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身神三篇

字數:5698   加入書籤

A+A-




                      “今夜天寒,辛苦姐姐守夜。”

    “賢弟說哪裏話,我自會照料好母親,不讓母親凍著,世才隻管安心讀書、休息。”

    一更天,風雪未停。

    正房門口,劉彥與母親敘話出來後,&nbp;又和沈玉娘做交代。

    玉娘披著香火棉氅,一手牽月兒,一手扶兄弟手臂,笑說推他去書房。

    書房門口站著於成業、書玉子。

    他們在此等候多時了,各在心中思慮‘潘家逆子之事’。

    劉彥知道玉娘姐有心孝敬母親,吩咐阿九“今日你陪玉娘姐,&nbp;等會兒把桃花也叫過來,讓她睡在正房,添些熱氣。”

    “喏。”

    阿九點頭轉與姨娘母子說話。

    劉彥邀書玉子、於成業進書房。

    平兒正在屋內擺弄火盆,&nbp;看公子領狐鼠二生進來,搭話道“我看潘家之事不必多管,那潘子逑本就該死……”

    成業與書玉子相視,說“我以為此事需當查明,以堵潘家小人之口舌。”

    “否則他們明麵不敢說,定在背後講,訛傳老師下咒害他家公子。”

    “百姓不知真相,亦會以訛傳訛,有損老師聲譽。”

    平兒添炭道“話是如此,可潘子逑真若走了魂兒,該去何處找他?”

    “找不來,他們還是會說。何故為個逆子費心耗神?”

    於成業不與他爭辯,隻等老師之意。

    書玉子思說“會不會是那神婆動的手腳?”

    “世間有些妖人為騙錢財,先施法拘人魂兒,然後再登門相告,收了主家銀錢,便把魂兒還回去。”

    平兒笑道“你說這個倒有可能。”

    書桌前,劉彥聽著他們各說己見,&nbp;挑亮油燈拿起《雅集》,問一句毫不相幹的話。

    “《青竹雅集》中可有記載‘身神小人’的典故?”

    “有。”

    書玉子回稟道“《青竹雅集卷六·耳中人》、《卷七·眼中人》、及《卷四·李世成》皆有提到‘身中小人’。”

    “書玉子好記性。”

    劉彥讚賞一句,持書對問“這三篇典故,精要是什麽?”

    老師考問,書玉子正身形,回答說“前兩篇,說的都是‘人欲貪念引動身中身神小人,欲念招來災病,使人耳聾眼瞎’。”

    “第三篇《李世成》,則是借其典故,闡解‘人身諸竅神祇奧秘’,告知我等‘身內有神明,感應其靈,可助養學’。”

    “此乃弟子讀後所悟。”

    劉彥聽完便知三篇故事大概,準備通讀一番,又問“身神可以離體嗎?”

    書玉子琢磨道“弟子不太清楚。我聞書中典故說,身神能夠脫離人體肉身。”

    “《李世成》這篇中,&nbp;就有提到‘凡人若遭受大災大難,&nbp;人之九竅、六神會偶然冒出‘陰神’。”

    “此陰神,即是竅中神,&nbp;身中神。”

    “它們與小人相似,出竅前會先吸取主人肉身之精氣,然後得一陰靈形體。”

    “凡人之身,一旦開竅跑出身神,就再難回去了。”

    “因為凡人身竅是封閉的,短暫打開後將會閉合。”

    “而俗人不懂‘練竅存神之術’,那些身神一出來便背主而走。逃到身外,化為精靈小人。”

    “即是坊間說的‘小人精’。”

    劉彥心裏多了幾分明白,看於成業似乎有話,道“成業知道什麽盡可說。”

    於成業開口說“弟子見過身神小人。”

    “曾經我隨父親遊學行醫,給一戶人家小公子治病,他被毒蜂蜇中鼻子,正巧是鼻穴位置。”

    “毒性入竅使其鼻子通陰神,長出一個肉豆,豆中藏一小人。即是‘鼻身神’。”

    “家父操刀將其割下,那身神落地便跑,好在父親用靈燈罩住它,勸它歸鼻竅……”

