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字數:741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帝王師:劉伯溫 !
    泰不華此時還有一線希望,認為方國珍沒有不投降的理由,就命令陳仲達向方國珍申明來意。陳仲達心裏也叫苦,來時,方國珍可是說得好好的,是要投降。但看現在這陣勢,根本就不是投降。他稍一分心,泰不華已從其眼神中看出危機,猛地抽出刀來,陳仲達正想辯解,突然看到天空一下子劇烈地晃蕩起來,天成了大海,大海成了天,他又看到自己脖子上的腦袋不見了,腔子裏正噴湧出一道血柱來。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腦袋已經離開身體。最後,他的臉浸入大海,耳邊聽到了泰不華悲憤的聲音,“衝啊!”
    事實上,沒有人向前衝,因為他們的船已成了擺設,隻有方國珍的人能過來,他們卻過不去。泰不華站在船頭,連砍了十幾個想要竄上船來的海盜,他的刀已砍得卷刃,他的氣力已經用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怒目而視躥上船來的海盜。結局是,泰不華脖上中了一矛,血如泉湧,他捂著傷口,依舊站在船頭,用刀拄著地,看向北方,好像正要說點什麽,沒有來得及,馬上就被人推進了海裏。
    泰不華犧牲的消息傳到杭州城時,劉伯溫正在讀書。他出奇的冷靜,因為他和泰不華並不熟,或者說交往不深。所以他合上書,站起來,獨自在家晃悠,開始對任何人都不理睬。幾個時辰後,沒有任何征兆,他突然大叫一聲,像著了魔一樣,低聲嘀咕著一連串驚人的離經叛道的言語,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當時的想法。
    三天後,劉伯溫終於脫卸了那個折磨他的包袱。他又恢複了精神,坐在書桌前,一氣嗬成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吊泰不華元帥賦》。寫完後,他把筆扔在桌子上,格外平靜格外冷酷地說:“大元沒救了!”
    招安是最臭的棋
    劉伯溫說“大元沒救了”時,根本沒想過要效仿方國珍等一幹造反精英和元王朝為敵。他隻是惱火元王朝的無能,悲憤元王朝的不幸。他在《吊泰不華元帥賦》中說,在上者閉塞如死人,下麵的人愚蠢無能。好不容易出了個人傑泰不華,卻是生不逢時。
    這是劉伯溫第一次把刀槍對準了元朝最高統治者,也就是元王朝本身。在此之前,劉伯溫隻是認為元王朝的官場有問題。可泰不華的死卻讓他在電光石火間看到了元王朝的政治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他說“大元沒救了”後不久,行省就給他送來了任命書,要他去擔任浙東元帥府都事一職。他想都不想,收拾東西就上任了。這就是劉伯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心中雖然對國家已不抱希望,但如果有機會,他還會挺身而出。什麽是豪傑?雖然對現狀極度不滿,但仍然想改變現狀。什麽是廢物?對現狀極度不滿後,屁都不做,隻在那裏窮咀蛆。
    劉伯溫無疑是豪傑人物,但眾所周知,豪傑人物的人生之路永遠是坎坷不平的。
    泰不華壯烈後,元政府對方國珍的策略發生了微妙的改變。江浙行省左丞相尊達實理就命令右丞特理帖木兒和參政樊執敬集結重兵剿殺方國珍,劉伯溫能重新回歸,正是樊執敬一手促成。
    劉伯溫剛到辦公地點慶元,樊執敬和特理帖木兒就跑來問劉伯溫,如何對付方國珍。劉伯溫毫無保留地說:“方國珍現在氣候已成,我們暫時隻能采守勢,坐等機會,然後才能出擊。此時如果貿然出擊,泰不華元帥就是榜樣。”
    這話特理帖木兒早就說過:“現在最要緊的是鞏固實力,然後出兵。”但問題是,樊執敬卻說:“方國珍現在正起著壞榜樣,應該早消滅他。”
    劉伯溫內心冷笑,口無遮攔地說:“方國珍能有今天的成就,還不是拜某些人所賜,該剿時不剿,不該剿時非要剿,這就是逆天。”
    樊執敬就問:“依你之見呢?”
