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奴隸的逆襲 背後的危機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且說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當麵交接河南的軍務,兩兄弟都相當的不痛快。忽必烈一開始是不支持同時對大宋和大理動武的,阿裏不哥一直慫恿大汗,才釀成今日的局麵。雖然在知道內情的人看來,忽必烈能夠穩住河南的局勢不至於進一步惡化,已經十分難得,但是在朝廷裏的官員看來,連續丟城失地,沒等一雪前恥就被調離,這與就地撤職有什麽區別?關鍵的是,對手還是個14歲的毛孩子,他在整個蒙古的威望大幅度受損,就算心胸再寬大的人,也不可能對這樣的事情釋懷。在忽必烈看來,阿裏不哥這時候來接替他,根本就是來“摘桃子”的。
阿裏不哥的心裏更窩火:“佯攻襄陽這樣的妙計是我想出來的,大哥卻讓他老四去打襄陽,成功了,功勞全是他的,現在老四無能,把如此宏大的計劃搞得亂七八糟,大哥這時候想起我阿裏不哥來了?憑什麽老四捅的簍子,我去給他收拾?!”
這話,阿裏不哥也就隻敢在私下裏和幾個親信發發牢騷,哪怕在忽必烈麵前,也得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
忽必烈馬不停蹄地趕往京兆府,路過潼關休息的一晚,始終難以安睡。
“王爺,該用早膳了。”第二天一早,一個色目人奴仆就已經將早膳擺好了。
“沒胃口,不吃了,抓緊趕路吧。”忽必烈擺擺手。
“王爺,您這幾天的胃口都不好,總是吃不下,這身子骨可怎麽受得了?長此以往,大斡耳朵(王爺正妻)那裏奴才不好交代。”
“你啊……”忽必烈無奈地歎口氣,坐下拿起了筷子。
這奴仆在旁邊低著頭,說:“王爺可是為了河南的戰事憂心不下?”
“唔……”忽必烈嘴裏吃著東西,隨隨便便地應了一聲。
“奴才說句冒昧的,王爺不必如此介懷,打仗就像做生意一樣,有賺的當然就有賠的,世上從來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這一單生意賠了,那就在下一單生意上賺回來,王爺在河南的生意賠了那就賠了吧,咱們在大理賺回來不就是了?”
“哦?你還懂得打仗?”忽必烈麵帶笑容地看著他。
“奴才哪懂什麽打仗啊!奴才隻懂做些小生意的道道。”
忽必烈說:“難怪察必(忽必烈的原配正室)讓我一定把你帶在身邊,阿合馬,我今天才發現,你不是個一般的奴才。”
他身邊的這個奴仆,名字叫阿合馬,是弘吉剌察必的陪嫁奴隸,這時候的蒙古人誰也不曾想到,就是這個其貌不揚的奴隸,後來成為了大元的宰相,名留青史。阿合馬的仕途,從這一刻就開始了……
大宋這一邊,趙維正在緊鑼密鼓地重新布置兵力配屬:“咱們接下來的計劃,襄陽是核心節點,要負責向兩個方向轉運鄂州府水路過來的物資,這裏的兵力決不能少,而且還要臨時征召一些民夫,加強水埠碼頭的轉運能力,襄陽和周邊城鎮的防務,就交給郭驥、劉整兩個人一起吧,6萬兵力把守襄陽、樊城和大勝關、墨鬥關,差不多了。”
“襄陽和周邊布置6萬兵力,再調走個六七萬,再除去新野、唐州、蔡州和信陽方向的用兵,直麵蒙軍主力的南陽就沒有多少兵力可用了。”李曾伯不無擔憂地說。
“沒事的,咱們的兵力布置前輕後重,基礎是穩固的,隻要從襄陽至南陽一線提前備置好糧草補給站,從襄陽至南陽緊急調動兩三萬的兵力,隻需三日便可完成。”馮晟說,“隻要襄陽-南陽一線是穩固的,咱們整個這一片都是穩妥的,配合南陽周邊的遲滯、協防,怎麽著都能頂住蒙古,隻要爭取到一個月的時間,抽出去的六七萬人就能迅速地回到主力戰場,這一支生力軍的加入,局勢就掌握在咱們手裏了。”
“那……南陽由誰來守?呂文德還是李庭芝?”李曾伯問。
“呂文德吧。”趙維想了想說,“呂文德悍勇,適合打硬仗,但是嫉賢妒能也是事實,他不是總喜歡擠兌同僚,背後嚼舌頭嗎?我治不了他,但是阿裏不哥和史天澤能治得了,他一門心思放在守城抗敵上了,就沒那精力窩裏鬥了!”