    “小公子因禍得福,鼻身神歸竅後,鼻竅不曾封閉,可嗅見萬般滋味,還知我和父親是狐。”

    “父親說,這便是通內在神明之神通。”

    劉彥點頭道“內通玄明,更知乾坤奧妙。”

    “但這種‘知’,不是自悟。今日得明日失,縱有神通也留不住。我等讀書修學,乃明道理而存真,這種‘得’才是真得。”

    “隻有通過苦修,才見真正神通。”

    “是,弟子謹記教誨。”

    於成業、書玉子先後領喏。

    平兒正要說話……

    這時阿九穿門而入,回事說“縣城隍來見公子,奴婢請神留在前堂,香火招待。”

    於成業、書玉子相視,平兒忌諱問“他來做什麽?”

    劉彥拿書指他“你忘了我昨夜說什麽?”

    說著留他們在書房,與阿九去前堂,見本縣陰間父母官。

    平兒回想,猛然道“我怎麽忘了!公子昨夜寫書信時,說這封書信祭神時燒給城隍,請他相助查潘家母子前世恩怨。”

    於成業聽見笑道“今夜城隍親自過來,足見老師那封信之分量,平哥以後可要多長記性。”

    平兒咧嘴一笑揉腦袋,向他討教‘長記性的法子’。

    ……

    前院正堂。

    人神禮畢入座,今夜跟隨城隍蒙朗一同來府的,還有廟中判官、主簿及西村譚翁。

    劉彥打量一眼,認出那老翁,笑道“阿翁果然是廟中陰差,難怪能知自己死期。”

    譚翁含笑拱手。

    蒙朗說“譚翁任本縣陰差多年,頗有功勞……”

    “今夜,我欲讓他拘押潘子逑生魂過堂審問。”

    “誰知此子魂不在身,且重病在身,不知是不是因病走了魂兒。”

    劉彥聽城隍證實‘潘生失魂’,詢問“可能查其落魂之處?”

    城隍蒙朗接過阿九送來香火茶,道“人魂出竅就如野鬼,極難找尋其蹤跡。我看他命理該有一劫。”

    “今日我翻查陰錄,應了先生猜想,潘生與庶母前世確有仇係。”

    “兩人前世都是勾欄妓女,為了爭奪恩客,王氏偷走客人錢袋,栽贓給潘生前世小曼。”

    “小曼為證明親白,剪刀割頸,死後冤魂記仇,告到地府,判官許其隔世報仇。”

    “故此這一世,潘生才無端惱恨王氏。”

    “王氏本該染瘟而死,但不知因何,得貴人相助,脫了生死災劫。”

    聽到這兒,阿九含笑轉看公子。

    劉彥不提暗助王氏之事,答謝說“上神查明恩怨,解我之疑惑。”

    “我曾有言在先,如果潘子逑其罪可恕,則對其用仁術。”

    “等我找到潘子逑生魂,上神能否主持公道,開堂與他們解前世恩怨?”

    城隍蒙朗張口答應。

    他比較好奇,這位真學如何用‘仁術’,又如何找到潘生生魂。

    他卻不知,劉世才已經在用‘仁術’,請他相助查案,坐堂主持公道,便是‘仁義體現’。

    至於‘如何找尋潘子逑失落生魂’,劉彥暫無好辦法。

    準備明日去潘家一探情況,然後再做思量。

    送走城隍一行,劉彥和九娘子回書房。

    阿九問“公子打算如何尋找他生魂?”

    劉彥道“一切事物運作,皆有其脈絡。觀其脈絡,梳理細微,能知走向。”

    “就如醫家診脈斷病,老師絕學中有一法,名曰‘見微知著’,大概同理。”

    “我欲借此實踐‘心學’,並用‘仁術’,再加娘子、於成業、書玉子做幫手。助其還魂不難。”

    阿九聞言,發覺公子自修《君心化龍》,有種處事不驚,運籌帷幄的神氣在身上。

    這即是《君心化龍》所言【夫誌當存自信,把握心府虎符,統帥心氣全神,是為‘善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