    劉伯溫說:“加固慶元城防。方國珍不可能一輩子都在海上,必然要到陸地來補充給養。而他第一個到的地方要麽是他起事的台州,要麽就是慶元。隻要我們加固慶元城防,閉門不出,堅壁清野,方國珍就會活活被我們耗死。”
    所有在場的人都認為劉伯溫說得有道理,因為他們想不出別的方法來。加固慶元城防禦工事後,效果立竿見影。方國珍在慶元城下吃了很大的虧,懊惱地逃走。由於心情不順,又在台州城下吃了大虧。據元政府的情報人員分析說,對方國珍發動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劉伯溫認為此時時機一點都不成熟,但他所有的領導都認為已經成熟。於是,劉伯溫被叫到台州,商議如何剿滅方國珍。
    就在他們一廂情願地製定剿滅方國珍的計劃時,有人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個人就是徐壽輝。
    徐壽輝是蘄州羅田(今湖北羅田)人,在1351年陰曆八月前以賣布為生。據知情人透露,徐壽輝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蘄州黑社會中的一名當家人。當他賣布時,是個童叟無欺的小商販;當他做當家人時,是個忠肝義膽的豪傑。劉福通和韓山童在黃河邊裝神弄鬼發動革命時,徐壽輝在蘄州開始讓他的小弟們四處活動,並以紅巾軍分部的名義起事。在那個亂糟糟的年頭,每個人都想發家致富,所以徐壽輝很快就擁有了一支部隊。由於他部隊的主體都是黑社會的古惑仔,平時就受過打架鬥毆的嚴格訓練,所以他的部隊所向披靡。在攻陷了一部分地盤後,徐壽輝信心爆滿,宣稱他不是紅巾軍的分部,而是獨立自主的。也就是說,他要建立自己的山頭,稱帝。
    他的戰友鄒普勝是個天才級人物。他對徐壽輝說:“我看曆來稱王稱帝的人,都沒啥水平。你看他們的國號太俗了,我們要搞個震動天地的國號。”
    徐壽輝就問:“你有什麽想法嗎?”
    鄒普勝說:“國號就叫‘天完’吧。”
    徐壽輝問:“有什麽講究嗎?”
    鄒普勝說:“我們是注定要滅掉大元的,先在氣勢上壓倒他。他叫‘大元’,我們蓋住它,所以叫‘天完’。”
    徐壽輝心花怒放,向鄒普勝豎起拇指說:“你真是個天才啊。”
    這是一種靠貶低對手而抬高自己信心的心理戰術,值得很多人效仿。
    現在我們應該稱徐壽輝所建立的國家為“天完”帝國,如果他運氣好,將來統一中國,那就叫大天完王朝。徐壽輝開始時的運氣的確很好,1352年,徐壽輝在親密戰友陳友諒的建議下提出“摧富益貧”的口號,這一口號就像是磁石,把湖北的廣大貧苦農民全部吸了過來。於是,徐壽輝的天完兵團橫掃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1352年陰曆七月,當劉伯溫在台州和那群領導們製定剿殺方國珍的計劃時,徐壽輝的天完兵團如暴風一樣,一舉蕩平了饒州、徽州,然後繞過村莊長驅直入,兵臨杭州城最後一道屏障的昱嶺關。昱嶺關在天完兵團的猛烈攻擊下,立即陷落。徐壽輝不作片刻停留,兵鋒直指杭州城。他的兵團在短短的半個時辰內把杭州城外的防禦全部掃蕩完畢,又在半個時辰內對杭州城完成包圍。杭州城中的守軍拚死抵抗,但他們不是天完兵團的對手,杭州城陷落。
    當時負責守衛杭州城的樊執敬在城池即將陷落時,突然逆用兵法,大開城門,揚刀躍馬而出。天完攻城兵團嚇了一跳,但隨即認定這是老天讓城裏的守軍走火入魔了,於是,一陣衝殺,樊執敬死於亂軍之中。據說,樊執敬臨死前,跟在他身後的突擊隊一哄而散,這讓他萬念俱灰,挺胸迎接死神的降臨。
    劉伯溫得知這個消息後,捶胸頓足,又開始獨自在房間晃悠,又像是著了魔一樣,絮絮叨叨。最後,寫了首《悲杭城》,裏麵怒斥杭州城守軍的無能和懦弱。
