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邊鎮

字數:497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大早,賈瑛便早早準備妥當了一切。此次西行他隻帶著喜兒與巴卜力兩人,為此報春和綠絨昨晚死活都不同意,眼看著無法說服二人,那就隻能睡服了,一夜的恣意狂歡,到如今兩人都是滿臉疲色。

    “好了,你們隻管將家裏看好,沒事的時候多去陪一陪玉兒妹妹,或是去齊姑娘那裏幫幫忙,讓我沒有後顧之心就算是幫了我大忙了,昨晚累了一夜,等我走後,今日好好歇一歇吧。”賈瑛看著依舊滿心不甘的兩人安慰道。

    “二爺還說,不都怪你,羞死人了!”報春不像綠絨那般,雖已陳歡過兩次,卻還是有些放不開。

    “倒不知昨晚是哪個不知羞的,一次不夠還要一次。”綠絨在一旁打趣道。

    “好個綠絨丫頭,倒打趣起我來了!倒不知你可是學會了那麽些姿勢呢?”報春回了一記道。

    看著一旁打鬧的兩人,還有波濤洶湧一般傲人資本,賈瑛恨不得臨別前再恣意一次,隻是看了看時間,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帶著喜兒與巴卜力出門向寧榮前街而去,報春綠絨二人也拖著疲憊想要相送一程。

    這一次,賈瑛離京,賈府能來的卻是都來了,畢竟身份不同了,不知不覺,賈瑛已經成為賈家除賈政之外的第二人,他的恩榮聖眷某種程度上已經足以代表賈家的門楣了。

    與眾人見過後,又拜別的老太太,賈瑛複才向著北靜王府而去。

    王府大門前已經排起了長列,有兵部隨行的吏員和調撥的衛卒,這些人的上官自然是賈瑛這位職方員外郎,還有督察院派出的茶馬、巡關、屯田各道監察禦史,繡衣衛則是整整派出了一個千戶所的人馬隨行護衛。除此之外,還有王府的屬官隨從親兵,以及司禮監派來服侍的十多名大小太監。

    儀仗王駕,大纛旌旗,旗牌鹵簿,樂仗車駕,橫貫著整個王府前的大街。

    賈瑛先是勘合校驗了兵部的隨屬人員,應卯點名無誤後,方才入府見了北靜王水溶,又陪著水溶一道往宮拜了聖上,隊伍複才浩浩蕩蕩出京向西而去。

    根據兵部定下的出巡路線,出了京城,先向西北經由宣府,再到大同、偏關、延綏,最後到固原西軍大營。至於向東至薊州、遼東二鎮,則是由北靜王另選一為王使帶人前往巡視。

    宣化府其實就在張家口一代,離著京城並不是很遠,不過因為此行的重點是要查明巡道禦史彈劾王子騰西軍一事,是以,巡邊的隊伍並未在宣化太過久留,隻是一番流程的性的巡視之後,隊伍便再次出發了。而且宣化府作為京師的第一道屏障,朝廷每年投入的精力和財力是其他幾鎮所不能相比的,而且離著京師又近,每年都會有京營前來輪換,所以宣化的軍中風紀要比其他地方好上許多,當然也隻是好一些而已。

    賈瑛細細看過宣化府的防衛,許多關塞垛口都已年久失修,兵甲火器配置不全。最關鍵的是,這裏的軍戶臉上透露出來的那種麻木,讓賈瑛看了心中不免沉重許多。

    大乾的軍戶實際上比民戶(農戶、匠戶)的地位還要低下,也就是比奴藉要高一些,而且作為軍戶是世代不能改籍的。

    軍戶的來曆大概有三種途徑。一種,是民戶之中有丁口被垛集為軍,那麽這一民戶之家便世代被冠上了軍戶的烙印,住在規定的衛所範圍之內。第二種則是朝廷下令充邊的人口,自動入籍軍戶,為大乾守邊,同樣是世代軍戶籍不可改。最後一種,也是地位最底下的一種,則是罪囚流放之家,到了邊境即便是作為軍戶,也是最下等的那種。

    邊鎮的士兵,有一般都是軍戶的丁口充任,也就是所謂的旗兵。旗兵的任務隻有兩件事,一是操練守衛,二是屯田種地。

    這些人為何麻木,原因其實就在這裏。

    軍戶家中的男丁,不僅要買命打仗,而且還要種地養活自己。對於小農百姓來說,打仗種地這其實都不算什麽。可笑的是,他們打仗需要自掏腰包,備足幹糧武器,回家種地還要繳稅,宣隆年還曾下過一道政令:凡屯軍年六十以上及殘疾、年幼者,令耕種自食。再加上邊軍將領的盤剝壓榨,想要這些人為大乾拚死買命守衛邊疆,豈不可笑。

    葉百川心心念念要改革軍製,皇帝想要重振邊軍雄風。

    可是他們誰又知道,真正關係到軍隊興衰的是這些最底層的軍戶呢?不解決他們的問題,大乾的軍製無論怎麽改,其實都沒什麽兩樣。

    終究在朝廷和仕人眼中,軍戶不是民啊!

