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心身疾病概述

字數:2130   加入書籤

A+A-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atic  disease)也稱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logical  disease),是指那些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演變、轉歸以及治療預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有病理改變的一類軀體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大類跨學科跨係統的疾病,臨床各科都有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軀體症狀和病理改變與純生物理化因素導致的軀體疾病的表現相同,隻是病因上有差別。例如,原發性高血壓病與腎病性高血壓,在臨床表現上都是血壓升高,但前者的發病與心理社會緊張刺激密切相關,故稱心身疾病;而後者是由於腎髒本身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故不是心身疾病。

    心身反應是指機體處於應激狀態下出現的一係列短暫的生理反應,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骨骼肌張力增高、顏麵潮紅或蒼白等,當應激狀態解除後,上述反應消退。心身反應屬於機體的常態反應。

    心身障礙是指當機體處於持久而強烈的應激狀態下,機體適應困難而出現了植物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但無相應的陽性體征,實驗室檢查正常,這屬於可逆性功能變化。例如神經症一類疾病。一般認為,心身反應、心身障礙不是心身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理論

    心與身,精神與軀體,個性與人的健康及疾病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醫學強調心身相關,注重人體的統一性,提出七情相悖、氣血不和、陰陽失調、經絡阻塞、髒器功能紊亂,可導致疾病。

    隨著醫學的進步,心身醫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並逐漸形成了心身醫學的理論體係與醫療實踐。目前,心身疾病的理論基礎有兩大理論派別

    (一)心理動力學派理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勒森德(alexander)是新弗洛伊德學派的代表,他致力於心身疾病的心理動力學研究,他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心身疾病是以潛意識中的心理衝突為致病的因素,生物遺傳因素也參與作用。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一個人在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下,被壓抑的情緒和心理衝突,受挫的和動機,不是通過意識領域的自我調節去解決或擺脫,而是在潛意識的領域中不知不覺地“轉移”為軀體疾病,借以謀求“心理平衡”。軀體疾病的臨床表現不過是潛意識中情緒反應的象征。用“象征模式”解釋心身疾病,支氣管哮喘被認為是“被壓抑的求助的呼喊”,神經性厭食象征著“情感上的饑餓”,原發性高血壓是“攻擊本能的壓抑”……該理論特別強調童年時代的心理創傷性體驗長期壓抑在潛意識領域,導致成年後的心身疾病。

    (二)心理生理學派的理論

    美國生理學家坎農(cannon)的情緒生理學說,加拿大生理學家塞裏(hselye)的應激學說和沃爾夫(wolff)的心理生理學說,為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坎農用外界刺激使動物出現情緒改變及應激反應,表現出瞳孔散大、豎毛、出汗、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升高等軀體反應。這些反應是由於強烈的情緒變化伴以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和交感神經興奮所致。坎農認為,這些變化可使體內生理功能失去平衡;如果不良刺激長期或反複出現,就可能導致生理功能紊亂,最後出現病理改變。

    塞裏提出了應激適應學說,他認為,人遭遇到緊張刺激時,體內會產生一係列神經內分泌反應,這種反應是非特異性的,稱為“全身適應”綜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在這個反應過程中,如果個體防禦克服了緊張刺激,從而可以恢複心理和生理平衡;如果防禦不當或持久的抵抗,可使個體承受能力崩潰,導致疾病的出現。

    沃爾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創立了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學說。他認為,一切外部應激源,一切內部的易感因素,例如個體的遺傳學特點、易感性心理素質、個體人格特征等,均可作為刺激源作用於機體,通過主觀的認知評價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借助於神經、生理、生化、內分泌及免疫係統的中介,影響機體,進而產生疾病或促進康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