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夢溪筆談 後宮暗戰
字數:7732 加入書籤
謝道清所說不錯,映雪私下去慈元殿報信的情況,在她回東宮之前趙維就知道了,原因在於柏映雪是東宮的掌事姑姑,也就是東宮宮女的首領,東宮內侍長徐清(內侍首領)有些瑣事要找柏映雪確認一下,結果東宮到處找不到她,找到趙維的身邊也沒人,趙維這就發現柏映雪不見了蹤影,緊接著,一個小宮女很“自然”地說起,一個時辰前看見柏姑姑去了後宮的方向,趙維如何不知映雪是去了慈元殿?
不得不說,趙維這麽快知道柏映雪暗中覲見皇後的事情,背後有沒有推手,東宮裏究竟有多少各宮娘娘和朝臣的釘子,趙維也是完全不知情,但是這件小事確確實實讓他有所警覺。趙維警覺的不是謝道清有沒有在東宮安插眼線的問題,他相信史書的記載基本靠譜,謝道清也是有才華也有品德的一代皇後,雖然她也有可能在東宮安插一兩顆釘子,以觀察太子的言行舉止,這事可以理解,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後世的父母不也一樣,當孩子長到十幾歲的青春叛逆期時,總是想辦法聯係孩子的老師、同學,打聽自家孩子在外麵的表現?謝道清既是皇後,對於太子的教導和養育自然是相當關心的。
這一點,作為過來人的趙維(趙偉)並不介意,誰沒有個青春期呢,他警覺的是以前太低估了自己身邊存在眼線的情況,自己是唯一的皇子,按理說以不變應萬變,安安分分地做太子,等著當朝皇帝歸天,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是萬無一失的辦法。可惜他沒有生在大宋四平八穩的年代,要避免亡國的慘劇,必須對大宋現行的製度等等多方麵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而隻要有改革,必然觸動保守勢力的切身利益,推行改革的一方必須有相當的實力懾服所有的反對者,否則“戊戌六君子”就是下場,要有足夠的人支持自己,這樣的實力和黨羽沒個十年八載是成不了氣候的,可是時間不等人,北方的強敵是不會坐等趙維按部就班地改造大宋以自強,如果按部就班地繼承皇位,怕是到時候大宋的局勢已是回天無力。所以,趙維必須從現在開始就著手布局,沒時間走“韜光養晦”、“猥瑣發育”的路線,這樣一來,潛藏在自己身邊的敵對勢力的眼線很有可能抓住他的把柄,那可是大大地不妙。
想來想去,趙維覺得,現如今東宮裏的人沒有一個是可以絕對信任的,他必須要從宮外著手,培植黨羽,隻是在宮外,趙維還不知道該如何打開局麵。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十九,一大早,柏映雪按照謝道清的指點,將昨天從慈元殿抬回來的那口大箱子帶到趙維麵前,趙維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柏姑姑這是做甚?”
柏映雪微笑著說:“回稟殿下,這是皇後娘娘昨日交給卑職的,給殿下的生辰禮。”
“生辰禮?!今天是什麽時日?”趙維驚訝萬分。
“看來娘娘沒說錯,殿下您果然忘了,今日是九月十九,殿下您的13歲生辰啊!”
“哦,我還真給忘了,母親真是有心了。”嘴上這麽說,此時趙維的心裏卻在想:“我是後世的趙偉,哪知道今世的趙維哪天的生日啊?”
趙維圍著那箱子轉了一圈,箱子上簡單地纏著紅綢,兩個人抬進來的,看樣子分量也不輕,趙維問:“不知母親送我的什麽?”
“殿下打開看一下吧!”
隨即,柏映雪利落地打開了箱子,趙維眼睛發直——這麽一大箱子的……書?!!
