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憐雲女歸
字數:6633 加入書籤
“岸頭花轎是誰家的?”
“我打聽了,是南城劉家的,聽說劉郎今日納妾。”
“納妾用花轎抬?”
“那你是不知娶的誰家女。我聽說啊……”
……
巳時,陽光曬雪。
臨安西城碼頭,幾個洗衣婦人湊在一處說岸上紅花轎。
花轎旁圍著好些孩童,唱著《迎親謠》,伸手討喜錢。
桃花、杏兒站轎邊手挎竹籃, 籃子裏有棗子、花生、蒸糕,另有兩吊散錢。
桃花發給小童一人五文,叫他們去買糖吃,一會兒再過來在唱,還發給他們。
孩童們歡呼如麻雀散,爭先去找賣糖人。
杏兒含笑說:“今日喜事一定熱鬧, 若是我嫁人,有這一半就好了。”
桃花道:“我們當奴婢的,哪有這般福氣?你想出嫁,我卻不想,我願留在公子府內……”
二人正說話,見一艘精美畫舫到岸頭,船上一位俊貌公子,左右各站一少年一中年。
杏兒眼眸明亮,認出船上公子乃錢塘三郎,小聲告知桃花。
同行李主簿上岸,笑顏禮道:“我家三公子來赴喜宴,不知奉義府邸,小娘子可否引路?”
杏兒點頭,把竹籃遞給桃花,引著貴客去往南城劉府。
此時槐花巷裏巷外頗為熱鬧,得知劉家辦喜事,不少百姓來圍觀,巷鄰早早就來劉家幫襯。
由於劉宅院小,不夠迎客。
今日便把齊家、李家宅院用上,一家院子待客辦酒席,一家院子用來造飯做喜宴。
庖廚是從東城酒樓請的, 為了辦好劉家喜宴,邵掌櫃把廚子夥計都調來,酒樓都關了。
進到劉府前院,見院裏布置一新,設三張席宴,堂內兩桌,十幾人遍布敘話笑談。
其中有林家表兄妹、李家堂兄妹、周慕白等東鄉生員,及東城商會八位商家。
這些商賈都是跟著林、李兩家來的,雖說沒有請帖,卻以商會名義拜府,適才也受到待見。
後院書房,劉彥揮筆寫字,平兒在身旁研墨,說著商會送來的禮金數目。
少時幾張字寫好,公子落筆進到正房與母親敘話,房內房外十多個戚家親戚。
平兒拾起桌上墨寶,一張張搭在手臂上,托著過堂, 請來眾商說:“諸位老爺禮金甚厚,我公子以字回贈。”
“這些字皆為吉祥寓意, 掛在家中可添書香,可以辟邪。”
“諸位可憑喜好,各自挑選一張。”
說著,他將八張字鋪在喜案長桌上。
眾商擁擠品鑒,讚譽聲此起彼伏,眾生員和林李兩家公子小姐也去看。
林承平指點一位商賈道:“伯伯可不要小視,這些字並非是書香門第打發賓客之物,而是先生真學所書!”
“正如先生家人所言,此字確能辟邪。”
眾商喜不自勝,小做商議後,一人揭請一張卷起,滿麵紅光拱手告辭。
他們前腳走,後腳杏兒請著錢塘貴客入院。
三郎鶴立在院內,一眼望見堂上高掛的【大節奉義】匾額。
眾生員和林李兩家公子小姐,則看來客。
三郎感應目光,笑對他們持禮。
劉彥聞訊來到前院,接迎許三郎書房敘話。
過堂時,三郎道:“不知小生能否禮見老夫人?”
劉彥含笑說:“三郎有此敬意,我豈能阻止,就怕家母受不起君家禮數。”
許三郎端正心道:“今日拜府,小生乃以儒子身份,不敢以神人自居。先生對我而言乃儒門達者,達者為師,我如弟子。”
“今拜府入門,當禮敬先生高堂。”
劉彥不再推脫,請著三郎入正房引薦,稱呼他為:“錢塘家三公子。”
老夫人一愣,許三郎作揖禮見:“晚生許淩煙,拜見老夫人。”
劉彥見母不知所措,轉對三郎道:“胥先生和相先生也已來到,不如與我去見。”
許三郎跟著他進書房,卻發現房中空無一人。
劉彥書桌前斂袖手指《山居圖》。
見畫半展開,隻顯露畫中山居。
三郎神目一查,看到其內賓客眾多,今日到訪的仙客神人,皆在畫中談笑風生。
包括東西兩湖神人,陰山春燕翠鶯二女,東鄉於氏父女。
李主簿賞畫稱讚:“原來玄妙在此!”
劉彥點頭對三郎說:“我家甚小,不夠容客,故以畫宴客。此圖乃前朝畫聖之作,內中畫境靈秀,三郎何不進去一觀?”
