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複漢室賢士設謀 為大局劉秀結盟
字數:13418 加入書籤
1
麵對前真定王劉楊,可能歸附邯鄲劉子輿的險惡局勢,劉秀憂心如焚,心裏非常擔心。
劉秀急忙下令,召集將軍鄧禹、主簿馮異以及任光、邳彤、劉植、耿純等將領部屬,商議對策。
將領部屬們很快到齊,大司馬劉秀,率先開言道:
“諸君:
近些日子以來,承蒙諸君的用心,將帥的努力,我軍節節勝利,形勢大好,平定王郎這夥竊賊大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然而如今,前真定王劉楊,聚眾真定,趨向不明,對我軍的討賊計劃,構成了嚴重威脅,已經嚴重影響,我軍討賊的進展了。
劉楊兵力強大,號稱有十萬之眾,不可小覷。
如果我軍選擇,與前真定王劉楊硬拚,兩虎相爭,憑借我們手裏僅有的這數萬兵力,即使能夠,僥幸戰勝真定王劉楊,恐怕最終,也會落得一個,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的境地。
請問諸君,可有什麽良策,能夠化解眼前的危機?”大司馬劉秀,麵含憂慮,誠懇虛心地請教諸將道。
諸將心裏,也非常清楚,當前局勢的嚴峻。任光點頭,讚同劉秀的分析道:
“是啊,司馬主公憂慮的是。
真定王劉楊,的確是我們當前麵臨的最大威脅,必須妥善處置才是。如果硬拚,恐怕會讓邯鄲王郎,占據先機,漁翁得利。”
見諸將焦慮,一時無計,將軍鄧禹,率先發言道:
“司馬主公:
屬下以為,我們與真定王的兵力對比,並不占優勢,還是進攻為輔,智取為宜。
真定王劉楊,也是大漢宗室子弟,本來就是以,複興漢室為名義,而起兵抗暴。
如果司馬主公,以天下一統、拯救大漢蒼生的大義為餌,定能說服真定王,歸順大漢,共同對敵。”
大司馬主簿馮異,十分讚同鄧禹的意見,也跟著發言道:
“司馬主公,仲華言之極當,我也讚同此議。
在下建議,我們應該,改變強硬策略,采取和平攻勢,派人前去,說服劉楊,收服劉楊的大軍。
據在下了解,驍騎將軍劉植諸兄弟,就是前真定王劉楊的同宗親人,與劉楊有同宗之誼,足可以作為,司馬主公的使節,前去鎮定,說服真定王,讓劉楊成為我們的堅定盟友。
如此,則大功告成,平定王郎,也不在話下。”
劉秀大喜,拍板說道:
“仲華將軍,公孫主簿的建議很好,我們應該,立即實施,不可延誤。
驍騎將軍,麻煩你親自前往,真定一趟,與真定王大人,完成結盟大事。”
“多謝司馬主公信任,劉植一定不辱使命。”驍騎將軍劉植,爽快地答應劉秀道。
劉秀見劉植答應,非常高興,讚揚劉植道:
“驍騎將軍,能言善辯,深明大義,劉秀非常讚賞。
請將軍以同宗的名義,前去真定,說服真定王,希望真定王,順應天心民意,擁護大漢王朝,建立不朽功業。”
驍騎將軍劉植,知道事情十分緊急,立即馬不停蹄地出發,前往真定,說服劉楊。
2
驍騎將軍劉植,果然不負眾望,說服前真定王劉楊的工作,進展十分順利。
不久,驍騎將軍劉植,很快就回到了和成郡,帶回了前真定王劉楊的回音。
驍騎將軍劉植,十分興奮,回到司馬大營,就興高采烈地向劉秀匯報說道:
“大喜啊,主公!大喜!
真定王殿下,對大司馬主公,你的才幹謀略,卓越貢獻,以及你個人的人格魅力,都非常欽佩。
真定王殿下,已經爽快地答應,願意主動,歸附大漢,協助大司馬大人,完成撫巡河北、複興漢室的大業。
但是,真定王殿下,自視甚高,卻不太願意,做大司馬屬下,一個普通的部屬,而是希望,與大司馬主公的關係,能夠更進一步,更上一層樓。”
劉秀對驍騎將軍劉植的回話,有些不解,急忙疑惑地問驍騎將軍劉植道:
“驍騎將軍:
真定王殿下,想與本司馬的關係,更進一步,這究竟是什麽意思啊?
劉秀心裏有些迷惑不解,疑惑不安,敬請驍騎將軍,賜予教誨。”
“主公啊,你知道嗎?真定王殿下,想與司馬主公的關係,更進一步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夠與大司馬主公,你聯姻啊?
