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針對孩子的心理說準話(1)
字數:631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每一個時期,其主要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都各不相同。父母在和孩子說話之前,一定要仔細體察孩子的真實心理,才能句句扣準孩子的心弦,說到孩子的心裏去。父母要特別注意巧施話術,引導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虛榮心理和逆反心理。這些心理,如果不能及時地予以化解,則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1.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
很多父母的話不但不能滿足,反而會違背孩子的心理需求,所以令孩子難以接受。現代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如下8大心理需求:
被愛與價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而接納,孩子才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要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促使其建立基本的是非觀念。
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社會化的過程也受到阻礙,還可能造成“疑心病”,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學習新的事物,其情緒和智能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常規:常規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牆壁,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應有的廣度。隻有當孩子知道什麽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所以常規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來源,常規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
新的學習經驗:現代兒童發展理論認為孩子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能力的發展是其生理學方麵的成熟加上後天學習經驗而達成的。從出生起,孩子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係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
鼓勵: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鼓勵的重要性大過其他方麵,而缺乏鼓勵是造成兒童偏差行為的基本原因。所以說,有偏差行為的孩子也就是一個受挫折的孩子。每一個小孩子都需要持續給予鼓勵,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如果沒有鼓勵,孩子無法成長及發展,也無法獲得歸屬感。鼓勵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強調給予孩子自我尊重感及成就感。
責任:孩子需要責任感,讓他負責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掃地等,可以幫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學習互助的精神及確立責任感。
認同的楷模:孩子良好品行養成的必要條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學習認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進行言教,而且要注意身教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產生正麵影響。
尊重:家庭民主建立於互相尊重,如果隻有一方表現尊重則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須尊重孩子和他的權利。唯有對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對孩子表現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當做大人一樣有權利做決策。但是,權利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個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權利。
父母要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裏去,就要清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基本的心理需要,學會在交談中照顧和滿足孩子的這些基本心理需求。
2.仔細揣摩孩子的真實心理
5歲的小衝第一次跟媽媽去幼兒園,看到牆上貼著許多小朋友的畫,大聲嚷道:“誰畫的畫?醜死了!”媽媽很尷尬,責備兒子不應該這樣說。
但一旁的老師卻懂得他說這話的真實意圖,笑著說:“在這裏不要求小朋友畫得多麽好,你喜歡畫什麽就可以畫什麽。”
小衝露出滿意的笑容,因為老師解答了潛藏在他心底的擔憂:“一個不會畫畫的孩子上了幼兒園怎麽辦?”
接著,他看到地上摔壞的玩具車,又撿起來煞有介事地追問道:“誰摔壞的?”媽媽說:“關你什麽事?你又不認識這兒的人!”
這時還是老師懂得男孩的心理,說:“玩具本來就是給大家玩的,有時玩壞了,沒關係的。”
小衝探詢的問題獲得了答案,十分滿意,對媽媽說了聲“再見”,就親熱地拉起老師的手。幼兒園的第一天,順利開始了。
有時,孩子的話語並未表現他的真實心理,這就需要父母費一番揣摩“功夫”。不要老以為“小孩家懂什麽”,孩子的心理感受有時是很複雜的,需要父母仔細揣摩和用心理解。
暑假即將結束,陸京傷心地哭了,因為他形影不離的表姐何樂就要和他分別了。媽媽對陸京說:“你都整整12歲了,怎麽還動不動掉眼淚,像個小女孩?”
陸京狠狠瞪了媽媽一眼,奔向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弄得母子倆一整天都不開心。
這個例子告訴家長:即使在大人認為不值一提的事情上,也必須認真揣摩孩子的心理感受。陸京的媽媽如果明白:兒子當時內心需要的是別人的同情而不是教訓,說些表示理解的話,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何樂走了,你會感到寂寞的。”“相處長了,突然分開,有一陣子是會不習慣的。”這樣的回答一定會使兒子感到親切和欣慰,因為媽媽的話對他的痛苦起到了安撫的作用,而說教和訓斥則剛好相反。
很多父母不是沒有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理解。親子間有效交流的基礎是理解和同情。
10歲的郭品氣惱地回到家裏:由於天公不作美,他與爸爸外出野炊的計劃泡湯了。碰巧,他的母親不久前谘詢了家教專家,她知道:兒子沒能出去野餐,非常失望,想要家長分擔他的不愉快,理解他的心理感受。於是她說:“看起來你很懊惱。”兒子說:“是的。”母親說:“你一直盼著這次野炊?”兒子說:“可不是嗎!”母親說:“一切都準備好了,偏偏老天不作美。”兒子說:“是的,真不走運。”
沉默了一陣,郭品勸慰自己說:“沒關係,反正下次還能去的。”他的怨氣消散了,整個下午和媽媽都相處得很愉快。
孩子在衝動時往往聽不進任何人的話——不論是勸告、安慰還是嚴厲的批評,都不會接受。他隻希望別人理解他,了解他在特定時刻的特殊心理感受和感情體驗。如果父母善於察言觀色,“善解人意”,能摸準孩子真實的心理,搔準孩子的“癢處”,何愁不能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3.對自卑的孩子說:你一定行!
