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應激反應及其形式
字數:3234 加入書籤
一、應激反應
大量的試驗與觀察證實,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時可產生一係列生理及心理行為等方麵的變化。這些變化往往是暫時的,當應激因素去除後,又逐漸恢複正常。但如刺激持續下去,可進而導致組織結構的變化,甚至發生疾病。由應激引起的反應是一個整體,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生理和心理反應分開敘述。
二、應激反應的形式
(一)生理應激反應
1神經內分泌方麵的變化
在應激反應中,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係統、下丘腦—垂體—甲狀腺係統和下丘腦—垂體—性腺係統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時,下丘腦—垂體的機能興奮性增高,靶腺機能亦亢進,分泌激素增多。同時,又受到自身反饋機製的調節,抑製性反饋機製使反應的促激素分泌減少,使分泌活動趨於平衡狀態。例如處於驚恐狀態的小鼠,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活躍,垂體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分泌增加,進而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
一般來說,應激的早期反應是由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和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所引起,在兩者的協同作用下,體力立即得到增強,使機體可以迅速應對所麵臨的問題,如參加考試、住院、駕駛汽車等都可以引起兒茶酚胺含量的增加,而且,兒茶酚胺分泌的水平與受試者情緒喚醒程度相當。
如果應激源作用強烈而持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係統也會參與活動,腎上腺皮質分泌氫化可的鬆增加,由此可引起一係列生理變化,包括阻滯炎症、升高血糖、降低抵抗力等。
此外,甲狀腺在精神創傷或寒冷刺激時,垂體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使甲狀腺功能增強。性腺在應激反應中也受到直接影響,性腺功能失調,性激素分泌減少,甚至性腺萎縮,都是全身適應綜合征的表現。一般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有拮抗作用。應激與性腺功能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應激引起的月經紊亂。
2生理方麵變化(內髒器官的變化)
ason根據研究提出了在急性應激下常出現雙相生理反應,在慢性應激下常出現多相生理反應的假說。如電擊鼠的足,可見鼠的胃酸分泌開始時受到抑製,然後分泌過盛,如電擊持續刺激則出現胃潰瘍。又如驚恐刺激,在開始時血糖升高,然後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他提出這種波動與交感神經樣反應及副交感神經樣反應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們遇到一些新的生活事件,如參加考試、接受一項重要任務等,此時釋放的腎上腺素會不斷增加通向心、腦等器官的血流,提高機體感知能力和增加能量,以便應付這類事件。同時也引起一係列生理變化,如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及血壓增加、胃酸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減慢、支氣管擴張、呼吸加快、尿頻、尿急、出汗、手足發冷、厭食、惡心、腹脹乃至失眠等。如果人們遇到一些意外災禍,麵臨某些緊張場麵或強烈持久的精神刺激,通常的方法已不能順利應付時,則將發生一係列更為顯著的生理變化腎上腺素大量釋放,會引起心肌收縮,產生心動過速;分解代謝加速使血糖升高,耗氧增加;去甲腎上腺素釋放,使外周血管收縮,皮膚蒼白,血壓升高等。可見,應激因素對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均有明顯的影響。
3免疫方麵的變化
大量的研究證明,應激可喚醒免疫係統,增強機體抵抗力,但過強過久的耗竭性應激,可降低免疫功能,如t淋巴細胞和k淋巴細胞減少,殺傷活力下降,體內抗體生成減少,胸腺、淋巴結、脾髒萎縮。178年looke等人研究在應激狀態下應對很差的一組大學生,發現其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下降。
(二)心理應激反應
所有的心理反應都是個體為著應對、適應、緩解緊張的措施。有些是有利於應對應激的,如穩定的情緒、積極的思考、恰當的預期等;也有些是妨礙或幹擾人們應對應激的,如焦慮不安、抑鬱、憤怒等。應激引起的心理反應主要表現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三方麵。
1情緒反應
(1)焦慮(anxiety)人們對環境中一些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和災禍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況進行適應時,主觀上引起緊張和一種不愉快的期待情緒,就是“焦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但焦慮過度、不適當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可以影響人們的應對能力及心身功能,甚至導致心身功能障礙。
(2)悲傷(sadness)悲傷是一種惋惜、悲哀的情緒。如離婚、親人傷亡、患病久治不愈等,均可使人們產生悲傷情緒。
(3)抑鬱(depression)抑鬱指情緒低落,心境悲觀,愉快感喪失,自我感覺不良,興趣減退,自責,自我評價低和各種軀體不適。研究表明,災害性的生活事件易使人們產生抑鬱反應,失戀、失業、患病久治不愈等也可產生抑鬱。抑鬱的人常萌生消極自殺念頭,故對有抑鬱情緒的人應當深入了解有無消極厭世觀念,嚴密觀察與抑鬱有關的心理生理症狀,防止自殺和意外。
(4)憤怒(anger)憤怒是與挫折和威脅有關的情緒反應,由於應對失敗而引起的情緒爆發。憤怒可以公開的形式表達,如衝動性、攻擊性行為。憤怒也可能被掩蓋,以其他形式表達,如煩躁、無主見等。
(5)恐怖(fear)恐懼是麵對威脅產生的伴有回避傾向的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適當的恐懼使人行為有所自控,三思而行,促使人投入戰鬥或逃避。如駕駛員由於害怕發生意外,才更加注意行車的安全。嚴重的恐懼可以導致心理性休克、習得性失助、抑鬱、情緒釋放(大哭及尖叫)。
2行為反應
這裏行為反應指外在表露的活動,可分為“戰鬥”或“逃避”兩大類。“戰鬥”指努力接近應激源和排除應激源的行為;“逃避”指回避應激源的行為。
3認知上的反應
主要指應激狀態時的不良認知活動,通常包括(1)感知混亂,表現為對某些事物感知遲鈍,對另外有些細節卻過度關注和敏感,感知的選擇性高度狹窄。(2)思維遲鈍或固執於錯誤觀念中。(3)言語混亂。(4)歪曲的或不現實的想象。(5)注意的病態強化或分散。(6)無效的或不恰當的自我防禦。(7)不良的自我評價。(8)認知失去對情緒和意誌的指導調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