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襄陽會戰(八)黎明之前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A+A-


    史天澤不明白趙維在搞什麽鬼,他的隊伍奪占新野之後,連續兩天的時間,在大勝關前逡巡而不敢入,隻是派出探馬越過大勝關城牆的廢墟進行試探。大宋軍隊越是表現得毫無抵抗,史天澤越是疑心。

    這麽一來,南陽的阿裏不哥就不高興了,連續派了好幾撥傳令兵來史天澤這裏催促他趕緊進兵,幾十萬軍隊的吃喝拉撒每天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南陽的糧草一直就不多,趙維去年就在謀劃南陽城的堅壁清野,府庫的糧草物資早已被轉移,留下的隻夠幾個月,李庭芝突圍帶走了最後一點糧食,除了向城裏的百姓征糧,就隻能從汴梁轉運,可是城裏老百姓的口糧也隻夠他們自己過到秋收的,多餘的糧食早就被呂文德買光了。要是襄陽一線長時間沒有進展,他沒法向大汗交代。

    “父親,七王爺又派人來催促了。”史格問史天澤,“咱們還是這樣按兵不動嗎?”

    “哼,他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明擺著襄陽有問題,進攻、進攻,說得那麽輕鬆,我把路讓開,他阿裏不哥過去試試!我倒想知道他的腦袋和宋軍的炮彈哪個更硬?”史天澤埋怨。

    他身邊的副將也附和:“就是,這個七王爺,20萬人圍個南陽,打了一個多月,最後還是李庭芝自毀城防,他才得以進城。有道是皇帝不差餓兵,他進了南陽城,糧草糧草沒有,銀錢銀錢不給,就知道催我進兵,根本沒拿我們漢軍當人嘛!”

    “父親,這七王爺該不是想借南宋之手,把我們河南軍給清理掉吧?”史格說道,“對了,前些日子,大汗到了河南府(洛陽),七王爺這時候逼我們,難保不是在推卸罪責。”

    “大汗?!”史天澤十分驚異,“消息可靠嗎?”

    “絕對可靠,父親,再說阿裏不哥是王爺,可是河南終究是咱們的地盤,府城裏總還是有咱家幾雙眼睛的,大汗一行雖然輕裝簡從,卻也是明火執仗,怯薛衛隊的旗號也未加掩飾,各個關卡都有看見。”

    “那事情就有點複雜了。”史天澤反複思考著,“看來咱們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了,新野這麽小個地方,糧草也堅持不了多久,後麵被蒙古人堵著,我們現在就過河的卒子,無路可退。”

    “那,我們要全線壓上嗎?”

    史天澤說:“兵貴神速,要打就要快,以最快的速度把襄陽圍住,這樣才有最大的勝算,不管趙維有什麽計謀,都不要讓他有機會就是了。”

    “是!”

    在新野徘徊了三天的蒙古漢軍,突然之間就越過大勝關,急奔襄陽而來。

    ……

    蒙哥到河南府的消息,同樣也被忠義社得知。忠義社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回了襄陽,當然,這樣的消息也就無法具體核實了。

    “誰?誰到河南府了?”趙維猛地抬頭,懷疑自己聽錯了。

    “蒙古大汗,蒙哥。”黃蓁又複述了一遍。

    “戰區和樞密院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趙維有些納悶了,“大汗就是皇帝,他離開國都可是大事,消息封鎖這麽嚴?”

    “應該是消息滯後了。”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蒙哥幹什麽來了?”趙維說,“難道蒙古帝國對襄陽如此勢在必得?不應該啊,這忽必烈和兀良合台還在建昌府與大理國鏖戰,南征大理才是他們當前的首要任務,怎麽跟咱們襄陽杠上了?”

    這時候,馮晟捏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道:“依我看,蒙哥不是衝咱們來的。”

    “哦?馮叔有何高見?”

    “他應該是衝這兒,京兆府去的。”馮晟指著地圖說,“依忠義社的消息來推算,蒙哥怯薛衛隊帶了不少,但是大汗儀仗和奴仆沒有跟來,應該是一路輕裝簡從,急行軍南下,算日子,一個月前就出發了,那時候我軍攻占陳倉府,進入關中的消息剛好傳到哈拉和林。”

    趙維點點頭,這個分析倒是很有邏輯,此時,探事司的一名幹辦求見趙維,得到允許進入後,報告了探事司獲得的消息,蒙古大汗孛兒隻斤蒙哥一行在河南府停留,扣住了太原府派給阿裏不哥的援軍,又從阿裏不哥手下緊急調走5萬人,在河南府打造戰船,同時汴梁和河南府突然加急往渭水上遊調運糧草。探事司的人還專門探察過那些戰船,基本確認它們剛好可以在渭水中上遊航行,也就是說蒙哥在河南緊急抽調軍隊超過10萬,意圖支援京兆府(長安)。

    “看來進攻陳倉這一招,是打到蒙古國的痛處了。”趙維笑了笑,“這麽火急火燎地把阿裏不哥手下的軍隊調走,咱們的壓力又減輕了不少,餘樞密那邊日子恐怕不太好過了。”

    “倒也不用太擔心。”馮晟又找出一份塘報,遞給趙維,“這是西戰區給我們的塘報,攻打陳倉或許是你一時興起,但是餘樞密一不做二不休,他現在想拿下京兆府,甚至有吃下整個關中的打算!”