司馬主公,你說這件事情,兩全其美,不是大喜之事嗎?”驍騎將軍劉植,直率地對劉秀言道。
“聯姻,聯什麽姻啊?”聽見聯姻,劉秀大為驚愕,不明所以,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劉秀也不知道,驍騎將軍劉植所說的這聯姻之事,究竟是從何處聯起。
3
驚訝之餘,劉秀急忙詢問驍騎將軍劉植道:
“驍騎將軍啊:
你大概也聽說了,我剛剛與麗華,在宛城成親不久,才不過幾個月的光景,根本就沒有生下,一男半女,這聯姻之事,從何談起啊?
而我的小妹伯姬,雖然待字閨中,還未出嫁,可是與西平王李通兄弟,早就已經有了婚姻之約。
我們舂陵家族,一諾千金,怎麽可能違背,與李家的諾言,輕易背棄呢?
李通諸兄弟,與我和大哥伯升一道舉義,是我們最親密的戰友,可謂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我怎麽可能,為了一點私利,毀約多年的盟約呢?
伯升大哥的兩個孩子,章兒、興兒,年紀都還十分幼小,未到娶妻成家的年紀。”
驍騎將軍劉植,突然抬起了頭,帶著一點狡黠的微笑,對劉秀說道:
“司馬主公啊:
伯姬雖然美麗非凡,但真定王也不會橫刀奪愛。章兒、興兒,都還年紀幼小,真定王也沒有年紀合適的女兒。
真定王殿下,要求聯姻的,並不是一般之人。說實話,一般人的身份,還真配不上,高貴的真定王殿下呢!
不瞞司馬主公,真定王殿下,要求聯姻的,就是司馬主公你本人啊!
事情是這樣的,請司馬主公,聽末將細細為主公道來。
真定王殿下,有一個親外甥女,是真定王殿下的親姐姐郭主的女兒,閨名叫做郭聖通。真定王殿下,隻有兒子,還沒有女兒,他對自己的這個外甥女,是愛如珍寶,情同父女。
真定王殿下的這個外甥女聖通郡主,雖然隻有十四五歲,在我們真定,那可是大大有名。
她不僅是郭郡主的親生女兒,出生高貴,家世顯赫,而且賢淑美麗,知書識禮。
真定王殿下,非常看好,司馬主公你的美好前途,他一心一意,願意促成司馬主公,與聖通郡主的婚事,讓司馬主公你,去做他的外甥女婿啊!
末將當初,也知道司馬主公你,在宛城擔任破虜大將軍之時,就已經娶妻,成家立業,所以當時,十分為難,並沒有答應,真定王殿下的請求。
可是,真定王殿下,見聖通郡主,已經長大成人,到了婚娶的年紀,一心一意要完成大姐的心願,促成聖通郡主的婚事。
而遍觀大漢朝廷的公子王孫,門當戶對,能夠與聖通郡主,結成佳偶的,可說是寥寥無幾,寥若晨星,也難怪真定王殿下姐弟,為聖通郡主的婚事著急。
真定王殿下與姐姐郭主,姐弟倆關係十分親密。
郭主早年喪夫,與兒女們相依為命,對兒子、女兒,都視若珍寶。真定王殿下,當然看在眼裏,暗暗為姐姐郭主著急,想為自己的甥女,找門好親事。
末將看到這些,也很有觸動。無論是為公為私,誰人能說,真定王殿下,有哪個地方,做得不對呢?
所以,末將我,最終以大局為重,已經先斬後奏,自作主張,替司馬主公你,事先應承了下來,答應了真定王殿下外甥的婚事,請主公恕罪!
司馬主公啊,末將私下以為,這門豪門親事,天帝神靈促成的好事,司馬主公你,還是爽快地答應了的為好。
這可是一門求之不得,一榮俱榮,皆大歡喜的大好親事啊!”
驍騎將軍劉植,振振有詞地勸說劉秀道。
不想,聽了驍騎將軍劉植之言,劉秀不喜反怒,轉眼間就變了臉色,勃然大怒道:
“驍騎將軍大人:
劉秀自問,一向善待將軍,引為知己,並沒有什麽地方,有得罪將軍之處。
驍騎將軍大人,為什麽要這樣自作主張,陷劉秀於不信不義、無情無義之中呢?”
