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和親使團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A+A-


    終於離開小院時,天色已經黑透了。幾人各有心事,安靜無言的向坊內主街走去。

    直到回道人流密集的街道,茗若才反應過來,回頭向墨矣奇怪的道,“你怎麽還在這?”

    “阿姐,你又不要我了!?”墨矣嘟著嘴淒慘的抱怨道。

    “說的好像你來這是為了我一樣。”茗若撇撇嘴嘟囔一句,複又挑眉反問道,“你想留在我身邊?”

    “嗯嗯!”墨矣忙不迭的點頭。

    “行!那走吧,跟我回將軍府,這個時候舅舅應該也回去了,正好我給你引薦一下。”茗若嘴角帶著絲陰惻惻的笑意爽快道。

    說完便看到墨矣果不其然的臉色一滯,磕磕巴巴的回道,“那。。就。。我。。還是算了,下次,下次我再來找阿姐和姐夫。嗬嗬。。小弟先告辭了。”

    說完還不等茗若答複,便腳底抹油般跑遠了。茗若神色略顯複雜的看著墨矣離開的背影,掂量著這回溫無言應該能看好他了。

    突然發覺身旁的段演一直靜靜的看著兩人的一來一往,異常的安靜。

    “哈哈,殿下,那個,失禮了,嗬嗬。”茗若略顯尷尬的向段演道。

    “無妨。”段演依舊風度溫和的回道,“耽擱這會,天色也不早了,尋白應該在前麵候著,我先送你回將軍府。過幾日再陪你去他處走走。”

    段演一派自然,茗若反倒有些疑惑,墨矣乍隱乍現又不懷好意,段演居然視若無睹,“我隻說他是我弟弟,殿下都不好奇他的來曆嗎?”

    “知道答案又何必再問。”段演微微一笑 。

    “?”茗若茫然。

    “各方親朋嘛~”段演嘴角的笑意更重,看著茗若的眼神裏也帶著玩笑。

    “。。。”茗若無語,殿下也學會取笑我了。。。

    ——

    兩天後,萬安的沁柔郡主和親團抵達司明,送親的居然是萬安的隨親王世子文漠。

    萬安在三國中,地處偏西。是三國中最富足安定的國家。前萬安帝文理十幾年前,突然退位隱居,留下年少的太子繼位,即如今的萬安少帝文禦。

    少帝文禦生性平和寬厚,重文輕武。對內廣施仁政,輕徭薄賦,國內百姓安居樂業,對外與西域各國交好,通商頻繁。

    但多年來始終麵臨兩個棘手問題。

    一來,萬安國內世家大族連枝繁複比東晉更甚,欺新主年少,對朝政多有掣肘,少帝自繼位以來便始終斡旋於眾多利益集團之間。

    二來,由於曆史原因,萬安與東晉、烏衣關係始終緊張,多有戰爭摩擦。少帝不喜戰,繼位初期又忙於內政。是以國力雖強,但一直武德不興,每每與重武輕文的東晉對戰,總是輸多贏少。南邊的烏衣國雖然弱小,但也時不時會趁火打劫,侵擾萬安南境。

    少帝痛定思痛,繼位兩三年後,開始著手軍政修建,重塑國家軍防。這些年來,雖然未培養出如東晉於凡這等聞名天下的名將,但將領們實力平均,合作默契。而且萬安財富雄厚且各行業奇人能人頗多,是以萬安近年國防基礎建設以及武器製造已逐步領先於世,與東晉對戰中也不再一味戰敗,甚至時不時會主動宣戰。

    萬安的世家們多是老舊的主和派,對這種改變甚是不喜,是以對少帝的軍政改革暗中多加阻撓,少帝文禦卻靠著兩位肱骨砥礪前行。

    一位是少帝的老師,安國公崔明崔太傅,萬安的軍防可謂是由崔太傅一手布局;另一位便是少帝的親叔叔,隨親王文瀟,文瀟是前萬安帝文理的幼弟,兄弟關係親密。少帝剛繼位時朝政不穩,是文瀟一力忠心扶持才助少帝坐穩帝位,還因此得罪世族險些被陷害至家破人亡。後來又是軍政改革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施行者,掌萬安兵權。這兩位可為少帝的左膀右臂。

    然而今年初秋,萬安與西域聯軍合力絞殺鬼眼,兵力西移。東晉帝派大將於凡趁機出兵萬安邊境,連取萬安三座城池。萬安國內各世家主和派趁機鼓動少帝,向東晉示弱修好,甚至主動獻世家女作為和親人選,少帝無奈同意。

    東晉畢竟趁人之危,也不好逼人太甚,所以也接受了萬安的示好,同意了和親,兩國重修舊好。

    隻是大家沒想到,少帝如此重視此次和親,不僅沁柔郡主隨親隊伍的全部人員都由少帝親自挑選安排,而且居然派了隨親王府的世子親自來送親。

    因此除了鴻臚寺例常負責接待外賓外,晉帝打算再派一名皇子全權負責,以示禮重。

    因雲自來和求娶茗若兩事中,段穆接連受挫。所以段演的外家蕭氏,打算乘勢而上,以段演年幼時曾出訪過萬安為由,上奏薦段演為天子特使,接待外賓。

    晉帝還未及答應,甚至連寧氏還未來得及對招。段演便毫無預兆在一次與晉帝日常會麵閑聊家常時,以準備大婚事忙為由,暗示晉帝婉拒了特使一事。

    最終,晉帝還是將這次的重任交由段穆。

    ——

    深秋初冬的大風,像喝多的醉漢一樣,時而抽小風,時而抽大風。

    然而比這邪風更任性的是段穆的心思。

    司明城來外使,以往向來都是走陸路,段穆突然提出要改成水路入城。

    洑江由平居坊入司明城,一路向東南方向流經,從東南角的清竹碼頭流出。

    清竹碼頭規格不大但修建精致,城內很多達官顯貴,走水路下江南或者去近郊遊玩從此出城最近,是以特意建造了做小型的貴族碼頭。

    段穆帶領著萬安的和親使團今日便要由此入城。

    東晉水軍本就實力雄厚,段穆這次除了三艘常用客船還特意調了一艘剛下場的戰備樓船,臨時微調內部設施改成客船,去迎接使團。

    段穆此舉一來是因為心中有氣。本來自己就理應是特使人選,現在這麽一鬧,顯得好像是段演不要,剩給自己的一般。所以特意別出心裁,非要做出一番不同的政績給父皇和世人看。

    另一方麵,也是衝著萬安去的。這次萬安連輸三座城池,段穆心中難免自傲,故意用東晉最好的戰船向萬安示威。

    雖由段穆負責接待,但是畢竟使團第一天到達,東晉還是派了些官員到碼頭迎接使團,段演、段揚還有薄中都在其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