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書麵談心,效力獨特(2)

字數:333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
    女兒小學畢業前夕,提出要拿錢給同學們買紀念卡,以表達幾年來同學之間結下的真摯友誼和濃濃的情感,這是人之常情。麵對女兒的合理要求,我們無法打擊她的熱情,便答應下來。晚上,我經過一番思考和準備,給她的抽屜裏放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給女兒算了一筆經濟賬,詳細列出了她一年來為同學、為朋友過生日、送禮物等的種種花銷,同時我還引用了一篇來自貧困山區希望小學的報道,裏麵介紹了幾位不畏生活困難、勤奮讀書的小學生。隨信我還附上了幾張我親手做的精美賀卡,裏麵還夾著自製賀卡的方法。第二天,女兒看到了信,她先是緘默不語,靜靜地思考。接著,她驚訝地說道:“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竟然花去了幾百元,夠那些小朋友幾年的學費呢!”她拿起了我給她做的賀卡,愛不釋手地看著,說:“哇,這賀卡比買的還棒,媽媽手真巧,我也要做,我要跟您比一比……”
    特別要強調的是:由於現在很多父母都很忙,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往寄宿學校。孩子可能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就更少了。有時,孩子打電話回家,也隻有寥寥數語,很少深入交流;有時,孩子回到家中,父母由於各種原因也忽略了與孩子交流。即使有部分家長想與孩子交流,但很多孩子不好意思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當麵對父母講。這樣就讓兩代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麵好像無力可施,有的家長幹脆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其實,家長可以采取書信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寫信能表達出父母內心中對孩子最真摯的情意,孩子在讀信的時候也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親情的激發就是一種珍貴的教育。當孩子給你回信的時候,他們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並且在寫信的時候鍛煉文字表達能力。
    父母與孩子以書信的方式進行心靈的溝通,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給孩子寫信要有真情。寫信給孩子之所以是一種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因為這種方式很感人,是父母真情的流露。如果父母不能傾灑真情於信箋上,寫信也隻能流於形式。如可以把心裏話寫下來,放在孩子的床頭,但是別急著問他看了沒有或者看了之後怎麽想的。孩子肯定會看的,不過他看了之後可能什麽也不說。等到你又有心裏話了,可以接著寫第二封、第三封信。
    掌握寫信時機。當有些事情父母無法說出口的時候,或者與孩子衝突升級的時候,父母給孩子寫信交流,可能比當麵開口效果更好。因為父母寫信時心情會平靜下來,說出的話會中肯一些,而孩子看到父母的信,自然會有些反思,可能會更容易理解父母的苦衷。
    寫信要有重點。除了把該交代的事情說完外,還應提出要求與希望。寫希望要有側重點,每次最好提一兩點或兩三點,提要求不能太籠統,要有針對性,切合實際。如果要求太多,孩子在短時間裏難以做到,即使做了,也容易囫圇吞棗,落實起來也是紙上談兵。
    鼓勵孩子回信。孩子回信,可以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學習等現狀,以便對症指導。況且,一封書信如同一篇作文,經常寫信,是練筆的好機會,有利於孩子作文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寫信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增加條理性。同時,寫信可以練字,有助於孩子寫出一手好字。
    給孩子回信要及時。書信要有來有往,不能隻是兒女寫,父母不能及時回。事情再忙,也要擠出時間給兒女回信,因為孩子在那一頭盼著呢!
    此外,父母在寫信時,字跡要清楚,格式要工整,詞語要達意,盡量減少錯別字,以示對孩子的尊重。
    3.小紙條,大用途
    一位聰明的媽媽這樣介紹她的教子經驗:
    與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我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也有馬虎的小毛病。尤其是到了三四年級之後,什麽小數點啊,句首的英文字母大寫啊,幾乎每次作業與測試,都會在這些細節上犯錯誤。為此我們頭痛不已,也一直在尋找著更好的對策。
    無意中,我看到一篇文章,說一些睿智的家長將手機作為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渠道,他們會時不時地用短信提醒自己的孩子。這樣,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前提下,既避免了家長與孩子麵對麵時容易產生的正麵衝突,也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看到這裏,我豁然開朗,我可以將手機換成小紙條,這樣來提醒孩子啊!
    當天晚上,等孩子安睡之後,我認真地準備了一張小紙條放在他的筆盒裏了。在這張小紙條上,我寫道:“兒子,爸爸媽媽都非常喜歡你,老師也說你是個可愛的同學。不過,如果你在做作業時更加認真些,爸爸媽媽與老師就會更加喜歡你。”
    第二天中午放學,兒子回家後,非常害羞地與我們說起了這件事,用他自己的話說,“感動得都掉了眼淚”呢。初戰告捷,我信心大增。此後,我與愛人時不時地在兒子的筆盒中放上一張小紙條。特別是每逢考試時,我們都會在小紙條上寫一些注意事項。應該說,效果還真不錯。
    許多家長都抱怨,隻要自己一說孩子就煩,說什麽“老一套又來了”,不說不行,說了就崩,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的確,家長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這時,做父母的不應該隻怪孩子,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看看問題出在哪裏,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隻要像上訴那位睿智的母親一樣有心、有創意,小紙條也能發揮出教子的大用途,使家庭教育富有別樣情趣。
    當孩子有了一些閱讀能力之後,便可以嚐試著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隻是三言兩語。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裏,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裏,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隻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寄托父母期望的小紙條。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書麵文字和口頭語言有著不同的特點,口頭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書麵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隻要不把它毀掉,那麽無論什麽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溫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
    選擇寫紙條的方式,能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提供方便。在寫給孩子的紙條上,既可以有對孩子的表揚、鼓勵,也可以有對孩子的批評教育,而這時的內容起碼應該是有理有節,循循善誘,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嗬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寫紙條對家長也是一種考驗,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了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逼著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介紹一篇好文章、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這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寫什麽,怎麽寫,得認真思量一番。
    寫給孩子的紙條雖小,但它對孩子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卻不容忽視,家長如果能堅持“紙條教子”,紙上交流,一定會收到特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