見劉秀突然生氣發怒,驍騎將軍劉植,不禁有些尷尬,急忙向劉秀解釋道:
“司馬主公恕罪!在下也是為漢室大業,為司馬主公的前途著想,才先斬後奏,自作主張的。”
聽了驍騎將軍劉植的解釋,劉秀突然冷靜了下來,急忙向驍騎將軍劉植道歉道:
“將軍莫怪!
隻因將軍,與劉秀結識不久,還不十分了解,劉秀的品行和為人,不十分了解,劉秀對妻子麗華的感情。
不瞞將軍,我生性淡泊,並不喜歡酒色,厭惡三妻四妾的家庭生活。
我與妻子麗華,是青梅竹馬、患難與共的愛人。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對愛妻麗華,十分仰慕,發誓同生共死,從不敢有別的奢望和祈求。
在危難歲月,愛妻麗華,也不肯背棄自己的盟約,願意生死相依,陪伴劉秀,一生一世,生同裘、死同穴,劉秀一直感激不盡,常思報答。
我曾經對天發誓,絕不背叛麗華,絕不毀棄與麗華的感情和盟約。
我怎麽能夠,出爾反爾,毀棄當初,水枯石爛的盟約,要停妻再娶,對不起愛妻麗華,背棄麗華呢?
我已經早就立下誓言,既然我已經,娶麗華做妻子了,而麗華又是我患難時,最難以割舍至愛的愛人,麗華就是我一生之中,最親近,也最愛慕,永遠也難以舍棄的親人了!
驍騎將軍,你與我結識不久,不了解我的個性和品行,自作主張,一心為我考慮,劉秀心裏,非常感激。
但我劉秀自以為,為人單純真誠,不是朝秦暮楚,見色忘義,見利忘義的人。
雖然將軍,是出自一片好心好意,也是為了大漢大局,但將軍你這樣自作主張,不是讓我劉秀,左右為難,愧對愛妻麗華的盟約,背負一個背信棄義的惡名嗎?
如果劉秀,是一個心口不一、道貌岸然、不守承諾的偽君子,你叫我劉秀今後,如何去率先垂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做人,如何去麵對我的愛妻麗華,麵對我的部屬親人呢?”
劉秀滿臉慍怒,強忍心中的憤怒和不快,態度懇切真誠,十分細心、耐心地向驍騎將軍劉植,解釋說道。
4
驍騎將軍劉植,心裏十分不解,用有些茫然的眼睛,看著劉秀,似乎要看透劉秀的內心。
驍騎將軍劉植,與真定王劉楊,同一宗族,也曾經擁有顯赫的貴族家世。而貴族家庭,無一不是,三妻四妾,除了正妻之外,還有很多妾室。
驍騎將軍劉植,默默沉思道:
“這個司馬主公,真的有些奇怪,與眾不同了。我劉植就有些不解了,一個男人,尤其是一個貴族男子,又不是小門小戶的庶民百姓,即使擁有,三妻四妾,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嗎?
司馬主公,如今權高位重,自己也是出生於,舂陵侯家族,應該非常清楚這些道理啊!
何況,聖通郡主的家世,十分顯赫,富貴雙全,比司馬主公家族的地位更高,還要尊貴,這可是飛來豔福啊!
郡主下嫁,這恐怕是所有世間男人,都夢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一件大好事啊!
可是,為什麽大司馬主公大人,居然會,想都不想一下,就一口回絕了,而且還大義凜然地責備我呢?
我到底做錯了什麽了呢?”
眼見劉秀,滿臉怒氣,心理上始終轉也不過彎子,驍騎將軍劉植,也有些無奈和不解。
“可是,我已經向劉楊大哥承諾,誇下了海口,要促成這門門當戶對的親事。
如果完不成任務,我劉植怎麽向,真定王殿下交差呢?
要是劉楊大哥,翻臉無情,投奔邯鄲王郎,與大司馬主公作對,那不是誤國殃民,我劉植也難逃幹係,自墮苦海了嗎?
