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地雷伏擊

字數:5227   加入書籤

A+A-


    “殿下,此地不可就留,咱們還是抓緊時間離開吧。”小澤杏子說道。

    “我知道!”趙維將那小本子揣進懷裏,“所有人立刻恢複隊形,出發!”

    不管內心有多少好奇和不解,這兒處在蒙軍東大營和北大營之間,不是可以久留之地,趙維立刻命令麾下所有人照原計劃路線行軍,他身後的隊伍中,不僅有500個義軍,還有20輛大馬車。馬車上全部蓋上了篷布,讓人看不見上麵裝了些什麽東西,除了趙維他們幾個領隊腰間懸掛大橫刀之外,其他人的軍刀全部藏到馬車上,手裏隻拿著木杆的長槍,而且所有人都穿著蒙古人的軍服,連皮甲都沒有一件,這樣一來,他們這支隊伍就像是押送軍需物資的民夫隊伍。

    直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之下,蒙軍軍營的混亂才徹底結束,此時趙維、童虎和魯先覺按各自不同的路線,已經成功突破大勝關外蒙軍的阻攔,進入了敵軍的後方——南陽。

    “四王爺,末將疏忽大意,防守不力,請王爺賜罪!”王帳之外,阿裏海牙命手下將自己綁了起來,跪在地上向忽必烈請罪。

    忽必烈也沒有怪罪於他,直接上前將他扶起來:“咱們的對手,當年與我父親亦曾以安達相稱,我軍大營兵力空虛,今日之局麵不是你的錯,起來吧!”

    “多謝四王爺寬宏大量。”

    “昨晚一戰,敵我雙方損失如何?”忽必烈問。

    阿裏海牙說:“啟稟王爺,昨晚夜黑風高,大營一片混亂,宋人的傷亡末將無從得知,而我軍……”

    “我軍如何?”

    “各大營中,南大營傷亡最為嚴重,全軍加起來傷亡一萬有餘,大多是被燒死和被受驚的馬匹踩踏而死,軍中現有的4尊回回炮和20多尊火炮盡數被毀,糧草所剩已不足3日之數,戰馬損失8000餘匹,營帳被焚毀900多頂……”阿裏海牙越說越沒有底氣。

    忽必烈聽著阿裏海牙的匯報,手心越攥越緊,直到他說完,才慢慢地鬆開,感慨地說:“兩個月前我還天天防備著宋人襲營,可兩個月以來,大勝關的宋兵始終未曾出關半步,我便以為郭驥此人沉穩有餘,加上襄陽兵力有限,不會主動進攻,卻不料……還是太小瞧他了,我竟忘了當年撒馬爾罕一戰,他奪下了先登之功,十六年,不足以讓這柄寶刀鏽蝕。此次大敗,是本王輕敵了,本王自會向大汗請罪,與爾等無關。”

    他這一席話,立時贏得了手下一眾將領的愛戴,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領導,總是能夠加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王爺,河南經略使史天澤求見,說有重要軍情匯報。”一個衛兵跑過來說。

    “有請!”

    不一會兒,怯薛軍衛兵帶著史天澤來到忽必烈的王帳。這史天澤是蒙古漢軍的將領,祖上乃是金朝的地方豪強,蒙古帝國太祖八年(1213年)的時候,蒙軍大將木華黎進攻金國涿州,史天澤之父史秉直率眾數千開城迎接,受木華黎重用,封其子史天倪為萬戶,史天澤為帳前統領。

    至太祖二十年(1225年),武仙叛亂,時任河北西路兵馬都元帥的史天倪戰死,史天澤接任其兄長之官職,平定叛亂,此後的10年間,史天澤積極參與蒙古滅金的戰爭,功勳卓著,受封真定、河間、大名、東平、濟南五路萬戶,可謂是蒙古帝國的一員悍將。

    兩個月前,忽必烈率軍20萬強攻大勝關,大汗蒙哥賜史天澤衛州五城,作為其封邑,並且任為河南經略使,全力協助忽必烈的進攻。忽必烈在大勝關前線親自指揮戰鬥,史天澤就在南陽督辦糧草和火藥,以及軍械的修造事務。

    史天澤進入王帳,單膝跪地行禮道:“史天澤叩見四王爺!”

    “史經略有何重要軍情?”

    “四王爺,臣下的探馬發現,今晨有好幾路不明身份的人馬從大營方向而來,去向不明,疑是宋人的奸細,就是不知他們的目的何在。”

    “哦?”忽必烈一下子警覺起來,“好幾路?”

    史天澤說:“是,臣下的人馬在南陽城外巡邏之時,發現地麵有新鮮的車轍印和馬蹄印,追查到東大營附近,印跡卻一片混亂,難以辨別其行蹤,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們人數至少有一千之眾,臣下特來報告王爺。”

    他這話一出口,阿裏海牙也想起了一件事,說道:“四王爺,末將也有一件怪事要稟報,今日早晨,東大營和北大營交界之地,發現了一隊色目兵屍體,現場有激烈的打鬥痕跡,現場隻有我軍士兵的屍體,不見敵軍蹤跡。”

    “有多少人?他們的將領是誰?”

    “我軍戰死騎兵17人,皆是查理曼丹麾下的色目兵,領頭的叫做費勒,祖籍在英倫島的一個十戶長。”

    忽必烈沉思了一會兒,說:“看起來,昨晚南宋騎兵襲營,並不簡單地隻是襲營而已,襲營隻是障眼法,他們的真實目的恐怕是為了掩護這些細作穿過我軍大營,來到我後方。”

    “忠義社?!”阿裏海牙和史天澤同時驚呼道,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忘了,對麵襄陽守將郭驥的夫人黃蓁,不正是忠義社的掌門嗎?忠義社自靖康年間起到現在,一百多年在河北等地的所作所為,令金國朝廷頭疼不已,如今金國換成了蒙古,其它的敵我關係什麽都沒變。

    “傳令,南陽、信陽、洛陽和汴州各地守軍加強戒備,嚴查過往行人。”忽必烈說,“但願,咱們的糧草不要出事!”

