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選對談話的時機說透話(2)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
某位總裁之子,一次引領同伴闖入其父辦公室,一屁股坐到那把堂皇的大椅上,對其同伴頤指氣使:“我爸是今天的總裁,我一定是明天的總裁,你們誰當我部下,給我沏茶送文件?”話音未了,父親順勢讓秘書遞來一把木椅,一字一板道:“現在,你得好好坐在這把椅子上,念好書,寫好作業。告訴你吧,爸爸的位子可是給有本事的人坐的!”
孩子奢侈浪費時,利用情景給以糾正。
有個女孩,中學畢業後未能升學,在家裏由於實在無聊就打派對電話。父親接到當月500元的電話賬單後,放到她麵前問:“你學過數學,也許能算出它是我工資的幾分之幾。請解釋這個月電話費為什麽這麽多。”女兒隻好低頭承認錯誤。父親說:“好,這份賬單由你來處理,這個月電話費也由你來支付。打工也罷,做生意也罷,隻要你能記住教訓就好。”女兒於是揣上賬單外出找工作,決心以行動彌補自己的過失。這位父親麵對女兒初顯的浪費奢華,沒有講大道理,而是利用具體情境,給女兒指點了“還賬”的途徑,及時予以糾正,顯得自然貼切。
孩子麵臨選擇時,利用情景給以忠告。
有位父親平時很嚴厲,對兒子從無親熱之狀。等兒子穿上軍裝時,他才一邊替孩子整裝一邊說:“你應該知道,你穿上這身軍裝,我感到很光彩。如果你還有啥事讓我替你做,我會點頭的!”父親的平淡之語,卻使兒子分外感動,平添了幾多榮譽感、自信心。其實,這位父親借用穿軍裝這一情景而生發出的告別語,是對兒子前途選擇的一種讚許,更是對兒子的忠告和期許。
生活中,有利於啟發、教導孩子的具體情境太多了。父母匠心獨運,善於發現和利用這些情景,和孩子深入交流,以明白無誤的言語,給孩子以適時的引導和告誡,不比那無中生有的空洞說教有力得多嗎?
4.假期裏是親子交流的良機
每到寒暑假期,報紙網絡上各類補習班、技能培訓班的廣告就多了起來。該利用假期給自己的孩子補什麽課,又成了家長最關心的事。俗話說,缺啥補啥,當今孩子最該補什麽?其實,孩子最缺少的是親情,是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和語言溝通。
由於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相當多的父母都沒有多少時間陪孩子聊天。特別是一些家長,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住校,一周隻有周末才能和孩子見見麵,在一起說話交流的時間就更少。一些父母即使有點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談話內容也多半是學習上的事,關於孩子對生活中一些問題的看法,以及孩子的思想變化等,父母則很少過問。
據某市一項關於少年兒童素質狀況的抽樣調查統計顯示,獨生子女與父母交流、玩耍的時間最短,隻有5%,而一個人獨處的時間竟然達到40%。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呈下降趨勢。由於與父母缺少情感溝通,相當一部分孩子精神空虛、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與父母存在隔閡。
在假期到來之際,父母與其強迫孩子學習技能,不如俯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孩子的聽眾,和孩子進行深入的交流談心,補好“親情課”。
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會在假期中進行積極有效的親子溝通。父母可以在家中與孩子坐在一起進行交流;也可以一起去電影院、圖書館,看了電影與讀了書後一起談談感受;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並在自然美的陶冶中,加強親子交流。
當然,期末考試成績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家長和孩子在假期中的心情。對於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不要一味指責,以免孩子在壓抑中度過寶貴的假期。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因素,並指導孩子進行積極地調整,幫助他樹立信心,重新開始;要盡量避免尖銳、苛刻的刺激話語,采用平等、緩和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每到寒假,正值春節期間親友聚會,一些父母往往認為這是影響孩子學習的不利因素,難免大傷腦筋。其實,這也是孩子接觸社會的大好機會,得體的待人接物、來自親友的稱讚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頻繁的社會交流能幫助孩子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如果這期間孩子接觸到親友中一些比較“成功”的同伴,更要抓住機會為子女樹立身邊的榜樣,激發他們上進的動力。家長要盡量和孩子多談談他感興趣的人和事,在交談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在暑假裏,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旅遊,或到鄉下去走走,多到基層中體驗生活,在休閑中體驗親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使孩子的心態更健康,思維更活躍,同時還可以使家長與孩子間的交流更順暢、自然。父母與孩子之間愉快相處也是一種無聲的交流,在這種交流中,感情會更加深厚,信任會更增強,孩子會變得更聽話。
5.切忌在大清早訓斥孩子
潘夏家每天大清早都要重複以下的情景:
潘夏的媽媽起床後開始為兒子準備早餐。6:30,牛奶、雞蛋、麵包準時端上桌,媽媽就開始一遍一遍地叫潘夏起床。
也不知道媽媽叫了多少遍,一直到快7:00了,潘夏才無精打采地起來。胡亂刷刷牙,抹兩把臉,然後坐到飯桌前用最快的速度對付著這頓早餐。
與此同時,媽媽忙著為他疊被子,收拾淩亂的衣服、物品,嘴裏還不停地嘮叨著:“看看你,老是把哪兒都弄得亂七八糟,讓人跟在你屁股後麵收拾。每天叫你起床都得喊破嗓子才動,早飯都涼了吧?總吃涼飯,還這麽狼吞虎咽,胃要壞的,天天跟你說也沒用。要是媽一叫你你就起來,就不用這麽緊張,也不會老是遲到挨批評了……”