    當他還沒有從悲憤中徹底清醒,方國珍抓住徐壽輝攻陷杭州給江浙行省帶來震蕩的機會,猛攻台州城。但是,方國珍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的理想,所以在台州城下扔了幾千具屍體後,狼狽而逃。
    這是多年來,老天投給劉伯溫唯一一件美好的禮物,劉伯溫高興得發狂,作了一首《築城詞》:
    君不見杭州無城賊直入,台州有城賊不入?重門擊柝自古來,而況四郊多警急。愚民莫可與慮始,見說築城俱不喜。一朝城成不可逾,挈家卻向城中居。寄語築城人,城高固自好,更須足食仍足兵,不然劍閣潼關且難保。獨不念至元延佑年,天下無城亦無盜。
    但是,劉伯溫也明白,僅靠城高牆厚,不足以建立奇功。戰國初年,魏國國王和政治家吳起乘船遊覽魏國江山,見到險峻之處,魏王就得意洋洋地說:“瞧啊,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天然之寶。”吳起說:“一個國家的存在,在政治修明,不在山川險要。夏王朝和商王朝,四麵都是險山和大河,結果還不是被滅了。如果政治腐敗,同舟共濟的人都能成為敵人。山川險要、城高牆厚就成了一馬平川。”
    現在,劉伯溫清醒地意識到,元王朝的政治腐敗已到根部,所以一切山川險要和高城厚牆,都會變成一馬平川。
    劉伯溫對元政府軍隊素質的印象極為深刻,在他看來,整個元政府特別是江浙行省已經沒有可以打仗的軍隊。通過各種渠道,劉伯溫得知,即使是以蒙古民族為主體的軍隊,在戰場上亦失去了當年的光輝。他們和敵人還未接觸,就自行潰敗,用蒙語叫喊著“跑啊,快跑啊”。
    劉伯溫回望蒙古兵團橫掃地球的曆史,連一個歎息都發不出。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孫悟空說過,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任何一個人和一個組織,都不可能永遠保持青春的活力。
    劉伯溫希望元政府,特別是元朝的部隊能有所改觀,他也曾努力過。比如在方國珍攻台州未遂的1352年陰曆八月,他就特意去了趟永嘉。因為他聽說在那裏有個和尚,能文能武,而且希望能遵從佛祖的教導,普度眾生。
    劉伯溫見到這位永嘉的和尚時,和尚正在大口吃肉,而且是一麵耍著棒子一麵吃肉。劉伯溫大為驚歎,又和他談論兵法,永嘉和尚說得頭頭是道,再和他談論為將之道,和尚滔滔不絕,劉伯溫驚為天人。
    不過,劉伯溫總感覺哪裏不對。把這位和尚帶回台州後,雖然上司重用了這位和尚,但劉伯溫再也沒有見過這位和尚發揮他的正能量。
    劉伯溫正絞盡腦汁思考是和尚徒有虛名還是這個政府已不能被融入新血液時,方國珍又重現舞台。此時,是1353年陰曆十月。方國珍這兩年來沒有討到任何便宜,所以他決定讓自己這隻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元政府母親的懷抱。
    元政府開會,暫時同意浪子方國珍的回頭要求。劉伯溫聽到此消息後,氣得死去活來。他說:“方國珍現在還活得很好,就是因為咱們的政策有問題。他是第一個發動武裝革命的人,殺我們的官,殺我們的百姓,對這樣的人決不能寬恕,應該傾全力捕殺。”劉伯溫最後提出了一個論點:現在天下如此之亂,就是招安惹的禍,招安是鼓勵那些冒險家造反。一個街頭混混,不種田不耕地,因為革命而被招安得到政府的獎勵,請問將來還有誰會安心從事實業?大家都把革命當成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個天下還會好嗎?
