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理王允

字數:7278   加入書籤

A+A-




    殿中的各位大臣誰也沒想到,在這歡喜的時刻,陛下突然拋出來這樣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

    陛下大權在握,尤其是軍隊的權力,更是緊緊的依靠在其左右,陛下的命令也是幾乎都能夠得到執行,何來的有此一問?

    所有的大臣都低著頭,不說任何言語,除了幾位尚書的臉稍微有些難看。

    “不知陛下為何有此一問?”王允又站了出來說道。

    “這麽多年下來,朕一直都以為我大漢事事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呈給朕看的奏章才這般的少,但自從朕上次前往尚書台之後,朕才知道,原來朕一直被蒙在鼓裏。”

    “朕作為天下之主,卻連百官的訴求都看不到,請問王司徒,朕有沒有資格處理國事?”

    王司徒一愣,他也沒想到陛下這麽快便討論到了尚書台的事情。

    “陛下,尚書台並無故意隱瞞陛下的行為,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先帝期間,還是國賊董卓擅權期間,包括現在,都是兢兢業業的處理國事,從不敢有所耽擱。”

    王司徒作為尚書令,所說的話自然沒錯,若不是有他們兢兢業業的處理國事,整個國家連表麵的統一都維持不住。隻是他避重就輕,處理國事本就是他們的職責,隻是為何卻不將一些奏章呈遞上去,卻並未提及。

    “那朕想問王司徒,為何到達宮中的奏章卻隻有尚書台的十之一二,是覺得另外的奏章,朕沒有資格處理嗎?”

    張明的言語並不激烈,有了三位將軍在場,諒這些文官也不敢糊弄他。他之所以選擇在今天談及此事,就是借助將軍權威來壓製這些文官。

    “陛下,這是自先帝時起一貫以來的習慣,尚書台做法並未有所不妥。尚書台將重要的奏章交給陛下處理,至於其它不重要的奏章,自然不敢叨擾陛下。”

    “那請問王司徒,什麽是重要的奏章,什麽是不重要的奏章?”

    “與朝廷有關的奏章就為重要,與朝廷無關的奏章就為不重要。”

    王司徒含糊其辭,實際上,奏章重要不重要還不是他們尚書台說了算。

    “來人,去喚公車司馬令前來。”

    “是,陛下。”一個小黃門答應了一聲,便走了出去。

    很快,公車司馬令便抵達了大殿之中。

    “朕聽王司徒說,他們讓你送往宮中的都是重要的奏章,所以那些不重要的奏章呢?”

    公車司馬令聽聞此事,兩股戰戰,他受尚書台的意思,每天將那些奏章都交給了各個執行的部門。

    “陛下,那些奏章尚且在臣府中,還未交給其它部門。”公車司馬令並不敢隱瞞,他隻是執行的人,上位者的想法,他不敢揣測。

    “殿衛,陪著他前去府中,將那些不重要的奏章拿來,朕想看看,究竟什麽是不重要的奏章,朕連過眼的資格都沒有。”

    “是,陛下”殿中的幾位衛士答應道,隨後便架著公車司馬令朝他的府中走去。

    現場氣氛陷入了尷尬狀態,尤其是各位尚書,臉色更加難看了,麵對這種情況,他們一時也難以拿定主意,畢竟大殿之內,不同於尚書台,可以隨便議事。

    張明也閑的自在,他反正不著急,今天這件事情他是一定要解決的,畢竟身為皇帝,如果連絕大多數的奏章都看不到,那他這個皇帝即使大權在握,但實際上還是被架空了。

    最初設立尚書台的漢武帝,包括後續將尚書台發揚光大的光武帝一定想象不到,原本為了架空三公權力的尚書台如今早已反噬到皇權身上,東漢後期,皇權都被尚書台架空了不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尚書台一令,一仆,六功曹,三十六侍郎,全部都是世家的人,可以說,世家牢牢的掌握著國家的權力,從東漢早期,一直到隋唐後期,世家在朝廷上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張明離不開世家,他可不覺得他能夠輕易的幹掉董卓,守衛長安,就同樣能夠輕易的解決世家。

    很快,公車司馬令和數名殿衛就回到了大殿之中,他們的手中都抱著一大堆的奏章。

    張明示意身邊的宦官前去殿中拿幾份奏章上來,他想看一下,所謂的不重要的奏章究竟是什麽?