    隊伍又行進了十多天,到達了大同鎮。

    大同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防禦北方胡人的關隘重鎮,大同以及山西三偏關駐守的軍隊數量,是僅次於宣化府的。

    三偏關,即是位於大同鎮南麵的雁門、寧武、登古三處,這三處關隘是連成一線的,而且相距不遠。再加上型平關和京城北側的居庸關,構成了拱衛京師的第二道防線。

    到了大同鎮之後,賈瑛明顯就發現了,住在這裏的軍戶,看起來要比宣化府的軍戶更多了一些笑容。

    而且,大同鎮,作為最北邊的邊塞城鎮之一,不僅不顯的荒涼,反而十分的熱鬧,人口也比宣化府稠密了很多。

    細細觀察之下,賈瑛方才發現了其中的門道。

    因為商路通了!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貿易。

    古代兩地之間的文明交流,信息傳遞,最關鍵的其實還是走南闖北的商隊。他們不僅能為當地帶來急需的物品,還有附帶的產業和發家致富的門路。

    這一路行來,賈瑛就看到了不少的商隊,小則數十人,大則成百上千人。

    商賈就像是一彎活水,給沉寂的邊鎮帶了生氣和活力。

    這些商賈不願千裏北上,當然不是為了那些生活在邊鎮衛所的軍戶,而是為了朝廷在大同鎮外開設的互市貿易而來,從胡人手中換區牛羊馬匹,趕回中原販賣,其利可翻十倍不止。

    能往來於大同雁門之地的商賈,多是山西本地的晉商。

    巡邊的隊伍才剛踏上了山西的地界,大同鎮總兵,平城伯鄧恩遇就已經派出了迎接的隊伍,一路護送直到進入了大同邊塞。

    “臣鄧恩遇,拜見王爺!”

    一名身著盔甲,年過五旬的老將在王駕之前下拜道。

    北靜王水溶從攆車中走了出來,還沒等下了車軾,便隔著遠遠的說道:“世翁快快請起,你我世交之誼,小王當不得世翁如此大禮。”

    一名太監扶著水溶走下車軾,水溶並步上前,急忙將老將扶起。

    鄧恩遇看著水溶,麵帶和煦道:“去歲驚聞老千歲薨天,老將隻覺如聞天塌一般,奈何身負守邊重任,無旨不得擅離,未能去送老千歲最後一程,實乃老將此生大憾,隻覺愧對老千歲的栽培之恩。未曾想還能在有生之年於邊塞之地再見王爺一麵,老將隻覺天佑,老千歲後繼有人啊!”

    水溶也一臉謙和地說道:“有賴世翁惦念。小王初承爵位,便奉陛下旨意巡視九邊,千鈞重負在肩,不敢鬆懈半分,如今見了世翁心中才算稍安。說起來,小王與世翁該有三年未見了,世翁依舊老當益壯啊!”

    鄧恩遇微微一笑道:“托了老千歲和王爺的福,老將身體還算康健。”

    說著又為水溶介紹了一番同行前來的官員,其中一人是皇帝派來的鎮守太監,還有幾名副總兵,以及鄧恩遇的兒子鄧子通。

    水溶也同樣將身邊的賈瑛喚來,為鄧恩遇介紹道:“好叫世翁認識,這位是先寧榮二公之後,現任兵部員外郎賈瑛,此次受命陪同小王出巡。”

    “下官賈瑛,拜見鄧老將軍。”賈瑛上前見禮道。

    鄧恩遇看著賈瑛和善的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寧榮二公之後,你我舊交之家,賢侄不必多禮。”

    複才又看向水溶道:“王爺遠道而來,一路舟車勞頓,老將已備好府邸筵席,還請王爺移步城中。”

    水溶重新回了攆駕,鄧恩遇與一眾官員守在左右,賈瑛則是騎馬綴在眾人,旁邊還有比他稍長幾歲的鄧子通陪著。

    “賢弟從京中而來,可還習慣這邊塞的環境?”回城路上,鄧子通很是熟絡的與賈瑛攀談。

    賈瑛微微一笑道:“有勞世兄掛心,隻是邊塞的風沙大了些,其他也都還好。”

    鄧子通聞言笑說道:“眼下是秋季,邊塞的風才剛剛刮起,可惜賢弟來的時節不對,若是再早幾個月來,我倒是能帶賢弟領略一番塞外的草長馬肥牛羊滿破的風光,雖比不得中原的雅致,可也是我邊塞的一大特色。”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幾句,卻聽一旁的賈瑛指著城內熱鬧的街市,開口說道:“世兄,這方熱鬧景象,便是在中原內地也是少見的很。可見世伯治下有方啊。”

    “賢弟謬讚了,全賴朝廷之功,開放了邊境互市,這裏的人才算多了起來,能享互市之惠的九邊之中,也隻有大同、遼東兩鎮而已。”

    “世兄,這裏常年都是這般熱鬧嗎?”賈瑛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