    招安還有一個弊端,由於政府用官爵賞賜盜賊,所以導致很多真正的賢達之士對官爵蔑視,不再願意親近政府。魯迅說,浙江的蘆薈到了北京,便用紅頭繩係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美其名曰“龍舌蘭”。而北京的大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係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這就是“物以稀為貴”。
    劉伯溫在後來的著作《鬱離子》中說:“有些東西所以價格高,就是因為少而難得。如果有一天,明珠比沙子還多,黃金比土還豐盛,人人都能得到,那明珠和黃金還會那麽貴嗎?官爵是表現政府公信力和權威的一件東西,不能隨便示人,正是要對官爵‘摳門’,才能讓天下才華之士對這種‘奇貨’趨之若鶩,而得到後會更加珍惜。”
    劉伯溫還用一個曆史故事來印證自己的見解。
    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美玉,讓人雕成酒杯,說:“以後,有大功的人就用它喝慶功酒。”後來,有人立下赫赫戰功,趙王就用這個酒杯為功臣倒酒。從此以後,趙國人將誰能用這隻酒杯喝上一次酒看得比加官晉爵還重。後來,趙王遷即位,用這隻酒杯給一個靠諂媚而得到尊貴位置的人喝酒,許多人再也不把那酒杯看在眼裏了。
    劉伯溫還有個很色情的比喻:用官爵來賞盜賊,官爵就從處女變成了妓女,有誰會把妓女當成老婆那樣疼愛呢。
    政府招安叛亂者和警察滿足劫匪的要求一樣,都是一種姑息和放縱,使得人人起而效仿。評點《水滸傳》的金聖歎就說,招安是什麽?有罪者你把他赦免,而給他高官厚祿,無罪者自然就心生此念,天下還能太平嗎?
    幾年後,劉伯溫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慈悲為懷的和尚坐船,遇到風浪,正當大家驚恐之時,突然佛祖顯靈,風平浪靜。有人看到水中有隻毛茸茸的東西飄浮著,和尚就對大家說:“這也是生命,救它上來。”大家把這個生命解救上來後,發現是隻老虎,就想把它推到水裏去。但和尚阻攔說:“它可是一條生命啊。”坐船的人說不過和尚,就紛紛下水逃走。當老虎恢複體力後,跳上去把和尚當成了一頓大餐。
    劉伯溫這個故事寓意很明顯:老虎天生吃人,這是本性,無法改變。對於這樣獸性不改的人,不應該抱有任何的同情和幻想。
    把這個故事擺到現實中來,劉伯溫所指的那隻老虎當然就是方國珍那類人。這個故事說明了劉伯溫性格中的一點:恩怨分明、是非分明,理性得幾近於冷酷。
    曾有人問過劉伯溫:“老虎吃人固然是錯的,但它的確是條生命,聖人有惻隱之心,遇到生命受到傷害,當然要拯救它,難道這不對嗎?”
    劉伯溫解釋說:“你看它是條生命,其實是你站在它的立場上。你把自己當成禽獸,這種想法才能成立。但天下事都是公道的,你把自己當成禽獸,可禽獸卻不把自己當成人。所以,二者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我殺禽獸,是因為我是人。”
    毋庸置疑,這是一種冷酷的理性,它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而一旦有人具備後,前途將不可限量。方國珍在聽到劉伯溫發表的種種宣言後,心驚肉跳了好久。他特別擔心元政府的高官們也懂得這個淺顯的道理,就派人偷偷潛入劉伯溫住所,用黃金白銀閃耀劉伯溫的雙眼。劉伯溫問來人:“這是什麽意思?”
    來人說:“您那妓女的比喻傳到了我們大王耳朵裏,我們大王心驚膽戰,希望您看在黃金白銀的麵子上,向您的領導倡導招安我們大王,擯棄剿殺的政策。”
    劉伯溫說:“我呸,對待你們方大王這樣的人,隻有剿滅,沒有其他辦法。”
    來人帶著黃金灰頭土臉地走了,回到方國珍處,驚慌道:“大王,禍事來了。劉伯溫那小子死活看不上咱。”方國珍說:“不要慌,我們走上層路線。”方國珍走上層路線的方式是這樣的:派人繞過正在圍剿他的劉伯溫,直接把黃金送到元大都,每個官員都分點。這些官員拿了人家的錢財,自然就要替人說好話。結局就是,元朝最高當局否定了劉伯溫的建議和對方國珍的圍剿行為。劉伯溫得到這樣的命令後,沒有獨自晃悠,也沒有像著了魔似的絮絮叨叨,而是氣定神閑地坐在桌子前畫起了八卦圖。
    據說,畫八卦圖有助於精神放鬆和睡眠,而且能快速釋放外來的壓力。所以,當政府判他“羈管紹興”的刑罰時,他麵無表情,現在,他將有新的開始。
    這就是他一生中最煎熬的三年羈管紹興生涯。也就是說,現在,紹興成了劉伯溫的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