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宮中宴會,弄巧私信局中局(下)
字數:4220 加入書籤
“洛兒姑娘,我與你一同抄吧。”清樂坐下與洛兒一起抄錄書上的工尺曲譜。
不過兩炷香的功夫,兩位姑娘便抄錄完畢。清樂起身,袖子一帶,不小心將墨水打翻在洛兒鵝黃色的裙子上。清樂見了,立馬道向洛兒致歉道:
“洛兒姐姐真是對不住,你這外衣都染髒了,今日劉婕妤生辰,如若姐姐一會這樣回去,倒是不好。”清樂說著將司音閣的女官們衣服箱搬了進來,找出合身的外衣,讓洛兒去裏屋換。
清樂見洛兒進去了,便在洛外的衣物裏翻找一番,在外衣的夾層裏放這一張薄薄的紙箋,打開一看,果然是一首暗含男女情愫的詩。
清樂探頭望了望裏屋正在更衣的洛兒,快速抽出紙箋交於一直躲在暗處的孟遠。
孟遠接過後,拿起方才清樂置於閣架上的紙筆,對著上麵的字跡,仔細又快速地將紙上詩句臨摹下來,趁洛兒沒有出來,便速速離去。
孟遠走後,洛兒從麵換完衣裙,向清樂道謝後,拿上抄錄的樂譜也回了臥月居了。
臥月居的熱鬧如日暈般漸漸散開,清樂也準備出宮歸家。可巧在司音閣門口撞見了來整理樂師們衣物的宮人,清樂想起今日私自借給洛兒一套衣裙,便對宮人說自己今日在臥月居演奏時將一件外衣落在那裏,這就速速取回。
走到近臥月居的亭子旁,清樂遠遠就看見正送客離開的洛兒,此時她身上已經換了身新的裙卦。
待洛兒送走滿身華貴的夫人們後,便轉身回了臥月臥,清樂便加快步子,想叫住洛兒。
沒等清樂叫,洛兒自己倒轉過身來,喊了一句:
“鄧夫人,您的耳墜掉了,方才負責收茶盤的妹妹撿著了,奴婢給您送來。”
順著洛兒聲音回頭的正是鄧璋的夫人,左耳確實失了一隻耳墜,隻不過清樂清楚地看到是她自己摘下來的。
而洛兒遞給鄧夫人的也不是一隻耳墜而是另一份紙箋。
借故耳墜掉落偷偷傳信,洛兒所遞之物定是不能見人的物件,而她洛兒隻不過一介宮女,又會與兵部尚書的夫人有何秘密呢?
清樂頓覺今日讓孟遠鋌而走險,臨摹洛兒與嚴允私會的證據似乎確實心急了些,但眼下不知洛兒與鄧夫人的根底與緣由,最好按兵不動。
想到這裏,清樂趕緊回身去追孟遠,想提醒他先不要輕舉妄動。
可是此時孟遠已經出宮,而今夜當值的清樂隻能等明日出宮告知與孟遠了。
宮外的孟遠此時已經從宮中內侍省侍衛的口中得知,嚴允明日休沐,會去清樂坊聽曲。
機不可失,孟遠吩咐任羽讓人打聽了嚴允去清音坊的時間和座位,明日他要會一會這個嚴都知。
而明日究竟是他孟遠要會嚴允,還是旁人要會他孟遠呢?或許有人早已知曉。
鄧府裏的書房中,鄧璋停下了練字的筆,手裏正握著鄧夫人帶回的紙箋,上麵是拒不指認皇後罪名之人的名單。
鄧璋看了後便叫來了自己的隨從,讓其速去查名單上的家人,隻要拿捏住名單上人的軟肋,不怕他們不供出皇後。
隨從領命後,又稟到:
“還有一事,明日輕音坊內,嚴都知將要會一位貴客。”
“看來魚已經上鉤了。”鄧璋滿意地拿起一張自己方才寫好的字,說到。
“尚書準備如何應對?”
“既然已經上鉤,那就讓他在水裏淹死吧。”鄧璋終於不再去李府請教李樞相了。他放下自己的字,又對隨從道:
“還有,吩咐那位,該是用她的時候了。”
“屬下明白,隻是眼下,尚書的計劃還缺一位能為我們向那寧清侯傳遞消息的人。”
鄧璋朝著兒子鄧之綰的書房,歎了口氣,猶豫良久,最後對隨從道:
“我自有安排!”
夜已經深了,寒露隨月色而下,結束一天公務的鄧之綰,又在房中拿起了此前與清言所和的詞。
看著那曾潛藏傾訴與愛意的詞句,鄧之綰歎了口氣,推開窗戶,望著滿天星鬥,陷在無垠的寂寥中。
“明日寧清侯的在清音坊的座位你可問清了”
“放心,打聽過了,就在北邊二樓的清徵居”
“這次可不能失手了。”
“放心,茶水點心都特意安排過了,暗處的死侍也已經安排好了”
“小點聲,別讓人聽見”
盡管聲音低,可是靜夜能聽針落聲,尚未入眠的鄧之綰如何能不聽見?
聽著二人的密談,鄧之綰猜想這定是爹爹要在清音坊對寧清侯爺下手,雖然此前慶州刺殺未成功,但爹爹殺心未收。
鄧之綰知道,寧清侯是官家主持朝綱重要臂膀,且在靈縣自己私放柳白一事也被他與梁陌隱瞞下來,自己不能見死不救。
可是,若是事情敗露,自己則會陷整個鄧家與不義。
翻來覆去,左右為難,鄧之綰一夜未眠。
天亮後,鄧之綰走終究還是趕往了寧清府。
可門口的侍衛卻說侯爺不在府內,聽到侍衛這麽回絕自己,鄧之綰知道侍衛是因為慶州刺殺和皇後一事不願意接見自己,可是眼下也無法和門口的侍衛解釋事情原委。
或許,可以找人代為傳話,既可以讓寧清侯知曉,也可以讓自己不出麵。
可是此等大事,找誰傳話呢?且眼看就是早朝時辰了,自己也不能擅自離開。
正在躊躇之際中,鄧之綰不覺已到了宮門不遠處,抬眼便望見清言的車停在了皇城外,一時間,物是人非之感湧上心頭。
但是清言的出現也讓鄧之綰有了辦法。
鄧之綰趕緊到平日辦公的中書省內,拿出筆紙寫了一句話,悄悄丟入清言的轎內。
清言撿起,展開一看上麵有一行字:
“寧清侯今日不可進清音坊,更不可食用坊內茶水點心。切記!”
清言想起今日一大早妹妹清樂救跑去寧清侯府,之後又去了清音坊,如果字條上所言非虛,那寧清侯必定有險,必須趕緊去清音坊內通知清樂和侯爺。
清言在焦急之際,看著手上的字條,心底卻又不由地泛起失望之感。
她識得這端正渾厚的楷體字是鄧之綰的,看來他為了家族的絕對安危,連告知寧清侯爺有危險的大事還需借他人之口,而自己也隻是一個傳話人而已。
青音坊的曲兒已經開了,雖然白日人不多,但清歌依舊縹緲若仙。
清言下車後,趕忙奔向清樂常去之地,可是均未見其人,而就在其轉身想找清樂的師父元遊時,卻遇見一個熟悉的背影。
那背影匆忙而熟悉,轉過頭來,正是梁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