“這麽多書!”趙維感歎道,“娘還真是……”他內心裏叫苦不迭,這麽多書,不是又要回到苦逼的中學時代了?看來不管古人後人,不管平民還是皇室,父母都怕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殿下,這是一部書!”柏映雪說。
“哦……什麽?一部!這麽一大箱子的書,就是一部,這是哪位高人的神作,文采這麽斐然?”趙維說著拿起了最上麵的一本,上麵赫然寫著“夢溪筆談”四字。
“這是……夢溪筆談?!”趙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記得中學的時候,地理老師講到地球磁偏角的時候,專門介紹了《夢溪筆談》是全世界第一部詳細論證磁偏角存在及具體數值的著作,沈括也是全世界第一個發現磁偏角的人。趙維不是不知道《夢溪筆談》是一部非常全麵且規模較大的古代科學著作,隻是沒想到龐大到這個地步,這麽一大箱子書籍,怕不是得有一百多本?一本算它一萬字,那也是一百多近兩百萬字的鴻篇巨著了!真想不到,謝皇後竟然找來了全套的《夢溪筆談》官本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自己,要知道,即使是黃堯的書房裏,也隻有民本(刪減版)的《夢溪筆談》。
“這是官本的《夢溪筆談》,是皇後特意命翰林院印製的。”柏映雪說道,此時的趙維已經消除了適才心裏對謝道清的埋怨,這可是他來到大宋最想拜讀的神作,流傳後世的《夢溪筆談》隻是民本,因為大宋的滅亡,其中的很多關鍵性的內容已被曆史湮沒,官本的《夢溪筆談》後世是讀不到的。
趙維激動地說:“太好了!母親現在在慈元殿嗎?”
“應該在的,殿下是要現在過去嗎?”柏映雪問。
“當然,我過生日,哪能不跟母親待在一起呢?況且,今天晚上要去赴宴沒時間……”趙維說到這兒,恍然大悟,難怪閻貴妃莫名其妙地宴請自己,敢情是這麽回事。可是,這閻貴妃給他過生日,為什麽搞得神秘兮兮的,不說明原因呢?想給他個驚喜?趙維覺得,自己還不至於這麽天真。
“維兒,你來了。”趙維來到慈元殿的時候,謝道清正在吃早飯,“早膳用過了嗎?”
“哦,還沒呢。我……忘了……”趙維這才想起,自己這一大早的,早飯都還沒吃呢。
“你這孩子,一大早的早飯都不吃就跑出來。”謝道清很心疼一樣的嗔怪道,“青荷,去拿一套餐具。”旁邊一個侍女應了一聲,隨即去拿碗筷了,謝道清起身,拉著趙維坐到自己身邊,不一會兒,青荷拿了一副碗筷進來,輕輕放到趙維麵前,趙維也麵帶微笑地向她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
“東西都收到了吧?”謝道清問。
趙維說道:“收到了,孩兒就是來向母親道謝的。”
“你喜歡就好。”
“我在回臨安之前,讀過《夢溪筆談》的民本,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官本呢,當然喜歡了。誒,對了,娘是如何知道我喜歡這書的?我記得這書好像沒幾個人讀得懂,也就沒幾個人知道它。”
謝道清回答:“趙相公跟我說的。”
“太傅?”
