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選對談話的時機說透話(1)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
    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教育孩子,和孩子說話,也要講究時機,抓住“戰機”,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不該說的時候一定不要說。在最佳時機以妙語對孩子施以引導和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時機不對,任你磨破嘴皮,也隻能激起孩子的抵觸,對孩子造成心靈傷害和精神痛苦。
    1.遇物而誨,擇機而教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治國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唐太宗曾對臣下說,教育孩子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善於“遇物而誨,擇機而教”。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太子吃飯的時候,李世民說:“種莊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永遠有飯吃。”
    太子騎馬的時候,李世民說:“這馬和人一樣,應當有勞有逸,不能讓它過度勞累。你要是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永遠有馬騎。”
    太子在大樹下乘涼的時候,李世民就趁機指著樹幹說:“木匠鋸木頭,隻有依照繩墨才能鋸成直木板。你將來要想做個賢明的君主就得認真聽取大臣的進諫。”
    太子乘船遊覽時,李世民說:“你看,水能把船浮起來,也能把船沉下去。老百姓好比是水,君主好比是船。老百姓可以維護你,也可以推翻你。”
    選準合適的時機,運用恰當的比喻教誨孩子,以取得良好效果,這就是唐太宗給當今家庭教育的啟迪。
    當今家長應向唐太宗學習,善於抓住教子時機。雖然教育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不分時間、地點沒完沒了地嘮叨。唐太宗分別利用吃飯、騎馬、乘涼和乘船的機會,諄諄教導太子不能養尊處優,要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要注意訥諫,不要與老百姓形成尖銳的矛盾……一次次開導教誨,猶如及時雨,沁入太子的心扉,由於時機把握得對,太子很容易接受。
    唐太宗教育孩子可謂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還善於用恰當的比喻進行啟發,而非抽象說教。這能誘導孩子自己去領悟、理解,把家長的外在啟發教育轉化為內在自我教育。經過這個轉化過程,教育的效果就會顯現出來。
    現在有些家長教育孩子不講場合,不分時間,吃飯的時候數落孩子考試沒考好,當著客人的麵揭孩子短,孩子正寫作業時還嘮叨考試要取得前幾名。家長的動機也許是好的,所說的內容也是正確的,但因為沒有選對合適的開導時機,很難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事與願違,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諸位父母,當你準備教誨孩子、開導孩子時,請銘記唐太宗李世民的話:“遇物而誨,擇機而教。”
    2.教誨孩子的最佳時機
    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打仗要講究戰機,同樣,教誨孩子也要把握有利時機。父母有意識地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捕捉、選擇、利用好教育時機,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誨,在合適的時間說對話,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幾種是有利的教誨時機,家長應抓住,自覺地加以利用:
    孩子生活的轉折點
    孩子一生中會有很多生活的轉折點,如小學升初中、初中畢業、新學科的開設、新學一種業餘愛好等。這時孩子往往有一個美好的向上的願望,他渴望進步,希望能以一種新麵貌、新形象開始新的生活。這種進步的願望,往往伴隨著“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的認識,即使是平時紀律比較散漫,學習不夠努力的孩子,也會在這段時間表現得守紀與努力,令人有煥然一新之感。這時家長如能給以及時的鼓勵和有效的督促,就能使孩子開始一種嶄新的生活。
    孩子生日時
    對孩子來說,生日是最難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為孩子準備生日禮物和美味飯菜的同時,不要忘了生日贈言。生日贈言,既可是書麵的,也可是口頭的,關鍵是要通過贈言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當孩子對某些事物有濃厚興趣時
    家長對孩子平時的行為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對某一事物特別有興趣,就要及時給予啟發和鼓勵。抓住孩子興趣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就會激發出孩子某一方麵的智慧火花,使孩子在興趣的引導下提高能力,走向成功。
    當孩子遇到困惑時
    每個孩子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困惑,這時,他們往往特別渴望別人的理解和指導,此刻正是家長教育他們的最佳時機。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時,家長抓住孩子渴望學習經驗的心理,及時幫孩子進行必要的梳理,不失為教育的最佳策略。這時,無論家長是擺事實,還是講道理,孩子都會很容易地接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當孩子犯錯時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犯錯改錯的過程,犯錯時恰好是說服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隻有在發現錯誤的同時,孩子才更有可能深刻地去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綜觀古今中外,都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許多名人或成功之士,在他們成功成名的背後都有著一個經典的故事——在犯錯時,他們的父母都會在發現錯誤的時刻教育他們,激勵他們一生的成長。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麵對錯誤。這時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引導孩子正確麵對錯誤,最終達到改正錯誤的目的。