潘夏隻顧把吃的、喝的填進肚子,用手背抹抹嘴,抓起媽媽放在沙發上的書包,轉身就往外走。媽媽又追在潘夏的身後喊著:“著什麽急呀,就吃這麽幾口呀,一上午的課呢,會餓的。哎,上學的東西都帶齊了嗎,別又落點兒什麽,每天都讓人提醒也不行……”
等媽媽追到門口,潘夏已經沒影兒了。媽媽站在門邊,無可奈何地搖著頭:“我這是造的什麽孽呀,為他忙活來忙活去,他連理都不理就走了……”
有道是:一日之計在於晨。當孩子每天早晨像小潘夏一樣腦子裏回旋著家長的訓斥和嘮叨聲,極不開心地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其效果可想而知。
美國《讀者文摘》曾調查過1000多名孩子,了解他們的苦惱和要求,其中孩子們有一條共同要求,就是希望父母早晨不要訓斥自己。
早晨是每家每戶最忙亂的時候,父母要準備早餐,整理房間,還要替孩子做出門前的準備,有的父母常常不自覺地對孩子大喊大叫,說他們要遲到了,嫌孩子笨手笨腳等,斥責聲不絕於耳。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出門前父母對其大聲訓斥,那麽這種聲音就會整天在孩子頭腦中回響,影響孩子的情緒。更為嚴重的是:聲音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恐懼,早晨大聲訓斥會把孩子寧靜的心境擾亂,使他們整天心神不寧。
在早晨訓斥孩子,父母的一腔怨氣固然發泄出去了,但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將長時間留在孩子的心裏,導致孩子越來越反感你的訓斥,厭煩你的嘮叨。明智的父母還會這樣做嗎?
此外,孩子睡覺前被責問、訓斥,甚至被打罵,便會因高度緊張而難以進入睡眠狀態,而且會因帶著不良心情入睡而使睡眠質量降低,影響體力和精神的恢複。
孩子犯了錯誤,需要批評,但批評教導時一定要選擇時機。確定批評孩子時機的原則是:一、抓住孩子能夠接受的最佳時間;二、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具體事務的進行;三、不能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6.進餐時數落孩子不可取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學生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吃飯時挨過父母的“批”。專家認為,餐桌是全家團圓、感情匯聚的歡樂地,父母若將進餐時間當做訓斥孩子的課堂,將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據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郭蘭婷教授透露,前來谘詢的孩子中,有7成以上表示,在餐桌上,他們都曾受到過關於考分的質問,關於消費的清算,關於同學關係的追查等。孩子們告訴郭教授,他們很羨慕電視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歡聲笑語的情景:大人給自己夾菜,媽媽問孩子好不好吃,爸爸也不板著臉,而是講述當天的趣事和見聞。孩子們希望飯桌上的話題不要總針對自己,尤其不要專揀自己的弱點說。“讓我吃碗安頓飯好不好?”孩子委屈地說。
郭教授認為,良好的“餐桌文化”氛圍,可以使家人放鬆心情、促進食欲,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起到積極作用。可不少家長飯碗一端上手,就開始喋喋不休,對孩子學業成績不理想橫加指責,大傷孩子的自尊。如果飯桌上的數落成為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吃飯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懼怵和恐慌,在飯桌上如坐針氈,備受壓抑和困擾,長此以往,容易誘發心理疾病。
進餐時對孩子絮叨責備,不僅會在心理上對孩子形成壓力,也對孩子的身體不利。
在餐桌上數落孩子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就餐情緒。人情緒的好壞對胃腸的消化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孩子情緒不好時,神經反射作用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亂。
就餐時,中樞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適度興奮,消化液開始分泌,胃腸開始蠕動,出現饑餓感。食物進入胃腸道後需經過消化液的作用並通過腸壁吸收其營養成分,每當就餐時,消化腺就會分泌消化液,而這個消化過程是一個在大腦神經支配下的條件反射活動。如果這時遭到大人的訓斥、打罵,已經興奮起來的消化腺會受到抑製,消化液的分泌會大大減少,即使食物吃進肚子裏,也得不到充分消化,難於吸收。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孩子食欲不振,營養不良,最終引起疾病。
在孩子情緒不好時,大腦皮層對外界環境反應的興奮性降低,使胃腸分泌的消化液減少,胃腸蠕動減弱,從而降低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孩子在用餐時受到訓斥傷心掉淚,邊吃邊哭,很容易在抽泣時將食物吞咽到氣管裏去,引起強烈的嗆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
當孩子有過錯時,父母應選擇教育時機,切忌迫不及待地在吃飯的時候批評、責備甚至打罵。當然,這並不是說在餐桌上不能教育孩子。餐桌雖小但意義重大。家長如果能夠營造一個愉快、舒適的進餐環境,就等於搭建了一座和孩子良好溝通的橋梁。在愉快的環境當中,孩子有發表自己“高見”和講述“新聞”的機會,這樣既有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又有利於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時還有利於活躍進餐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