“是啊,我前兩天問到他,關於你學習的事情,他對你還是挺滿意的,尤其提到你說自己能看得懂《夢溪筆談》,我就猜你肯定是在民間看到過的,但是民本的內容不完全,所以……”謝道清如是說,隻不過她沒有告訴趙維,趙葵其實是有意在討好他這個太子。趙葵在朝上有個政治對手:謝方叔,謝方叔和趙葵的矛盾出於兩人對蒙古截然相反的政治理念,趙葵主戰,謝方叔主和,但是趙葵現如今是右相,而謝方叔卻矮他一頭,隻是參知政事,從去年開始,謝方叔就屢次在朝會上彈劾趙葵,他的上表之中,對趙葵最具殺傷力的就是指責趙葵不是科舉出身,以所謂“文臣武將”、“宰相須用讀書人”為理由,排斥趙葵任相。如果不是太子突然回朝,謝道清又力薦趙葵為太子太傅,恐怕趙昀已經頂不住朝廷主和派的壓力,罷免了趙葵右相之職。
趙葵不是書呆子,他深知自己現在的處境,也深知一旦自己右相的位置不保,他的學生、四川路安撫製置使餘玠也跑不掉,一旦餘玠被罷免,成都府、夔州路一帶必然軍心不穩,如若蒙古趁火打劫,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為了保住自己右相的職位,趙葵也是有意地討好太子趙維,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所以他一開始上課就給趙維講《孫子兵法》,就是想讓太子明白餘玠、呂文德、王堅等人的重要性,反製主和派的那幫秀才,並且在課下旁敲側擊地了解趙維的喜好,得知趙維竟然喜歡讀《夢溪筆談》,而且並不覺得如讀天書,就趁機對皇後謝道清說了此事,這樣一來,謝皇後和太子之間的感情也更加親近,趙葵等於是同時討好了太子和皇後,以及皇後身後的謝氏一族,他的丞相之位不僅暫時穩了,還有趨勢升任左丞相,餘玠也暫時無憂。
不過,趙葵不會想到,趙維這個太子根本不用他這個老師引路,照樣是個堅定的主戰派,後世幾百年的經驗教訓,是個正常的中國人都明白“真理隻存在於東風的射程內”的道理,不把來犯之敵揍得爬不起來,和平無從談起,這麽淺顯的道理,趙維如何不知?
“哦,是這樣!”趙維點點頭,“還是娘費心了,今天本來是孩兒生日,按理說我應該讓娘陪我一起過的,可是今天晚上……”
謝道清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昨天我把映雪叫過來搬箱子的時候,她跟我說過了,沒事,閻貴妃雖然是庶母,也算是你的母親,更何況你爹今天晚上也要去仁明殿,君怡也在那裏,你這個做哥哥的,以後得多照顧你這個妹妹。”
“君怡還用我特別照顧嗎?我剛回來那天,這丫頭在我房門上放墨汁來歡迎我,還好我小時候這樣捉弄過別人很多次,要不然非得中招不可。不過我都從來不用墨汁,我都用水桶的,至少不會弄髒衣服吧。”
謝道清哭笑不得:“你們還真是親兄妹啊,連調皮搗蛋的路數都一樣,你還五十步笑百步。”
……
晚上趙維如約去了仁明殿,他剛一進仁明殿的宮門,就有侍女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個十分美貌的婦人快步走出來,體態婀娜,五官精致,略施淡妝更是顯得嫵媚萬千,她的身後跟隨著的正是昨天來東宮下請帖的林宜,這婦人滿臉笑容地說道:“太子殿下難得光臨仁明殿,令我這仁明殿蓬蓽生輝啊!”
趙維知道,這便是閻貴妃了,於是上前躬身作揖道:“維拜見姨娘!”
閻氏咯咯一笑:“都是一家人,殿下何必如此多禮?今天你可是主角,快請裏麵坐。”
“那,維就不客氣了!”閻貴妃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趙維也就不再客套,徑直走了進去。剛走進門,就看見趙君怡,她手裏提著個小籠子,蹦蹦跳跳地走過來,將籠子舉到趙維麵前,說:“大哥,生日快樂,這是給你的禮物!”
“蟈蟈?”
“對啊,這是我從禦花園裏抓的,喜歡嗎?”
趙維喜笑顏開地說:“當然喜歡,小妹送我的嘛……額,這個籠子沒什麽整人的機關吧?”
“哼,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理你了!”這君怡公主還真是說“翻臉”就“翻臉”。
“哦,對不起,大哥錯了,公主殿下大人不記小人過!”趙維連忙賠笑臉,趙君怡的臉色稍微轉好,趙維又斜著眼說道:“不過,話說這不能全怪我,誰讓我第一次見你,你就想整我呢,你已經在大哥的心裏留下個不太好的印象啊。”
“你不是沒中招嘛,還這麽記仇,這麽小氣!”趙君怡嘟囔著嘴。
“逗你玩的。”趙維忍不住捏了捏她的小臉。
然而趙君怡依然一臉的不高興:“不行,我還是不高興,我也要生日禮物!”