“先生奇思妙想,小生當入畫一睹。”
許三郎攜帶興致,縮小身領李主簿、書童入畫卷。
東湖相君、西湖胥君見他來了,含笑揚須相邀入席。
其時平兒跑進書房,回話道:“黃家老夫人和眾小姐都來了。”
劉彥稍思後入房與母耳語說話,劉氏連連點頭。
之後,母子二人一同過堂,迎接黃家母女。
黃家老夫人看到劉家母子都出迎,頓覺顏麵光彩,暗知兩家結親成了。
劉氏一眼環視,不等讀書郎引薦,笑顏上前寒暄,說著見親戚之言。
“我兒快禮見,這是我家表姐,當稱‘表姨母’。”
劉彥當眾禮見,稱:“小侄見過表姨母。”
黃老夫人顯笑連點頭,身後眾女笑逐顏開。
最小的十四娘眼眸疑惑,暗問姐姐們:“姐夫稱媽媽表姨母,我們稱劉老夫人姑母,不是亂了親戚輩分?”
十三娘教導說:“你卻不懂劉老夫人深意。老夫人已知我家今來認表親,如今劉家太公已不在世,這門表親隻能結在老夫人這枝。”
“所以老夫人稱呼母親‘表姐’,讓姐夫認母親為‘表姨母’。”
十四娘懂了,又問:“我們如何稱呼劉老夫人?”
十姐轉顧道:“真笨,也應稱呼劉老夫人為‘表姨母’,以後世才姐夫就是我等表兄了。”
眾女傳音時,黃老夫人與世才笑說兩句,引著眾女禮見劉氏母子。
黃家眾妹齊呼‘表姨母’、‘表兄’。
當眾認親後,兩位老夫人挽手入內宅,劉彥留下與黃家眾妹介紹眾客。
這時桃花歡快進家門,稟告公子:“新娘子來了。”
眾妹、眾客各都熄聲。
平兒笑顏看公子,劉彥吩咐道:“桃花去內宅報知老夫人,平兒準備迎親。”
“是。”
兩人異口同聲,一個奔內宅,一個出家門。
等阿九過堂到前院,劉彥叫她把書房《山居圖》掛到正房,供設香火。
不多時,門外巷內喧鬧如潮,喜樂嗩呐響起。
劉彥頭戴一支簪花,身披大紅衣氅,在眾目注視下步出家門。
一霎時,喜氣撲麵而來,目光聚攏而至,男女老少望著出門迎親的劉奉義,皆讚劉郎俊氣。
劉彥眼眸直視花轎,闊步迎上去。
表妹少卿含笑相對,低頭對轎中表嫂道:“我兄長來接親了,嫂嫂把手遞出來。”
轎中憐雲伸出纖纖玉手,紅綢蓋頭內顯笑顏。
少卿牽赴表嫂,跟隨表兄進家。
身後是戚少卿、華明淵等人。
荀舫主、高二姐沒有跟來,留在青花舫等外客走了再去。
鞭炮聲響起,李憐雲跨過火盆、邁過門口,進了劉府大門。
內宅老夫人聽見聲響,笑與黃家老姐姐、親戚們相視。
等不久,就見劉彥領人過堂,少卿與丫鬟各扶憐雲一臂。
走到正房門前,劉彥稟告家母:“妾已接至門前,請母親相麵、訓話。”
說著,接過桃花奉來的秤杆,輕輕挑起蓋頭,使憐雲花容顯露出來。
房內兩位老夫人、眾親女眷、及《山居圖》中神人、仙家皆齊目觀麵。
憐雲門前持禮跪下,低聲說:“妾室李氏,拜見老夫人。”
劉氏甚悅,點頭道:“好。我兒納得好妾室,李氏是有福之相,扶入房中。”
“是……”
丫鬟過去扶起小姐,少卿把該蓋頭撩下。
劉彥還了秤杆道:“賓客在外,孩兒要去接待,母親有何叮囑?”
劉氏端起奉義之母架勢,說:“好生待客,莫薄待眾客。”
劉彥領喏轉身,顧看一眼憐雲。
蓋頭內,憐雲明眸亦顧看劉郎。
兩人雖不能麵見,但能感應彼此目光。
走入南房後,少卿叫丫鬟關門,揭開表嫂蓋頭,伴坐說:“嫂嫂可累到?這成婚禮好生繁瑣,我都累了。”
憐雲麵似粉梨花,笑道:“妹妹不懂,此乃厚待與我。”
“尋常之家納妾,絕無這等禮數。你該去交差了,記得討喜錢。”
“那我去了。嫂嫂若內急,或口渴腹饑,就讓丫鬟來告。可別薄待自己。”
說著,少卿香帕掩笑,起身出門入正房交功,討要迎親錢。
一時間,劉府裏外歡聲笑語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