哎呀,無論如何,我都要說服司馬主公。畢竟,這不僅僅是兒女情長的小事,而是關係萬千百姓安危,國家危亡的大事。
我一定要說服司馬主公,看在萬千百姓安危,複興漢室的大義上,摒棄個人的兒女私情,盡快同意,這門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親事。”
驍騎將軍劉植,思索一會,心中有了底,知道這件事情,不僅僅是無法向真定王劉楊交差,違背承諾的小事,而是涉及千萬人性命、甚至國家興衰的大事。
見劉秀沉思不語,驍騎將軍劉植,越發忐忑不安,隻好大著膽子,小心翼翼地繼續與劉秀交流,說服劉秀道:
“司馬主公啊:
末將雖然新近,才歸附司馬主公,平日裏,與司馬主公的接觸,也不是很多,但自從與司馬主公結識以後,一直對主公你,是敬慕不已,深知主公寬宏大量,誌向遠大,才幹卓越,具有高祖皇帝的寬廣胸懷和容人之量。
末將十分理解,主公你,信守承諾的美德,也十分敬佩,你對妻子麗華的那一份,專一赤誠的真摯感情。
末將發現,主公你平生對人,都是胸襟坦蕩,光明磊落,一片赤誠,並非作偽,而是發自天然。
末將深知司馬主公,你對妻子麗華的感情,也是如此真誠,令人欽佩不已。
司馬主公,你感情專一,不願意另尋新歡,三妻四妾,去傷害妻子麗華的真摯感情,在下也很是理解和同情。
司馬主公啊,你英明睿智,高瞻遠矚,應該比屬下,更加清楚,處理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大小主次之分。
尤其是處理,大是大非等原則、大局、大節問題,更應該冷靜理智,不能夠一心一意地,憑借感情,一時的衝動辦事,留下重大禍患,遺恨終身。
這一點,主公心明如鏡,眼光敏銳,一定比末將,思考得還要明白清晰。
末將是個粗人、武人,話如其人,說話坦率,沒有什麽顧忌。雖然說話,有些不中聽,也請主公,勉力聽之。
主公啊,不知道你認真地思考過沒有,如今我們,麵臨的嚴峻形勢呢?
主公啊,你自己認真去好好想想,憑借司馬主公,你現在的實力,你現在掌控的軍隊,假如你不和真定王殿下,結成聯盟,最終你將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雖然司馬主公,能征善戰,英武超群,善於運籌帷幄,以少勝多,在昆陽諸戰中,就已經立下了蓋世功業,建立了聞名天下的美好名聲。
但請主公,好好看看,你如今的實力,想想當初,你手裏沒有軍隊,被人四處追趕,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情形。
主公啊,你現在的軍力,隻是初具規模,實力還明顯不濟。要想建立興複漢室的大功,還任重道遠。
而司馬主公你,麵對的敵人,卻數量眾多,一個個超級強大,每個人都對你虎視眈眈。
所以,司馬主公,不得不委曲求全,仰仗他人幫助,仰人鼻息啊!
萬一司馬主公,與郡主的婚事不成,與真定王殿下的結盟失敗,兩家重開戰端,究竟鹿死誰手,還很難判定啊!
雖然司馬主公,英明神武,善於以少勝多,但末將也不敢猜測,最終究竟有,怎樣的結局啊!
司馬主公,一向仁慈愛人,禮賢下士,即使司馬主公,你為了實現對妻子的承諾,不愛惜你自己的生命,願意殺身成仁,豈能不愛惜,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追隨你的部屬,你部下的那些賢明忠誠的士大夫呢?
不瞞司馬主公,其實你在更始帝陛下跟前的處境,在下也是略有所聞啊!
大漢宗室,綠林豪傑,都紛紛封王,獨有功勞顯赫,戰功卓著,與更始帝陛下,出於同一家族的司馬主公和國三老叔父大人,卻與封王無緣,豈不令司馬主公深思嗎?
即使司馬主公你,不願意考慮,你自己的安危和榮辱,難道司馬主公你,就沒有想到,你的伯升大哥的兒子劉章、劉興兄弟,和你健在和已經死去的親人嗎?
難道司馬主公,你就沒有想過,天下無數蒼生,竟然會因為你的一念之私,而飽受戰禍的摧殘、生靈塗炭,死無葬身之地嗎?
司馬主公啊,你想過沒有,你這樣意氣用事,因小失大,自身難保不說,國家、百姓,也跟著遭殃。司馬主公你,怎樣才能為你的至愛的伯升大哥,報得冤仇呢?”
劉植發人深省的話,觸動了劉秀的心事。劉秀一聽,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5
想起大哥伯升的慘死,劉秀心裏,一陣難過,傷心,默默思索起來:
“有誰能夠理解,我劉秀忍辱負重,苟且偷生,除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外,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尋找機會,為我死去的伯升大哥,報仇雪恨呢?
我的生命不足惜,難道要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也跟著我們遭罪嗎?”
想到這裏,劉秀不由得躊躇起來,不再固執己見。
6
驍騎將軍劉植,見劉秀心裏,有了一些鬆動,暗自高興,立即趁熱打鐵,繼續說服劉秀道:
“司馬主公啊:
末將知道你心裏的擔心。你不願意,委屈你的妻子陰(麗華)夫人,讓陰夫人做小。不願意陰夫人,哪怕是受到,一星半點的屈辱和委屈。
可是,如今的情勢,已然如此。司馬主公不忍辱負重,暫時委曲求全,委屈你和夫人,怎麽能夠兩全其美呢?
