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心理應激的一般概念

字數:2451   加入書籤

A+A-




    心理應激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適當的心理應激不僅可以提高機體的警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人們適應生活的能力,促進心身健康。然而,突然、強烈或持久的心理應激既會損害人們的社會功能,又會降低機體對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許多疾病的易罹患狀態,從而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導致精神和軀體性疾病。

    一、應激學說的由來

    應激(stress)一詞源於拉丁語strgere,意思是“用力地提取”或“緊緊地捆紮”。在古法語和中古英語中,它以“stress”和“straisse”等形式出現,含有“困苦”或“逆境”等意思。在現代英語中,應激的通俗含義是“緊張”或“壓力”。“應激”一詞由坎農(cannon)在125年首先使用,他觀察了在實驗條件下暴露於寒冷、缺氧和失血中的個體出現的戰鬥—逃避反應(fight-flight  reaction),認為這就是個體處於應激情況之下。他的工作是塞裏應激概念發展的重要基礎。加拿大著名生理學家漢斯·塞裏(hans  selye)於136年首先把“應激”概念用於生物醫學領域。根據對動物和人的大量理論實驗研究結果,塞裏提出了著名的應激學說——塞裏學說。塞裏認為“應激是機體對向它提出的各種要求做出的非特異性反應”。所謂非特異性反應是說各種各樣的不同因素都可以引起這種反應,它表現為一種特殊症候群,塞裏將其稱為全身適應綜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gas)。綜合征的全過程可分為警覺、抵抗、衰竭三個階段。首先是在任何時候,機體受到任何刺激都會誘發機體內變化,以實現動員自身進行防禦的階段,就是警覺期(或叫喚醒期)。隨之,被喚醒了的機體出現腎上腺分泌增加、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等適應性反應,稱為抵抗期。這種抵抗如果有效,機體就重新平衡穩定,如果刺激過強或持續過久,機體適應能力被耗盡,健康受損,就進入疾病狀態,即耗竭期(或叫衰竭期)。塞裏的應激適應學說對人類健康的研究有著重大貢獻,但在當時受到生物醫學模式的局限,過分側重於應激生理反應的研究,忽略了應激對心理過程的影響。為此,許多學者從心理學角度對應激作了大量研究,並提出了應激的心理學理論,認為心理社會因素在應激中起重要作用。它們既可作為應激源,又可成為機體理化或生物應激活動的中介環節。

    二、應激與應激源

    (一)應激

    應激也有人稱之為緊張刺激、緊張反應、緊張狀態、心理壓力等。

    一般認為,應激是機體與環境之間缺乏適應,是機體對各種各樣的刺激,包括環境的、心理的、生物的刺激所呈現的一種非特異性的反應。當人們的需求與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不相適應或者說發生矛盾的時候(這也可能來自識別和判斷上的問題),心理上就會出現不平衡。如果這種情況是輕微或短暫的,可以迅速得到調整,但如果這種狀況十分強烈或持久,必然要出現心理應激。

    應激是一個動態過程,它包括應激源、應激反應、整個應激係統的各種因素間的互相影響以及動態過程各階段的反饋作用。

    (二)應激源

    凡是向有機體提出適應要求,並引起應激反應的客觀變化都是應激源,也可稱為刺激源或刺激。應激源作用的大小取決於其性質、強度、頻度、數量、持續時間、突發性、新穎性、可預測性及多種應激源的協同程度。

    應激源在自然界和社會環境中大量存在,按應激源的性質可分為五類(1)生物性應激源,或叫軀體性應激源,指直接作用於軀體的理化與生物性刺激物。如高溫、噪音、疾病等。(2)自然性應激源。主要指自然災害,如水災、火災、地震等。(3)文化性應激源。指要求人們適應和應對的生活和文化方麵的因素。(4)心理性應激源。指人們頭腦中不切實際的預期、不祥預感、工作壓力以及個體在生活過程中所遇到的衝突,在滿足基本需要和願望過程中所遭受到的挫折等。(5)社會性應激源,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風格上變化,並要求個體對其適應和應對的社會生活情境和事件,例如政治動亂、戰爭、升學或就業、結婚、離婚等。

    三、心理應激的概念

    心理應激是指以心理社會因素造成的精神緊張刺激為應激源,作用於人體後引起的非特異性適應性反應,這種反應不僅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

    心理應激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必要的和無害的,隻有過於強烈的急性應激和較大且持久的慢性應激,才有可能對一部分社會成員的心身健康造成損害。因為遺傳、個性、社會環境、生活方式等的差異,個體對於心理應激的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別。但是任何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隨著當今社會生活中精神緊張壓力的加大,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難於承受日益加劇的應激反應。如何合理地減少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應激事件,減輕應激強度,提高社會人群對應激的承受能力,是當前研究應激所麵臨的突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