    孩子犯了錯誤,大多數會主動意識到自己錯了,特別是當後果較嚴重時,還會痛悔不已。此時家長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就會有很強的說服力,孩子往往比較容易接受。如一個孩子平時在校不守紀律,在家不聽父母的話,隨便玩火,結果燒了起來,幸虧鄰居發現後及時撲救,才使全家免遭滅頂之災。看到被燒壞的家具,孩子痛哭流涕,沉痛萬分。父母趁機教育他要遵守紀律,不能隨便玩火,孩子從此成了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
    生活中,孩子總會取得一定成績,如在學校中考得了好名次,或在某項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獎勵等。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都會比較高昂,自信心也會比平常強,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在肯定和鼓勵的基礎上,及時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給孩子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引導孩子乘勢而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一時的熱情轉化成持久的動力。
    當然,家長也不能忽視孩子因成績而引發的驕傲自滿情緒。驕傲是成功的大敵,做家長的千萬忽略不得。許多孩子的學習成績經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驕傲自滿。因此,家長在表揚孩子取得成績的同時,還應該及時讓孩子懂得“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此外,當孩子做了好事的時候,如給老人讓座、幫助同學解決困難、關心班集體等,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孩子做好事常常是無意識的,家長要善於把這種無意識引導到有意識,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
    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最容易泄氣,情緒低落,同時也最害怕嘲諷。有些家長偏偏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又挖苦又諷刺,還常常說出笨蛋、傻瓜、白給你吃的穿的之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使孩子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上進心一滑再滑。如果此時家長能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關心,積極地肯定孩子的成績,對他的不足之處予以點撥,一塊探討解決困難的方法,幫助他重新樹立信心,走出困境。在戰勝困難和失敗後,孩子的自信心會大大提高,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也知道如何去解決。
    當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滿足時
    孩子常常在學習、生活、物質和心理上提出各種需要,要求家長予以滿足。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家長在滿足孩子需要時,可趁機向孩子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孩子就會把父母的話銘記在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動。如一個男孩要求爸爸為他買一樣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爸爸很快滿足了他的願望。當爸爸把禮物送給兒子時,提出了一個要求:“送給同學禮物是尊重同學,隨便講髒話就是不尊重別人,爸爸希望你今後改正隨便講髒話的壞習慣。”從此,這個男孩就再也不講髒話了。
    帶孩子出門做客時
    有的孩子在自己家還比較聽話,但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來瘋”,放任驕蠻,有失大人的麵子。如果家長當著客人的麵大聲訓斥孩子,孩子不但不聽,甚至會故意大哭大鬧,弄得大家都很尷尬。要使孩子在別人麵前變得更乖更有禮貌,父母必須在臨出門前先心平氣和地給他介紹一些禮貌性的話語和舉止,並傳授文明的交往事宜,孩子就比較容易記住並有興趣接受。回來時,最好及時表揚孩子的優秀表現之處,同時也毫不客氣地指出不足之處,要求以後改正。這樣做,孩子就非常清楚大人對自己的要求。
    和孩子一起外出旅遊時
    孩子在和家長一起外出旅遊時,心情一般會比較舒暢,家長在給他講解景點故事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教育他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不能攀折花枝、亂塗亂寫、用食物或髒物投擲動物、亂丟瓜皮果殼等。
    教誨孩子的時機在日常生活中俯仰皆是,遠遠不止上述幾種,關鍵是家長要做一個有心人,用慧眼去發現時機,用耐心去等待時機,用寬容的心去創造時機。隻要時機得當、方法科學,每個孩子都會成才成功!
    3.利用具體情景與孩子說話
    家長僅靠單調的語言說教孩子,有時是蒼白無力的。為人父母者,要善於抓住時機,利用具體生動的情景與孩子說話。
    孩子表現怯懦時,利用情景給以激勵。
    美國肯尼迪家族的女主人就是如此。每當家裏孩子因受欺負而哭泣時,她們總是說:“記住,孩子,肯尼迪家的人是決不哭泣的!”這種格言式的語言,在具體情景中經過一次次反複與強化,漸漸激勵孩子們堅強起來,徹底戰勝怯懦、軟弱。
    孩子遇到困難時,利用情景給以鞭策。
    有個小女孩左小臂殘疾,父母傾其所愛,卻養成了她依賴、怕困難的毛病。心理醫生建議女孩父母要像對待健全兒童一樣對待殘疾女兒,不能遷就。一次母親讓女兒削土豆,她跑到父親麵前哭訴:“我削不了,我隻有一隻手!”父親撿起一隻土豆說:“它不過是一隻小小土豆,你卻有一隻半手。動動腦子,辦法總會有的。記住,孩子,一隻手永遠都不是你的借口!”孩子無奈,隻得想辦法,最終還是以斷臂按住土豆削完了它。這個父親聽從心理醫生之勸,抓住一個具體場景,以嚴格而又不失溫和的言辭拒絕了孩子的借口,實際上堵住了她向困難低頭的退路,從容達到了教子自強的目的。
    孩子流露傲氣時,利用情景給以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