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告訴你他取得了好成績,要與你分享他的喜悅時,你是耐心地傾聽並表揚他,還是依舊把臉一板,嗬斥他:“為什麽不做得更好?”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夥子辰軍來到心理診療中心,向心理醫生袒露了自己的痛苦,他告訴醫生:自己老是覺得幹什麽事都不如別人,現在無論做什麽總是想得特別多,顧慮多,決策難,對自己毫無信心和把握。該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發現這與他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辰軍在上中小學時,成績都還不賴,中上水平,並且保持得比較穩。但是父母對他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僅從來沒有表揚過他,他聽到的永遠都是指責。“為什麽隻進步那麽幾分?”“為什麽比第一名差那麽多?”對於他的成績和其他各項表現,父母總是沒有滿意的時候,不管他再怎麽努力,都得不到絲毫溫暖的鼓勵。辰軍說:“我當時多麽想得到爸媽的一點表揚或者肯定,但是他們關注的永遠隻是我的缺點。”久而久之辰軍也就認為自己是一個渾身是缺點的人了,幹什麽事都不行。
很顯然,辰軍有著嚴重的自卑心理。心理醫生分析,辰軍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對他這種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他一直都在爭取獲得父母的稱讚或者肯定,但父母永遠不滿意他的表現,對他的要求“水漲船高”,這就讓他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擔心父母的評價,考慮父母是否高興。導致他在長大後,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喪失了自主和自信,因此總是特別自卑,顧慮重重,陷入痛苦。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是很重要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為日後埋下自卑、憂慮、焦躁、抑鬱等心理症狀的根源。辰軍的例子就體現了這一點。現在他已經是20多歲的小夥子了,想要在根源上幹預從而達到好的效果已經很難了。
父母過高的期望反而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種不良心理狀態,是自我意識的一種消極表現。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切實際地低估自己,隻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老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卑的孩子害怕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從而喪失實現自我的信心。他總是以別人為參照物羅列理由,來說明自己的無知和無能。自卑會使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喪失前進的動力,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失去信心,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成才是非常不利的。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誌,當什麽愛因斯坦式的劃時代的科學家,還不如訂幾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讓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小目標,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就每時每刻都有成功感,就可更快地進步,不斷增強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父母引導孩子戰勝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的長處和優勢,讚美他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心理學家莫頓曾提出“預言自動實現”的原則,認為人們具有一種自動實現預言的傾向。在孩子心靈的眼睛麵前,長期而穩定地放著一幅自我肖像,孩子會與它越來越接近。所以,如果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勝利者,那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當孩子感到信心不足時,家長應該引導他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把“別緊張,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之類的話寫下來,或者大聲說出來。
語言是思想的表露。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自卑的心態,因而家長應當經常大聲地對孩子說:“你真棒!”“你一定行!”用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鬥誌的話,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讓孩子每天都生活在積極的語言暗示中。
4.勸說轉化孩子的嫉妒心
有一則古埃及的寓言,流傳甚廣:
一隻小鳥對它的爸爸說:“爸爸,如果我能變成人那該多幸福呀!”
鳥爸爸回答:“孩子,人類沒有我們幸福!”
鳥兒子問:“為什麽?”
鳥爸爸說:“因為他們心裏都紮了一根刺,這根刺無時無刻不在折磨他們,他們怎麽會幸福呢?你沒聽見他們經常說‘如果我是一隻小鳥’就好了。”
鳥兒子不解:“那是根什麽刺啊?”
鳥爸爸回答:“嫉妒!”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斯坦貝格研究,人類的嫉妒感可能早在嬰兒期就出現了。不足周歲的嬰兒看到母親給其他嬰兒哺乳時,會出現心率加快、麵色潮紅等不安反應,甚至哭鬧起來。孩子長到五六歲時,嫉妒會更頻繁地升上心頭。至於上學以後,由於和小朋友進行多種“比較”的機會驟然增多,他們可能會遭到更多嫉妒的折磨,隻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學會了“掩飾”自己的嫉妒心理。
嫉妒心強,有兩方麵的危害,父母必須找時間心平氣和地給孩子分析清楚。
嫉妒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當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對那個人友善、熱情,兩個人的關係必然冷淡。嫉妒的對象越多,關係冷淡的對象越多,這就給人際交往帶來極大的妨害。當孩子的嫉妒對象越多,他的朋友就越少。
小王和小陳是同班同學,成績在班裏也都名列前茅。數學考試前一天晚上,小王打電話問小陳一道題。小陳好不容易才把這道題解出來,她不願意讓小王不勞而獲,又怕第二天考這道題小王也答對,成績分不出高低,於是就將一個錯誤的思路告訴了小王。
第二天考試的時候果然有這道題。小王做錯了,成績一下子比小陳少了10分。一次小小的考試,竟使她們兩人相互嫉恨,一直到畢業,這兩個同學還是沒有和好。
嫉妒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與成長危害極大,這樣的例子自古有之。戰國時代,龐涓和孫臏一起投師鬼穀子學習兵法,算是同窗好友了。但龐涓非常嫉妒孫臏的軍事才能,他當上了魏惠王的將軍後,將孫臏騙到魏國,砍掉了孫臏的雙腳,使孫臏終身殘廢。後來孫臏成為劉威王的軍師,在馬陵之戰中大敗魏軍,殺死了龐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