    可是,怕什麽就偏來什麽,趙維策劃的這次敵後行動,就是衝著蒙古人的後勤物資去的,糧草隻是其中之一。而且,昨晚的襲營,襄陽軍騎兵重點“照顧”了蒙軍的糧草和軍械,忽必烈要想手下大軍不斷炊,必須就近調糧,足夠數萬大軍消耗的糧草,無論南陽還是信陽都供不起,必須從開封調運,經河南府(洛陽)轉運鄧州,才能趕得上。

    所以,趙維閉著眼睛都能算到這蒙古軍的糧草走哪條路,而且路上停留不得,就算明知前麵有埋伏也得硬著頭皮闖過去,20萬大軍要是斷了糧,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忽必烈能做的,隻有盡可能加強沿線巡查和糧草的護衛,除此之外別無辦法。現在局勢就很清晰了,忽必烈在明,趙維在暗,趙維“千日做賊”,忽必烈“千日防賊”,就是有再多兵力也不夠啊!更何況……如今河南整個地區兵力已經很少了。

    趙維和童虎他們能夠那麽輕鬆地從蒙軍大營之中穿過,魯先覺穿越的東大營更是一座空營,已經足以說明情況了。忽必烈在大勝關前擺開的20萬大軍,兩個月前確實有20多萬,如今,怕是連5萬都沒有,整個蒙軍大營完全就是在唱空城計,就連怯薛軍的統帥兀良合台,也早在一個多月前從忽必烈的軍營中消失了。

    然而,這些情況無論是趙維還是黃蓁,都不知情。

    自騎兵襲營已過了兩日,趙維的人馬一直隱藏在山林中,隻派出20多人的探馬小心地打探消息。

    “殿下,南陽的消息,昨日魯舵主摧毀了南陽蒙軍的石砲場,所有用於軍械的木材全都毀了。”

    “嗯,好!”

    “殿下,童教頭那邊今天上午也傳來消息,信陽、鄧州和蔡州等地出發支援南陽蒙軍大營的糧草都被他和魯舵主的人馬劫掠了,蒙古人的糧草,隻能指望汴梁和洛陽。”

    “嗯,時機差不多了。”趙維攤開一張臨時手繪的地圖,說,“各位,咱們出來一共3支人馬,另外兩支已經完成了任務,現在就剩下我們的壓軸戲了。”

    趙維把手下這500多人分成了5個中隊,每個中隊5個小隊,每個小隊20人,此時5個中隊長正興高采烈地聽著他的話。

    “太好了,在這山裏藏了2天了,總算該出手了。”

    趙維指著地圖上一個點說:“這兒,是鄧州官道上,敵軍的一個哨卡,敵人的糧草和火藥必經之地,根據之前的消息,汴梁方向來的輜重隊,攜帶50萬斤火藥和大量的糧草,押送的兵士至少是三千,可如今魯舵主和童教頭兩邊數次得手,忽必烈不可能不警覺,所以經過河南府的時候,蒙軍的輜重隊伍必然得到加強,可能會有八九千人,或者1萬人也不無可能……”

    “啊?”三中隊隊長麵露難色,“咱們這隻有500人,那怎麽啃得動這麽硬的骨頭?”

    趙維臉上卻是狡黠的笑容,冷靜地說道:“無妨,咱們的目標不是這些護衛的士兵,而是火藥和糧草。我們今晚就悄無聲息地拿下這個哨卡,換上蒙古兵的衣服,將我們車上帶的東西全部用上……”

    這是趙維第一次在這個時代指揮戰鬥,他跟著趙葵和黃堯學了近一年的兵法,再加上前世跟艦院的學員、教員學的零碎的戰術,迫不及待地要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夜深了之後,趙維讓小澤杏子帶著40多人,摸近了鄧州官道上的這個哨卡,一刻鍾不到,哨卡中的26個漢軍士兵就被全部幹掉,整個過程沒有發生太大的聲音,更沒有漏網之魚。

    趙維的人立刻將攜帶的馬車趕到官道上,揭開了上麵的篷布,把東西全部搬了下來。如果是內行人一眼就能認出來,這些馬車上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地雷!

    趙維之所以敢用500人的義軍去啃上萬人保護的蒙軍輜重,就是靠地雷獲得的底氣,這地雷有兩種樣式,一種是經典的球形,用鑄鐵製造的外殼,直接放在路中間,爆炸的時候殺傷範圍是一個半球麵,這種地雷總重量15公斤,裝有4公斤的甲藥,鑄造的時候是用上下兩個半球焊接扣在一起的,並且在上麵的那個半球上刻有網狀溝槽,以便形成規則的300多片菱形破片。

    而另一種地雷造型就堪稱怪異了,看起來像是個帶有弧度的方盒子,木頭做的骨架,厚紙做的外殼,外弧麵按照2540的陣列插滿了整整1000根鐵釘,總重同樣是15公斤,但是裝藥量有5公斤!這種地雷在後世還有個響當當的名字——闊劍!將這種地雷用支架安置在道路兩旁,將插滿了鐵釘的那一麵朝向道路,一旦引爆,1000根鐵釘呈扇麵激射而出,令人避無可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