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錦衣出籠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A+A-


    次日午時,沈森根據線報找到孫三存錢的銀號。銀號的老板卻稱沒有叫劉璟的人來存過錢。相反,倒是有個叫江慎行的戶部官員來存過銀票。

    等沈森查看完帳簿和銀票之後,確認掌櫃的所說無誤。至此,加上從江慎行家中挖出的銀兩,五萬兩髒銀全數收回。

    回到戶部,一名劉璟的同僚前來舉報,聲稱江慎行曾經威脅他們幫助作假批文。因劉璟反對激烈,江慎行對他懷恨在心,經常說要拉他當個墊背的。

    結合假批文上的筆跡,沈森確定此案是江慎行一人所為,與劉璟並無關係。

    消息傳到朝中,眾臣有的慶幸、有的惋惜,露出截然不同的反應。

    朱國瑞隻是淡淡一笑,禦筆一揮,倉促結案。

    退朝後,他叫來毛驤仔細詢問。

    毛驤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稟報道:“陛下,臣已查清,是胡惟庸策劃的整個案子。他知道李善長因李彬之事憎恨劉基,便主動要求設計陷害他。

    聽說江慎行患有絕症,他便以重金賄賂,並以替其照顧家小為誘惑,逼其就範。

    孫三也是他派人買通的,在必要時負責指控劉璟。此外,參與此案的還有樊景昭和高見賢。”

    “高見賢是江浙人氏,怎麽跟淮西諸臣攪到一塊了?”

    朱國瑞有些不解。

    “高見賢被楊憲壓製得太狠,想通過此事除掉他。此外,楊憲做為江浙幫的主腦和保護傘,也讓胡惟庸等人頗為忌憚。因此,兩方麵一拍即合。”

    “胡惟庸隻是因為兩派的爭鬥而鋌而走險嗎?”

    “回陛下,恐怕沒這麽簡單。以臣看,劉基比他名望更高,能力更強。他是擔心陛下有朝一日會啟用劉伯溫來替代他,因而想借此機會除掉劉基父子。”

    毛驤仔細分析著事情的原委。

    “孫三和那個小販怎麽處置的?”

    “殺了!”

    “殺了?”朱國瑞心中一驚,“那銀號的掌櫃和戶部的官員,你準備怎麽處理?”

    毛驤眼中寒光閃爍,語氣森寒地說道:“陛下放心,銀號掌櫃的家人都在臣的控製之下。等過了這陣子,臣會送他們全家上路。至於那位戶部的官員,本來就與江慎行有過節,是心甘情願作證的。”

    “少生殺孽!”

    朱國瑞隨口囑咐一句。

    作為封建王朝的一國之君,不殺人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與臣子的爭鬥之中,流血在所難免。隻是他不想讓無辜之人再受牽連。

    “臣遵旨。銀號掌櫃一定會得到妥善安置。”

    在毛驤看來,隻有死人才不會翻供。但是他必須給陛下一個承諾。

    “做事有些簡單了,好在結果還不錯。”

    朱國瑞意味深長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後,你就接替楊憲吧。安全司會全部並入親軍,合稱錦衣衛,名義上歸親軍都督府管轄,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由你任指揮使。”

    人是會變的。尤其是在覺得自己受到威脅的時候,很難保證不改變初衷和做事的方法。

    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朱國瑞也曾經幻想設立首相,以相權替代君權。可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令他逐漸放棄這個想法。

    不僅放棄設立首相的念頭,他還想起朱元璋的鎮國法寶。錦衣衛就是皇帝控製群臣的白手套。沒有皇帝的旨意,錦衣衛才不會那麽肆無忌憚地抓捕、殘害眾臣。

    隻是因為無人敢直斥皇帝,錦衣衛才被描述得十惡不赦。

    有錦衣衛的時候,無非是文人們在茶餘飯後痛罵幾句。可沒有錦衣衛的時候,大明卻徹底亡國。

    朱元璋也曾經聽從大臣們的勸諫,解散過錦衣衛。可隨之而來的,竟然是大明的軍情不斷被送往漠北。軍屯糧食被貪官們不斷換成鹽引塞入腰包。

    在什麽樣的曆史條件下,就有什麽樣的管理方式。用後人的思想治理封建王朝,恐怕是難上加難。

    不僅如此,朱國瑞甚至懷疑有人在私通偽宋和大元。如果不是情報外泄,朱元璋怎麽能夠如此從容地殺向居庸關,在山西打敗常遇春和馮國用?

    這個念頭已經在他心中盤桓許久,他越想越怕,最終決定成立錦衣親軍。

    “臣敢不效死命!”

    毛驤激動得跪倒在地,眼中全是興奮。

    隨後,朱國瑞連續召見李善長、劉伯溫、許瑗、李滿星等軍機處要員。

    誰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但所有臣子從禦書房出來時都麵色慘白。李善長和李滿星幾次差點摔倒在台階上,虧得侍衛們手疾眼快,才讓他們免於受傷。

    次日上朝,朱國瑞宣布人員調整。

    胡惟庸改任湖廣平章,劉伯溫升任右丞相,卞元亨任平章政事。李滿星改任閩廣平章,汪廣洋升任禮部尚書。楊憲出任山東參政,高見賢出任河南參政,安全司即刻解散,全部並入錦衣衛。毛麒出任河北參政,葉琛補為吏部侍郎。樊景昭因戶部之失,降為和州知府。

    所有幫派的主腦均被調任出京,其家眷在京中安置。江浙幫和淮西幫的勢力對比得到調整,保皇黨人員除李滿星外基本不變。

    等邊三角形才是最穩固的,朱國瑞已經深諳其道。之前,他挨個找重臣私談,直接抖出他們的私心和不法之事。幾位核心臣子得知自己的把柄被陛下牢牢掌握,自然不敢再生造次。

    因此,在聖旨宣讀完畢後,根本沒人敢出來反對。

    大家看得明白,朱國瑞已經剝奪軍機處的票擬資格,逐漸露出君權的獠牙。

    隨後,郭山甫上書請辭,配合朱國瑞演出一場三請三辭的大戲。朱國瑞最終“無奈”地接受他的請辭,加封他為濟南侯。浙東四賢的章溢成為新的戶部尚書。

    隨後,新任錦衣衛都指揮使毛驤迅速開展工作,連續偵破朱亮祖侵占良田案、傅友德私分戰利品案、鄧普信私通偽宋案……所有犯官都受到相應處理,從陳漢投誠而來的鄧普信被處以極刑。

    一時間,大明臣子人人自危,處理政事的效率陡然提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