    張明打開了第一份奏章,這是一份彈劾王允侄子的奏章,說王允的侄子在外欺男霸女,為非作歹。他又打開了第二份奏章,這份奏章是說武功縣令所呈,說地方上發生了起義,官軍無法鎮壓,需要朝廷派兵。他又打開了第三份奏章,這份奏章是解縣縣長所呈,說地方上百姓生活困難,希望降低田地賦稅,被批拒絕。

    緊接著,張明將手中所有的奏章打開,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這些奏章裏麵甚至還有各地官吏如何選擇的事情,隻是他很疑惑,什麽時候連官吏選擇都不需要皇帝參與了。

    “崔明,大聲的將這些奏章念給在座的各位大臣的聽一下。”

    “是,陛下。”

    崔明從陛下手下接過這八份奏章,便開始逐一念了起來。

    崔明的聲音響亮,一字一句都嚴格發音,看的出來,這段時間跟著宮中老師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幾位尚書聽到這些奏章的內容,心中一震,尤其是王允,聽到說起他侄子的奏章,更是渾身一顫。他萬萬沒想到,宦官隨手拿去的幾本奏章,居然就有彈劾他的,他的心中已然在咒罵公車司馬令,居然還沒有銷毀這些奏章。

    等崔明念完所有奏章,張明再次說道“不知道王司徒還有什麽想說的?”

    王允連忙走了出來,他的心中連連躬身道“陛下,老臣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彈劾老臣的奏章?臣一直奉公守法,從不敢有所惡行,至於臣的侄子所為,臣並不知曉。”

    王允並不好解釋這件事情,他隻能全然裝作不知道。

    “那王司徒覺得這是重要的事呢,還是不重要的事呢?”

    身為旋渦之中的王允如今已然沒有辦法解釋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割裂加一問三不知。鍋隻能甩給下麵的人,至少他不能有錯。

    “陛下,臣也是在這兩天剛來到尚書台,想必這件事情,是下麵的尚書侍郎畏懼臣的權威,所以才自作主張,臣實在不知,如果臣知道的話,一定會將這份奏章交給陛下。”

    “可是王司徒,你隻說了彈劾你的奏章,其它的奏章你又要如何解釋?”

    張明才不在乎彈劾王允的那份奏章,他再清楚不過,身處高位的這些人,每天都會有無數的奏章彈劾他們,有的是真的,有的則是捏造的。

    王司徒雖然能夠解釋彈劾他的那份奏章,但其它的奏章卻無法解釋,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國家要事,卻依舊未經過陛下的眼和手,甚至裏麵還有涉及各位官吏選擇的事情。

    看著王允難言的樣子,尚書仆射士孫瑞站了出來。

    “陛下,想必是公車司馬令自作主張,才沒有將這些重要的奏章轉交給宮中。”

    公車司馬令聽到此言,一下子跪了下來,他已經明白了,尚書台這是明顯要把鍋甩到他的身上,但他又不敢直言,他不敢得罪尚書台。

    “公車司馬令,對於尚書仆射的話,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臣一時鬼迷心竅,才沒將這些奏章送入宮中,臣死罪。”公車司馬令連連磕頭認罪。

    張明一時語噎,他也沒想到公車司馬令居然主動接下來這個鍋,本來一場好好的局,現在全都變成了公車司馬令的錯,看來,宮中之人尚且還不怕他,而是怕尚書台。

    “廷尉”

    “在”鍾繇站了出來。

    “公車司馬令私自將尚書台奏章帶回府中,是何罪?”

