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行為學習理論
字數:5734 加入書籤
所謂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是指作為醫學心理學理論構成的心理學理論。醫學心理學實際上是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因此,醫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幾乎包括所有的心理學理論。這些理論在醫學領域運用過程中不斷發展,逐步完善。本章介紹幾種重要的心理學理論。
行為(behavior)一般指個體在主觀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外部活動,如表情、動作和語言等。行為主義心理學無限擴大了行為的概念,他們把人與動物對刺激所做的一切反應都稱之為行為,不僅指一切遺傳與習得的外顯行為,還包括一切遺傳與習得的內隱行為。內隱行為指內髒活動和思維活動。可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行為實際上泛指個體一切內在與外在的各種運動形式,一切本能活動和社會運動,一切外部活動和心理活動。
學習(learng)是指經驗和行為的獲得、發展和變化過程。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一種前所未有的關係的過程。
行為學習理論(learng theories of behavior)一般指刺激—反應理論,是心理學關於行為的性質和行為改變過程的理論。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華生的刺激反應理論、桑代克的嚐試錯誤論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等。此理論強調外在的環境和學習過程,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包括正常行為、變態行為及其心身反應模式。根據學習的基本規律,可以解釋、預測和控製個體行為的獲得、維持或消退。不良行為是由於錯誤的學習、不適當的條件聯係或學習能力缺陷的後果,通過對學習各環節的幹預或重新學習,可以矯正不良行為。
一、華生早期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初產生於美國的心理學派別之一,創始人為心理學家華生(jbwatson),113年他發表的一篇題為《行為主義者眼光中的心理學》的文章是這一學派誕生的標誌。華生反對傳統心理學以人的意識作為研究對象,認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主觀體驗、意識,甚至腦的活動都是不能進行科學研究的,心理學應對環境操縱與人和動物行為變化之間的關係進行客觀研究。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才能根據刺激預測反應,或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並控製行為的目的。華生把行為歸納為刺激反應,提出刺[一龥-[一龥應(s-r)公式,斷言一切心理學問題都可以納入到刺激和反應規範中。在研究方法上,他堅決反對內省法,大力提倡客觀法,即條件反射方法。他的行為主義理論,最終促成了許多關於外部獎勵和懲罰對人類行為影響的重要發現。
華生認為心理學的目的在於預見並控製人的行為,他利用條件反射方法進行模擬和治療恐怖性神經症的實驗。當幼兒伸手玩弄其喜愛的白鼠時,實驗者在他背後猛擊鐵棍,發出很強的響聲,使其受驚嚇。數次後,每當白鼠一出現,幼兒就會表現出驚恐、哭泣、吵鬧等行為紊亂,甚至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動物或玩具上。這一實驗有著重要意義,它提示不適當的恐懼反應和逃避行為是通過學習獲得的,當出現幼兒感到恐懼的動物時,同時給予一個使其高興、愉快的刺激,可以消除恐怖性神經症。後來又通過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通過條件反射可以使不良的習得行為消退或消除。
華生根據他對嬰兒情緒的研究,認為人有懼、怒、愛三種天生的情緒,其他情緒都是習得的。後來,華生對本能和一切遺傳的心理特征都持否定態度,認為人的行為和動物一樣,決定性因素是環境。他是一個極端的環境決定論者和教育萬能論者。
30年代後,以斯金納(bfskner)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修正了華生的觀點,被稱之為“新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者都保持著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不再忌避傳統的心理學名詞,更多地注意了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心理作用,將“s-r”公式修正為“s-o-r”公式。
二、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cssical nditiong theory)是巴甫洛夫(ivan pavlov)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巴甫洛夫觀察到動物不僅在進食時分泌唾液,而且在看到食物的外形,聞到食物的氣味,甚至聽到喂食者的腳步聲時也會分泌唾液。這種“心理分泌”現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重視,他創造了在嚴格實驗條件下研究高級神經活動的方法。實驗中,狗在得到食物(肉)後就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即無條件反射。它是一種本能行為,不是後天習得的,如果不給食物隻給燈光或聲音,狗是不會分泌唾液的。食物被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分泌唾液稱為無條件反應,燈光或聲音稱無關刺激或中性刺激。如在實驗中在給食物的同時又給予燈光或聲音刺激,經過一定次數的反複以後,狗在見到燈光或聽到聲音時也會引起唾液分泌。這時的無關刺激就稱為條件刺激,由條件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條件反射。實驗表明,條件反射不是天生的一種反應,而是後天習得的行為。條件反射是個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與環境平衡的重要基礎和條件。
巴甫洛夫發現,神經係統的興奮和抑製過程協調平衡的關係失調,其活動機能就會陷於混亂,包括興奮過程過度緊張、抑製過程過度緊張和靈活性的過度緊張。這時動物的行為變得煩躁不安、狂咬、亂叫、衝動和具有攻擊性,以及其他一些類似於人類焦慮狀態的反應,原先形成的條件反射便告消失。巴甫洛夫把這些異常行為反應稱之為“實驗性神經症”。