末將也知曉,陰夫人的美好名聲,知道陰夫人一向深明大義,在閨閣之中,就享有賢淑之名,一直將主公的安危和前途,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要尊貴。
末將私下猜想,陰夫人不是小肚雞腸的女人,一定會理解,主公的處境和境遇,不會責怪主公的無情無義的。
我們可以,姑且設想一下,如果司馬主公為了與妻子的兒女私情,為了不辜負陰夫人,而毀棄與郡主的婚約,不與真定王殿下結盟,在戰場上,與真定王兵戎相見,最終的結局,將會怎樣呢?
恐怕最終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啊!
司馬主公大人,即使不是戰敗殉國,殺身成仁,也是眾叛親離,流浪四海,最終無法,與夫人團聚啊!
司馬主公啊,你功業不就,命且不保,你又怎麽能回家,與陰夫人團聚,相親相愛,給予夫人,快樂與幸福,享受兒女環繞膝下的天倫之樂呢?
恐怕這些悲慘的結局,才是麗華夫人,一輩子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啊!
當初,司馬主公,新婚燕爾,就與麗華夫人分別。
麗華夫人心裏,最擔憂的,就是主公你的安全。時時刻刻,麗華夫人望眼欲穿,都在盼望,司馬主公你建功立業,平安歸來,光宗耀祖,榮歸故裏,享受團圓的幸福。
如果司馬主公,一旦遭遇不測,你會更大地傷害麗華夫人的,恐怕司馬主公,你的在天之靈,也得不到安寧的!
司馬主公啊,你不願別的女人,淩駕於麗華夫人之上,不願毀棄你與麗華夫人,海枯石爛的山盟海誓,劉植很是敬佩,羨慕不已!
末將以為,車到山前必有路。到了往後,自然而然,都會有更加妥善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的。
末將再次提醒司馬主公,凡事都該以大局為重,以天下蒼生,以複興漢室的大業為重才是。
孰輕孰重,何去何從,明智的司馬主公,當然非常明白!司馬主公啊,末將言就到此!
司馬主公啊,你是願意,暫時舍棄,你與夫人的兒女私情,還是讓天下無數的蒼生,無數無辜的生命,陪你一同,戰死沙場,都請司馬主公深思。”
驍騎將軍劉植,簡明扼要的勸諫,可謂一語中的。劉秀聽了,再次陷入沉思,越發難以拒絕。
7
那晚,劉秀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一直在思考,驍騎將軍劉植所說的話語:
“我怎麽能夠,不清楚我們的實力,不清楚與真定王結盟的重大意義呢?
雖然仲華、公孫兄等手下謀臣,並沒有親自出麵,來勸諫我劉秀,但從他們的言談中,已經完全認可了,驍騎將軍的建議。
如果我劉秀,一意孤行,不以天下蒼生、興複漢室為念,不僅會樹立一個強敵,而且會傷害,屬下的士大夫的心啊!
到了最後,我劉秀豈不像驍騎將軍所說的,成為了民賊獨夫,孤家寡人了嗎?”
思考再三,也沒有別的轉圜良計,到了最後,劉秀隻得答應與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的婚事。
但劉秀心中,對妻子麗華的那份內疚,卻永遠地留在了的心裏,難以磨滅。
帶著愧疚和懺悔的心情,劉秀奮筆疾書,親筆給妻子麗華,寫了一封信,告訴了自己目前的處境,以及自己的無奈之舉,祈求麗華的諒解。
劉秀害怕麗華擔心,親派奴仆劉安,快馬加鞭,將這封愧疚懺悔的書信,送回了新野。
8
不久,劉秀答應了與郭聖通的婚事,派驍騎將軍劉植,去真定(河北正定縣)下了聘禮。
真定王劉楊,對劉秀的態度,十分滿意。
劉秀與真定王劉楊都心知肚明,聖通的這場婚禮,毫無疑問是一場,意義深遠,影響很大的政治聯姻。
真定郡裏,真定王王劉楊及大漢諸將,在真定郡郭氏家族漆裏的家宅中,大擺宴席,隆重慶賀,為大司馬劉秀,和劉楊外甥女郭聖通,舉行了一場盛大、隆重的婚禮。
在隆重盛大的婚禮之上,作為親舅舅的真定王劉楊,親自為婚禮擊築,祝賀歡慶甥女聖通與大司馬劉秀,得償心願,喜結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