    “什麽?”趙維大吃一驚,奪過塘報看了看,“玩這麽大?!”

    原來,餘玠當初同意出兵陳倉時,就已經產生了進取關中的想法。這餘玠帶兵打仗多年,能做到樞密使的職位,那能力和眼光確實比趙維這麽個初生的牛犢高出不少,自從他提點四川的軍務,就一直麵對來自關中和漢中兩個平原的蒙古軍的強大威脅,也就倚仗著劍門關等險要地勢防守。

    襄陽會戰開打,趙維竟把漢中作為戰役開始點,兩個戰區合力拿下之後,這太子突發奇想,要奪陳倉,而且餘玠發現,趙維此舉真不是意氣用事,有了榴彈炮的加入,裹挾著漢中大勝的勢頭,真的可以一舉奪下陳倉。這時候,餘玠就有想法了,陳倉不過是關中平原邊角上的一個要點,雖然能夠看住入川的蜀道大門,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威脅,關中最肥沃的土地還在蒙古人手裏,蒙古帝國就可以在關中大規模駐軍。要徹底打掉四川的威脅,必須把關中整個控製在手裏,所以,餘玠決定趁熱打鐵,往關中大規模增兵,趁著宋蒙邊界的焦點在襄陽,京兆府兵力不足的時機,吃下關中,向北控製涇水、向東封住函穀,如此方可取得對蒙古的長足優勢!

    於是,當阿裏不哥一步步壓迫南陽-襄陽這一線的時候,餘玠借著西戰區總督的名頭,將四川軍內部徹底整頓清理,姚世安為首的一眾不服餘玠的將領全都被清理掉了,尤其是姚世安,他的靠山謝方叔被趙維一頓臭罵,大病一場,留夢炎趁機發難,謝方叔一黨已經搖搖欲墜,可這姚世安不知好歹,對於餘玠的命令視而不見,餘玠當即通報他的人馬皆為叛軍,調張玨的大軍將姚世安圍在雲頂山,一頓炮轟之後,姚世安的部下反水,將他綁了向張玨投降。這張玨也不是個直腸子,要是把活的姚世安交上去,要判死還要經刑部核準,鬼知道姚世安後麵有多少靠山和黨羽,夜長夢多容易橫生枝節,所以張玨直接讓人把姚世安殺了,然後上報此賊於戰場上陣亡,畢竟刀劍無眼,炮彈更不長眼!

    張玨的戰報,餘玠看破沒說破,首逆既已伏法,從者一概從輕發落,大棒加胡蘿卜的這麽一來,姚世安曾經的黨羽全都安靜了,餘玠以最快的速度將四川軍幾十萬人凝聚成了一塊。軍隊能夠服從命令聽指揮,那戰鬥力自然就上去了,餘玠一方麵抽調瀘州的曹世雄增援嘉定府(樂山),迅速打垮了汪德臣留在四川最後的一支兵力,還就勢反推,收複了雅州(雅安),直接威脅忽必烈的糧草補給線。另一方麵,調張玨、楊立、王佐等共計12萬人馬多路北上,增兵關中,加上史炤、王立的人馬,等到大汗蒙哥急調河南兵力去京兆府的時候,關中地區已經集結了大宋20萬軍隊,其中有2萬是騎兵。餘玠又留王堅鎮守成都,他本人親至陳倉指揮。

    西戰區這一係列調動,餘玠都詳細地寫在了塘報中,發給了趙維。看完餘玠的計劃,趙維是由衷的佩服,這一招確實有效,蒙古雖然很強,但此時兵力嚴重分散,十幾萬主力南征大理,拉了幾千裏長的補給線,為此需要額外付出至少20萬的後勤兵力,上百萬的騾馬,這是蒙古當前真正的主攻方向,除此之外,襄陽戰場還集結了30多萬兵力,規模之大都不弱於主攻方向,搞得蒙古朝廷裏的好多人都分不清到底哪邊是主攻。可餘玠的人馬卻都是四川當地動員起來的,絲毫沒用臨安方麵的一兵一卒,蒙哥要想救援京兆府,隻能就近抽走阿裏不哥的兵力。

    “這麽看來,蒙哥麵臨一個選擇題,那就是襄陽和京兆府,到底選哪一個,他沒有足夠的兵力,這是個單選題!”趙維說,“我就說嘛,咱們大宋的實力其實並不比蒙古帝國弱,隻是如同一盤散沙,凝聚不成一股力量。今日,餘樞密既然有這個胃口,咱們無論如何也要幫幫場子,而且還得拉上東戰區,太傅去東戰區幾個月了,想來他那邊也整頓得差不多了。”

    “謔嗬,三個戰區一起幹?”馮晟兩眼放光,“這場麵可夠大的!那東戰區和咱們要怎麽幹?”

    趙維說道:“計劃趕不上變化,我曾在父親麵前誇口要收複汴梁,離開臨安的時候,老師還特地囑咐我不要盲目冒進,如今看來,這汴梁城,老天要送還給大宋,咱們不要都不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