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談:父母如何提高自身素質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A+A-




                      父母的素質,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傳統的觀點認為,有什麽樣的父母,就有什麽樣的孩子。這種精神遺傳,是與家庭環境分不開的。從許多未成年人犯罪的陰影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敗筆,看到父母為人處世的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耳濡目染、言傳身教,至少在性格上、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應對問題的言行上……基本就是父母的延續。

    千萬不能以為,我管吃、管穿、管上學,怎麽成長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所以父母優秀不優秀,往往從孩子身上就能折射出來。

    筆者的一位朋友,他夫婦單從教育子女的角度說,應該是一對“優秀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打過孩子,也從來沒有嚇唬、吵罵過孩子。他的孩子一直非常“爭氣”,從小學到高中,最後一直走進清華大學都非常的優秀,這孩子上高中的時候,連最難考的政治、曆史這樣一類彈性很大的課程,常常竟然考滿分,而一般的學生能考上九十分就是非常不錯的了。一次學校參加省裏的奧林匹克競賽,他同時報了物理、數學、生物三項,這讓所有的家長都產生一種“這小子太狂了”的看法,隻有老師不說話,最終的結果下來了,他拿到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他的媽媽卻非常地生氣和不滿,說這孩子太不爭氣,如果再合理地調整一下,起碼應該拿上一個一等獎或再爭取一個二等獎。也許有人會想這孩子一定是個“考試機器”、書呆子,其實不然,這孩子的遊泳非常棒,上網、打球、踢足球,特長一樣也不少,平時見到我們長輩也非常有禮貌,難怪一些老師對他偏愛,一些家長對他羨慕“人家孩子是怎麽教育出來的”?

    還有一個鄰居,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卻連打麻將、摜蛋、下圍棋都會。當問他你怎麽會的?他說到老幹部活動中心看了幾次就會了。但凡三缺一,都直接把他喊上桌。這樣一個“邪門歪道”的孩子,應該學習很差吧,錯了,他們班主任特別喜歡他,總是誇他的悟性高,他有許多特長,喜歡看書,喜歡彈鋼琴。但也喜歡搞些小惡作劇,比如追趕小動物,去野地裏蹲在那裏玩螞蟻,有時候因為打牌與哥哥發生爭執。有一次看電視,竟然號啕大哭,撲到奶奶的懷裏,大喊“奶奶你可不能死!”因為他剛剛看到電視中的奶奶去世了。奶奶特別感動,說“我不死。”這孩子卻說,“奶奶我高中畢業就結婚,你幫助我帶孩子。”話雖幼稚,卻反映了他喜歡家庭的寬鬆。

    筆者曾經與這兩對父母討論過,孩子為什麽能一直保持這樣一個很好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如同一個運動員吃了“興奮劑”。前者的父母卻告訴我們,盡可能不要太約束孩子的天性,想學就學,想玩就玩,但前提是要讓孩子自律,知道什麽時候該玩,什麽時候該學,別玩瘋了,父母隻是提醒。永遠和他像朋友一樣。

    而後者的父母卻說,這孩子天生聰明,他有自己的小目標,那就是超過哥哥。不論是學習上還是讓大人的喜歡上。為了這個目標,凡是哥哥做的,他一定要比哥哥做的更好。

    還有的人認為,家庭教育應該與父母的文化有關。這話也不對。

    我曾經見過一對父母,都沒有文化,卻把三個孩子都培養上了大學,兩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們的經驗,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的為人處世,接人待物都成為孩子日後生活的影子。

    總結上麵這三例,可以讓我們明顯的感覺到寬鬆的成長環境,良好的父母和家庭榜樣,正麵的成長與導向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們的民族有著很好的家風、家教、家訓的傳統,如《曾國藩治家名言》《朱柏廬治家格言》。這些書不知道有幾人看過,又有幾位做父母的用過。

    家庭教育,隨著現代社會變遷,已成為公認的社會難題。家庭是以婚姻為基礎和以血緣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社會最微小的細胞。家庭既是個人最早接觸的社會化單位,也是社會安定團結的基石。因此,一個現代的健康的家庭,真正實施與發揮有效的家庭教育功能,便成為國家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和基礎。穩定的家庭和科學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那麽,到底怎樣實施家庭教育?我國今日家庭教育的重點又應該放在哪個方向、哪個內容之上呢?

    家庭教育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它包括家庭生活禮儀、家庭倫理(人際關係)、家庭道德、夫妻婚姻關係、子女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環境管理、經濟管理、飲食健康管理、娛樂休閑管理等)和父母教育。而這諸多內容中,目前最為迫切和亟待解決的是父母教育問題,而父母教育的主要問題又是如何提高父母素質。

    所謂父母教育,即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前,父母自身先學習,先受教育。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

    1.通過教育,提高父母素質,這將為提高下一代的素質打下一個堅實基礎,並將直接促進社會的安定與發展,從而進一步達到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質的目的。

    2、通過教育,提高父母素質,可以為學校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奠定一個良好的社會基礎和創建一個合適的社會氛圍。

    3.通過教育,提高父母素質,可以減少甚至根治問題孩子和不良少年的發生。研究表明,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成人不正確的教育思想、觀念和方法,是產生問題孩子和不良少年的主要原因。問題孩子的問題不在孩子本身。

    4.通過教育,提高父母素質,可以改善父母的教育觀念和具體的教育方法與技巧。從而改變父母的具體教育手段落後於孩子成長的現狀,使父母能夠有能力提前預防和察覺孩子成長中可能發生的問題。

    同時,要注意兩個具體問題

    其一,要避免家庭教育成為一種針對年輕父母單純的知識傳遞和灌輸的傾向。知識的傳遞是必需的,但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幫助父母建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引導父母了解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源,學會分析問題,使父母能真正發現作為父母的“真我”,並有勇氣承認“真我”;在父母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偏差中,能真正實現對孩子有建設性的教育。因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及其父母在實施家庭教育的實際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是相當複雜的,如果不能解決父母自身處理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就很難解決這些具體問題。

    其二,家庭教育的側重點是父母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僅限於如何培養孩子,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質,那麽,這樣的家庭教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父母素質不高,怎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又怎能培養出適合未來社會需要的全麵發展的下一代呢?法國著名少年節目主持人克裏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經這樣忠告做父母的人培養你們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為親情的慰撫與關懷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留心不要在無意中謾罵了孩子,孩子的潛能是否得到發展,需要的是鼓勵,鼓勵中的孩子對未來充滿信心;不要替孩子作太多的決定,父母是孩子學習的輔導者而不是替代者,讓孩子學會快樂生活。

    施皮茨博士還告誡父母們要記住這樣的基本道理我們生兒育女不是為了自己,也並非為了填補感情空虛,或要兒女為我們實現未酬的理想生活;父母的職責是幫助他們明白必須對自己負起責任。而要做到這些,父母的素質起決定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應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應是父母教育,並且需要真正提高父母素質。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