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心身疾病發病的有關因素

字數:1648   加入書籤

A+A-




    一、應激與應激源

    (見心理應激章)

    二、應激反應及其形式

    (見心理應激章)

    三、緊張刺激的致病條件

    緊張刺激能引起心身疾病,這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一是刺激的質和量以及刺激的持續作用時間;二是接觸者的健康狀況以及對刺激的反應形式和程度;三是個體對疾病的易感性。

    (一)緊張刺激的質和量以及作用時間

    緊張刺激的質和量是對個體作用而言的,一般認為,對個體有特殊意義,並達到一定強度,會導致機體防禦機能崩潰,引起機體平衡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突然性超強緊張刺激是可以致病的,它的特點一是突然發生;二是超強刺激。這種刺激對人來說,無法預料,並且是難以承受的,例如,天災、降臨,親人慘死,突然驚嚇等。持久性惡劣刺激也可以致病,它的特點是劣性刺激接踵而來,機體的調節功能無法應付,或者劣性刺激導致長期的情緒低落,使自我調節功能受到損傷,無法進行自我調控,而使機體遭致損害。當然,長時間的劣性刺激要比短時間的刺激更容易致病。

    (二)個體對刺激的認知和評價

    任何個體對所接觸的刺激首先作出主觀性的分析和評價,據此便可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反應。這種認知和評價受刺激的性質、個體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健康狀況的影響。這種認知和評價包括對刺激的來源、刺激的性質、刺激的持續時間以及刺激可能造成的後果等的認知和評價,例如,有人因受誣陷遭迫害,感到憤恨、冤屈,形成心理上的打擊,導致心身疾病的發生;而有的人在感到冤屈的同時,為堅持真理而鬥爭,卻倍感驕傲和自豪。這都與人的認知和評價有關。錯誤的認知和評價常能引起心身障礙,導致疾病。

    (三)個體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

    一般說來,個體的心理狀態和個體心理特征不同,對同樣的刺激認知和評價就不同,所產生的心理生理反應也不相同。眾所周知,a型行為模式的人,易患冠心病;被動、依賴、順從、少交際、情緒不穩定的人,容易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癌症病人的個性特點是心境不佳、悲觀失望、憂鬱寡歡,不願發泄內心的不滿。個性方麵的弱點和行為方式可以構成心身疾病的發病基礎,並可影響疾病的演變和預後。

    (四)個體的生理特點和健康狀況

    學者們普遍認為,不同生理特點的人對心身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有高血壓素質的人,在應激條件下容易患高血壓病;胃蛋白酶原水平高的人,在應激條件下容易患潰瘍病。在同樣應激條件下,有相同生理特點的人,不一定都患同樣的疾病,這與機體的健康狀況有關,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發生應激事件,更容易引起疾病。

    (五)其他影響因素

    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知識水平,政治修養和社會地位不同,經濟狀況和社會角色不同,生活經曆、經驗不同,對緊張刺激的反應也不相同,這些都影響緊張刺激的致病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