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七王爺進宮去了
字數:3316 加入書籤
現場對古畫感興趣的人不少,楚寧講到這裏時,第一排的七王爺明顯精神一振。他和皇兄一樣,對古畫癡迷得很,尤其是顧崇伯的畫,簡直愛不釋手。
常年當鹹魚的七王爺還是這麽久以來,第一次如此全神貫注地聽講。楚寧借來幾幅真跡,又從坊間淘來幾幅仿得過於逼真的贗品,把它們全部懸掛在長架上,一一對比解說。
從畫的結構、線條、用筆、墨色、絹紙特點等方麵展開來說,每一種都教了辨認的方法和要訣,底下一群人著急忙慌地磨墨,手飛快地記著,感覺楚寧講的每一點都是不可錯過的幹貨。
這可比聽那些高深莫測的講學要有用得多,每一句話都貼合實際,甚至還總結了真假古畫八大類,說是坊間最容易出現的幾種造假的方式。
眾人聽完楚寧的科普,再仔細一想自己入手的那些所謂名畫,感覺確實有個別存在問題。於是暗暗記下,等會回府還得將曆年來收藏的畫作拿出來比對比對。
歐陽崇此時也在殿內,他特別向大周皇帝請旨,讓他回去之前也能來聽一聽楚寧所講。
果然是受益匪淺。
楚寧方才順口說到一種補頁絕技,雖然她隻匆匆提過,眾人也少有留意,歐陽崇卻心頭一顫。這項技藝若是真的,恐怕足以讓所有擅長修複典籍的人都為之震撼!
他從來沒有聽過墨跡也能移動,聽起來太不可思議了,讓原本的舊書頁整個替換成新紙,墨跡從舊紙附到新紙上,聽起來像是戲文裏的“借屍還魂”一般。
這……可能嗎?
理智告訴他,這分明是無稽之談。但是看著主位上麵對這麽多人也依舊不疾不徐講說的女子,他遲疑了。
如果做不到的話,這個小姑娘不會這樣輕描淡寫地將它說出來。可要說她能做到,那也太過神奇……
有了這樣的認知,歐陽崇的內心驚濤駭浪。在宮裏他還覺得自己僅僅隻是略遜一籌,如今看來,他和這個小姑娘之間,恐怕是差得很遠呐。
自嘲地笑了笑,剛開始他還覺得很是難堪,如今差距越大,心態反倒是越發平穩。反正往後的日子,丟人的肯定不止自己。唔……一堆人陪著呢。
況且他這次來大周,經過楚寧的一點撥,新的方法代替老舊的技藝,好像一下子茅塞頓開,解了多年的修補屏障,自己的修補能力似乎又上了一層。
到了他這把年紀還能有如此精進,可謂是完全的意外之喜。
講學到了尾聲,聽得一身酣暢的柳振急需有人一同談論幾句。轉頭看到右手邊歐陽崇一臉沉思的樣子,嘴裏不知道在嘀咕著什麽,看著不太方便搭訕閑聊的樣子。於是轉向另一側,是一向閑雲野鶴的七王爺。
不過,王爺的這臉色看起來好像不太對,又青又黑的很是複雜,一雙眉頭緊擰著,能夾死隻蒼蠅。柳振試探性地喊了一聲,七王爺回過神來,呆愣的神情漸漸悲憤,眼底染上幾分小委屈,咬牙切齒地丟下一句“本王又上當了”快步走出殿外。
“……”這個情景好像似曾相識?
柳振想了想,前年聖上把七王爺誆去接待夏國來的那個刁蠻公主,據說被占了兩下便宜,事後七王爺追著聖上從正大殿追到宮牆角,當年“有幸”見到這畫麵的宮人都恨不得自戳雙目,以免哪天聖上想起來殺人滅口。
這次又是怎麽了?
柳振沒想明白。不過過後他聽到一些風聲,說是七王爺從國子學出去就一路氣衝衝進了宮,和聖上在殿中不知講了什麽,半個時辰後喜滋滋地跟著聖上去國庫淘寶貝。挑了好幾樣心頭好,再出來時和聖上又是甜甜蜜蜜的哥倆好。
間接導致這一切的楚寧自然是一無所知。今日講學效果不錯,大周如此多人對文物感興趣,她實在是心頭歡喜。
京都展的火熱讓大周子民空前地自信起來,若遇上他國商賈,不管熟是不熟,都要先好生宣揚一下這次的京都展盛況。看看,你們趾高氣昂這麽多年,我們大周也不弱,有本事,你讓你們那些高居青雲榜前位的大家們出來和我們楚大人比試比試啊。
什麽,我們說大話?拜托你多關注關注時下發生的事。歐陽崇知道吧,已是足夠厲害的修補大家,和我們楚大人比試,不還是三兩下就輸得心服口服。
這樣離譜的事,哪是幾句話就能信的,結果對方一打聽,還真有這事,一時羞得啞口無言。
哈哈哈,看著他國吃癟,大周百姓們心裏就是爽快。
於是,楚寧在坊間的名聲徹底翻了個兒,現在提起她來,就沒有不誇的。甚至傳著傳著,還編撰出了不少離譜的事來。
比如隻見她雙手輕輕一揮,一張殘破不堪的書頁就修補完好;嘴裏一吹氣,碎裂的瓷器便立馬拚湊起來這樣的鬼扯謠言。
偏偏還真的有人信,楚寧著實鬱悶。
……
次日,有過一麵之緣的賀老莊主再次拜訪,他離莊多日,不便在京都久留,也是時候該回去。又說他雖然隻見楚寧第二次,卻猶如忘年之交,心裏有不少問題想同她探討。
賀光卓如今,對楚寧是不是上榜已經不再執著。誠如她所說,這個東西對她而言,並沒有那麽重要。就算越、夏等國還不完全知道,經過這次的殿中切磋,隻怕再過不久,她已能揚名天下。
楚寧對他十分欽敬,鄭重地行了一個晚輩禮,盈盈笑道,“老莊主若不嫌棄,我們可以書信往來,您見多識廣,是受無數人敬重的前輩,能與您探討,得您指教,是楚寧的榮幸。”
一番話很是真誠,這樣謙遜的態度,賀光卓一直到出了程府許久,還在連連稱讚。
這個小姑娘,腹有驚才而不傲,及淩雲處尚虛心。不得了啊。
……
日頭輕照,相比於此處如此正經的送別,城門口柳振送別兩國使臣的畫風則全然不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