巴甫洛夫把條件反射又稱暫時聯係,把無條件刺激的作用稱為強化(rercent),它指的是通過強化物增強某種行為的過程,強化是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如果條件刺激出現以後,不再呈現無條件刺激,經多次重複,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就會消退(extction)。這就告訴我們,如果想把某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條件反射)消除,就要找出這種不良習慣的強化物,把強化因素(無條件刺激)消除了,不良行為習慣自然消失。此外,在條件反射形成之後,若給予類似條件刺激的刺激,也會產生條件反射,這就是刺激的泛化。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所討論的一般概念為理解隱匿在一些行為治療技術背後的思想打下了基礎。
三、操作條件反射
操作條件反射(operant nditiong reflex)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發現的與經典條件反射不同的動物學習方式。斯金納從桑代克、巴甫洛夫和華生的理論出發,更係統地研究了行為的規律以及環境與行為的關係。他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環境刺激的結果,行為的後果又可作為後續行為的原因,因此,人們可以運用環境刺激和行為的後果來控製新行為。這種由結果控製的行為稱為操作性行為(operant behavior)。
188年桑代克(elthovndike)以貓做實驗,他把一隻貓關在籠子裏,籠外放置食物,貓不斷嚐試弄開籠子的活動門。起初貓出現“嚐試與錯誤”性行為,亂抓、爬、咬,後來偶然打開門閂,取得食物。如此重複數次,錯誤動作減少,最後可直接把門打開。桑代克據此提出“效果律”(w of effeciency)的學習法則行為得到獎勵,該行為產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該行為產生的可能性就會減弱。
斯金納在153年設計了一個稱為“斯金納箱”的動物實驗裝置,箱內有一根杠杆,當一隻餓鼠在箱內自由探索時,偶爾碰壓了一下杠杆,得到食物的獎賞,在一次又一次食物的強化下,老鼠逐漸學會了主動按壓杠杆取食的行為。按壓杠杆的行為可因停止供應食物而逐漸消退。這一過程是學會一種操作的過程,因而被稱之為操作條件反射。這裏的操作條件反射是對工具操作的學習,故又稱工具操作條件反射(struntal nditiong)。斯金納詳細研究了獎勵與懲罰對操作性行為的影響,和前述實驗相仿,將強化方式加以改變,演示了回避操作條件反射的實驗。他指出除了獎勵可用做強化手段外,回避懲罰也能強化習得性行為。
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不同之處在於操作條件反射事先沒有誘發刺激,其行為是自發的、隨意的,動物通過主動操作來達到一定目的,強化出現在反應之後。進一步研究表明,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們都以強化和神經係統的正常活動為基本條件。在現實生活中,操作條件反射大大多於經典條件反射。但是,在複雜的行為中往往並有兩種反射模式。
強化無論在形成經典條件反射還是操作條件反射中都是重要原因。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分,在操作條件反射中,行為結果使積極刺激增加,進而使該行為反應逐漸加強,稱為正強化(positive rercent);行為結果使消極刺激減少,進而使該行為反應逐漸加強,稱為負強化(regative rercent)。強化物可分為一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一級強化物是與滿足個體生存和種族保存有關的因素,如食物、水等;二級強化物是指那些與一級強化物多次結合而具有強化作用的因素,如金錢、讚揚、警告、地位等。除強化之外,動物和人在行為完成時,還可以發生行為頻度減少的結果,即懲罰(punishnt)。因而,操作條件反射有正強化、負強化和懲罰三種類型。
四、內髒操作條件反射
內髒操作條件反射是操作條件反射的又一種類型。167年心理學家米勒(neiller)進行了內髒學習(viscerat learng)試驗,他在用箭毒排除任何隨意肌反應的條件下,以刺激腦的“愉快中樞”獎賞的辦法,使動物的心率和腸收縮發生了預期的變化。當腸收縮時給予獎勵,腸收縮活動就增加,心率仍維持不變;當心率快時給予獎賞,快心率就增加,慢心率減少,而腸活動保持不變。米勒還訓練動物成功地控製血壓及其他內髒平滑肌運動和腺體分泌。實驗證明,沒有任何隨意肌作中介,內髒活動也可形成工具條件反射。以後其他的研究者進一步證明,借助表象、想象也能使人的心率、血壓等發生變化。
內髒操作條件反射證明,心身症狀也是可以習得的,人的各種內髒活動也可以通過內髒學習獲得意識的調節和控製。目前廣泛應用的生物反饋(biofeed back)技術就是根據這一原理,把人體各種生理變化信息轉變成視聽信號,被治療者通過學習達到自我控製內髒反應之目的。氣功治療的原理也是如此。
五、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g theory)是一種在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學習原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在60年代設計過實驗證明了這一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都不能用傳統的學習理論來解釋,現實生活中個體在獲得習得行為的過程中並不都得到強化。班杜拉主張把依靠直接經驗的學習(傳統的學習理論)和依靠間接經驗的學習(觀察學習)綜合起來說明人類的學習。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種最主要形式,人類的大量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所作所為以後進行模仿學習學會的。模仿學習可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類型,主動模仿學習是指學習者不僅觀看被模仿者的表現,而且參與其中,與範型一起進行學習;被動模仿學習是指隻看被模仿者的行為表現但不直接參與其活動。班杜拉認為,如果給那些有行為問題的人提供模仿學習的機會,就有可能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建立健康的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具有下列特點(1)強調行為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2)強調人運用符號的能力,由於人類能夠用符號來思索和提出問題,人們能夠預先知道個人行為的結果,並以此來改變行為或激發某種行為;(3)強調觀察學習尤其強調模仿對象及其特征激發特定行為的重要性;(4)強調自我調節過程,不僅強調外部事件,也強調內部事件的作用,認為行為的增強來源於外界反應與自我評價。
社會學習理論是建立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的,其研究的問題,如人類攻擊行為的發生、不良行為的改造和行為的自我調節等,對醫學心理學具有相當的應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