秀,跟二叔、二嬸談起了回家的事情。
“二叔、二嬸:
如今我們幾兄弟,也都長大成人了。這些年,我們四兄弟在二叔、二嬸家,給二叔、二嬸添了不少麻煩,讓二叔、二嬸費了很多心,我們兄弟,十分感激。
可是如今,二叔、二嬸家裏的情況,並不好,孩子也多,而二叔的俸祿也很少,家裏負擔很大,我們四兄弟,實在過意不起。
請二叔二嬸答應,允許我們兄弟,回白水老家去吧!
這樣的話,就可以減輕二叔、二嬸的一些負擔和麻煩,我們四兄弟,也能夠自食其力,心裏也會好受一些。”
劉縯十分誠懇地向二叔二嬸請求道。
“孩子們,你們也都是這樣想的嗎?請你們放心,二叔二嬸再窮,也不會讓你們餓肚子的。”
劉良向劉嘉,劉仲,劉秀說道。
“二叔二嬸,你們對我們兄弟,一直很好,我們時刻銘記在心,一定會報答你們的。
我們理解二叔二嬸的心情!我們四兄弟,都是同樣的意見,隻要不給二叔二嬸添麻煩就好。”
劉嘉也附和著說道。
“孩子們,你們為二叔二嬸著想的心情,二叔二嬸能夠理解。
你們兄弟,先不要著急,讓二叔二嬸好好合計合計!”劉良對孩子們說道。
劉良的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
聽到孩子們請求回家的意見以後,二叔劉良,想了好久好久,一直沒有做出決定。
“的的確確,我們夫妻,撫養家裏這一大堆孩子,的確有些捉襟見肘,困難萬分。
然而,一想起大哥臨終時的囑托,我的心裏就非常過意不起。
我劉良夫妻哪怕是再多吃一些苦,也不能夠讓孩子們委屈半分啊!”
想了好久,劉良才說道:
“伯升,嘉兒,仲兒,秀兒,你們先不要著急。先等我與二嬸,好好合計以後,再作出決定吧!
二叔二嬸再苦再累,也會用心撫養好你們的,你們就放心好了。”
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5
恰好,沒過幾天,劉良就收到了族長堂兄舂陵侯劉敞的來信。
舂陵侯劉敞在信中對劉良說道:
“老弟啊,大哥這次給你來信,是家族裏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欲與老弟協商。
老弟久在宦場,一定知道,朝廷局勢的發展狀況。有些事情,大哥無法在信中言說。
大哥準備響應朝廷的號召,將自己的封地、財產等,分一些給同族的子弟。
希望老弟,能夠抽空,回一趟白水老家,商議分割家族財產、田地等有關事宜。”
接到族長堂兄舂陵侯劉敞的來信以後,劉良十分高興,思索道:
“如今,伯升等孩子,已經漸漸地長大成人,是該讓他們,去獨立生活,獨自闖蕩的時候了。
何況孩子們,是回到自己的家鄉舂陵,那裏有叔伯兄弟等親人關照,我又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好吧,趁著這次機會,我們一大家子人,就回一趟白水老家吧!”
6
居攝元年(公元6年)的年末,二叔劉良,回家祭祖,處理舂陵的家事,分割家族財產。
劉秀同三個哥哥劉縯,劉仲以及堂兄劉嘉一道,陪同二叔劉良一家老小,離開了生活三年之久的蕭縣,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舂陵老家白水。
從此以後,劉秀諸兄弟,開始了在家鄉白水的青年生活。那一年,劉秀才剛剛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