李曾伯點點頭:“也好,那李庭芝負責新野、唐州、蔡州和信陽等地,作為對南陽的支援,幾個都統製裏麵,就李庭芝和呂文德沒有過衝突和矛盾,也隻有他和其他幾位都統製相處都還融洽。”
“唯一還剩下的都統製就是王惟忠了。”
趙維說:“那正好,他本就是餘樞密的老部下,他帶的那6萬多人是要和四川屯駐大軍並肩作戰的,咱們也不必擔心他們的協同配合的事了。”
荊北軍按照帥府的命令進行著頻繁的調動,這樣異常的動作頓時引起了阿裏不哥的警惕,他剛剛到河南,趙維就搞這麽大動作,要說不是針對自己誰信?阿裏不哥連忙命史天澤派出大量的密探潛入南陽和襄陽,試圖打聽宋軍大規模調動的企圖,以及具體的調整結果。可史天澤的探子偏偏碰上呂邯親自坐鎮南陽,探事司的暗衛還是有些能耐的,短短幾天時間就起出了史天澤的暗樁,堵死了蒙古大量的情報渠道,不僅如此,呂邯還故意捏造了一些假情報,混在趙維允準透露的真情報之中,利用暗查查出的敵軍細作,將這些情報一股腦地反饋給蒙古人。
打探了半個多月,阿裏不哥對宋軍的具體調動越發迷茫,亂七八糟的情報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直把本來就有些混亂的蒙古河南軍搞得暈頭轉向。密探和細作不好使,阿裏不哥又派小股騎兵直接穿插到南陽以南的區域,想要直接試探趙維的虛實,卻不料蒙古騎兵的來去路線基本都被忠義社給摸了個大概,開始的時候,他們雖然試探不出什麽有效的兵力布置情況,但是能安然回去的十有八九,可到了後來,蒙古騎兵被忠義社摸到行動規律之後,往往剛出營地,就被忠義社盯上,越過宋蒙雙方兵力控製線沒多遠,就會遭到強弩和火炮的伏擊,出去10支騎兵隊,往往隻有三五支隊伍狼狽逃回。
阿裏不哥想盡了辦法,能得到的確切的消息就是,趙維把數量不詳的人馬集中到了襄陽,而他們麵前的南陽,駐軍數量好像並不多,但是這些人馬對北邊高度戒備。漢水、淮水上的船隻最近增多了不少,來來回回運送的都是荊北軍的軍需給養,數量巨大但是具體數量仍然不清楚。
另外,趙維趕在春季播種之前的農閑時節,臨時征召了從襄陽到南陽沿線的農民,將襄陽到南陽的官道進行了拓寬和平整,將路麵上所有凸出的大石塊清理掉,用碎石和沙土填平,征調了鄂州、蔡州和襄陽等地的河沙,重新鋪平修整了路麵,這樣一來,即使下雨也不會對道路的通行造成影響,尤其是獨輪手推車。大宋自真宗朝以後,失去了河套平原,沒有穩定的馬匹來源,打仗的時候,糧草運輸主要靠人力,一個人手推的獨輪車,一個就能承載一百多甚至兩百公斤的物資,三四輛手推車就能頂一輛馬車的運載力。
趙維是很看好手推車的總體運力的,因為後世淮海戰役的勝利,就是人民群眾用手推車推出來的。現在他和阿裏不哥交戰的規模,還不到淮海戰役的一半,更不需要像後世熱兵器戰爭,需要運輸大量的彈藥。所以,自從忽必烈猛攻大勝關開始,趙維就在襄陽集結大批的木工,晝夜不停地趕製手推車,幾個月的連續工作,如今在襄陽,已經有20萬輛新造的手推車。
……
就在趙維一心備戰的當頭,呂邯找到他:“殿下,借一步說話。”
趙維莫名其妙地跟著他走進內堂,問:“怎麽了?”
“殿下可別光盯著前麵的敵人,臨安那邊估計你得回去一趟了。”
“臨安?!”趙維吃了一驚,“臨安又出什麽事了?難道張柔直接從揚州南下了?”
“那倒不至於,卑職的意思是,朝廷裏又有人要給咱們添亂了。”呂邯麵色凝重地說道。
趙維疑惑道:“荊北軍最近連戰連捷,朝廷裏誰這麽沒眼力,這時候說三道四?難道說我這個太子擁兵自重不成?”
“不是,荊北軍如日中天,他們沒這麽傻,我在行在皇城司的人跟我說的是,有幾個禦史上書彈劾餘樞密。”
“謝方叔在背後指使的吧?”一聽到餘玠成了眾矢之的,趙維腦子裏浮現出的嫌疑最大的人就是右丞相謝方叔了。
“殿下一語中的。”呂邯說,“不過謝相公沒有在明麵上彈劾餘樞密,都是一幫禦史先鬧起來的,趙相公替餘樞密分辯之後,謝相才站出來的。”
趙維撇撇嘴:“這老狐狸,還真的是立場鮮明,這就是跟朝臣們明說,他跟太傅不是一路人……他們彈劾餘樞密,用的什麽借口?擁兵自重?”
“不止,他們借著餘樞密放棄雅州、退守嘉定府,在官家麵前說他私通蒙古,而且還以殿下你這幾個月的輝煌戰績作對比。”
趙維狠狠罵道:“他們倒還真了解官家的心思,擁兵自重,裏通外敵,這兩項罪名,自古以來都是天子最為忌憚的……真不要臉!”
“殿下,咱們接下來要與餘樞密的人馬聯合作戰,如果這時候他出事了,咱們的計劃可就全完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