“啊?”趙維措手不及,“今天是我生日誒……”
“我知道啊,今天是你生日,所以我送你禮物了呀,不過下個月初六是我十歲的生日呢,大哥你是不是該表示表示啊?”說著,趙君怡向趙維眨了眨眼。
“哦,合著你繞這麽大個圈子,在這兒等著我呐!”趙維恍然大悟,隨後想了想說道,“放心,小妹的生日,做大哥的當然不會空著手了,到時候我一定送你一件獨一無二的稀罕玩物。唔……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我想應該足夠了!”
“那好,一言為定!”此時的趙君怡,已經是滿臉的笑容和期待。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你們兄妹倆說什麽呢,這麽高興?”趙維和趙君怡正說笑呢,他們的父皇趙昀冷不丁地走了進來,與宮廷戲中經典的,黃門內侍前呼後擁,高喊“皇上駕到”完全不同,趙昀進來的過程,可謂是“打槍的不要,悄悄的進村”。
“爹!孩兒(女兒)拜見爹爹!”兄妹倆同時打招呼道,趙維這幾天下來是完全適應了這個時代的宮廷禮儀,以前看的那些個宮廷戲純屬裝逼瞎扯,即使是皇家,那也是一個家,一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哪有那麽繁複的禮節,前呼後擁、呼來喝去的,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在大宋,太子見自己的父皇,從來不叫“父皇”這個“逼格滿滿”的稱呼,正式場合(比如上朝)叫“父親”、私下裏叫一聲“爹”或者“爸”也就是是了,同樣的,謝道清是皇後,是太子的嫡母,趙維稱呼謝道清,平日裏叫一聲“娘”、正式場合稱呼“母親”也就是了,從來沒有“母後”或者“母妃”這樣的稱呼,所以,適才趙維稱呼閻貴妃為“姨娘”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為閻氏為庶母,而趙維由謝道清撫養,乃是嫡長子,雖然閻氏很希望不久之後趙維可以直接叫她“娘”。
“看見你們兄妹倆這麽要好,爹爹就高興,兒女繞膝,夫複何求啊!”趙昀頗有感慨地說。
“爹,今天既然我生日,就不要這樣唉聲歎氣的吧?”趙維說。
“哦,對對對,是爹不好!高興的日子說這麽憂傷的話。”趙昀連忙說。
“爹既然也覺得剛才的話有不妥,那得罰酒一杯。”說著,趙維拿起桌上的酒壺斟了一杯酒,端到趙昀的麵前。
“維兒,你怎麽能罰你爹的酒呢?”這時候,門外傳來謝道清的聲音,閻貴妃的臉色頓時有些輕微的變化。
“娘?!你來了?”趙維驚喜地喊道。
“是啊,我要不來,還不知道你小子竟敢跟你爹沒大沒小的。”謝道清假裝責怪道。
不過趙昀卻是滿不在乎:“皇後不必小題大做,維兒的生日,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一杯酒而已,哪有什麽沒大沒小,就連趙太傅都在朕麵前誇獎維兒聰明懂事,進退有度。”說完,趙昀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陛下到底是陛下,寬宏大量,一言九鼎!”趙維適時地恭維道,趙昀一時間洋洋得意,然後從衣袖中拿出一個錦盒,遞給趙維:“維兒,這是爹給你的生日禮物。”
趙維接過來,打開一看,竟是一大一小兩支精致的毛筆,從筆杆上的雕花就可以看出來,這筆的做工相當精良,於是向趙昀鞠躬:“多謝父親大人!”
謝道清隻是輕輕笑了笑,隨後對閻貴妃說:“本宮不請自來,妹妹不會見怪吧。”
閻貴妃回應:“姐姐說哪裏話,都怪妹妹最近腦子老犯糊塗,久不見姐姐的麵,一時疏忽,陛下和太子都請到了,唯獨漏了姐姐,還望姐姐不要見怪!”
“怎麽?你沒通知到皇後?”趙昀詫異地問。
趙維的心裏暗暗地說道:“爹呀,你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你的這兩個女人之間這麽濃的火藥味,我都聞出來了,你還沒聞出來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