    “回陛下,欺君罔上者,死罪。”鍾繇答道。

    “來人,將公車司馬令,推出宮門,斬首。”

    “是,陛下。”殿衛答道。

    聽到陛下的話語,公車司馬令一下子慌了,他終於怕了,他再也顧不得尚書台的麵子,大喊道“陛下,是尚書台讓我這樣做的,我沒有欺君罔上,陛下饒了我吧。”

    “等一下,讓他繼續說下去。”

    殿衛放開了剛架起來的公車司馬令,隻見公車司馬令已經慌亂的雙腿完全站不住,直接倒地跪了下去,連帶著他的手也無力的垂在地上。

    “陛下,尚書令告訴臣說,說陛下年齡還小,所以這些重要事情就不用麻煩陛下,尚書台批閱完這些奏章之後,便可以直接交給各部門執行。”

    王允聽聞此話之後,臉色發白,他沒想到公車司馬令直接把他給供了出來,他雖然沒有當權臣的野心,但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畢竟他身為尚書令,在他看來,替年齡還小的陛下批閱奏章有什麽錯?

    “王司徒,你怎麽說?”

    “臣以為陛下年齡還小,過早處理國事恐有不妥,所以才這樣做的。”

    王允也不再狡辯,如今人證物證都在,他也隻能承認,更何況他認為他有誅殺董卓的首功,陛下不會耐他如何。

    “所以王司徒就是這麽處理國家大事的嗎?自己的侄子欺男霸女,不管,武功縣流民起義權當沒看見,解縣百姓困難,讓解縣縣長自己想辦法,還有各地縣長的選擇,不知道這些人給了王司徒多少的好處?”

    張明一點都沒有留情麵,將這些東西當著群臣的麵一一的說了出來。

    “陛下,臣侄子的事情,臣的確不知道,這份奏章根本就不是臣批閱的,武功縣流民起義臣的確沒有管,畢竟那時候朝廷本身就困難,解縣的也是如此,至於各地縣長的選擇,臣是經過與各位尚書商議之後才做的決定。”

    要說王司徒的確也是個忠直之人,都到這個時候,居然還在以為陛下是與他討論國事。

    “是啊,偌大的朝廷什麽時候成為你王司徒的朝廷,什麽時候你王司徒一句話,朕連批奏章的權力都沒有了。”

    “臣沒有。”

    “臣知罪。”

    王允看著越來越發火的陛下,他終於意識到了,大漢的江山是屬於大漢皇帝的,大漢的朝廷也隻能是皇帝說了算,他王允充其量也隻是替陛下暫時管理國事而已。

    雖然昨日的時候,王允和尚書仆射還有六位尚書,討論了這件事情,甚至還拿出了所謂的解決辦法,但他今天才發現,陛下隻針對了他一人,而且拿著人證物證,當著百官的麵來質問他。

    至於其它的尚書,自然也看出了陛下的意思,他們都不是傻子,何必再攪在這個旋渦之中。

    “既然王司徒已經認錯,那朕自然是需要處理的。”

    “廷尉”

    “臣在”鍾繇又站了出來。

    “王司徒故意隱瞞國事不讓朕知曉,如何處理?”

    鍾繇呆愣住了,他可不敢擅自給王司徒定罪,在座的諸位大臣看著這種尷尬場麵,都意識到該出來救場了。

    “陛下,司徒也是為了國家大事著想,他並不是故意要欺瞞陛下的。”楊彪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司徒公一心為國,雖然做了一些錯事,但希望陛下能夠饒他一命。”太尉黃琬也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司徒公在位期間兢兢業業,從不敢有所懈怠,他本人也是忠心朝廷,忠心陛下,做出此等之事也非他的本意。”尚書楊瓚說道。

    之後又有數十位大臣站了出來為王司徒說話,他們的話,翻來覆去,與前麵的幾位大臣並無太多差異。

    待這些大臣將話說完之後,王允再次說道“陛下,臣知罪。”

    “既然王司徒已經知罪了,那便需要一個處理。朕念在王司徒誅殺董卓首功,平時又兢兢業業,雖然隱瞞了國事,但也是為國著想,所以朕決定罷黜王司徒的官職,好好在家養老吧。”

    “謝陛下。”

    王允磕頭認錯,於他而言,這已經算是一個好結果了。

    “至於公車司馬令,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朕決定將他的死刑改為減死罪一等。”

    “謝陛下”公車司馬令再次磕頭道謝,至少他保住了性命。

    “接下來,便由尚書仆射士孫瑞擔任尚書令,至於公車司馬令則由宦官擔任。以後尚書台的奏章批閱之後全部送往宮中。”

    “是,陛下”士孫瑞大聲應道。(www.101noveL.com)